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討厭的勇氣-聽書打卡27天記錄

被討厭的勇氣-聽書打卡27天記錄

二月份聽書《遇見未知的自己》,三月份聽書《被討厭的勇氣》,這兩本書,對我的影響很大,很多觀念都顛覆了,然後就放下了很多執念,很多錯誤的觀點,重新樹立正確的三觀。 現在對身邊的一切充滿感恩,不再充滿敵意。這些可能不能給我帶來經濟收益,但是無形的收益更是珍貴,對於工作家庭,對於各種人際關係,有了更理智的判斷和看法。

最近我被領導提醒,要做好心理準備,可能要自己另尋出路了,大家都明白這個意思的哈。因為懷二寶開始我就沒有加班,加上今年產假兩年連續考核都不大好,當然這是客觀的,主觀上,我自己也有原因,肯定是不夠優秀唄。

要是之前的我或者被打擊的一蹶不振或者傷心的不行,覺得別人知道了全天下的人都會嘲笑自己。

這兩個月跟著蘋果媽媽和樂樂媽媽聽書打卡,書里的道理真的對我很有用,我知道這事以後,沒有呼天搶地,沒有抹眼淚,我平靜的好像這事不是我的。甚至我都開始憧憬離開這裡以後新的開始(當然我之前認為的自由也有從這裡離開),不過我現在覺得無所謂了,因為我的心已經自由,身在哪已無所謂,我比較好的朋友聽說了以後震驚的接受不了,我卻談笑風生開始憧憬以後的日子,這也是之前的我不可能做到的。最終結果還沒有出爐,但是這件事已不會對我造成任何傷害,所以說,這段聽書的經歷真的已經不能用金錢來估量了。我做好了準備,接納並開始新的生活,上帝逼我關上窗,我應該從門口走出去了,走出去看見更精彩的世界!感謝蘋果媽媽和樂樂媽媽辛苦讀書,帶給我此生彌足珍貴的這段經歷,說好了,2018我們彼此陪伴一整年!下面記錄下我聽書的碎碎念:

被討厭的勇氣 day 1

蘋果媽媽和樂樂媽的聲音都這麼溫柔,不過我還是聽出來了。一個濟南一個深圳,隔空辯論,形式確實很新穎。不過更重要的是內容。文中主人公問的那些問題也都是我想問的,他的煩惱也代表著天下很多人的煩惱。老人的回答卻是有一番深意:問題不在於世界如何,而在於你自己如何。

井水的溫度不變,而變的是人的感覺和心境。世界明亮的耀眼,而我們習慣了帶著墨鏡看世界,甚至摘掉墨鏡還不習慣了。呵呵,有點諷刺的意味呢。不不,我還感覺出諷刺說明我還是沒有徹底的放下內心的戒備,還沒有接納和認同。這也就是我繼續學習下去的動力,明天繼續。。。。。。

被討厭的勇氣 day 2

心理創傷學說是原因論,過去創傷是現在的罪魁禍首。發現符合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己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賦予經驗的意義。這和上一期聽書裡面的「不在於發生了什麼,而是如何詮釋。問題不在於事情,而在於自己圍繞它們所編造的故事」相一致。為了是對方屈服而故意憤怒,憤怒是達成目的的一種手段。文中的種種新穎的理論在顛覆著我以往的認知,而我並不排斥這種顛覆,很有興趣繼續聽下去一探究竟。明天繼續聽書

被討厭的勇氣 day 3

所有的不幸和痛苦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我是這樣理解的,按目的論的話,我們自己選擇了看起來很不幸的生活是為了引起別人的關注同情和憐憫,這是典型的受害者心態。從另一方面來說,其實我們所謂的痛苦只不過是我們以為的痛苦,在別人看來或許沒有什麼,或許我們自以為很痛苦的生活還有那麼多人在羨慕我們呢。還是那個意思,我們都是編故事高手,呵呵(^_^)

被討厭的勇氣 day 4

不要把不想改變歸結於性格等好像不可改變的東西,而是我們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性格和生活方式都是我們選擇的結果,總是找借口說如果我有時間我就能怎麼怎麼樣,這樣就避免了失敗和承認失敗的尷尬,想想真的是非常低劣可笑借口。

想起一個笑話:一個人總是向上帝祈禱讓他種500萬,祈禱多次之後,他開始埋怨上帝沒有聽他的祈禱,終於有一天上帝怒了:你倒是去買張彩票啊(⊙o⊙)!

