大隱於市的小廟——觀山西省藝術博物館隨筆
不是所有的博物館都要麼很大要麼很偏僻,之前在安徽省合肥看的「源泉博物館」幽靜雅緻,藏寶納秀,印象非常深,想要了解的看官請點擊這裡回顧《自娛自樂的小怪獸——觀徽州石雕隨筆》今天我們就來看個又小又身處鬧市的博物館——山西省藝術博物館。
山西省藝術博物館,位於太原市中心的五一廣場西北隅的路邊,路過的人只看到肯德基顯眼的門臉,得稍微注意一下才會發現旁邊凹進去的地方有個古老的廟門,門口有塊磚碑,寫著「純陽宮」。
都知道山西省博物館,又大又現代。知道這個山西省藝術博物館的人大概多數是生活在這座城裡很久的本地人。它就在這車水馬龍的大馬路旁邊,躲在貼著鹿晗大照片的肯德基門臉背後。默默地存在了很久很久。
純陽宮,元代名「玄都萬壽宮」,後更名「純陽宮」,俗名呂祖廟,原為供奉呂洞賓的廟宇,因呂洞賓道號純陽子,故名。純陽宮創建年代不詳,另說創建於宋末的張奉先,據記載元代道教全真派弟子宋德芳曾主持過此宮;明萬曆25年(1597年),晉藩王朱新、朱邦祚、范朝引等在舊址上重新規劃布局,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改建;清乾隆時,郡守郭晉及太穀人范朝升先後出資再擴建。嘉慶年間道士高煉昌主持,又在後院窯洞項上築巍閣三層。嘉慶年間道士高煉昌主持,又在後院窯洞項上築巍閣三層。民國三十二年由張秀山逢群廣集券金,首義街全體紳商集資,純陽宮馬外真住持對宮內進行大規模整修。新中國成立後增建假山、關公亭及碑廊二十楹,始成現在規模。
————以上來自百度
整個道觀五進院落,每一進都是個小庭院,中間有古樹。門前有石獅。後兩院為樓閣式建築,高低錯落,曲折迴旋。看了讓人覺得是樸素版的晉商亭院,高高的牆和密實的窗,冷峻堅硬的磚地,冬日裡,陽光雖好,依舊感覺到北方特有的灰濛濛。院子里非常清凈,或許是冬天,也沒有特別的展覽和活動,幾乎看不到其他遊客。安靜的似乎能聽到石像們的呼吸。
門口的石像廊
門口西側一條長長的迴廊,裡面滿滿地陳列著石像和碑文,走近看很是驚艷,都是北朝到唐的造像、石碑、經幢,還有鑲在牆內的墓志銘。千年的佛像佇立在並不高大而陳舊的迴廊下面,大都缺臂少手,滿臉灰塵,連地上的展品說明文字也都模糊不清,但是透過厚厚的灰,依然能夠看到佛祖的微笑,這微笑似乎散發著光芒,帶著溫暖,從灰塵下面緩緩流淌出來。
王慶碣
在西廊北側,即為《唐古處士王君之碣》,清代嘉慶至光緒年間出土於黎城縣西。這是個八稜柱造型的石碑。碑文記敘了唐古(故)處士王慶的籍貫、出身、經歷、生平始末等。全文佔有七個面,每面四行,共760餘字。第一面上部標題《唐古處士王君之碣》8字與第八面落款「並府北崇福寺沙門邈文並書兼題榜」、「太原常思恩鐫」21字為篆書,正文為隸書。
光緒二十三年,山西巡撫胡聘之對此碣題跋考證,其跋中稱:「碑文字皆淵茂古勁,得漢人家法,字波碟流利,神似曹全碑,在唐碑中,足稱神品。以出土較晚,字畫極完整,僅泐(lè)一字,洵可寶也。」「神似曹全碑」可見評價極高。
石獅子和鐵獅子夫妻
每一進院門,都有一對獅子,有石獅子、鐵獅子。年代有明、清。有趣的是,每一對獅子都是公獅子和母獅子各一隻,公獅子腳踩繡球,母獅子腳下有兩隻小獅子。
作者立馬打開充滿幽默的腦洞,這一定是夫妻兩個咯。獅子麻麻忙著帶娃,兩個娃分外淘氣,在麻麻腳底下嬉戲打鬧,還抱著咬麻麻的腿撒嬌,獅子麻麻則是滿臉慈愛與嚴肅的情緒。另一邊的粑粑呢,關注點基本都在腳下的球上,滿臉寫著傻呵呵,看起來不過是大個頭的獅寶寶。
想像一下,如果園中無人,獅子開始說話的場景。獅爸爸:老婆,天氣這麼好,咱們一起出去玩球吧!獅媽媽:等娃們吃過了飯,洗過了澡、做完作業的……或者帶他們一起玩?獅爸爸:呵呵……呵呵……。
韋陀
院落里側面小室里,也陳列著很多精品塑像,低矮潮冷的土牆、昏暗寂靜的氣氛,一個個看過去,有點發怵~最後轉進一間,眼前頓時一亮,是一尊鎏金韋馱像,渾圓細膩的線條,完美勻稱的結構比例,悠然的氣魄神情,除了年代久遠造成的斑駁表面,隱約閃爍著當初的金銀披甲。整體塑像讓人不由得佇足很久,由心讚歎!好美的韋馱。
優雅的韋陀造像不禁讓人想用畫筆描繪
這尊銅鎏金韋陀菩薩像來自明代,大約133cm高。盔甲錦袍上刻有非常精緻的花紋。面容豐滿,帶著微笑,右臂下伸,手掌彎曲。左臂上抬,手中托著寶杵。身體向左側微斜,面部朝向前方,挺胸昂首,整個身體的姿態非常協調優雅,動態飄逸,神氣十足。
未完待續。
火焰山藝術
二零一八戊戌年三月
(註:文中部分圖文來自網路)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圖文均為「火焰山藝術」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藝術.文化.生活—————
火焰山文化藝術
TAG:火焰山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