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陽風箏:寫在雲端的傳奇

揭陽風箏:寫在雲端的傳奇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竹馬踉蹌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

「只憑風力健,不假羽毛豐。

紅線凌空去,青雲有路通。」

……

這些優美的古詩句

不僅描摹出放風箏的無限樂趣,

也勾畫出風箏翱翔於天空的美妙場景。

風箏古時稱為「鷂」「鳶」,距今已有2400多年歷史,是人類發明的最早「飛行器」。風箏藝術在揭陽有著歷史悠久及獨特的特點,風箏以竹、紙、綢、色彩、香糊作主要原料,純手工製作,以師承或家傳的形式流傳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放風箏作為揭陽民間一種集文化、娛樂、體育健身遊戲於一體的活動,很早就傳遍各鄉村。清初潮州海陽縣籍監生陳珏往海豐做客,路過揭陽,見村村展現放風箏的美景,遂作五言《海豐道中見紙鳶》以詠之,詩曰:「客路當重九,村村見紙鳶。秋空真曠遠,平地忽高翩。輕薄風資力,升沉入楃權。遙看一縷斷,知落阿誰邊?」清末揭陽知名畫家林天筠也有題風箏圖詩記趣:「送你紙鷂上天掛,五十銅鐳畫只半;揭陽北門夏布老,買了風箏又添線。」地域不同,放風箏的季節也有區別。北方放風箏是在陽春三月清明節前後,揭陽則是在九月重陽節前後。寄託著人們追求幸福的一種意願,意謂轉運,是日把風箏放得高高,許以心愿,意謂「衰運」盡去,「好運」重來。人人都想讓自己的風箏放得高高的,任其飄飛,以償心愿。

時光流轉,如今的生活似乎被人們按下了加速鍵,少了幾分優遊自在的樂趣。但在榕城區西馬路賴蔡宮巷薛厝埕薛喜樂家中,卻總能從五顏六色的風箏中感受到春日的悠閑意趣。

今年68歲的薛喜樂,出生於木工家庭,祖、父輩均為製作風箏的行家裡手。受家庭的熏陶,薛喜樂從兒時起就對風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及至工作、組建家庭,也沒落下這個愛好。

放風箏、製作風箏成了薛喜樂業餘生活的最大樂事。他堅持傳統的純手工製作方式,並在多年的不斷摸索學習實踐過程中,傳承創新,他所製作的風箏作品種類豐富,有龍頭蜈蚣、雙蝴蝶、八卦、老鷹、鸚鵡等造型,並從上世紀90年代起研製可拆卸、可摺疊、可組合的大型風箏。作品構思巧妙、色彩鮮艷、形象逼真,立體感十足。

薛喜樂告訴記者,目前,自己做過最大的風箏為56米長、直徑1米,象徵著中國56個民族大團結的龍頭蜈蚣風箏,除了大型風箏的校飛,普通風箏的扎制、糊裱、繪畫、放飛4個關鍵環節都由他獨自完成。

薛喜樂放飛自己製作的象徵著中國56個民族大團結的56米長的龍頭蜈蚣風箏。該風箏採用傳統工藝製作,龍頭可拆卸,龍身可摺疊,龍爪可收縮,放飛控制栩栩如生十分壯觀。

在某個惠風和暢的下午,薛喜樂帶著我們親眼見證了他那56米長的龍頭蜈蚣風箏的雄姿。只見那直徑1米的龍頭栩栩如生,在龍頭的後面,是56節 「身子」,每節之間的距離約為1米,每一小節主體直徑為0.5米,加上兩邊的「翅膀」,身子寬度超過2米,形體十分龐大。

而最巧妙的是,薛喜樂發明了可拆可組的「龍頭」「翅膀」,特別是兩邊的「翅膀」採用了仿似摺疊傘骨的做法,以此達到運輸過程中的收放自如。

如此奇特的風箏,一下子就吸引了過往的行人駐足,在7、8個小學生的幫忙下,薛喜樂瞄準風向,「1、2、3,放!」,隨著一聲令下,小孩們放開了手中的線,薛喜樂奮力向前奔跑,飛起來後的龍頭蜈蚣風箏扭動翻騰,似在雲間奔騰飛舞,如神龍一般顯出叱吒風雲之勢。看到此景的人們莫不拍手稱奇,而此時,氣喘吁吁的薛喜樂臉上也樂開了花。

做風箏、放風箏,半個世紀多過去了,直至今天,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仍舊享受著風箏帶給他的喜和樂。