不要總是埋怨以前的種種創傷,那也是我們自己的選擇結果。活在當下,過得幸福的勇氣,不怕改變,我們的能力超出我們的想像!

被討厭的勇氣 day 5

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性格內向,自小膽小,這些缺點和弱點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真的不是天生的。不是天生的弱點導致了我們現在無法滿足的生活,而是我們自己選擇了這些弱點來掩飾我們沒法製造出幸福生活的失敗和無能。

在人際關係里,我們害怕失敗和被打擊被鄙視,於是我們逃避,我們說自己內向,說自己有懶癌,說自己有臉紅恐懼症......,這樣就能離失敗遠一點或者失敗了也可以有借口。其實這些只是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一些手段而已。

哲學家的觀點真的好犀利,說出了很多人不願意承認的事實。不過意會到這一層是一種境界,能做到接受失敗和被拒絕又是另一種境界,需要繼續努力修鍊,加油ヾ(?°?°?)??

被討厭的勇氣 day 6

自卑感與自卑情結

文中先生說:我的身高自卑感來源於和別人的比較,重新定義了我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和理解。一直以為比如身高胖瘦等都是硬體,不如別人好真的很無奈很自卑,讓先生這麼一說,其實本身這些事情並沒有對錯,我們的自卑感來源於我們和別人的比較,來源於人際關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哦。

先生說: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感並不是壞事。正確利用自卑感,摒棄自卑感不滿足於現狀,勇於努力和進步,改變現狀,讓自己活得更幸福,這才是正確的。

因為自卑而變得消極是自卑情結,而不是自卑感,因為學歷低而失去很多求職的機會,這是理由不是原因。

今天這個話題於我格外有用,一個考試昨天出成績,昨天白天一直網路堵塞。昨天半夜給二寶餵奶完,忍不住爬起來一遍遍的刷新網路,終於刷出成績,結果卻是不及格。及格與不及格各有50%的幾率,只是自己寄予了太大的希望,希望一次過,甚至憧憬著及格後可以大聲的跟家人報喜,所以不及格還是非常的失望,更大的原因是還要考下一次。失望之餘,我開始從最近聽書內容中尋找我失落情緒的根源,我想我之所以失落,覺得自己考不及格有點自卑,原因是我跟別人的比較,跟那些一次考過的人比較,跟那些很多考試都考好的人比較。那麼換一個角度,還要很多人和我一樣不及格,也有很多人需要考好幾次才能考及格,這麼想的時候我似乎平衡了一些。

我沒及格說明我的努力還不夠多,我表現的還不夠好,我需要更加的努力,而與別人是否考過沒有關係。還好,最近忙於工作,孩子,還要聽書打卡。。。忙的不可開交,不及格的那點陰影很快就不能影響到我了。下次繼續努力學習,再學一遍還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呢,更大程度的鍛煉自己的能力,也不一定是壞事呢。這都是我的功課,我接受!

被討厭的勇氣 day 7

優越情結:自卑感沉重的讓人沒法一直忍受這種狀態,正確的選擇應該是通過努力讓自己成長:刻苦學習、刻意練習、努力工作,讓自己更健全。但是很多時候無法接受無能的自己,就會使用優越情結:如果沒有a,那麼我就會成為非常厲害的人。

只要沒有a,我也會是有能力有價值的人,如果沒有這一點,我也能行。a(我性格外向、我有高學歷、我有漂亮的外表、我有帥氣逼人的氣質。。。)無法接受無能的自己,就假想自己好像很優秀,繼而沉浸在虛假的優越感之中

誇耀不幸:津津樂道誇耀自己的不幸,就算有別人想要來幫助他改變,他也會推開幫助他的人,而會說你無法了解我的心情,其實這種人只是想要藉助不幸來壓住別人,來讓自己優越,讓自己變成特別的存在,暴露出自己的自卑感來當做武器,通過自己訴說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來支配別人來讓被人擔心,比如生病時,失戀時,通常會利用這種不幸引起被人的關注和關心。因為我們的文化中有弱勢具有特權。

被討厭的勇氣 day 8

自卑感來自於人際關係,來自於競爭來,來自於比較。有自卑感的人不自覺地把他人或者整個世界看成敵人,整個世界都是不安全的,自己隨時可能會被別人攻擊、嘲諷。

可是別人真的會那麼24小時關注你嗎,會在意你的一舉一動嗎?這個問題問的真好,真透徹!其實很久之前我就是這樣的,總怕這個不好那個不對,經過一些學習之後,我也這麼問自己,真的你的事情那麼重要嗎?事無巨細都會有人關注嗎?

