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為什麼要喝茶

我們為什麼要喝茶

[提要]中國人愛喝茶,茶在許多人的心目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是因為喝茶能同時滿足人的多層次需求:喝茶對我們的身體有用,喝茶讓我們的生活有趣,喝茶使我們的精神愉悅。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古往今來,中國人酷愛喝茶。

有一句無人不知的俗語,叫「柴米油鹽醬醋茶」。說的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七樣東西,俗稱開門七件事,茶是其中之一。唐代楊曄在《膳夫經手錄》里說:「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也」。宋代王安石曾說:「夫茶之為民用,等於米鹽,不可一日以無」。(1)現代文學家梁實秋甚至感嘆:「不喝茶還能成為中國人」?(2)

茶對我們有多麼重要,由此可見一斑。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喝茶?我們為什麼愛喝茶?其實答案不複雜:喝茶有用,喝茶有趣,喝茶有道。我們的身體需要茶,我們的生活需要茶,我們的精神需要茶。

本文2017年3月27日發表於《天津日報》,這是該報「文化大講堂」欄目製作的嘉賓檔案

一、喝茶有用

(一)止渴解膩

茶作為中國的國飲,大概是人人都曾喝過,喜愛的人不計其數。對我們廣大百姓的日常生活而言,茶最直接的作用,首先是止渴解膩。為解渴而飲茶的過程,可簡單歸納為「喝茶」。

人是離不開水的。無論因為炎熱還是緣於勞作,只要出汗、失水之後,我們就會感到乾渴難耐,急需補充水分。當然,補充水分最直接、最現成的方式就是喝水,古有山泉水、江河水,今有自來水、礦泉水等等。但假如乾渴尚能忍受,假如條件許可,我們許多人更願意泡上一杯茶水來解渴。炎炎烈日下,乾渴難耐時,牛飲一碗老鷹茶,真的是爽極了。

唐代陸羽在《茶經》中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周魯公。」茶作為飲料,早在神農氏時代就開始了。止渴,無疑是茶最初始和最主要的功效之一。無論古代還是今天,也無論我們面前有多少種飲料可以喝,單就解渴而言,在不少國人心裡,茶是別的東西無法替代的,當今的冰糕、汽水、冰淇淋甚至咖啡等等,統統不能替代。

陸羽的《茶經》,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學專著

唐以前,人們飲茶的方式總體比較原始和粗放。最初,將採摘的新鮮茶葉放入水中煮成湯羹飲用,飲茶有點像喝菜湯。由於鮮茶不易保存和運輸,晒乾的茶葉便應運而生。後來,陸續出現粗茶、散茶、末茶、餅茶之類。飲用方法主要有兩類:一是將茶放入容器里,注入沸水後飲用;一是將茶葉與蔥、姜、薄荷之類一起煮飲。總體而言,兩種飲法依然流於粗放,主要功能還是解渴而已。

茶之所以具有良好消暑解渴作用,它除了向人體直接補充水分外,還因為茶中的多酚類、醣類、氨基酸、果膠等與口涎產生化學反應,且剌激唾液分泌,導致口腔覺得滋潤,並且產生清涼感;同時,茶中的咖啡鹼控制下視丘的體溫中樞,調節體溫,它也刺激腎臟以促進熱量和污物的排泄,維持體內的生理平衡。

與止渴消暑密切相關的,是茶具有明顯的消脂解膩作用。

清代汪昂在《本草備要》中,就說「茶能消脂」。雖然不同的茶種有著不同的製作和風味,但同樣都具有消脂解膩功效。以烏龍茶為例,便具有明顯的去除油膩、溶解脂肪的功效。實驗證明,烏龍茶有抑制膽固醇上升的效果。當吃了油膩食物後,喝一杯烏龍茶,會有很好的除油膩效果。再以普洱茶為例,也具有明顯的降脂、降膽固醇、去脂消食、潤腸通便等作用。

普洱茶便具有明顯的養胃、降脂、潤腸等作用

不過,在古代中國,對於廣大百姓來說,多數人在多數情況下是處於油膩食物攝入不足的狀態,所以大概不會特別看重茶的消脂解膩作用。倒是藏族地區,人們因攝入較多的牛羊肉、牛羊奶等動物性脂肪和蛋白,他們應該是非常重視茶葉的解膩作用的。

