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楓:繼承不是重複,要找到自己的路子
《中國美術報》第104期
【編者按】一邊研習傳統水墨,一邊進行都市水墨的探索,是樊楓藝術創作的常態。他是畫家,他也是武漢美術館的當家人。武漢美術館十年建設期間,他秉承「用藝術美麗一座城」的理念,一邊用自己的畫筆記錄武漢這座城市的變化,一邊帶領著自己年輕的團隊,讓武漢美術館成為武漢的璀璨明珠。水墨這個中國文化的古老元素,在這裡煥發出新的生機。「繼承不是重複,我們要找到自己的路子」,在談及自身藝術創作和武漢美術館的發展規劃時,樊楓有自己清晰的認識。
樊楓:繼承不是重複,要找到自己的路子
本報記者 劉晶
樊楓
畫家樊楓:為都市立意
「呀!小黃車」,在「首屆『都市水墨學術邀請展』(武漢)·都市景觀」的展覽現場,樊楓的作品《自行車王國》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觀眾紛紛感嘆,原來水墨不只可以表現山水、花鳥、人物,還可以表現我們熟悉的當下都市生活。作為都市水墨的踐行者,樊楓立足當代都市,在他熟悉的城市土地上耕耘十餘年,「我覺得一個藝術家最有意義的事情,是通過作品把自己的想像貫穿到現實的世界中去,從而啟發出更美好的生活空間,這樣別人才能反過來記住你的藝術創作。」
觀眾圍觀《新自行車王國》
樊楓新自行車王國
談起自身都市水墨的發展之路,樊楓回憶道:「我畫中國畫很多年了。」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還處在中學時期的樊楓就跟隨家傳的《芥子園畫譜》走進了中國畫領域。從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畢業後,樊楓被分配到武漢畫院工作,彼時專職創作的他同很多山水畫畫家一樣,時常為「中國畫到底應該怎樣創新」而焦慮,他發現所有的山水畫題材都被別人畫過,「唯一畫得最少的就是都市,當然也不是沒有人畫過,只是這個時期畫都市題材的作品要麼偏向民俗、要麼就是寫生,都太規矩、太寫實,缺少一種寫意性。」樊楓的第一件都市水墨作品是完成於1995年的《第八號橋墩》,畫面呈現一個建築工地現場,「我當時沒用寫生方式,也沒用傳統畫山水的方式來表現,而是通過另外一種創作思維——用筆墨去實驗。」由此,樊楓開始逐步涉及都市題材,嘗試用傳統的水墨畫技法來描繪現代都市生活。
樊楓 自行車王國之一 230cm×190cm 2017 年
1999年,樊楓創作的《綠色家園》獲第九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這件作品令他聲名鵲起,同時,樊楓的都市題材風格初露端倪。這樣的畫法持續了有一段時間,但樊楓認為,此時的自己還沒有突破城市山水的界限。2004年,當再一次的全國美展到來時,樊楓攜作品《梅水》亮相,畫面描繪了一個南方茶館。樊楓說,「我開始有生活了」「開始觀察都市了」,一直困擾樊楓的「都市水墨畫到底要表現什麼」的問題也開始有了答案。
後來,隨著多次去國外參觀訪問,樊楓以西方的建築為載體,嘗試將西方的塗鴉與中國傳統寫意相結合。也正是這樣的嘗試,讓樊楓得以突破,找到了描述都市水墨的筆性和趣味。自此,火車站、飛機場、碼頭、自行車等等,皆出現在樊楓的畫面中。《家、春、秋》系列、《歐來歐去》系列、《都市味象》系列、《俯城》系列,及《城塵》《遊艇橋》《童話》《都市斜陽》《淡去的光影》《玄憶》《自行車王國》……十幾年間,樊楓不斷探索,以當代的水墨表達確立了自我個性化的都市文化標識。
樊楓 玄憶 196cm×660cm 2017 年
「筆墨當隨時代」,在樊楓看來,藝術必須要有時代性、創新性、獨特性。「每一個時代都需要有一個角度去理解文化,如果我們找到了獨特的視角,就可以充分地理解很多東西。」「城市理念會給人帶來非常多的想像和啟示,帶來幸福的生活。我是從這個角度去表現對一個城市的感覺。我想通過現代的文化角度和文化視覺,把物與背景的東西聯繫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意義的藝術世界關係。」
「生於斯,長於斯」,熟悉樊楓作品的觀眾都知道,樊楓的畫面多數沒有離開武漢這座城市。「我在畫武漢這座城市的過程中盡量調好距離,盡量畫出這個城市獨特的記憶。我出版過一本畫冊《懷城》。所謂『懷城』,其實就是我胸中有城。胸中有城才能眼中有城、手中有城。我用『三城』一體創作,畫出一個我記憶中的城市。」而這正是屬於樊楓的「都市水墨」。
