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只有午時三刻才能斬首么?為什麼其他時間不行?

只有午時三刻才能斬首么?為什麼其他時間不行?

舊小說和很多電影中,都有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字面意思,就是在午時三刻鐘時開刀問斬。我們往往可以看到大奸大惡之徒被包青天或其他官員一拍驚堂木,隨後宣布,午時三刻,推出午門斬首!

看到這裡,很多人就有疑問了,為啥古代斬首都要選在午時三刻?難道說是法律明文規定只能在「午時三刻」行刑?其他時間為什麼不行?其實也並不是一定要午時三刻問斬的,午時三刻時行刑,主要是明清官府的慣例,也是大多民間百姓、說書人、寫書人的約定俗成的普遍看法。

那麼午時三刻到底有什麼奧秘呢,首先,我們得從古代的計時方式處罰,看看到底什麼時候才是午時三刻。在過去,我們以天干地支來紀月、紀年、紀時,而紀時則以地支來衡量,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共十二個,對應一天被劃的12個時辰,換算成我們現在通用的及時方式,一個時辰就是兩個小時,而每一個時辰又劃分為八又三分之一刻,12時辰就是一百刻。

按地支與現代及時方式推斷,「午時」就是一天之中11點到13點之間,而算上三刻,則是正午12點左右,如果非要再算的精確一些,具體時間就是中午11時43分12秒。按照我國古代陰陽家的說法,這個時候太陽掛在天空中央,照下來地面上的陰影最短的時候。當時人們信奉鬼神之說,認為死人是「陰事」,如果處理不當,死者的鬼魂就會留在陽間禍害活人。

而正午時刻又是一天當中「陽氣」最盛的時候,通過最盛的陽氣壓制和祛散陰氣,也就不會釀成厲鬼禍害人間了。因此,為了不讓死刑犯的鬼魂化作厲鬼妖怪出來禍害活人,自然要在陽氣最盛的時候行刑。

而斬刑也是分輕重的。如果主審官在堂上宣布犯人在午時三刻斬首,那說明這個人實在是十惡不赦,罪大惡極,連做鬼的權利都沒有。除此之外,午時三刻斬首還有另一層用意,就是這個時候的時候,人往往比較睏乏,這個時候砍頭,犯人在行刑過程中痛苦會減少很多。

其實真正記錄在律法當中的問斬時間,大家也聽說過,就是「秋後問斬」,那是因為載《左傳》中有記載:「賞以冬夏,刑以秋冬」。因此,行刑時間選在午時三刻,其實只是因為陽氣最盛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傻妞說史 的精彩文章:

因長相被稱「老嫗」多年,楊堅稱其「病虎」,一朝起勢化家為國
出身奴隸的衛青,封萬戶侯是因為裙帶關係?

TAG:傻妞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