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了,天宮一號!使命完成,即將燒毀

別了,天宮一號!使命完成,即將燒毀

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介紹,截至3月25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16.2公里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208.1公里、遠地點高度224.3公里),整器結構完整,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完成了各項既定任務,為中國載人航天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歷史使命,進入軌道衰減期。

具體來看,2011年11月3日,天宮一號與無人飛船神舟八號成功對接,實現中國首次無人航天器交會對接,14日再次成功。中國突破了地面控制下的航天器交會對接技術。

2012年6月18日,與載人飛船神舟九號成功對接,這是中國首次載人航天器交會對接,28日再次對接。中國突破了航天器自動交會對接和航天員手動控制下的交會對接技術。

2013年6月13日,與載人飛船神舟十號成功自動對接,隨後再次實現手動對接。這次試驗最大的成就之一是王亞平的空間授課直播,全面展現了中國的天鏈通信技術。

天宮一號的繼任者,天宮二號於2016年發射。預計中國將於2022年左右發射的20噸級空間站。


中國在其聯合國提交的文件中預測該飛機墜落地球時表示,「危害並造成航空和地面活動損害的可能性非常低」。

1月,太空實驗室首席設計師朱宗鵬告訴國營中國青年報,中國一直在監測天宮一號。 他預測,大部分會在進入大氣層時燃燒起來,而其餘的會落入大海。

自3月14日以來,中國每天都在更新飛行器的高度。 周日,天宮一號的平均海拔高度為216.2公里(134英里),低於2017年12月24日的286.5公里。

澳大利亞國際射電天文學研究中心技術總監Markus Dolensky表示,如果天空清晰,目擊者可能會看到「一連串的火球橫跨天空。」他說:「隨著它逐漸放緩接近地球上層大氣邊緣的,會在燃燒中毀滅。」

雖然有能力支撐人類生命的船隻非常罕見,但空間碎片(例如用過的衛星和火箭發射台)落到地球並不罕見。

專家表示,很難確定太空實驗室將落在何處,但預計會在赤道以南和北緯43度的緯度下降。

經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和專業機構分析,預計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在2018年3月31日至4月4日之間。後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將每日發布有關監測預報信息。

此前有外媒炒作我國已經失去對天宮一號的控制,墜毀後很可能會砸到大城市,但實際上,天宮一號一直在接受監控,而且墜入大氣層後就會燒毀,剩餘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不會危害地面,砸到人更是無稽之談。由於天宮一號的重量只有8.5噸,只要在大氣層中燃燒充分,基本不會留下多少殘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聚焦 的精彩文章:

華為發布全新充電技術,李彥宏登《時代》封面
Facebook可區別屌絲和土豪,馬斯克曝Autopilot即將更新

TAG:科技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