這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自從那之後,我才減少了很多緊張、不安和焦慮。

文中還有一個論點,自卑感者總是把別人放在競爭對手的位置上,這樣就會把別人的幸福看成自己的失敗。

如果換個角度,把別人當成自己的夥伴,那麼就會減少很多競爭的想法,減少很多敵意,減少很多人際關係帶來的煩惱。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也會非常真心的給予幫助,才能真心的祝願別人過得幸福。

不把別人的幸福當成自己的自己的失敗!說的真好,值得仔細揣摩和認真實踐!

被討厭的勇氣 day 9

受到挑釁不發怒,不忍耐,而是不做任何反應。忍耐還是具有權力之爭的意識。不做任何反應,不上挑釁之當。不使用怒氣解決問題,怒氣是一種目的和手段,是交流的一種方式,如果不使用發怒也能完成交流和溝通,就不必使用怒氣了。

先生說不是不能發怒,而是不應該依賴於發怒來交流,很多人不知道發怒之外的有效交流而已。發怒之外還有語言,要相信語言的力量,相信具有邏輯性的語言。

不管自己多麼正確都不要去責難別人,如果一旦認為自己正確,就會認為別人是錯的,就會陷入權力之爭。

不想工作就是不想面對那些人際關係,討厭因為工作而受到批評和打擊,討厭我的自尊受挑戰,並不是討厭工作本身,分析的很到位。

承認自己的錯誤就等於承認失敗,所以不願意失敗,不願意承認錯誤。其實承認錯誤並不是失敗,但是很多人做不到,承認失敗是多麼難為情的事啊,呵呵。今天的音頻裡面信息量太大,聽了兩遍恨不得把每一句都記下來好好琢磨,值得反思的一本好書,明天繼續。。。。。。

被討厭的勇氣 day 10

1:朋友並不是越多越好,關係的距離和深度。曾經以為一起吃過喝過玩過的就是朋友了,那麼算的話朋友也不算少,但是總覺得有事要商量要訴說的時候卻很少能有可以敞開了說話的。算了算去也就那麼三五而已。

聽了先生的話,倍加珍惜這少數的知己。

2:首先要自己先改變,不能等著別人和環境改變,改變需要勇氣,阿德勒的勇氣心理學。

3:先生點出了一些不可思議的現象後的本質:先有了討厭A的目的,然後尋找A被討厭的行為證據,是因為要逃避與A交往帶來的矛盾和衝突、失敗。而不是因為A的行為討厭才討厭A。這個理論真的有點顛覆之前的認知,需要慢慢體會。

4:相互束縛的關係不會長久,束縛就是想要改變對方,也是想支配對方,也就將對方置於了不平等的地位上,不平等的關係總是不穩定的。

想想曾經熱衷於搜集老公不好的證據,各種覺得老公這也不好那也不好,這就是說我曾經想要結束夫妻關係?啊哦,想想好可怕哦!還好還好我現在不那樣了,我現在熱衷於搜集老公很好好優秀很體貼的證據,O(∩_∩)O

被討厭的勇氣 day 11

青年人認為:人想要得到別人的表揚,通過被人的認可,消除自卑感,增加自信心,得不到父母的認可,所以才一直活在自卑之中。

而先生否定需求認可欲,先生認為過於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就會按照別人的期待而生活,就會活在別人的期望中,就不會活出自己。有點道理呢。

年輕人的焦躁激動的辯論也非常的能代表讀者的心理,作者真是把讀者的心理摸得透透的。讓我不得不想去實踐文中先生教導的理論。 這就要求 當別人的行為不符合你的期望的時候也不可以發怒,不可以給別人製造期望圈套。說到這裡,我有點迷惑,那麼在親子關係中,經常會因為孩子的各種行為

不滿意甚至發怒,那麼這時候我應該遵循什麼原則呢?期待接下來的內容,希望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被討厭的勇氣 day 12

分清是誰的課題,課題分離。不干涉別人的課題。

辨別是誰的課題,決斷的後果由誰來承擔,學習不好,上不了好學校,後果是孩子來承擔,所以學習是孩子的課題。讓孩子學習是父母的課題還是為了自己的面子?