正因為茶具有解膩去脂作用,所以我們今天的許多減肥產品,多以「XX茶」的名頭出現在人們面前。

(二)治病延年

茶葉最初被人類利用,有可能首先是被當作葯來使用的。傳說神農氏嘗百草的過程中,每逢中毒,便吃下某種樹葉以解毒,這種樹葉便是後來的茶葉。

如果說神農嘗百草以茶解毒的傳說尚不能證明那時候人們已將茶葉作為一種藥物來使用,至少在記載這個傳說故事的《神農本草經》誕生的秦漢時期,茶葉已經成為一種藥物。《神農本草經》說:「茶葉苦,飲之使人益思、少卧、輕身、明目」。整個秦漢時期,關於茶葉的記載,處處瀰漫著以茶為葯的經驗之談。

雖然魏晉以後茶葉的主要功能轉到了飲料上,但人們一直沒有忘記它的藥用價值。陸羽《茶經》里多處提到自不必說;唐代宦官劉貞亮在談「飲茶十德」時,有「以茶散鬱氣」、「以茶除病氣」、「以茶養生氣」的內容;同朝陳藏器《本草拾遺》更把茶推崇為「萬病之葯」。明代錢椿年編寫、顧元慶校對的《茶譜》,將茶的藥用價值做了全面歸納:「人飲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煩、去膩。人固不可一日無茶」。至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則以中醫辨證醫治的理論肯定了茶的藥理功效,明確把茶視為一種葯,認為茶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溫飲則火因寒氣而下降,熱飲則茶借火氣而升散……此茶之功也。」

綠茶具有很好的降火、解暑作用

在民間,廣泛流傳著關於茶能治病延年的種種傳說故事。四川就有這麼一個故事,說蒙山有一僧人長期患病,步履蹣跚,形容憔悴。一日,忽然遇見一白髮老翁,告訴他去蒙頂山上清峰採茶治病的方法。僧人來到山上築室而居,待到春分時節採得仙茶,初服即病癒,再服年輕起來……(3)。

現代科學研究成果顯示,茶在治病養生方面,主要有如下作用:

1、排毒作用。實驗證明:茶葉中的茶多鹼,能吸附重金屬和生物鹼,並加以沉澱分解。在飲水和食品受到較大污染的今天,茶葉的排毒功能,對我們不啻是一項福音。

2、明目作用。陸羽《茶經》即說到,喝茶有防止「目澀」的作用;明代錢椿年、顧元慶在《茶譜》里,也說茶有「明目」之效。雲南勐海流傳的一則三國故事裡,說當年諸葛亮率軍來到那裡時,士兵們因水土不服得了眼疾。諸葛亮將拐杖插入南糯山,拐杖長成茶樹,樹上長出嫩葉,諸葛亮採下嫩葉煮水給士兵們喝,眼疾很快就好了。至今,勐海南糯山周邊的人們,還習慣把茶樹稱為「孔明樹」,將諸葛亮敬為「茶祖」。(4)今天看來,因為茶葉中含有大量維生素A、胡蘿蔔素等成分,既可維持上皮組織的正常機能、防止皮質角化,還可增強視網膜的感官能力,防止夜盲症和乾眼病。

3、利尿作用。在茶葉中的咖啡鹼和芳香物質聯合作用下,能增加人的腎臟的血流量,提高腎小球過濾率,擴張腎微血管,並抑制腎小管對水的再吸收,於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於排除體內的乳酸、尿酸(與痛風有關)、過多的鹽分(與高血壓有關)等有害物,以及緩和心臟病或腎炎造成的水腫。

4、消炎殺菌作用。實驗發現:茶葉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兒茶素類能與單細胞的細菌結合,使蛋白質凝固沉澱,藉此抑制和消滅病原菌。所以細菌性痢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茶頗有益,民間也常用濃茶塗傷口、褥瘡和香港腳。