薛喜樂通過參加文化遺產精品展、開展義務培訓班等,展示、傳播揭陽風箏製作技藝。

2016年第二屆陽江風箏文化節上,薛喜樂和陽江「風箏將軍」阮家培交流切磋風箏製作技藝。

近年來,薛喜樂多次義務開展暑期風箏製作培訓課,向小學生傳授揭陽風箏製作技藝。此外,他還常常到望江廣場、市委黨校廣場、榕江河畔等地與風箏愛好者傳授和交流製作及放飛技藝,並定期邀請風箏愛好者到家中交流切磋,現場製作,重點講解傳統製作技藝的要點難點。他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加入「追風箏的人」隊伍中,重拾放飛的樂趣;也迫切希望風箏製作這門古老技藝能更好地傳承延續。

傳承人檔案

喜樂

1950年出生,揭陽榕城區西馬人,退休工人、風箏藝人。在木工家庭中成長的他,自幼對風箏製作技藝產生濃厚興趣,在繼承父輩製作技藝的基礎上,於多年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摸索學習。其風箏製作技藝融合傳統手工、竹木加工技藝及傳統的繪畫手法,並在粵東地區首創可拆卸、可摺疊、可組合的大型風箏,構思巧妙,色彩鮮艷,形象豐富,既逼真又立體化,形成了自己的風箏特色和技藝特點。2017年獲評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揭陽風箏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陽風箏製作技藝

風箏傳入揭陽於宋代,旺盛於明清。風箏藝術作為揭陽民間一種文化、娛樂、體育健身遊戲活動,傳遍各鄉村,傳遍整個潮州府所轄各縣鄉。清末至民國抗日戰爭前,揭陽進賢門外大埔(今揭陽榕城東風廣場)每年都有風箏競飛活動,常有比賽,湧現一批風箏藝術高手。揭陽民俗放風箏是在農曆九月重陽節前後,人們把風箏放得高高,許以心愿,意謂「衰運」盡去,「好運」重來。

揭陽風箏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以竹、紙、綢、色彩、香糊作主要原料,製作過程分為扎制、糊裱、繪畫、校飛4步驟。以傳統工藝純手工製作,以師承或家傳的形式流傳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圖案多取材於動物,昆蟲、飛禽、飛魚等,構思巧妙,形象逼真,色彩鮮艷,種類繁多。主要有單蠶蛾(蝴蝶)、雙蠶蛾、雙金魚、老鷹、貓頭鷹、鸚鵡、蜈蚣、龍頭蜈蚣、虎頭蜈蚣、八卦、魷魚 、魟魚,大頭鱠、弓仔、京劇臉譜等。2013年,揭陽風箏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五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走進薛喜樂家中,就置身於一個風箏的世界,這些五顏六色的風箏讓人感受到春日的悠閑意趣。

觀 點

為傳承娛樂的薪火延續點贊

彭妙艷

把某些傳統的娛樂形式傳承下來,為現代文娛豐富古代元素,保留集體記憶,擴大娛樂趣味,具有文化傳承與保護的深遠意義。因此,把「揭陽風箏製作技藝」列為「非遺」代表作之一,是很正確之舉。

娛樂是人性的必需,也是生活的組成部分。娛樂可以怡養性情,放鬆心情,融匯人際,增長智慧,不分哪個時代、也無分年齡文化性別,都不會排斥它,只是喜歡的形式、程度等不同而已。

娛樂也是受到時代條件制約、人的樂趣轉移等因素直接影響的,於是有的在歷史進程中被淘汰,有的隨著社會腳步,經過調整提升之後流傳下來。凡是生命力較強者,其「好處」必然較多,所以價值也必然較大。用這樣的認識論去視傳統娛樂,就會產生對「存活」非遺的珍惜,從而有更高的保護自覺、更大的傳承動力。對於風箏就可這樣看待和對待。

風箏是「放風箏」娛樂的道具。風箏製作是這一娛樂必不可少的前期工作,所以風箏製作技藝理所當然地成為「放風箏」娛樂活動的核心環節。通過機杼特出的匠心,把傳統技藝進行升級與發展,使其可提供的樂趣煥新、加大,這是傳承的較高境界。達到這一境界,娛樂與時俱進,從而挽留、吸引了更多的「鐵粉」,非遺就呈現活性與活力。在這方面,薛喜樂既通過做巨型風箏以達致前無古人,又發明相關部件的可以摺疊組拆,改變傳統的固定模式,為風箏增加了奇特性,他的傳承是高效的,發展的,可給人以各種啟迪與促進。值得充分肯定。

像薛喜樂這樣的「非遺」傳承人,在傳統娛樂的「現代化」上付出汗水,為社會生活保持一抹靚麗色彩,乍看事小,但意義不菲,於是為之一贊。

揭陽日報全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揭陽百姓 的精彩文章:

TAG:揭陽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