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一位經過三十年把茉莉養成花樹的老師談談茉莉的那些事
一、澆水
家養茉莉,學會了澆水才算是剛入了栽養茉莉的門。很多朋友栽養的茉莉怎麼都長不好,比如葉子發黃、稀少或者葉大節稀,再就是開花少或根本不開花,還有的過不了冬,到了第二年不是枯萎就是長得更加不像樣、不成形。
這些現象說明:主要的原因就是平時不會澆水!哪個季節應該多澆水,哪個季節應該少澆水?多澆水的季節,一天之中怎樣分期澆水?少澆水的季節怎樣少澆?怎樣觀察是不是需要澆水了等等。這些都是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並且又細緻的養護環節的。
茉莉澆水太多容易爛根,但是外行可看不見它的根是不是爛了,還以為澆水不夠,還以為營養不良,一般會給它猛加水,再給它再施以肥料,這一下就要了茉莉的小命!對茉莉少澆水一般沒事,養花諺語:「干茉莉,濕菊花」這是自古養花人的經驗總結,所以說:學會了澆水才算是入了栽養茉莉的門。
那麼如何把握澆水:
第一,看盆土要見干見濕,看盆土干不白皮、濕不成泥。
第二,晴天花盆缺水很容易從葉子上看出來,陰天花盆缺水一般難以判明,還有花木的大小、耐光與耐陰等特性,大花木耗水量大,小花木則反之;耐光花木耗水量大,耐陰花木則反之。頂尖葉子焉了首先用手指敲一敲花盆,聽一聽花盆發出的聲音,若聲音清脆那就說明盆土偏幹了,若聲音發悶那就說明盆土含有水份。有時葉子發焉也許是這個花木的根系有毛病了,此時越澆水反會使葉子更發焉。
通常是在花盆底部放置破盆片等以利排水、透氣。現在也有朋友用泡沫塊墊在泡沫塊用做盆底,這時是一種新型材料,也算是新事物吧,不能用好與不好來下定義,因材施用而已。就像原來的創傷用止血粉加紗布包紮,有了創可貼後人們因材施用是一樣的道理。
夏季需要澆水時以早上實施為宜,中午和晚上一般不澆水,除非早上漏澆後補澆。
秋季要減少澆水量。促使茉莉枝條木質化以利過冬。
二、施肥
植物的生長三要素:「土壤、陽光、水分」,三要素具備植物就可以成活生長。但是想植物長得壯實、枝葉繁茂、花果豐盛就必須得知道植物的養分三要素:「氮、磷、鉀」。栽養茉莉也是一樣,必須懂得這兩個「三要素」。
往往栽養茉莉的一些新手朋友因為開始不了解植物所需養分「三要素」的實質,而輕易給茉莉施肥,這樣一來不但達不到效果反而使原本長得還可以的茉莉越長越差。學會了怎麼施肥,那麼你就從栽養茉莉的入門階段進入了下一環節的一個重要的養護階段。給茉莉施肥得當,其令人滿意的效果不言而喻,茉莉必然會花繁葉茂、枝條健壯、樹形適中,從而抗病抗災、抗嚴寒、抗酷暑的機能也無需主人擔憂。
那麼茉莉到底什麼時候施肥合適呢?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都比較關心,但往往聽信於賣花人的言詞,或者照搬網路或書本雜誌等介紹後,就總想在家中有事沒事地對茉莉實施施肥,希望自己的茉莉獲得肥料後能長的更快、開花更多、枝幹更壯實等,但是,結果要麼是葉片長得皺皺巴巴,要麼是葉大節稀,要麼只長枝葉沒有多少花朵。而這時的主人還以為是茉莉缺肥,還不斷地給它施用各類肥料,結果還是不盡人意,如此而傷失養護茉莉的信心,這就是不能急著施肥的原因所在。
春季不要給盆養的茉莉「泛施肥」,施肥不當有百害無一益。茉莉施肥最佳時段是五一節後,見茉莉新枝稍頂上有花芽孕育,這時便可以在盆土見干時,在傍晚前施以「薄水肥」,次日早上再略澆清水——也叫「澆回水或解水」利於茉莉根系吸收。這個環節非常重要,是茉莉能不能吸收所澆肥料的關鍵一招。
施用肥料以漚熟的人糞肥水為最好,其次是漚熟的餅肥(黃豆餅和芝麻餅)水,再次(沒有條件的情況下)是化學顆粒肥。
