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宅鎮殿下村:古韻悠悠,茶香四溢。東陽採茶好去處!

馬宅鎮殿下村:古韻悠悠,茶香四溢。東陽採茶好去處!

民間有「驚蟄過,茶脫殼;春分茶冒尖,清明茶開園。」的說法。春分時節,氣溫適中,雨水充沛,茶葉吐出新芽,是採茶制茶的大好時機,東陽馬宅鎮殿下村茶園裡的小芽迅速長成鮮葉,茶園內可見茶農忙碌的身影,今天我們就帶大家去游茶田,感受古道茶香。

陽春三月,天氣晴好,行車尋茶,沿蜿蜒山路,踏溪流,過花蔭,便到茶山深處的茶園村——馬宅鎮殿下村。一踏進深山裡,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翠綠的山林,停車落地走入茶園,撲面而來的是清幽的茶香,眼前遍野翠綠,耳邊鳥語聲聲,一副格外明媚、輕盈、恬靜的畫面展示在眼前。

茶葉是馬宅鎮傳統農產品之一,整個南江庫區約有茶葉種植基地2000畝左右。殿下村便是鎮里茶葉高產村。村裡幾乎家家都有茶農,採茶手藝世代相傳,有些茶農屬於「半路出家」,隨丈夫嫁到村裡後,才上手學會採茶,歷經半輩子,如今手藝卻早已嫻熟,許藕花就是這樣的「採茶人」。

眼前這位精神抖擻、笑容滿面的老人就是許藕花,許藕花今年63歲。1979年,年輕的她嫁到深山裡的殿下村,為謀生計便開始了採茶之路。

許藕花: 這樣子有四十年前了,三十九年前了。(那時候)我摘茶葉摘不來的。我的大嫂集體摘的時候先幫我摘起來,再她自己摘,幫我的菜籃摘滿起,這樣的我就夠數了。

那時候茶農們都是集體採茶,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任務量,圓茶(普洱茶)是主要品種。在自己單幹之後,許藕花家便開始自己種茶。這幾十年下來,也嘗試種過不少品種。

現在正是青茶、烏牛早、龍井等早茶的採摘時期,茶樹大多在山尖,許藕花帶著我們穿梭在茶樹中,一路沿山向上走,便來到了今天要採摘的這一片區域。許藕花說,現在是春分茶採摘的集中時機,春分茶以其色澤、香氣、口感,與清明茶、穀雨茶同被視為茶中精品。而且春分茶的「貴」還在於它特別的功效,因為春季氣溫適中,雨量充沛,大多茶葉茶色澤綠翠,葉質柔軟。許阿姨還告訴我們,採茶是有門道的,早茶推行的是提手採摘法,採摘時手心向下,大拇指和食指夾注魚葉上的嫩莖,輕輕向上一提芽葉就採下了,採下的芽葉成朵,大小一致。同時要求茶叢要采凈,順序從下採到上,從內採到外,不漏采,不養大,不採小。這樣才能保證不錯過任何一葉嫩茶。許阿姨憑著自己嫻熟的採茶技術,沒一會兒的功夫,這一筐菜籃里就鋪滿了嫩葉。

許藕花: 得一批一批的來,大的摘掉再挑小的,長一點的那種,大一點胖一點的那種,給它摘掉先,再下面會長大。

看樣子採茶不僅是個體力活,也是個眼力活,要能夠快速的發現嫩芽,然後準確拿捏到芽頭下方,得到優質的茶葉也屬不易。我們感嘆許阿姨雖然已經有六十多歲,身體卻倍兒棒,行動高效,這樣陡峭的高山很快就爬下去了。許藕花說,現在早茶雖然剛開始採摘,但是今年的烏牛早品種卻因霜凍凍掉了許多,浙農117(土茶)品種多一點,現在需要抓緊時間減少損失。這幾天每天早上五點半就起來摘茶,午飯也是隨身帶在身上。

許藕花:為了節省時間,茶葉沒有時間摘不起來,時間多才摘的多,十點鐘左右要拿去賣了,下午兩點半至三點要拿去賣,賣掉之後再去摘,到五點到六點,看情況什麼時候回。

摘好兩筐茶葉後,許阿姨便匆匆趕往收茶處,在小路分叉口處,我們看到了幾位茶農正圍著收茶老闆七嘴八舌。收茶老闆告訴我們,今年早茶量雖不多,在品質上自己也有較高的要求,好的茶葉條索明亮,大孝粗細、長短均勻,茶緊結而重實,色澤柔和亮麗,而且芽尖和白毫含量多的嫩度高。