5、養生作用。李白在《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序》中說:「唯玉泉真公,常采而飲之。年八十餘歲,顏色如桃花,而此茗清香滑熟,異於他者,所以能還童振枯」。宋人錢易在《南部新書》里,更記載了一位130多歲的僧人,「素不知葯,性本好茶」。日本茶道的「茶祖」榮西禪師在其著名的《吃茶養生記》中,把茶奉為「養生之仙藥也,延壽之妙術也。」

(三)提神益思

飲茶可以提神益思,幾乎人人皆知。中國歷代醫書記載頗多,歷代文人墨客、高僧也無不揮動生花妙筆,讚頌茶葉的提神益思之功。白居易《贈東鄰王十三》詩曰:「攜手池邊月,開襟竹下風。驅愁知酒力,破睡見茶功。」詩中明白地提到了茶葉的提神破睡之功。蘇東坡有詩曰:「建茶三十片,不審味如何,奉贈包居士,僧房戰睡魔。」他說的是把建茶送給包居士,讓其飲了在參禪時可免打瞌睡。飲茶可以益思,故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尤其為一些作家、詩人及其他腦力勞動者所深愛,有「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之說。

富含咖啡鹼的紅茶,可促使神經興奮,起到提神的作用

茶可提神益思,其功能主要在於茶葉中的咖啡鹼。咖啡鹼具有興奮中樞神經、增進思維、提高效率的功能。因此,飲茶後能破睡、提神、去煩、解除疲倦、清醒頭腦、增進思維,能顯著地提高口頭答辯能力及數學思維的反應。同時,由於茶中含有多酚類等化合物,抵消了純咖啡鹼對人體產生的不良影響。這也是飲茶歷史源遠流長、長盛不衰、不斷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喝茶有

止渴解膩以及治病養生,是我們為什麼要喝茶的直接原因和初始原因,也是我們喝茶的最基本的功效。自唐代陸羽及其《茶經》應運而生後,喝茶邁入了一個新階段----由飲用上升為品飲。從此以後,在我們許多人眼裡,如果把喝茶僅僅理解為是為了解渴或治病,可能會被人笑話。品嘗好茶的美味、享受喝茶的樂趣,成為不少人喝茶的理由。這樣的飲用過程,我們可簡單歸納為「品茶」。

(一)品茶之樂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講究水質茶具,講究細細品味。

有人說:品茶不宜人多,適宜二三好友。古人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施茶」之說,強調人少才能品出茶的「神」、「趣」、「味」。

有人說:品茶須有閑功夫,要慢,快不得,快則無法品出茶的真正滋味。慢品,要求茶的量不須多,所謂一杯為品,二杯解渴,三杯飲驢。(5)

好茶要細品

有人說:品茶要用小茶具。袁枚在《隨園食單》里說:「……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的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香撲鼻,舌有餘甘。一杯之後,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

品茶的講究繁多,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核心因素是要有好水和好茶。古人所謂「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說的便是用好水泡好茶。

1、尋好水

要品飲好茶的美味,首先需選擇泡茶的好水。

古話說:茶好不如水好。古代有「鬥茶」的習俗,有的人雖擁有好茶卻最後敗在了泡茶的水上。古人飲茶,不像今天這樣沖泡,而是煎煮而飲,即所謂「烹茶」,用水非常講究。

好茶與好水,正如紅花與綠葉。所謂「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體,非真水莫顯其神,非精茶何窺其體」。(6)茶質更需藉助水質,水質優劣直接影響到茶質優劣,這是個普通的道理。

在《紅樓夢》里,品茶高手妙玉對泡茶之水的要求非常講究。她在給賈母等人泡「老君眉」時,用的是特意收集的「隔年的雨水」;待到與寶釵、黛玉喝「體己茶」時,用的則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7)