方法是把盆邊的土略作鬆動,放進顆粒肥後壓緊盆土澆上清水,一般5寸左右的花盆放15粒左右即可。顆粒肥我早年(90年代前後)用過鎮江產《肥花丹》效果還可以,不知現在有否賣的。這種顆粒肥施用後要記住時間,按說明要求按時施用,切記任何肥料都不得泛用。
茉莉最喜愛漚熟的人糞肥,但是對家養茉莉來說不太現實。一般用豆餅、芝麻餅搗碎泡爛漚熟兌水施用,或用雞蛋殼泡水漚熟後兌水施用。沒條件的只好在萌發花芽後,施用含磷鉀元素的顆粒肥。但是一定要注意盡量少用含氮的顆粒肥,不然會只長葉子難以孕育花芽。
端午節過後氣溫逐漸升高,高溫高熱正是茉莉最喜歡的好氣候,一般端午節至中秋節這段時間就是的花期,茉莉在盛夏的暑伏天所開的花叫做伏花,專業花農有「頭伏花汛、二伏花汛、三伏花汛」的說法,意思是么離在這盛花期開花像潮汛一樣涌動。家養的茉莉也是一樣,在這期間花繁葉茂令人賞心悅目、芳香撲鼻馨人肺腑......
在茉莉盛花期間千萬不要忽視對它的護理,茉莉每朵花的花期只有一晝夜,花後要及時剪掉殘花,把養分讓給其它花朵,如此循序漸進地修剪,等到一批花全部開完後,根據花樹的形狀及個人願望而及時地進行修剪枝條,等待其萌發新的枝條進而孕育新的花蕾。一旦發現新的花蕾形成,一定要及時施用肥水,施用肥水的頻率要隨著花苞增大而增加,盆土偏濕的時候施肥這是原則,到了茉莉含苞欲放人們要賞花的時候,因為要避免異味就要停止施肥了。
硫酸亞鐵別隨意施用,不要聽賣花肥的宣揚。盆土過於鹼性後茉莉的葉子會泛黃,這就說明需補充酸性元素了,人們使用硫酸亞鐵不當時會適得其反,出現爛根、燒死等不良現象,其實自己家裡就有補充酸性元素的原料——淘米水。把淘米水留下灌進用空的高橙瓶內,讓它充分發酵備用,需用時取少量兌水澆灌即刻補充酸性元素,既經濟又實惠且比較安全。
在秋季養護茉莉絕不能施肥!!一定要讓盆土偏干點(觀察茉莉枝葉不發焉為準),使其鬚根豐滿、主根健壯、枝葉繁茂,儲存足夠的養分如此才能安全度過寒冷的冬天。
三、修剪
修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對茉莉進行必要、適當的修剪,不但可以保證茉莉自身養分的儲蓄,以利新枝條的生長、新花芽的萌發,還能保證樹形的美觀。還能利用修剪下的健壯枝條扦插繁殖,保證茉莉新老替換所需。
在花後根據自己喜愛的樹形而修剪,沒有什麼定義的,修剪技巧需自己慢慢總結。修剪時所保留枝條的高矮,應以花樹形狀來定,或以個人愛好的花樹形狀來定,比如有人愛好高壯形(向上生長、以中間主幹為主、偏枝為輔),有人又愛好矮放(樹形較矮向四周伸展、偏枝為主、中間主幹定向修剪),不能一概而論剪去幾節或保留幾節。
春季萌發新芽後選定新芽伸展方位,做定向定形整枝修剪。清明過後氣溫逐漸回升且比較穩定,修剪後的茉莉可以放置到花架上養護了。
摘葉
清明至穀雨期間,氣溫逐漸上升且趨於穩定茉莉枝條開始萌動,這時就要及時把茉莉枝條上的老葉片全部摘去。那些經過了去年一年且又一冬的老葉片已經完成了積蓄養分保茉莉安全過冬的歷史使命,其光合循環機能基本傷失至盡。留著它們即妨礙茉莉枝條的採光,又大量耗損茉莉枝條內過冬後僅存的有限的養分,所以在茉莉萌發新芽前即清明之前,必須摘去枝條上的全部老葉片。給茉莉摘去全部葉片是養護茉莉多年總結的經驗。
摘頂尖
茉莉春季護理以剪除老枝葉、修剪老弱枝條、定型修剪為主,另外有一個重要護理要點不為大眾所知曉:即摘除新芽頂尖,萌發的新芽有很大一部分為徒長枝條,這種枝條一般不會萌發花芽,若不及時摘除既影響花樹形狀,又大量吸取了盆中的養分,不利花芽的萌發所以必須及時摘除。一般從枝條的第一節或第二節(即根部往上第一對葉柄或第二對葉柄)處摘掉「透尖——沒有花芽的頂尖」,並不是隨心所欲地摘頂尖!