在了解孩子幹什麼的情況下,加以守護,隨時給予幫助,但是不能干涉,在孩子沒有求助的時候不能干涉!可以幫助但是不能干涉,可以把馬牽到水邊,但是不能強迫其喝水。

別人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是你的孩子。就算對方不能如你所願,你也能沒有條件的信任和愛嗎?

干涉甚至擔負起別人的課題,自己的人生就會非常沉重。請丟開別人的課題,讓自己的人生變得簡單。

道理講的貌似都對,但是到了實際問題的時候還是很難,這在親子關係方面尤其不容易,因為很多父母擔負著孩子的課題,包括我,真的需要在生活中慢慢察覺。

被討厭的勇氣 day 13

分清是誰的課題,課題分離。不干涉別人的課題。

別人如何看自己,不論喜歡還是討厭,那是別人的課題不是自己的課題。在意你的臉的只有你自己,看到你臉的別人的想法你無法左右。這個理論對於我非常在意別人看法的缺點給予了有力的震動。默念30遍:在意我的臉的只有我自己!

工作並不是為了討上司和同事喜歡的。因為公司的各種不好,而導致自己無法好好工作,這是原因論,而目的論說:因為不想好好工作,才製造出公司的種種不好。嗯,是時候好好思考下我曾經那麼多工作上的煩惱了。

不論各種不好是因為什麼,那都不是自己的課題,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自己的課題。進行課題分離,冷靜區分,畫出界限。不去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文中亞歷山大大帝,用短劍隔斷了繩結而不是費盡心思去解開繩結。繩結比喻人際關係中錯綜複雜的羈絆,無法解開,所以可以使用切斷的方式。有些道理雖然明白,但還是做不到。因為感覺課題分離完全無視人的感情,可能要陷入孤立。

所以借著倫理和道德的幌子,一直在干涉別人的課題或者被別人干涉著。

文中哲人說課題分離不是人際關係的目的而是入口。人際關係要有一定的距離,不能太近也不可太遠,不能一味地訓斥孩子,而又在孩子伸伸手就可以夠到的地方等著幫助。

回報思想束縛,無論對方做什麼,決定自己如何做的都應該是自己。回報思想:因為我為你做了這些,所以你就應該給予相應回報。這是與與課題分離相悖的事情。不奢望回報,又不能干涉別人的課題。

沒有學會直面困難的孩子,最終會學會逃避一切困難!我想在親子關係方面我又要刷新認知了。

阿德勒反常識理論: 否定原因論和精神創傷論,主張目的論、不尋求認可和課題分離。

在倫理上或者道德上,很多問題真的很難決斷,需要慢慢的去學習判斷,去實踐課題分離。我的心情也和那個激動的青年一樣,真的很難接受。期待後面的章節可以撥開迷霧

被討厭的勇氣 day 14

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很難,自己期望什麼,想要成為什麼,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所以按照別人的期待生活會比較輕鬆,把自己的人生託付給別人。比如按照父母鋪好的軌道生活,儘管有很多的不滿,但是只要還在軌道上就不會迷路,但是自己一個人要決定自己的道路,可能會迷路或不知道如何生存。哲學家說的好透徹,一語道破了很多人的本質,我們一方面想依賴別人給我們鋪路,而又對於別人鋪好的路不滿。因為這是別人鋪的路,所以我們可以指指點點,如果是自己選的,可能就沒有勇氣面對了吧。畢竟討厭別人比討厭自己來的容易。不管怎麼努力,都會有討厭我的人,被人討厭的時候,會非常自責和耿耿於懷,這是一種自然傾向性,但是我們想要自我,那麼就要克服這種自然傾向性。

自由:從組織中解放出來,從家庭學校公司等等跳出來,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思維方式,看來也需要顛覆了。哲學家說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不喜歡我,那是別人的課題。不畏懼別人的討厭,勇往直前,激流勇進,不隨波逐流。別人如何看自己,自己過得如何,雖然不想被人討厭,但是被人討厭也沒問題。並不是要去惹人厭或去作惡,而是不要害怕被人討厭。

