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色」無自性與認人為親的社交瓶頸

「色」無自性與認人為親的社交瓶頸

——高七師2011年TA交互溝通分析課程節選

有一個我們學佛人最熟悉的概念:無自性,無自性的定義這樣來說比較容易理解:事物的意義都是我們附加上去的。

我們對同樣一個行為,會賦予它不同的價值意義,可以附加好的價值,也可以附加壞的價值。遇到的任何一個事情,都是我們的心在造作,我們給他附加了很多的內容和意義。所有的事情本身沒有意義,都是我們附加上去的,是我們的一種習氣。

對於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做個小遊戲來加深理解。

(遊戲:我猜我了解你。

規則:現場學員兩人一組,自由組合。大家看對方的形象像你的哪一個朋友?然後你跟他說,他的性格特點。我們都是用猜的,你看他像你的哪一個朋友或者親戚,然後我們來猜,每組3-5分鐘。)

我們對人的看法是經過自己內心改造的。我們一見那個人,會自動在內心中找到一個熟悉的人。我們的大腦里看到了一個人,我們以為看到的這個人是真實的,其實不是,你看到的事物是一個混合的幻像。我們認識的熟人越多,對上號的可能性越大;如果認識的人越少,對上號的人就越少。我們更多的是猜想。

所有我們見過的人都是被我們加工過的,你以為他是你的小舅子,他以為你是他大哥,等等,所以你就無意識地用對待熟悉人的方式來對待他,結果你交際的成功率只有50%,因為你是猜的。這時,我們要靜慮返觀:我們真的不喜歡這個人嗎?真的喜歡這個人嗎?

每個人似乎都有喜歡的、不喜歡的人。有時我們會說,一見你感覺好熟悉,覺得我們兩個真有緣。或許見到一個陌生人就不高興,其實這是移情作用,把過去的轉移成現在的情況。

比如,談戀愛一般是第一次移情,有些女性看到了與自己父親形似的異性,對他動心了,或許是一段美好的婚姻。或者找到父親的正反面,你覺得你父親是個懦弱的人,從小就想讓父親變得堅強,所以你找一個堅強的人,把他改造成你的父親,結果發現他不是你父親,然後離開他,繼續再找一個堅強的人。

(編者註:可以學習TA課程中的家庭模板來詳細了解)

前面說色是我們加上去的, 那麼除了色,還有聲香味觸法都是我們混合了的內容。比如說聲音,大家聽我的聲音好不好聽?

學員:好聽。

高七師:為什麼好聽呢?在過去我們都說男人的聲音要有磁性,好聽。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聽到他爸爸的聲音是沙啞的或者高亢的,他潛意識裡還是喜歡那種聲音,因為在兒童自我中,大腦程序里有這麼一個模板,一旦現實信號接入了,他爸爸的潛在聲音就產生共鳴了。

實際上我們學會這個色聲香味觸法,我們就可以模擬客戶的父母自我狀態的聲音,這樣自然會產生親切感,要會應用。我們說色聲香味觸法,既可以破除它,也可以應用它。

我們不要只愛某一個人,而是要愛某一個類型。

如果你小時候,父母讓你接觸很多種類型的人,你長大了,見什麼人都不害怕,見什麼人都覺得他好。如果孩子小時候見人太少,他長大以後,自然而然就害怕。

三歲左右的小孩,要趕快讓他上託兒所幼兒園,別在家裡天天讓爺爺奶奶帶著,不然你會發現,爺爺奶奶有什麼毛病,小孩都有。我有個大學同學非常後悔,說寧可自己少上兩年班,也得自己看孩子,但為時已晚。

從生命教育的課程來講,這樣的孩子有四次斷臍帶的機會,可以重寫自己的人生劇本。

(編註:系統學習TA交互溝通分析和生命教育課程,認識自我,掌握改變命運的工具)

附2:

2018年TA應用技術培訓時間安排

嗡折隸主隸准提願 您學有所獲 福智增勝 梭哈嗡部林

=====|分享即是法布施|=====

關注公眾號

在平台對話框回復關鍵字,查看以下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准提家園 的精彩文章:

人民日報:孩子,媽媽希望你能遇見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
這裡有你——准提行者法布施系列(一)(准提法

TAG:准提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