幾戶採茶人忙不迭的展示著自己一早的收穫,在經過篩選、比較、稱重後,收茶老闆便匆匆趕回炒制廠了。

原來,春茶採摘不等人,青葉的炒制更是不等人。茶農們從茶山上採摘回來的青葉,經過一段時間的攤青之後,必須進行及時的炒制,當天採摘下來的茶葉必須當天製作,放置時間過長會影響茶葉的品質。

而茶葉製作分很多道工序,許阿姨告訴我們,早前炒制全靠手工,要經過攤青、殺青、揉捻、烘培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熟練的掌控能力。如果因為溫度掌握不到位,就會造成茶葉「爆點」,芽葉理不直,容易犯焦等情況,影響茶葉的外觀和品質。

許藕花:那個竹篾拿來做烘青(茶品種), 烘青拿來賣,那時候沒有明茶,做明茶之後,就那麼一小撮,用炒茶工具一兩一鍋,炒一百二十下,再弄起來擼,再拿來烘,這麼多工序。

現在,為了更好的茶品質和更高的效率,機器炒茶成為了主要的炒茶方式,和其他製作工藝不同的是,在茶葉製作的領域裡,沒有一個標準的技術參數,因為顧客的口味不一樣,青葉的品質不一樣,不可能做成統一的茶,因此「看茶做茶」是制茶行業里的準則。一般都是根據茶葉採摘的時間段、粗細、厚實度來進行炒制,雖然必經的工序都差不多,但技巧卻是不一樣的。

GIF

收茶老闆顧紅仁: 第一步我們先收茶芯,茶芯收來我們要晾乾,曬或者烘房,有太陽的時候太陽曬,沒有太陽的時候用烘房烘乾。烘到六至七分干再放到機器上炒制。第一步炒制好了出來了就要脫毛。毛脫好了再放到機器上壓扁,最後一步是到有溫度的(脫毛機)烘乾。

我們看到這小小的炒茶房內放滿了剛剛收來的新茶,炒茶機器也有條不紊的運作著,時不時飄來的茶香有一種沁人心脾的提神效果。顧老闆告訴我們這些步驟看著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卻非常注重細節。光脫毛步驟就需要進行兩次。

收茶老闆顧紅仁:這些毛在茶葉上面,我們泡開水泡出來上面有一層毛,不好看,所以那些毛要把它脫掉。

顧老闆說對於不同的炒茶人來說,他們都有一套自己「獨門」的炒茶秘訣,這也算得上是內部機密了,而這種秘訣正是讓好茶贏得顧客青睞的關鍵所在。自己家在給茶葉脫毛完畢後會再進行二次炒制,目的是把殺青失水和搓揉成條巧妙地結合起來,既可以利用濕熱條件下葉子較柔軟,可塑性好的機會,促進粗老葉成條,又可以克服冷揉進斷梗、碎片、露筋等弊病。炒至條索緊細,發出茶香,約三四成干,就基本完成了。

一斤茶葉多則達數萬個茶芽,重複的動作要做數萬次,一般採茶人一天可以采4、5斤茶青,但是加工出來可能一斤都不到。目前殿下村的茶葉質量算是較好的,

收茶老闆顧紅仁:這裡村的質量算好了,都是高山茶了,一般外地茶葉到市場上去賣也是不暢銷的。價格要低點,我們本地的茶葉要高點。

許藕花說今年穀雨前會進行晚茶的採摘,到下半年農曆十一月份會進行明年的茶葉種植。今年霜凍每戶損失了近兩千元,來年要做足準備迎接這得之不易的嫩茶。

GIF

在採訪的間隙,我們走遍了村裡的茶園。整個殿下村茶園不大,離東陽市區也不遠,一天即可往返。如果說一壟茶僅是一條綠帶,那麼萬壟茶就匯成了千萬條如綠綢緞的玉帶,在山谷的雲霧中,茶海一般壯觀,只有行進在一壟壟茶園,穿行在一棵茶樹與一棵茶樹的縫隙,身臨其境,才能感受深山裡這份寧靜致遠與採茶之樂。

「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在這樣的時機,大家不妨花一天的閑暇時間去馬宅鎮殿下村踏青採茶,感受美好的春日時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長期大量喝茶對腎有什麼危害呢?千萬別把茶當水喝,原來影響這麼大
「抹茶味」的柴犬一秒洗白,我怎麼覺得像臭水溝里剛出來的呢?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