人際關係之卡握在自己手中,獲得幸福的勇氣,也包括被討厭的勇氣, 八面玲瓏的形式是一種極其不自由的。選擇別人的認可還是得不到認可的自由之路需要認真思考。人際關係之卡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想要解決問題,改變了目的,就可以解決。我改變了,別人會不會改變,那是別人的課題。不能有通過我的改變來讓別人改變,這是一種操作他人的想法,干涉了別人的課題。人際關係首先是與自己的關係,如果過度關注認可欲求,就是把人際關係之卡交給了別人。可以把馬帶到水邊,馬喝不喝水不是我的課題。

認可欲求:不想被任何人討厭。如果周圍有10個人,要取悅於10個人,做不到事情也要承諾能做到,不該擔負的責任也擔著,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課題分離不是自我為中心,強迫孩子為學習,強迫孩子結婚,強迫別人按自己的想法實現,這都已經干涉了別人的課題,這才是以自我為中心。還有回報思維:我做的已經這麼好了,你為什麼還不喜歡我,回報思維,這已經干涉了別人的課題。不喜歡老公看手機,希望他不看手機,難道我干涉了別人的課題?可是別人的行為已經影響到我的生活了啊,如果老公玩手機就會少分擔家務,那我的家務就會增加,可是我會累啊。嗯,這個還是需要繼續聽下去,看看這個哲學家怎麼解決這些問題?

聽完今天的朗讀,我想以前很多對於原生家庭的抱怨都該放下了,那是父母的課題,而我當下的課題是我自己的問題,不要搬出原生家庭的限制來作為自己不夠優秀的借口。

被討厭的勇氣 day 15

課題分離是人際關係是出發點,終點是共同體感覺。共同體:過去未來,宇宙整體所有的整體。

煩惱之源是人際關係;辛福之源也在於人際關係。把別人看成敵人還是看成夥伴,如果別人是夥伴,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可以給組織作出貢獻。

我們應該如何締結與別人的人際關係:把對自己的執著變成對他人的關心!

本節提出了難以理解的共同體、整體論概念,不大好理解。但是我感覺到作者要把我們引上「正路」了。如果之前的章節只是在剖析我們為何煩惱不幸福,那麼接下來就是教給我們如何減少煩惱,更加幸福。幸福的魔法?好期待哦

被討厭的勇氣 day 16

對自己的執著:以自我為中心,除了殘暴蠻橫的暴君,侵犯了別人也不認錯的人,還有每一個只關心自己感覺的人。哦哦,這麼說我也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呢(⊙o⊙)…。

一味拘泥於認可欲求的人也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看似在看著他人,而實質是只關心自己,忽略了對他人的關心,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以自我為中心。

把別人看成夥伴,我們在夥伴中有了自己的位置,就會擁有歸屬感,戀愛,結婚,都是在尋找歸屬感。主人翁是我,並不是我君臨整個世界,而是我也是整體的一部分,我們是夥伴。

世界地圖,哪個國家的地圖都會把自己放在中心位置,切割成平面地圖,這個很像我們的主觀世界;而整體的感覺要看成地球儀,每個人每個方向都可以把自己看成中心,而每個點都不是中心。比喻的很形象,但是真的很深奧。

別人會給我什麼,我能給這個人什麼,只有付出了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歸屬感不是生來就有的東西,要靠自己的手去獲得。那麼如何才能恰到好處的把握這種感覺呢?

歸屬感不是靠在那裡就能得到,而是積極的參與才能得到。我在聽書團隊裡面得到了歸屬感,這種歸屬感彌足可貴,不是哪一種大禮可以超越的。

越聽約上癮,感謝蘋果媽媽和樂樂媽媽的辛苦付出,超值的收穫已經無法用經濟指標來衡量了。預感到堅持學習和實踐下去我將會受益一生。

被討厭的勇氣 day 17

跳出小的共同體,傾聽更大的共同體,不要拘泥於小的共同體,這運用到生活中,便是不要為一點小事情耿耿於懷吧,畢竟世界那麼大,這裡得不到認同,還可以在別的更大的共同體裡面找到歸屬感。

我現在理解為啥那麼多人做公益做志願者了,也許那些只是在用自己的付出尋找歸屬感,即幫助了別人還滿足了自己。無私的自利,o(* ̄︶ ̄*)o,也沒什麼不好的,雙贏不是更好嗎?

