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農的紫荊、武大的櫻花,校園真要變公園?

華農的紫荊、武大的櫻花,校園真要變公園?

每當春暖花開,成百上千的遊客湧進武大,只為一睹浪漫的櫻花海。遊客們賞花助興,武大師生卻暗自叫苦。

3月26日新華社發文:「這次,武漢大學徹底怒了!」遊客爬樹搖樹折枝,損壞樹木,硬闖教室、宿舍的醜聞屢被曝出。遊客爆滿使得校園內的交通、食宿等也都受到了嚴重影響。

▲武大校園的遊客亂象

高校校園變成了旅遊景點,花期人滿為患,不禁令人發問:高校的公共性到底尺度有多大?

首先,高校校園是文化教育單位的內部場所,根本上要服務於教學和研究的職能。基於對這一職能的有效執行,儘管公立大學作為公共資源具有開放性,也要把握好開放性的尺度。隨著高校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很多資源已對外開放,變成開放性的公共資源。例如一些體育場館可對外租借,名勝古迹或美麗風光也會向社會開放。無論是哪種資源共享,這都標誌著高校資源已存在極大的公共屬性與共享屬性,而各種問題也日益凸顯。

據反映,賞花高峰期,武大的食堂由於遊客太多,學生不僅在校吃飯難,連出校就餐或點外賣都十分不便。前段時間的華南農業大學校園湧入十萬賞花大軍,校內交通堵塞,垃圾遍地。鑒於種種亂象,已有部分 「熱門景點」高校出台了一系列的限游措施。

▲賞花高峰期的華農門口

國內諸多知名高校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廈門大學等也有進校人員限制措施,而蘇州大學部分校區更是一直堅持不對遊客開放。在很多民眾心裡「大學是開放的」,當有民眾投訴蘇大部分校區不對外開放時,蘇大卻認為「無法律文件規定大學一定要對外開放,你告我也無妨」。

▲大學限流

目前的法律對於管理公共資源的條款較為模糊,作為事業單位的公辦學校具有自治權,即對於資源的公共性問題也是高校本身就可自行規定的。網易新聞曾報道過「北京部分高校進操場要收費」的新聞,文中指出目前對於高校操場的開放規定並無硬性要求,而收費也無統一標準,完全可由學校自定。

民眾的素質難以在短期內提高,一旦大量湧進學校,其行為更無法被有效約束。既然這部分的權力歸於各高校,那麼遊客校內亂象和資源被侵佔的問題,便可自行解決。

例如武漢大學實施了身份證網上預約門票、一發現違規觀賞行為便馬上罰款並禁止遊覽、利用微博等新媒體平台公布不文明行為等措施,初有成效。清華大學校園面積較大,東面為學生學習生活空間,而西面則為景點區,從建設規划上即可減少這種矛盾的發生。

高校畢竟是有文化有底蘊的學府,而非專職供游賞之地,對外開放固然無可厚非,但慎度而行,把握尺度更為關鍵。學校必須要在保證師生進行科研和教學的資源不被佔用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自治的手段去把握好開放的尺度。

李阜蓉|撰文

王淑華|責編

馬可晴|排版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聞學生1979 的精彩文章:

TAG:新聞學生19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