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悄悄恢復中斷74年的「艦隊問題」系列演習 劍指解放軍海軍

美國悄悄恢復中斷74年的「艦隊問題」系列演習 劍指解放軍海軍

【文/觀察者網風聞】

今天,突然發現,誰能料到,74年前「突然死亡」的美國海軍年貨系列大劇——「艦隊問題」演習,竟然又續了!

2017年艦隊問題演習期間,美軍正在為F/A-18E/F戰鬥機掛彈

1924年艦隊問題2-4演習,將美洲的一系列地點命名為太平洋上的關鍵地點,驗證「橘色計劃」

1940年「艦隊問題21」演習,次年,戰爭爆發,圖中許多戰艦直接沉在了珍珠港

相信熟悉二戰歷史的朋友,都會知道美國從1923年開始持續到1941年的系列海軍大演習「艦隊問題」。

這一系列演習,驗證了大量關於海軍艦隊作戰的想法,並指導了美國海軍艦艇和海軍航空兵飛機的發展方向。可以說是奠定了太平洋戰爭的戰法基礎。

2015-16年間,在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斯科特·斯威夫特的倡議下,悄悄恢復了「艦隊問題」演習。據美國海軍學院新聞網2018年3月22日採訪「羅斯福」號航空母艦後發表的文章,才首次披露了這一系列演習恢復進行的消息。據悉,在2017年10月,「羅斯福」號航母參加了「艦隊問題28號」演習,也就是說,在2015-16年到2018年這2-3年間,舉行了5屆「艦問演習」。

不過,早期的「艦問」演習,其實也不是按年度舉行的。1924年,第一次有強烈「備戰」色彩的「艦問」演習,就是「艦隊問題IIIIIIV」,這三個編號上獨立的演習組成的。

「艦問28號」演習中,「羅斯福」號打擊大隊扮演「藍軍」,整個夏威夷的美國海空軍兵力扮演「紅軍」——B-1B在這裡扮演的可能是轟-6K的角色……

可能因為經費原因,新的艦問演習不再是從基地里專門把艦隊拉出來去演習,而是在航母從母港到部署地點的航渡過程中進行

這一屆演習頗有意思,美國將演習的地點設在從阿拉斯加到墨西哥拉塞雷納、以及加勒比海上兩處演習海域進行,期間還有陸軍配合演習。演習中,按照位置關係,將實際上的地點分別冠以太平洋上的地名,以驗證1911年擬定的對日作戰「橘色計劃」。

雖然現在並沒有看到過日本人直接這麼說,但日本的「九段漸減作戰」,實際上很可能也是受到「艦問IIIIIIV」號演習的影響的。

當然,早期的艦隊問題演習,仍然主要是以戰列艦為主的,美國唯一的「蘭利」號航空母艦在演習中總是只能扮演一些輔助性的角色——儘管也偶爾出現兩點,比如1927年的「艦問7號」演習中,蘭利的艦載機成功「摧毀」巴拿馬運河大壩。

直到1929年,美國首次讓「列剋星敦」和「薩拉托加」兩艘正規航母加入演習的「艦問9號」演習開始,這一系列演習才真正成為了航母戰術的實驗室。

在1940年的「艦問21號」演習中,美軍主要演練的劇本就是防衛夏威夷,結果大家也都知道,這次演習成了一年後偷襲珍珠港的「預言」。

而原定在41年底進行的「艦問22號」,也終於因為戰爭爆發,沒有舉行。

戰後,美國海軍沒有繼續舉行類似「艦隊問題」這樣的例行大規模對抗性軍演。不過當時的美國海軍有著與蘇聯進行海上對峙的豐富「機會」,可以說每次航母的例行部署,都會與蘇聯海軍發生各種各樣的接觸,這本身就是試探蘇聯作戰計劃和特點,完善己方作戰計劃,提高艦隊戰備水平的機會。因此美國海軍理論發展水平,技戰術保持水平,以及新技術發展方向等等問題,都是有比較明確的答案的,蘇聯海軍那種不平衡的狀態,也讓美國對反潛、防空作戰特別重視,而相對忽視攻擊蘇聯水面艦艇的問題。

