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蔣方舟:「我再也不想討好別人了!」

蔣方舟:「我再也不想討好別人了!」

《奇葩大會》第二季第八期,少年成名的作家蔣方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戰勝討好型人格的經歷。

作為天選之人,她七歲寫書九歲出書,是街坊鄰居教育孩子時常掛在嘴邊的「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就接受了很多的誇獎。

然而一路走來,她卻始終無法跟人產生「真實的關係」。

這種「真實的關係」意指:你可以和這個人去爭吵,可以去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展現給他看,可以在他面前肆無忌憚的做自己,表達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導致這一切的原因,不是她情商高,特別懂得尊重和包容別人,而是她不會與人產生任何衝突。

她不會去表達自己的情緒,不會去和對方爭吵,非常害怕起衝突,害怕讓別人覺得不高興。

蔣方舟把這種人格定義為「討好型人格」。

我有個高中同學,身上帶著這種典型的「討好型人格」。

在所有人的眼中,她是個溫柔善良的人,可是在了解後才知道,好像從小到大,她一直都是在為別人而活。

上小學的時候她便開始主動為父母分擔,做家務,做飯,接送弟弟上下學,她都做得來。

可是在她口中:「爸爸媽媽更喜歡弟弟,所以我只能儘力做事,這樣爸媽才能多關注我一點,多喜歡我一點。」

在家庭關係中,她所做的一切的目的就是為了討好自己的父母,讓自己多一點存在感。我想在這點上,很多家中有弟弟的女孩們都深有體會。

我這位同學在感情里她也始終願意做那個「善解人意」的女朋友,給足了對方自由,從不無理取鬧,自己傷心難過都沒有關係,一切以對方為尊。

她常常跟我們這些朋友吐槽說生活太累了,可是縱使整個人都快崩潰了,她還是沒有辦法說出「拒絕」兩個字。

「討好型人格」看起來好像特別的「窩囊」,更是和當今追求的「個性自我」理念不符,但是事實證明,「討好型人格」根本不分人群層次,誰都可能有。

害怕和別人吵架,害怕惡語相向,害怕別人不高興

經常擔心因為自己的事給別人添麻煩

特別的敏感,總是在洞察別人的情緒

和別人起衝突,自己總是先妥協的那一個

即使是別人的過錯,也總在自己身上找問題,覺得是自己的錯應該主動道歉

不懂拒絕,即使自己並不喜歡,也習慣性的跟隨別人的意見

不開心的時候,習慣性的選擇自我消化

......

我覺得,討好型人格的形成,通常和我們從小的家庭教育與經歷有關。

我們的傳統家庭教育,一般都是這樣:

父母教導你要聽話,不能一言不合就向人撒嬌;

如果和人發生衝突,要學會忍讓;

有其他小朋友搶了你的玩具,也不能生氣,得先讓別人玩一會。

於是,你一直很「懂事」,把自己的喜怒哀樂深深地隱藏起來,每天看起來都是很開心的樣子,所有人見到你都會說,你性格真好。

可是你並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習慣了將自己隱藏在人群中,小心翼翼地成長著。

後來你長大了,有人說你善解人意,有人說你堅強內斂,大家都很喜歡你。可是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是你一直儘力成全每個人的情緒,因為你怕他們不開心離你遠去,便將自己的情緒儘力藏起。

你敏感而被動,常常傾注全部心思幫助別人解決煩惱,但在每個深夜的枕前,只有你一個人,去面對自己的不知所措。

隨著社交網路的不斷放大,每個人被人喜歡的需要也被放大。卻也正如蔣方舟所言,被人喜歡的那個自己經常會覆蓋自己。

偽裝久了,似乎就變成了真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實現的過程中可能會表現得很笨拙,但是如果你放棄追求個人價值,費盡心機去建造一個被人喜歡的人設,其實是冒了很大的風險。畢竟在這個全民時代,「人設」二字是最經不起考驗的。

正如蔣方舟在演講中說的這麼一句話:「其實,真正欣賞你的人是欣賞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或故作討喜的樣子。

愧疚是最大的負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不虧待每一份熱情,也請不要討好任何冷漠。

人生苦短,你不必讓每個人都喜歡,與其小心翼翼討好別人,不如做一回真正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栩晨Lyon 的精彩文章:

我先去取經,回來再愛你

TAG:栩晨Ly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