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總在「焦慮」,如何活出不「焦慮」的人生呢?

我們總在「焦慮」,如何活出不「焦慮」的人生呢?

我是三寸煙火,致力於情感分析。以下情感案例由朋友口述,三寸煙火整理,圖片來源於網路,喜歡請加關注!

一個朋友大學比較好幾年了,一直在家呆著。他總是想找一份體面的工作。可薪水又高又輕鬆的工作哪有那麼容易就找到呢?所以他就一直在家呆著。這一呆就形成了習慣,甚至一出門,一想到要找工作就開始心慌,感覺沒有任何的安全感。於是去醫院診斷,在填寫了N個表格以後,診斷結果為「焦慮症」。這個時候他反而覺得輕鬆了,因為得了焦慮症。他開始心安理得的不去找工作,就一直宅在家裡,做起了「啃老族」。

我在問答中曾經說過,世界上百分百的人都會經常有焦慮發生。還有一位網友說「焦慮就是杞人憂天」。其實這句話也對,也不對。這要從幾個方面來分析。就像以上案例你能說他是「杞人憂天」嗎?

焦慮和焦慮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焦慮只是因為某些事情的失控而引發我們內心的不安。這種焦慮只是一時的,等事情得到解決,我們很快就可以恢複本身。

焦慮症則是一種心理疾病,它需要心裡醫生的建議和指導並加以藥物輔助和自身的控制才能更好的恢復!

焦慮的本質是我們對事物的不可控性。也就是說發生了我們無法去控制的事情,從而導致自己開始焦慮。焦慮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心底的迷茫和無助,這讓我們時時刻刻都想逃離。

第一種:因為未知引發焦慮

大多數焦慮的形成都是因為未知的事物。因為這種未知不是我個人能掌控的。我只能感到不安,擔心,惶恐等,繼而再由這種情緒引發焦慮!

第二種:因為既定事實引發焦慮

既定事實就是這事已經發生了,我只能去彌補。但再發生到彌補完的過程中引發的一系列壞的情緒形成了焦慮!

第三種:因為目的性引發的焦慮

就像開頭的案例一樣。我因為不想去工作而引發焦慮。這是因為「不想」而引發的。雖然我得了焦慮症,但我的目的卻達到了。這就是因為目的性而引發的焦慮。

所以說焦慮的成因大部分都是因為不可控!我們總是忽略我們可以控制的東西,而去認真對待我們無法控制的東西。當我們以平常心去面對我們無法掌控的事情的時候,你還會焦慮嗎?

那麼解決的方法也不是太難。當事情發生,我們焦慮的時候,首先問問自己這件事情是我可以控制的嗎?如果不是,那麼我焦慮又有什麼用呢?如果你能控制,那麼你還有什麼理由焦慮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寸煙火 的精彩文章:

TAG:三寸煙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