山泉水泡茶應該不錯

到底什麼樣的水泡茶最好?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陸羽《茶經》曰:泉水為上,河水次之,井水為下。傳說,陸羽為了煎出好茶水,走遍了名山大川,嘗遍了天下名泉。最後,他發現鎮江金山西側揚子江心的中冷泉南零水最好。其後約100年,一位叫張又新的茶人撰《煎茶水記》,專論天下宜茶之水,把「揚子江心」的中泠泉評為「天下第一泉」。中泠泉位於江蘇鎮江金山,由南零、中零、北零三眼組成,而以中零涌水最多,三眼泉水總稱為中泠泉,匯聚於揚子江中的金山寺旁。此地有一個著名的渡口名叫揚子驛,這一段的長江被稱為揚子江。據說金山寺早先屹立揚子江心,四面環水。依清代漲潮《中冷泉記》記載,取水時須依時辰乘船至江心,用專門的器具伸到石窟中取水,「若尋千尺,始得真泉;若淺深先後,少不如法,即非中泠真味」。後來由於揚子江泥沙淤積,河道不斷北移,至清末,金山開始與南岸陸地相接,金山的中泠泉就不再是「江心水」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揚子江心水」是指位於揚子江心的「中泠泉」,是一種宜茶的好水。

舊時成都茶館,多取錦江河心水,另備沙缸過濾。

2、選好茶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此聯最早出自元代李德載的一首小曲《蒙山頂上春光早》:蒙山頂上春光早,揚子江心水味高。李德載把飲茶作為一種雅緻高尚的作為而大加讚賞,全文充滿了對品茗飲茶的推崇之情。「蒙山頂上春光早,揚子江心水味高」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所託之物「蒙頂山上茶」和「揚子江心水」是他心中代表最好品質、最高境界的茶中極品和水中極品。

唐代詩人白居易也有吟詠蒙山茶的著名詩句:「琴里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此聯出自白居易晚年時期的《琴茶》一詩,非常典型地表現了他以詩酒琴茶相娛的心態以及對蒙山茶、淥水曲的摯愛之情。「淥水」據說是當時非常有名的曲子,既有層次又非常流行。「茶中故舊」是「老朋友、老交情」的意思。後面一聯「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相與還」,說的是無論窮愁潦倒失意還是運氣亨通一帆風順,無論窩居休閑還是仕途曠達,都有「淥水曲」與「蒙山茶」這兩位老朋友長伴不離,一輩子都非常嗜好蒙山茶。

名山縣蒙頂山等地,自古便是出好茶葉的地方

對於我們普通飲茶者,該如何選擇和品味好茶呢?縱觀古今茶論,大致可歸納為眼看、鼻聞和舌品。

首先,眼看形色。從鋒苗及白毫看嫩度,鋒苗好、白毫顯露,表示嫩度好。從外形規格(條索)的鬆緊、彎直、壯瘦、扁圓等鑒定品質,一般說來,條緊、骨重、挺直的較好。從色澤看質量,紅茶以烏黑油潤為好,綠茶以翠綠為好,烏龍茶以青褐色為好,黑茶以黑油色為好等。但是無論何種茶,均要求色澤一致,光澤明亮,油潤鮮活;如果色澤不一,深淺不同,暗而無光,說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質劣。看茶葉的完整情況,以勻整為好,斷碎為次。看茶葉的凈度,看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末、茶籽及其他雜物,以不含任何夾雜物為好。

其次,鼻聞氣味。既聞香味,又聞是否有異味。進一步,則需泡好茶後,聞茶湯散發出的氣味。一般說來,綠茶以清香為好,紅茶以濃香純正為好,烏龍茶以馥郁幽香為好,花茶以鮮香撲鼻為好。所有茶,均以有怪味、異味為下。

再次,舌品滋味。一般說來,綠茶以鮮爽醇永為好,紅茶以甘醇濃厚為好,烏龍茶以甘冽為上,花茶以鮮美可口為上。總的說來,以平淡無味或粗澀怪味為劣。

2016年初夏,在青城山茗門良匠茶園體驗了一把採茶、炒茶的過程

對於茶人們來說,尋找好水、好茶的過程,是一個寄情茶與水的十分享受的過程。

(二)品藝之趣

品茶除了享受用好水泡好茶的樂趣之外,我們還有不少飲茶人講究品茶的環境、氛圍和沖泡技巧,在與茶友一起品飲的過程中獲得充分的感官享受和心理體驗。這樣的飲茶過程,我們可稱之為「品藝」。