館長樊楓:用藝術美麗一座城
除畫家的身份外,樊楓更重要的公共身份是武漢美術館館長。而關於對城市的思考不僅出現在他的畫面里,更是滲透在武漢美術館的建設理念之中。2008年,位於武漢南京路上的漢口金城銀行——這座古典歐式老建築重新以武漢美術館的身份亮相。從銀行升級為美術館的內部硬體裝置改造,到武漢美術館展覽、公教等模式的建構,作為美術館的當家人,樊楓參與並見證了武漢美術館建設的全部過程。2015年,武漢美術館順利入選國家級重點美術館。
樊楓 新址—武漢美術館 178cm×96cm 2010 年
「用藝術美麗一座城市」,這是武漢美術館的辦館宗旨。樊楓坦言「這個辦館理念表明了我們的趨向和選擇」。早在武漢美術館升級改造之初,樊楓就帶領團隊走訪了許多國內美術館,並邀請了眾多專家建言獻策。當各地美術館紛紛投入到當代藝術的潮流中時,武漢美術館獨樹一幟,瞄準水墨。「繼承不是重複,我們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路子。我們被評為重點美術館,主要是在我們這個獨特的選擇上。」樊楓自信地說道。
武漢美術館
「水墨到今天是否真的沒路可走,這是美術館應該關注的問題。不管是好的問題還是不好的問題,我們都要抓住,通過美術館把問題呈現出來。」為此,自2011年起,武漢美術館自主策划了「水墨文章——當代水墨研究系列展」,歷時5年,分為「寫意精神」「筆法維度」「文脈創化」「色界變象」4個主題,通過不同地域、形式、內容的水墨作品展示,聚焦水墨藝術在當代的多元化發展成果。2017年創設了「武漢水墨雙年展」這一學術品牌展,其宗旨與「水墨文章」一脈相承,以更加全方位的視角,通過「啟」「承」「轉」「合」4個單元展對當代水墨藝術的來龍去脈及多元發展成果進行了梳理。「水墨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問題,我們就是要通過不斷地梳理展示,將它的內涵傳播給觀眾,並通過探尋水墨的當代性,將我們獨有的文化現象向世界傳播。」
「無論是在專業展覽的策展上,還是公共教育的設置上,我們始終是圍繞著武漢這座城市和這座城市文化展開的」。據樊楓介紹,武漢美術館開館之初推便出了「互動——2008中國當代油畫展」,把武漢油畫家與在武漢生活、工作過的油畫家的作品集中起來,從學術上梳理湖北當代油畫的發展脈絡;紀念晴川畫會30年的「晴川·晴川——湖北十人中國畫作品展」也同為開館群展之一,展出了一批對湖北中國畫發展有著極其重要意義的老藝術家的作品;此後,還有「模式——旅法藝術家王度特展」,等等,這些展覽活動的實施,把武漢美術館和這座城市牢牢地聯繫在一起,形成了其自身的文化定位和歷史定位。「我們每一次的展覽都有全國的名家,也有武漢地方的名家,同時我們也兼顧青年當代藝術,給青年藝術家提供機會。」武漢美術館專設的青年扶植計劃,如「江漢繁星計劃」,關注「70後」這個藝術群體的藝術生態,此外,從今年起武漢美術館推出了「7號實驗空間項目」,旨在關注並推介更多新生的優秀青年藝術家及其個人作品展,特別為其提供美術館7號廳空間作為展示的舞台,美術館也藉此搭建起與青年藝術家之間的橋樑。等等,這些無不體現了武漢美術館的包容性、開放性以及其獨特的學術建構。
「展覽是手段,公教是目的」,這是樊楓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作為一個公立美術館,面向公眾是它最根本的要求。在樊楓看來,「只有把這座城市的文化和觀眾牢牢聯繫起來,才能凸顯美術館的功能」。武漢處在中國的中部地區,連接東西,有其特殊的地緣文化形態。「對於一座有這麼多年歷史的城市,它有多大的歷史存量,就有多大的藝術存量,這裡的人、這裡的文化、這裡的地域性格,都是我們美術館要談的問題。」
建館十年,武漢美術館的可持續發展是樊楓始終關注的。在樊楓看來,美術館如同一座永恆的文化基石,必須經過一代代美術館人不斷的堆砌與築建,其價值才會越築越高。
【名家點評】
樊楓的都市水墨景觀,不僅具有鮮明的當代性,也體現出了他藝術追求上的個體性。他在走筆落墨之時暢快地激活自己的豪放情懷,特別有一種來自荊楚文化靈山道海的浪漫氣質。從他用筆多變、線條率意上可以看到這種氣質,從他閃爍著奇詭光影的皴染墨色上更可以看到一種精神的逍遙。