表揚或者批評都是一種縱向關係,是高低位的人控制低地位的人的手段,就像馴獸員訓練動物。比如男人說全職太太不掙錢,就是一種怕自己不夠優秀的自卑情結,怕別人覺得自己不夠優秀而滋生出來的優越情結,所以使用批評來控制他的太太,讓她順從自己。

我們對孩子也經常使用表揚或批評,這真是赤裸裸的縱向關係,可是如何避免這種情形出現呢?如何才能保持與孩子的橫向關係,尊重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自由獨立的人呢?作者真會環環相扣,不聽下去真的會讓我這強迫症受不了。(⊙o⊙)…

被討厭的勇氣 day 18

我們經常會出於善意的做出不妥的行為,對他人的課題妄加干涉。人要去干涉別人的課題,就是把自己放到高的地位,用干涉去操縱別人,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操縱對方。

表揚是有能力對沒能力的人做出的評價,習慣獲得表揚的人會以獲得表揚為目的,就會一直以迎合別人的認可為目的。所以表揚會讓人形成自己沒能力的信念,所以表揚並不是在幫助而是害了孩子?哦哦,阿德勒心理學真是一次次的在顛覆著我的傳統思想,努力去理解。

那麼我們可以什麼也不做嗎? 不可以置之不問,需要做一些不是干涉的援助,干涉和援助有什麼不同?援助是既不表揚也不批評:鼓勵。

跳出縱向關係,努力建立橫向關係。我一直或者正在縱向關係里,小我習慣於得到別人的認可,而我又在親子關係里試圖操縱我的孩子們。那麼如何做到不是干涉的援助和真誠的感謝呢?繼續跟隨聽讀,一探究竟。

被討厭的勇氣 day 19

哲學家說只有對別人有用才是有價值。那麼 對於剛出生的嬰兒或者病倒在床需要照顧的老弱病殘來說貌似就沒有價值了。

可是哲學家說這是使用了行為標準評價法。 淘氣的凈做壞事凈搗亂的孩子有什麼價值,這是使用行為標準來考察。要用存在標準,要對存在本身表示感謝和喜悅。

小嬰兒的存在,還有躺在床上不能自由行動的老弱病殘,只要他們存在就是一種很好很讓人高興的事。 只要存在只要還活著,雖然什麼也做不了,但是只要我們還存在著,平安無事的存在著就是一種價值。

似乎讀懂了什麼,有點深刻,需要好好悟。想起來我曾經間歇性,周期性的精神萎靡,情緒低落。過去的我選擇在精神消極的時候就會去看災難片電影,然後感嘆下靜世安好,或許我這就是在使用存在價值法。2018與阿德勒心理學不期而遇,相見恨晚的趕腳哦。

哲學家還說了,我們慣常使用理想形象做減法來評價一個人,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學習運動,上好大學,進好公司,什麼都好。然後看看哪個方面不好,開始做減法。100分的話,身高不夠減幾分,膽子不大減幾分,。。。減來減去,很快60及格分也拿不到了。我們就會徒增煩惱,還會給孩子加壓,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沒有價值的人,真是害人害己呀!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我們要從零開始,對於孩子的存在本身也要說謝謝。然後對於各種優點做加法,那麼孩子身上的分就會越來越多。我們會對孩子越來越有信心,我們的孩子就會成為更加優秀的人,更有價值感的人。利人利己,何樂而不為呢?

那麼就從對孩子說謝謝開始吧! 對於孩子說謝謝,讓孩子對自己的存在感到價值感,然後邁出腳步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既不靠的太近,還要觸手可及, 橫向關係,聽起來是很好的事情,可是如果別人不配合怎麼辦呢?這真是一個擺在面前最大的問題。可是哲學家說: 締造橫向關係,應該由你開始,就算其他人不合作也沒有關係。這個真的挺難,不過我願意努力去實踐。

文中那個青年人還說:我在這裡,卻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觸感很深,曾經很多年我都這麼認為。身邊的人看起來我還算積極開朗,甚至我的家人,他們更不可能知道我曾經的內心是多麼的灰暗無光。

曾經很多年我一直在計劃著,等我父母過世了,我就自己了結自己,因為我覺得我活著的價值就在於是父母的女兒,而沒有別人會在乎我的存在,我不能自私的選擇獨自離去而留下他們傷心。如果我不考慮這點的話或許早已沒有了今天的我。看到這裡我想認識我的人一定下了一大跳。雖然想到這些過往我還偶爾會淚眼婆娑,那是怎樣沒有希望的日子喲。不過都過去了,過去了,你們請不要擔心了!後來我戀愛了、結婚了、生子了,我的身份越來越多,我已經不屬於我自己了,我不會再想著不負責任的一了百了,我要負責任的事情有很多。況且我現在還有了我自己的存在價值感。