「品藝」可大致分為兩大類:一是在安靜的環境中欣賞茶藝,一是在喧鬧的茶館裡獲得喝茶的種種樂趣。

1、欣賞茶藝

陸羽《茶經》共十章。除四章是講茶的性狀起源、制茶工具、造茶方法和產區分布外,其餘六章全部或主要是講煮茶技藝、要領與規範的。「四之器」詳細描述了煮茶所需的二十四種器皿,包括規格、質地、結構、造型、紋飾、用途和使用方法;「五之煮」講烤茶要領、選用燃料、鑒別水質、怎樣掌握火候和培育茶的精華技巧;「六之飲」詳細講解了飲茶應該注意的九個問題,還提出品名貴茶每次不要超過三盞以及三人飲茶、五人飲茶和七人飲茶各應如何進行;「七之事」例舉歷史上飲茶典故與名人逸事;「九之略」講述在野外松間石上、清泉流水處和登山時在山洞裡等不同場所飲茶時哪些器皿可以省略;「十之圖」要求把《茶經》所寫的茶事活動繪成圖,掛在茶席一角,使參加者能在場看明白。如果我們有幸喝到由陸老師親自烹制的茶,那絕對會欣賞到一場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茶藝表演。

宋代的「分茶」,也是一種帶表演性質的烹茶技藝。宋人陶谷在《清異錄》中是這樣寫的:「……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之茶百戲。」茶水表面的湯紋在竹莢的攪動下,變幻出一幅幅水墨畫,故分茶被稱為「水丹青」。 這樣的分茶,需要高超的技巧,在當時的上流社會頗受歡迎,引以為雅尚。宋徽宗、陸遊、李清照等,不但是「詠茶」高人,同時也都是「分茶」高手。

宜興紫砂壺,是許多愛茶人心目中不錯的茶具

多數情況下,欣賞茶藝要「靜」,優雅質樸的環境,能造成「靜」、「寂」的氣氛,能使人產生恬靜的心境。俗話有云:「酒須熱鬧,茶須靜品。」在靜寂的茶室,一邊欣賞沖泡者的茶藝,一邊品飲茶水的美味,對飲茶人來說,實在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茶藝表演和茶藝欣賞,常常與茶音樂、茶詩畫的創作與欣賞緊密結合在一起,營造出一種特殊的藝術氛圍,使飲茶者獲得很好的感官享受和心理體驗。今天,各地林林總總的「功夫茶」最能體現「茶藝」。「樂聲揚,茶藝小姐步出堂,調、沏、端、泡皆文章,水純茶且香」。訓練有素的茶藝小姐,以準確規範的程序,凈具、勺茶、斟茶、敬茶……手勢輕柔利落,舉止優雅端莊。茶技師傅當堂表演制茶工藝,揉、搓、翻飛,令人眼光繚亂。

2、茶館樂趣

除了欣賞茶藝外,許多人還會選擇去人聲喧囂的茶館尋找喝茶的樂趣。

從早期的茶寮、茶攤,到後來的茶坊、茶館,最初的目的就是賣茶和喝茶,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人們談天、做生意、謀職業、聚會、演出、交流信息等的場所。這時,喝茶只是目的之一了,甚至都不是主要目的。在茶坊或茶館喝茶,主要可以獲得如下樂趣:

傳統的成都茶館,坐的是竹椅,茶具是有名的「蓋碗三件頭」

欣賞茶具。到了茶館,喝茶之外,欣賞茶具可以算是一大樂趣,比如舊時成都茶館有名的「蓋碗三件頭」便頗有講究。碗先不說,茶船和茶蓋別具巧思:茶船既能穩定茶碗,又能免除滾茶燙手之虞;茶蓋既能避免茶葉入口,還可隨意控制閉合幅度,調節茶水溫度及茶葉溶解速度,使茶葉、茶香徐徐沁出。至於座椅,為四川產的楠竹製成,椅腳的高低、椅背及扶手的角度、寬窄均有講究。茶桌一般及膝高,人坐下時恰與手的高度相宜,坐著舒服,取飲也方便。