當然,隨著蘇聯海軍水面艦艇的大發展,美國在冷戰後期也越來越重視這個短板的彌補。我們前面提過的反艦戰斧和魚叉BLOCK 1D都是針對與蘇聯水面艦艇部隊的大戰的。

當然,隨著蘇聯土崩瓦解,這個茬也就揭過不提了。

冷戰期間,天天都是真人「艦問」,倒也不需要專門組織這類演習了

在28日海軍學院新聞網發表的文章中,美國海軍軍官關於他們近年來缺乏針對「高端威脅」環境的訓練時表示。

多年來,美國海軍航母編隊進行的主要演習是部署前恢復性演習,代號OFRP,這個演習其實是個萬金油式的演習,會設計一系列情境,讓每個崗位的人員都參與,並演練他們的技能。但是因為美國航母每次為期半年的部署之後都要有較長時間的修整期,相關技能的生疏是肯定的。而美軍也因此無法在這些演習期間進行更深入和高難度的科目,因為「你無法指望這些還沒有通過考試的部隊具備執行高難度任務的能力,這是不公平的。」因此,美軍也就長期「無法檢驗部隊在最艱難的環境下,面對真正考驗時候的能力。」

力推開展新「艦隊問題」演習的海軍作戰部長斯威夫特

而「羅斯福」號為旗艦的第9打擊大隊指揮官斯蒂夫·科勒中將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則將艦隊問題演習和COMPTUEX(美軍合成訓練單位演習)作比較,認為後者是按預案進行的,而「艦問」演習則強調不預設劇本,自主對抗。他認為「這將會把我們每個人逼出『舒適區』」,他認為,「在指揮層方面看來,所有O-5級(中校)以下的一代軍官,都從未參加過這樣的演習,他們這一代軍官,都是在沒有『高端威脅』的情況下成長起來的,他們擅長進行的是精確打擊,或者在敘利亞這樣的,非常非常複雜的情況下執行任務,但是從未考慮過在爭奪制海權的正規攻防戰中參戰。所以,必須給他們一個機會,逼迫他們去思考,去實踐。只有你讓他們進入這種情況,年輕人們才會說:『哦,原來這才是我們現在該乾的事兒』。」

事實上,這也是美國海軍自2016年修改「來自海上」戰略,提出「重返大洋」後,美國海軍現狀的一個寫照。

在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斯威夫特發表在海軍學院新聞網的「動態」文章中,他其中一個章節的標題就是「除了問題,沒有別的」。

他描述了海軍組織「艦隊問題」演習的過程。

首先,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組織戰區級圖上演習,由一批學員的教員組成的「假想敵部隊」來指揮「紅軍」,而美軍軍官扮演「藍軍」。演習中,一些關鍵內容會被抓取——比如,盟友意外崩潰,敵人艦隊的位置,他們的戰略,以及雙方遭受的損失——海軍作戰部會把這些內容設定作為「艦隊問題」演習的背景設定中去。

在這篇文章中,他指出,美軍現在又已經回到了第一次艦隊問題演習之前的情況,因為如今的作戰環境,海軍技術和戰略態勢已經發生了變化,美軍必須重新面對自己可能必須與敵人進行海戰的情況。

那麼,這一輪「艦問演習」中到底演練了些什麼呢?

科勒中將表示,在COMPUTEX演習中,有著明確任務想定,比如斯威夫特簽發的關於讓「羅斯福」號實施這一演習的命令中,就明確指出,要求他們在嚴重潛艇威脅情況下發起對岸打擊。

而這種任務,「對付潛艇威脅,其實只是實施打擊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一旦我們確定了是要進行反潛,那麼艦隊的相關措施就已經很明確,航速如何,編組如何,是不是要實施攻勢反潛作戰,是不是要組織巡邏隊,掃清周圍潛艇?所有的指向都是明確的了。如果我們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攻擊,即使我們消滅了所有紅方的潛艇,那麼紅方勝利,藍方失敗。」