我會努力的好好活著,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今天的話題觸感太深,有點剎不住車了。(^o^)/~

被討厭的勇氣 day 20

很多人受自我意識羈絆,不能無拘無束做自己,如果用目的論的話,這麼小心翼翼的就是為了不展露本真的自己,就是避免做錯和被嘲笑,這是因為對自己沒信心。嗯,分析的很透徹,原來那麼刻意的掩飾自己只是為了那麼一點點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而且是本來沒必要那麼在意的,曾經在我這裡卻是巨大的障礙。當然提出了問題,哲學家也會給出解決辦法,那就是把對自己的執著轉換成對他人的關心,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重要的不是被給予與了什麼而是如何使用被給予的東西。

自我接納:不是明明做不到,還要說我能行,對自己撒謊。而是自我肯定,比如對60分的自己,要接納60分的自己,然後努力分析怎麼能努力接近100分。世上沒有完美的人,不要過分的不求實際的苛求完美。

我們沒法改變被給予了什麼,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如何使用被給予的東西,接納無法改變的東西。可以改變的東西拿出勇氣勇於改變。

《尼布爾的祈禱文》

上帝,請賜予我平靜,

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

給予我勇氣,

去改變我能改變的,

賜我智慧,

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原來以為這都是虛頭巴腦的祈禱,現在讀來卻是不一樣的感觸。

被討厭的勇氣 day 21

他者信賴,無條件的信賴別人,好像不容易讓人相信。換個角度,如果一個人無條件的信賴你,但你還是背叛了他,他還是無條件的信賴你,那你還能一次次的背板他嗎?

信賴的反面,懷疑,如果懷疑他人,懷疑朋友,懷疑家人和戀人,那麼人際關係就不會那麼積極了,只有我們採取積極的態度,那麼我們才能構築更加積極的人際關係。

我該怎麼做是我的課題,別人是否背叛那是別人的課題。如果想構築積極關係就要給予無條件的信賴,如果不想也可以自己主動剪短關係,這也是我的課題。

比如如果在親密關係中,熱衷於尋找對方不專一的證據,那麼肯定會有山一樣的證據,例如某些小動作、對方通電話的語氣、不接電話的時間,等等都會成為證據,就算事實不是這樣。

建立深厚關係是重大目標,要有克服被背叛的勇氣。自我接納,自己能做到的,自己不能做到的,是否背叛是他人的課題,學習給予最親近的人以無條件信賴。

他者貢獻,工作:通過勞動實現對他人有用,然後自己也掙到了錢,這個例子比較容易理解。還有做慈善的人,是最典型的的通過他者貢獻來獲取自己在某個共同體中的歸屬感。

這節里中的一些觀念有點抽象,不過越來越接近事情的本質了,有點大道至簡的味道哦。

被討厭的勇氣 day 22

哲學家說越年輕改變越快,哈哈,幸虧我現在就開始覺醒了,還沒有等到更晚,真的是「當下總是最好的開始」。

哲學家:阿德勒心理學認為這種生活方式是缺乏「人生和諧」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只憑事物的一部分就來判斷整體的生活方式。

哲學家:猶太教教義中有這麼一段話:「假如有10個人,其中勢必會有1個人無論遇到什麼事都會批判你。他討厭你,你也不喜歡他。而且,10個人中也會有2個人能夠成為與你互相接納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個人則兩者都不是。這種時候,是關注討厭你的那個人呢?還是聚焦於非常喜歡你的那2個人?抑或是關注其他作為大多數的7個人?缺乏人生和諧的人就會只關注討厭自己的那個人來判斷「世界」。

說的太犀利了,曾經的我是多麼執拗的在乎著那1個人的態度,哎,真是。。。還好還好,現在醒悟也不晚,畢竟我的人生之路還很漫長,幸福的日子還在後頭。

哲學家:還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用「存在標準」代替「行為標準」,每個人的意義在於他的存在而非他的行為。這一點特別能夠幫助老人和失業的人找到幸福的坐標。

很多「工作狂」都只能狹隘的靠「行為標準」來認可自己的價值,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庭的不和諧來自於 「生產者」。他們很容易因為自己是生產者來以不平等的方式對待其他家庭成員。比如很多父親會以掙錢養家為由拒絕陪伴孩子、對妻子動怒、支配家人等等。