交流情感。舊時,人們到茶館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多數人家住處狹小,不方便待客。把親友請到茶館,既可一邊喝茶聊天,還可一邊打牌娛樂,增進彼此間的親情、友情。茶館本是喧囂之地,來的人自然都不在乎被他人吵到,也不擔心吵到別人,實在是一個自在放鬆的好地方。今天,我們不少人相約茶館,主要目的也不是為了喝茶,更多的是在品茶和娛樂中交流情感、互通信息。

觀看錶演。舊時的茶館,也是地方戲曲曲藝的主要演出場所,甚至許多名角都從那裡脫穎而出。寬敞舒適且有人群聚集的茶館,自然會吸引戲曲從業者前往表演;而茶館有了這些表演,生意自然會更好。許多茶館,有戲曲或說書表演時,茶錢會貴一些,稱為「書錢」。

除此之外,茶館還是一片茂盛的「共生林」。各種提籃攜筐者穿梭其間,叫賣各種食品、玩意或服務:賣瓜子、香煙的,修腳掏耳的,算命測字的,應有盡有。甚至還有「賣風」的---暑天用扇子為茶客扇風,以此換取一點零錢。

欣賞茶博士(堂倌)的功夫。這是人們進茶館的原因之一,也是作為茶客的一大享受。稱堂倌為「博士」一點不為過,雖然他們書本學問不一定高,但摻茶功夫和察言觀色能力絕對令人稱道。提著裝滿開水的銅壺滿堂穿花的同時,必須時不時來點「二龍戲珠」、「海底撈月」、「金蟬脫殼」之類的精彩表演,贏得一片喝彩聲。茶博士最重要的功夫是收茶錢,所謂「提壺摻水,起眼看人」。自喝自付的單人茶客不存在這個問題,難在面對多人爭著給錢,或剛有人進門來便多處響起給錢聲。有經驗的堂倌會審時度勢、察言觀色,將錢收得恰到好處、皆大歡喜。這裡有幾個原則:收真不收假,假招呼的收不得;收生不收熟,還指望熟客隨時再來;收富不收窮,道理很明白;收小不收大,小既顯真心又不找零。(8)

茶藝師的摻茶表演

無論尋好水、品好茶的過程,還是賞茶藝、泡茶館的過程,茶人們多是邀三約四、呼朋喚友一起參與的。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品嘗到茶水的美味外,茶友們更能收穫到友情、親情甚至愛情。一些人通過分享與交流,還獲得了他人的尊重。

三、喝茶有道

美國著名行為心理學家馬洛斯關於人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生理需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主要指吃喝),然後是安全需求和情感需求、得到尊重的需求,處於最高層次的是自我實現、自我完善的需求。對照這個理論,我們會驚訝地發現,喝茶竟能滿足人們多層次的需求:止渴是生理方面的,治病是安全方面的,邀約親友品茶是情感和尊重方面的。除此之外,一些茶藝師和老茶人們,則是講究把哲理、倫理、道德、人生等因素融入到飲茶過程中去,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參禪悟道,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期望通過泡製和品飲茶水的過程,使自己成為自己期望中的人物,以此獲得心靈的滿足與快樂。這,便是人們常說的茶道了。茶道,可理解為是茶人們通過泡茶和飲茶以達到修身養性、自我完善、獲得快樂之道。

與茶藝相比,茶道不但講究表現形式,而且更注重精神內涵。關於茶道的精神內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有人在茶道中感受和諧,有人在茶道里體悟禪思,有人在茶道中陶冶情操,有人在茶道里完善德行……

(一)調和之道

中國傳統文化向來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茶文化是最具自然性質的文化形態,與「天道自然」的觀念相契合。許多人都知道,茶道講究儀式和禮儀。茶道的儀式和禮儀,核心是調和、和諧。「和」,源於《易傳》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世間萬物皆由陰陽兩要素構成,陰陽協調,保全大和之元氣以利萬物。陸羽在《茶經》中,對五行調和做了詳細而明白的論述。在描述烹茶時說:風爐用鐵鑄,從「金」;放置在地上,從「土」;爐中燒的木炭,從「木」;木炭燃燒,從「火」;風爐上煮的茶湯,從「水」。煮茶的過程,就是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並達到和諧平衡的過程。五行調和等理念,成為了茶道的哲學基礎。