但「艦隊問題」演習不是這樣。

「羅斯福」打擊大隊2017年10月,從聖迭戈前往夏威夷途中進行的「艦問28號」演習。

這次演習完全採取自主對抗,沒有預設環境,要求艦隊自主偵察,自主確定行動方案。

他說「COMPTUEX對於訓練很好,但它並不是一個開放性結果的演習。而在『艦問』演習中,我們的對手是真實的,整個太平洋艦隊來扮演我們的對手,不僅動用了所有海軍單位,其他力量也是我們的潛在對手。」

2017年10月26日,「艦隊問題28號」演習中,「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正準備返回「羅斯福」號航母

「所以,整個作戰環境是未知的,戰爭迷霧的存在要求我們小心的試探和判斷威脅,並作出決策。我們在行動中實施了遠程攻擊——在演習中某一個時候,我們派出了14架戰鬥機組成的攻擊波,每架攜帶2枚『魚叉』導彈,他們對極限距離上的目標實施了攻擊。我相信,這是很多年來我們都沒有做過的事情,我們處於茫茫大海上,沒法依靠其他人,必須自己為這個打擊編隊組織掩護,包括在它們返航途中也需要護航。」

另一方面,第23驅逐艦中隊指揮官比爾·戴利准將則表示,他們的艦隊也在這次作戰中運用了此前沒有嘗試過的戰法。他們作為一隻「偵察監視隊」前出,為打擊大隊內的其他戰艦和飛機提供目標信息,尋找敵人的位置,並在敵人發現航母打擊大隊主力前,讓航母能夠先發制人發起攻擊。這是他們從未有過的在高度威脅環境下實施作戰的經驗。

戴利表示:「海上戰爭……不再是理論,而是實踐,歷史重演了,這就是我們在這場演習中的體會。」

「而且,對於水面艦艇指揮官們來說,學習如何與航空聯隊配合,並實施一場對海攻擊,也是一個需要學習的過程。」

可以看出,美軍在「艦隊問題28」演習中,運用了類似蘇聯「跟蹤群」的戰法,用一支可能是2艘「伯克」級驅逐艦組成的分艦隊,前出實施偵察行動,為主力艦隊「開眼」。而航母可能停留在其艦載機發起攻擊的最遠位置上,以便利用極限航程實施打擊。

美國海軍「好人理查德」號在新的「艦隊問題」(編號不詳)演習中接受海上垂直補給

而海軍學院新聞網所配發的一張圖片上, 還提到美軍的一支兩棲攻擊艦為核心的「遠征打擊群」,也參加了一次「艦問」演習,(具體代號不詳),演習中,他們的任務是「一路進攻,加入戰鬥」。

從上述有限的信息,可以看出,新世紀的「艦隊問題」演習主要假想敵是中國,或者說是針對如何突破「區域拒止、反介入」作戰而來的,其用意是十分明顯了。

在對「羅斯福」號艦員的採訪中,他們還提到,在去年美國「三航母雲集東海」的時候,美軍反而沒有進行任何有實質意義的演習——因為他們很明白,中國正在監視著他們,他們不希望通過演習暴露出太多的信息。

美軍的「艦隊問題」系列演習回來了,而且直接劍指解放軍海軍,我們準備好了嗎?

一張圖,啥也不說了,來吧!

其實我們幾年前就提到過,我國近年來也連續組織「機動」系列演習,演習的主要內容也是艦隊自主對抗,實際上這和美軍的「艦問」演習性質是很相似的。

而這次,中國首次集結海軍三大艦隊,40餘艘戰艦,在南海展開的演習,究竟是否擔負著為未來海戰探路,尋找未來海戰有效戰法的目的呢?

讓我們等待新的消息吧。

說實話,光是「艦問」這個名字,已經足夠讓人興奮了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的精彩文章:

台軍公布2018演訓計劃:5月進行「漢光34號演習」
向中國「秀肌肉」?印度一個月內頻繁試射彈道導彈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