書中提到每個人都有不是生產者的時候,退休的人、重病的人等等,那些時候使用行為標準就會讓這些人感受到沒有價值不幸福。說的真是太好了,這本書簡直是及時雨,對我真是無價之寶。

被討厭的勇氣 day 23

有關於幸福:幸福即貢獻感。

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歡自己的。我對共同體有益,我對他人有用,就足以讓自己體會到自己的價值,他者貢獻。

他者貢獻也可以是看不見的貢獻。 喜歡自己,感覺自己有價值,就要擁有我對他人有用的感覺。對他人有用但不需要被他人認可,別人是否認可那是別人的課題,我有獲得幸福的勇氣,我可以自我接納,我可以有自己的貢獻感,我不需要他人的認可。

人人都有能夠獲得幸福的,但是並不是人人都幸福。我從一個不能夠獲得貢獻感,不知道什麼是幸福的人,自此開始我的幸福人生之旅。

我對他人有很多很多的價值,我是父母的女兒,我是丈夫的妻子,我是兒女的媽媽,我是公婆的兒媳,我還是哥哥姐姐們的妹妹,等等等。我有很多的身份我也有很多的價值,猛然間發現我的存在這麼有價值,止不住的幸福要溢出心房!

感謝蘋果媽媽的引領和樂樂媽媽的付出,感謝愛學習勇於改變的自己,幸福把握在我自己手中!

被討厭的勇氣 day 24

甘於平凡的勇氣,並不是承認無能,而是自我接納。人生需要遠大的目標,但是太過遠大的目標非常危險,很容易陷入讓自己變得特別的危險境地。就像問題兒童,如果得不到積極的關注就會利用不好的行為讓自己變得特別而獲取關注。

在讓對方煩惱的同時也讓自己成為特別的存在問題兒童,扔橡皮大聲說話影響上課,就會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這是廉價的優越性追求,不健全的認知。

所有擁有甘於平凡的勇氣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實每個人都是平凡的人。要勇於自我接納,平凡並不等於平庸。也許下一章節會給出進一步的指點。

被討厭的勇氣 day 25

如果把人生目標看的太重,沒有達到目標之前就可以一直是在路上,一直不算真正的活著。如果目標沒有完成,人生就此中斷或者感覺白活了,就會悲觀絕望。 如果把人生看成點,人生是連續的剎那,活在當下的剎那,享受每一個剎那,那麼到達目標之前的每一步也是人生。就是說旅遊的目標如果只是某個旅遊景點,而忽略了路上的風景,那麼我們就只有到達景點那一會算是旅遊,其他都是在路上。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出了門就算是開始了旅程,那麼我們的旅程該是多麼的充實和豐富呢!

被討厭的勇氣 day 26

跳好每一個舞步,活好每一個當下的剎那!聚焦當下,認真而非深刻。大道至簡,好好悟。就這麼結束了,意猶未盡

被討厭的勇氣 day 27

每一天都不停的跳舞,認真的過好此時此刻。只要不停的跳著,就一定會到達某一個誰也不知道的某個地方。

人生真的是這樣,計劃不如變化,誰知道我以後會到達什麼地方呢?真的不好說,不過我絕不能以死為最終目的地,而應該認真過好每一個此時此刻,認真的跳好每一個舞步,此時此刻正散發著耀眼的光芒,無須糾結那個目的地,我已經收穫了很多很多美好的剎那。

正如後記裡面所述,聽書的我就像那個年輕人,在這個菜市場里我也挖出了我想要的東西。書已聽完雖然一下子說不出來具體有什麼具象的收穫,但是這種充實而美好的感覺確實真真正正存在著的。就好像我已經忘記這麼多年我都吃過了什麼,但是我吃過的飯確實都真真正正長在了我的身體裡面。

再次隆重的真心感謝蘋果媽媽,你給了我2018年最耀眼的光芒,我堅信我會終生受益。近期生活中遇到了對於以前的我,或者很多人來說都是很難以接受的事情,而我淡定的我自己都有點詫異。而且我真切的感覺到真正的幸福離我越來越近,幸福是可以把握在我自己手中的,不再需要別人的認可。感激之情無以言表,感恩感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豆育兒 的精彩文章:

TAG:七豆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