2018年初出版的《川茶文化暨川南文化遺產研究》論文集收入了拙文

儒家從「大和」的哲學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裡,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當,和是一切恰到好處,無過亦無不及。將儒家對和的詮釋引入到茶事活動中,則表現為一系列禮節。在泡茶時,表現為「酸甜苦澀調太和,掌握遲速量適中」的中庸之美;在以茶待客時,表現為「奉茶為禮尊長者,備茶濃意表濃情」的明禮之倫;在飲茶過程中,表現為「飲罷佳茗方知深,讚歎此乃草中英」的謙和之禮;在品茗的環境與心境方面,表現為「普事故雅去虛華,寧靜致遠隱沉毅」的儉德之行。

一杯茶,七分滿。飲茶講究淺斟慢飲。慢飲細品,含有傳統文化中簡約、含蓄、寬容、自律的處世哲學。飲茶之禮儀,可以高雅人的氣質,規範人的言行,優化人的教養。在茶道禮儀中體會和感悟為人處事的禮儀,這正是喜愛茶道者們的追求。熱衷茶道的茶人們,在生活中也大都是禮儀君子。

(二)茶里禪思

佛教的發源地是印度,而茶道的發源地是中國。當佛教傳入中國時,寺院中還沒有形成飲茶之風。寺院茶道的興起,最初起源於僧人們的坐禪。僧人們坐禪時晚上不吃齋,又需要清醒的頭腦以集中精力,於是,具有提神醒腦作用的茶葉,自然進入到他們的視野中。

茶葉具有的靜心、提神、驅睡、養性功用,與佛教禪宗提倡的坐禪相一致。茶既是一種養身、靜心、正心之物,於是,飲茶便成了「和尚家風」。僧侶們把茶與佛教清規、飲茶論經、佛教哲學、人生觀念融為一體,從而產生了「茶禪一味」的佛教茶理。其核心理念可以概括為:茶內見真,茶內見哲,茶內見禪。品茶亦是品心,是精神的吐納,是回歸自然、回歸本性的法門。

陸羽《茶經》之後,才形成最初的茶道。也許因為陸羽曾是僧人,後來交往中的好友也有許多僧人,所以他的茶道逐漸傳入寺院。反過來,由於寺院特殊的生活習慣,陸羽的茶道也漸漸被許多僧人所接受。從此,各地寺院紛紛種植茶樹。自寺院茶道興起之後,飲茶之風從南方傳到北方,在全國流行開來。名剎出名茶,自古有之。名剎多位於名山,名山多在深山雲霧之中,既有野生之茶樹,也宜於一般茶樹的種植,如武夷岩茶就極負盛名。

飲茶對於僧人,既可提神,又可領悟佛性。茶葉的簡樸,讓人不生貪圖享樂之念;茶道的專註,讓人的精神易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茶水的清香,讓人猶如喝進了大自然的精華,換來腦清意爽。這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禪茶一味」。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在飲茶過程中也可以修禪,領悟到禪意。大部分茶葉,講究沸水沖泡。水溫若不夠,不能將茶里的香氣和營養成分充分釋放出來。杯或壺裡的茶葉,在沸水的不斷碰撞和衝擊下,多次沉沉浮浮,才可以泡出一杯香氣濃郁的好茶。泡茶品人生,何其相似,經歷過人生起伏、經歷過工作與生活的波折的人,才會明白人生的意義,也才能充分領略品茶的滋味。

司徒華先生的書法作品《禪茶一味》

這麼說來,品茶可悟道。茶葉未被採摘之前,本來生於空山幽谷,歷經風吹雨淋,吸納天地精華。後雖經水蒸火焙、沸水浸泡,形狀變了,但渾身依然瀰漫著超然向外的自然氣韻。佛教講究這樣的人生修鍊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這與茶葉的生命歷程息息相通。無論品茶,也無論禪修,都是通過思考讓人心回歸平靜,回歸簡單,回歸至純至簡。一壺茶水,是多麼清淡,又是多麼豐盈!