隨娘花
茉莉在四月份孕育的花芽叫做:「隨娘花」, 所謂「隨娘花」也就是茉莉特性中,特有的一種不正常狀態下的花芽,它萌發較早、較少且不怎麼香。一般為了茉莉更壯實都要摘除,這樣對它在夏季盛花期大有益處。不過往往人們只顧著眼前的一點點花苞,而忽視了對花木長期的惜愛與養護,新葉不綠就是隨娘花大量吸取了養分所致。專業養花、收花的花農都知道「隨娘花」必須修剪乾淨,茉莉才會奪得高效與高產。這些都是人們總結出來的經驗,見之於理論的發表比較少,往往很難被人理解。
秋季就不要再修剪枝葉,使茉莉利用枝葉儲蓄養分,為過冬創造條件。但是盆土附近、尤其是主幹上的徒長新芽,一般都得去掉。春夏季節主幹上萌發的新芽可根據樹形而保留與否。
四、換盆
多年總結的經驗:春季不要急著換盆,待第一期花開過後再換盆,其優勢在於:花開過後它正好有一段重新、萌發新芽的修養期,這個期間氣溫比較高、比較穩定,換盆時弄動的茉莉根系很容易恢復元氣。
換盆時有意無意、或多或少都會弄傷部分根系,所以換盆後千萬不要急著施肥,若施用了肥料(不管什麼肥料)非爛根不可,人們一般是看不見茉莉爛根的,但從表面現象如:沒有換盆前長得好,萌發新芽不多,沒有花芽萌發等都可以看出,其根系已經受到傷害了,往往人們總是錯誤的理解為:是缺肥、缺水、缺什麼什麼,不斷地給它補充肥水,結果越補充越壞事,最後以自己傷失養護茉莉的信心而告終。一般換盆時在盆底最底部放置適量的、熟透後的餅肥類,並用盆土掩蓋好肥料,不能讓根系直接粘上肥料避免爛根。換盆2~3周後再可以進行正常的澆水、施肥管理。
新上盆或新換盆的任何花木(包括茉莉),都是不能放在太陽下直接照曬的,一般放在避免陽光照曬——見天不見日的地方3~5天,目的是讓已經弄動的根系得以恢復元氣,其根系的吸收功能正常了,花木的枝葉是有所反應的,這時就可以放置在陽光下養護了。植物生長三要素:土壤,水分,陽光,缺一不可。
盆土是根據自己的條件因地適宜而取,有條件的用【藕塘泥】晒乾最好,再就是種菜的老【菜園土】——油砂土。土質既要保潮又要滲水性能好,要求干不白皮、濕不成泥。
四、光照
放置在陽台花架上養護的茉莉,注意一周內必須轉換一次花盆的方向,以免茉莉總朝著一個方向生長而長歪樹形,如此轉換花盆也可以使茉莉枝條均勻地沐浴陽光,更好地萌發新的枝條和花芽。茉莉的花芽都是孕育在新的枝條中。
五、補充
茉莉根系的萌發與否,主要因素在於氣溫。氣溫在攝氏30度以下,茉莉的枝葉、枝條、根系等都生長緩慢,更不可萌發花芽。扦插枝條沒有萌發新根,主要是受到氣溫、光照的制約,秋後加強光照,扦插枝條萌發新根也許還有一絲希望。
原創:月映幽竹 轉發整理:小精緻生活
TAG:小精緻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