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基督教的了「兩希」文化淵源

淺談基督教的了「兩希」文化淵源

基督教構成了西方文化的重要根源,但其本身也有歷史根源問題。學術界對於基督教的歷史根源問題素來有「兩希」傳統之說,即認為基督教與希伯來文化和希臘文化有著直接的文化傳承關係。本文將基於此說淺談對於基督教的「兩希」文化淵源的看法及理解,具體將分為兩個方面分別進行論述。

首先是基督教的歷史背景和精神氛圍。「兩希」傳統說認為希伯來的猶太教為基督教準備了一個聖教歷史和以罪孽意識、救世福音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氛圍,這一說法有充分的理由,也容易為人所接受。

猶太人的祖先希伯來人自13世紀末葉起便長期處於異族的統治之下,這段為奴隸的苦難歲月持續了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不是沒有過反抗,但反抗的結果往往是繼續被統治、被壓迫,這樣的結果對於經受了重重苦難的猶太人而言無疑是物質和精神世界的雙重打擊。打擊的後果便是導致這個民族總體上產生了深沉的罪孽意識——將民族的苦難歸結於祖先和族人對上帝的不虔敬。

如果有那麼一位上帝存在,如果他能夠看到猶太人的血淚史以及他們艱難的反抗,卻為什麼坐視不理呢?在當時的猶太人看來,責任應當在自己身上。整個民族犯下的罪過,就由民族自己承擔,什麼時候上帝原諒了這個民族,他們才能從地獄般的生活中解脫出來。這一天終將來臨,是的,就在他們渾身的罪孽被洗清之時。

為了達到這一理想狀態,猶太人便自然而然想到了某種贖罪的方式——通過嚴格地約束自己來博取上帝的同情和原諒,於是便有了以「摩西十誡」為代表的條條框框。長期以來,猶太人都在自己創建的宗教和戒律里尋找安慰,或者說為自己受苦受難的歷史找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

一面是無盡的折磨,一面又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猶太人在「冰與火」的邊緣以一種奇特的方式「享受」著他們創立的宗教。

而基督教最初就是從猶太教中發展出來的。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國王佔領猶太國首都耶路撒冷,將大批猶太人擄往巴比倫。這是一段痛苦的囚禁時光,在此期間猶太教的祭祀們盼望著能有一位救世主出現幫助這個民族脫離苦海,他們把這個救世主稱為「受膏者」,即彌賽亞。

當時猶太教中有許多在宗教態度和觀點方面互不相同的派別,公元1世紀初,其中一個派別把加利利的拿撒勒人耶穌認作彌賽亞,即基督,他們在與正統派的鬥爭中逐漸脫離出來,形成了基督教的雛形。

由此可見,基督教本身的確與猶太教脫不了干係。倘若我們將猶太教比作一位母親,那毫無疑問,基督教是她眾多個性不同的孩子中最獨特的一個,且這個孩子將憑藉自身複雜的包容性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最終在西方世界奠定他無可替代的地位。

雖然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基督教顯然越來越脫離最初的軌道,比如廢除猶太教的割禮、主張禁欲主義等,但我們依然能夠從他身上找到猶太教的影子。歷史背景對基督教的影響無疑是強大的,這使千年之後的我們得以跨越厚厚的塵沙追溯到基督教本來的樣子。

至於猶太教中一以貫之的不幸意識和罪孽意識,則始終以它們本來的面貌貫穿於基督教的精神之中,成為這個宗教最原始的動機。即便不查閱資料、不信仰基督教,作為門外漢的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也依然可以將這種精神氛圍看作一種常識——畢竟它在基督教身上留下了太過深刻的印記。

接下來我想談談基督教對於希臘文化的繼承,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基督教的神學思想上。

提到希臘文化,我們就不得不想到這個偉大時代產生的一系列偉大成就,尤其是其哲學思想。基督教文化的本質精神是靈魂對現實世界的超越,即神秘的唯靈主義。我們不妨以這種精神為線索,往上追溯一段漫長的歲月,然後便會發現早在柏拉圖的時代,這種神秘的唯靈主義已經為基督教開啟了一扇門。

希臘城邦時期,在民間流傳著一種與正統的奧林匹斯宗教相對立的神秘祭,即奧爾弗斯教。該教的信徒們相信靈魂的存在,相信輪迴轉世,嚴禁殺生食肉,立志捍衛靈魂的「純潔」。

奧爾夫斯教提出了一種精神與肉體相對立的二元論思想,以及靈魂轉世直至永生的觀念。後來古希臘第一個唯心主義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又將這個觀念理論化,將其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縱觀整個希臘哲學史,我們不難發現不少哲學家都不約而同地對這個理論產生了極其濃厚的興趣,並在興趣的基礎上完成了他們對唯靈主義的最終認同。

在「靈」這個神秘名詞面前,偉大的思想聖徒蘇格拉底表現出了令人瞠目的宗教殉道精神。而在該精神的背後,則是關於靈肉關係的一系列思考——它們構成了支持蘇格拉底從容赴死的堅強後盾。巧的是,這些思想也成為基督教信仰的重要理論來源。

除此之外,柏拉圖、斐洛等也為基督教傳承希臘哲學思想作出了重要貢獻。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在柏拉圖那裡進一步理論化、系統化;而本身作為猶太人的斐洛,則一直在為把希伯來宗教信仰與希臘哲學思想結合起來的工作付出努力。

就這樣,經過幾代哲學家們的加工和整合,基督教終於在靈魂上完成了對希臘哲學的接引和吸收。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基督教並非一個憑空出現的宗教,它的誕生自有其特定的歷史文化淵源。脫胎於希伯來歷史背景的身世造就了它最原始的性格,而得益於希臘哲學思想的後天經歷又使它擁有了不同於母體的獨特靈魂。

至於後來,基督教逐漸發展成被整個西方世界所接受的宗教,則依靠的是它兼收並蓄和多元混合的「雜交優勢」。其中坎坷並非一兩句話能夠道盡,上文也因篇幅所限而對諸多因素有所遺漏。不過從淺顯的角度已可了解到其文化淵源的大致輪廓,此處便不再贅述。

參考書目:

《西方文化概論》趙林著2008年3月修訂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約翰·赫斯特 著 席玉蘋 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學集錦 的精彩文章:

TAG:文學集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