)茶里陶情

品茶可造意境。閑來獨坐,沏上一杯茶,觀杯中湯色之美,亦濃亦淡,如釅如醇;看盞中葉芽之美,若眉若花,栩栩如生;賞手中茶具之美,或古樸大方,或精巧玲瓏。香霧繚繚,雲氣裊裊;細啜慢飲,悠悠回味;齒頰留香,清幽撲鼻……此等意境,難道不令人心曠神怡,矜持不燥,物我兩忘?!

品茶可享靜寂。人說寂寞無價,有些茶人非常享受品茶過程中靜寂的意境。在茶道中跨越時空,在茶道中擺脫煩腦,在茶道中享受人生的靜謐,在茶道中追尋人生的另一番境界,實在是一種極大的享受。離開茶案,生活中的他們,顯然更能夠拋開塵世的喧囂,守住自己的內心。

品茶可純情感。一杯見底的清茶,平淡而磊落,沒有杯來盞去的油膩與嘈雜,更無世俗勢利的虛枉和矯飾。這樣的純正與實在,昭示著賓主的修養與品行,自然而然間純化和溫暖著彼此間的情感。

2016年初夏,青城山茗門良匠茶業的老闆韻竹女士在為我們展示精彩茶藝的同時,還和風細雨似的為我們講解了茶文化方方面面的內容

品茶可悟人生。茶味先苦澀而後回甘,恰如人生之曲折。它啟示我們:人生的旅程,不應是一帆風順,總會有風浪與挫折相伴;但堅持下去,終將苦盡甘來。人生如茶,有淡淡的愁苦,亦有咀嚼不盡的溫馨甘甜。茶味不管有過怎樣濃郁的苦澀與甘甜,最後終會歸於平淡,這也如同人生無論有過怎樣的壯觀與輝煌,最終將歸於質樸與平凡的本真。

(四)茶以養德

無論在文人雅士的視野中,還是在普通百姓的心裡頭,茶常常被認為是純潔高尚人格的物質載體,正所謂「從來佳茗似佳人」。(9)當代茶業先驅吳覺農講過:「君子愛茶,因為茶性無邪」。(10)無邪二字,簡明扼要地點出了茶性溫善純凈。茶德之美,成為人類備受崇尚的道德風範。

茶出自深山幽谷,得益於山野寧靜的自然造化,自然與秉性高潔、不入俗流聯繫在一起。

對於茶道的養德功能,陸羽在《茶經》中寫道:「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也就是說,通過飲茶活動,可以使自己成為具有行為儉樸、高尚道德的人。詩人韋應物在《喜園中茶》里寫道:「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此物性靈味,本自出山原。」此詩亦是頌揚茶的自然之性。不難看出,茶的自然生長習性與傳統儒家文化提倡的「君子」人格息息相通。唐人劉貞亮總結「茶有十德」,其中便有「以茶可雅志,以茶可修身」。顏真卿在《月夜啜茶聯句》中寫道:「流華凈肌骨,疏瀹滌心源」。在古人眼中,茶是高潔之物,可凈化人的心靈、升華人的品格。

《茶經》問世之後,歷代出現了多種茶文化專著,許多都談到了飲茶可美德的內容。

中國茶道,可以說就是通過品茶的過程,引導個體在美的享受中走向完成品格修養以獲得內心滿足與快樂的和諧安樂之道。

茶作為特殊的物質形態,數千年來經過無數人的種植與製作,泡製與品飲,帶給了我們無可替代的身體舒爽、心情愉快與精神享受。

參考文獻


(4)公望、清水、王新編著《煙酒茶趣話》170-171頁,南海出版公司1991年4月版。


(7)見《紅樓夢》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劉姥姥醉卧怡紅院。」

(8)參見崔顯昌《舊成都茶館》,四川省文史研究館編《巴蜀述聞》第139頁。上海書店1992年3月第1版。

9)見蘇軾《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芽》。

(10)《農業考古》1994年第四期

(後記:本文原是為四川省民俗學會舉辦的茶文化研討會所寫,2017年初先後發表於《文史雜誌》和《天津日報》。最近,研討會論文集也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特致謝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冽冽寒風,來一杯紅茶,全身都暖了
天天喝茶,怎能不知道藏茶有這麼多世界之最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