這樣的都市水墨,這樣的視覺力量,正是在傳統文人畫筆墨精髓基礎之上的現代水墨改造。樊楓的創作是由楚漢文化長期培育而出的個體經驗,通過一系列都市建築景觀構建了水墨的現代語境,及其形成的一種與都市營造相適應的現代筆墨語言。
——范迪安(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央美院院長)
樊楓的都市水墨景觀,不僅具有鮮明的當代性,也體現出了他藝術追求上的個體性。他在走筆落墨之時暢快地激活自己的豪放情懷,特別有一種來自荊楚文化靈山道海的浪漫氣質。從他用筆多變、線條率意上可以看到這種氣質,從他閃爍著奇詭光影的皴染墨色上更可以看到一種精神的逍遙。
這樣的都市水墨,這樣的視覺力量,正是在傳統文人畫筆墨精髓基礎之上的現代水墨改造。樊楓的創作是由楚漢文化長期培育而出的個體經驗,通過一系列都市建築景觀構建了水墨的現代語境,及其形成的一種與都市營造相適應的現代筆墨語言。
——范迪安(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央美院院長)
樊楓的城市審美經驗顯然具有鮮明的個體性。這種個體性既來自於他長期生活的江漢匯流的城市人文特徵,又來自於他個人獨特的頗具江南新文人畫的中國畫創作經歷與豐厚的文人畫學養。也即,這種審美的個性創造,總是通過他南宗體系的筆墨追求與蒼茫化境的氣韻生髮,有效地去激活他與生俱來的豪放而又不失法度、詭譎而又不失正大、沉鬱而又不失浪漫的荊楚文化的潛質。因而,他筆下的城市經驗,並不是田園山水般的恬淡與幽靜的表述,而是在現代視覺形式和傳統筆意墨蘊之間尋繹楚漢文化的現代語式。
——尚輝(《美術》雜誌社長兼主編)
當然解讀樊楓,其公共文化身份亦是一個重要因素,他一方面身為一個美術館館長,帶領一個年輕的工作團隊,不僅在短短的幾年間,進入國家重點美術館行列,其間的熱情、汗水、心血,非從事過此項工作的人是不會體味到他的艱辛,他的抗爭,他的無奈,他的奉獻,他的才情和激情,特別是他的公益心和學術立場,及伴隨其學術所帶來的身份意識、立場意識、價值認同和批判精神,須知他的創作積累僅僅是在美術館工作之外的一片小自留地。
——冀少峰(湖北美術館館長)
在今天,我們不得不一次次強調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藝術的回應方式。這裡不是簡單的對答,而是以水墨的精神與形態,以中國人的方式,留下時代的記憶,樊楓的作品則是這一記憶的形象表達。其作品既有宏篇巨制的全景式呈現,也有輕鬆揮寫如回眸一瞥下的城市切片,樊楓以濃重的黑白解讀著城市的霓彩。他在表達沉著的城市形態之外,還在用畫筆表露著今天城市帶給我們的喜與憂,以及城市與城市人的品格,這就是樊楓先生由筆墨幻化的懷想之城。
——吳洪亮 (北京畫院副院長、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
【作品欣賞】
樊楓阿爾卑斯山少女峰火車站 紙本水墨 69cm×138cm
樊楓彼得堡之秋 紙本水墨 69cm×138cm 2015年
樊楓德國屈隆斯博恩寫生 紙本水墨 35cm×45cm 2009年
樊楓 寫意江城 紙本水墨 144cm×152cm 2006年
樊楓 歐來歐去系列 紙本水墨68cm×100cm2011年
樊楓機場 紙本水墨 99cm×70cm 2017年
樊楓歐來歐去 紙本水墨 70cm×70cm 2014年
樊楓歐來歐去·中世紀古城 紙本水墨 138cm×69cm 2016年
樊楓歐來歐去系列 紙本水墨 35cm×45cm 2009年
樊楓歐來歐去系列 紙本水墨 35cm×45cm 2009年
樊楓歐來歐去系列 紙本水墨 32cm×41cm 2010年
樊楓歐來歐去系列 紙本水墨 35cm×45cm 2010年
樊楓歐來歐去之都市味象紙本水墨138cm×69cm 2016年
樊楓歐洲風景 紙本水墨 70×70cm 2014年
樊楓歐洲聖誕小市場紙本水墨140cm×70cm 2014年
樊楓塔 紙本水墨 68cm×68cm 2011年
樊楓探訪聖吉米那諾古堡紙本水墨50cm×35cm 2016年
樊楓停泊 紙本水墨 138cm×69cm 2014年
樊楓童話 紙本水墨 99cm×70cm 2014年
樊楓托斯卡納艷陽下紙本水墨144cm×180cm 2016年
樊楓托斯卡納艷陽下 紙本水墨 70cm×70cm 2017年
TAG:中國美術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