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京豐:一觸即發的秘鑰——力之運用與神光旋繞及波浪鋒棱

孫京豐:一觸即發的秘鑰——力之運用與神光旋繞及波浪鋒棱

大國崛起 民風尚武 練武人的修行手札

我是禪武山人,一個山中習禪,持劍讀書的白髮老人。

願我的文字對您有幫助。

發力可以說是拳術中最重要、最瀟洒、最體現拳學水平的標誌性元素。

當代意拳(大成拳)公認的實戰家崔有成先生,關於「發力」曾有過如下即形象又精彩的論述:

1、載著重物的獨輪車,在爬坡時又被一塊石頭擋住了,兩種力靜止在那裡了,此時你的整個身體必須向前傾著、頂著,你自然地會用腿腳一蹬地、一貓腰、一努勁,就推了過去,這就是發力。

2、手臂只是接觸點,用腿、胯、腰、身去找最適合自己的發力點,發力則是全身渾圓勁的驟然爆炸。

3、注意觀察水中魚遊動的姿勢,它很放鬆,慢悠悠地,如果此時你用木棍捅它,它就會一激靈,嗖的遊走了,這就是 「一觸即發」。

崔有成先生這三段話說的實在,生動,到位。

就此可嘗試做如下小結:

此一者較常見,似「頂牛」力大者勝,可暫且稱之為初級發力。

此二者較少見,如「老叟戲頑童」技高者勝,可暫且稱之為中級發力。

此三者極罕見,是「高度自動化而又準確合理」的技擊發力,被擊者如同被電擊車撞觸之即仆,可暫且稱之為高級發力。

使用一觸即發這四個字來描述國術內家拳的頂級技擊狀態應是不到百年時間才出現的專用詞語。可以說一觸即發是無數內家拳修鍊者夢寐以求的拳功狀態,是幾乎所有內家拳學習者為自己確立的終奮鬥目標。

一觸即發的拳功狀態可否用規範的語言界定下來?我想此應是專家學者的強項,為了將口口相傳至今的一觸即髮狀態用通俗的語言記述下來,筆者擬將自己或耳聞、或目睹、或親歷的一觸即發事件做簡單的回顧與描述,以在客觀記錄事實的同時滿足廣大愛好者的求知願望。因不便或不能聯繫到當事人,故不用其真實姓名並以故事一二三的順序敘述之。同時、以下所有人的姓名皆是虛構,請勿對號入座,如有雷同,純是巧合。

故事一:

李先生、山西人,出身在富商家庭,自幼聰慧好學得形意拳宗師級先賢宋世榮先生悉心傳授得形意拳真髓。後曾留學東洋,回國後因痛擊倭兵受到追殺流落津門。

自此李先生每日精研苦練形意拳功一十四年如一日,終於功至一觸即發。一日李先生的一位原在其他內家門派坐科學藝八年之久,為了精進再拜到他門下的資深弟子來到他的家中;寒暄過後,李先生兩臂似鳥之展翅般平伸,雙拳虛握對來訪的弟子說:我已修成一觸即發,你可一試。

弟子伸出一臂用搭掛之力放於李先生平伸手臂的腕關節處,幾乎就在兩人接觸之時這位弟子竟發現自己的雙腳已經不自覺離地而起——

故事二:

盧先生本是學者,精數國語言。幼習國術,師從明家數位。數十年勤學苦練其拳功終於成就一觸即發,而其成就多賴自己多年不懈的對現代人體科學之不懈參研,吸收營養融匯貫通乃至大成。

盧先生古稀之年曾收一徒是當今武術名家,該人曾要求盧先生為其展示一觸即發之功夫狀態,當時盧先生看著這位正當壯年,身高一米八的彪形大漢,轉過身去背朝此人說:我背朝你且閉上雙眼,你可全力擊打我之後背的任意位置,如此即可體會到一觸即發的狀態。

弟子看著盧先生只有一米六五的身高,八十七市斤的體重並未手軟,一掌擊出直打師父後心,在其手掌打中盧先生的同時,他感到一股力量沿其擊出的手臂傳至雙腳,頓時他自己失控般的蹬地向後飛去,隨即又重重的摔在地上。

故事三:

孫某、曲某乃同門師兄弟,曲某東北口音但人在西北就業,大學畢業在某高校任職;曲某精通拳棒師從數位世外高道、世間明師,自己亦辦有武館廣收門徒於普天之下。

孫某國企銷售人員,以奔走江湖雲遊四海賣鐵為生; 喜好國術,求藝艱難,拜師雖多但常受騙,無奈漸以自修為主。

一日孫某見曲某先練習一段散打動作之後又練一套華山太極情不自禁讚歎道:師兄散打動作如泰拳般兇猛,華山太極行雲流水似神仙下凡,在下實在佩服之至。曲從心裡看不起孫遂出言挑釁欲以之比武,孫推說自己不行;曲見其懦弱氣勢更盛,更有言語逼之,無奈孫承諾與之比。

二人對持,曲呈散打戒備式,孫出形意之三體式;曲進步直拳擊孫面部,孫樁架偏轉而動,以剪裹鑽老三式應之,結果兩人二臂相觸曲即飛出,撞牆墜地徹底敗北。

事後孫某思之良久,自知已練成一觸即發;回想幾十年習武艱辛委屈磨難,看自己年近半百白髮滿頭,不禁失聲痛哭淚流滿面,自言道:自此能不再讓後世子孫離家求技學武,免受幾十年兇險罪苦,此心慰矣。

故事講完在就一觸即發的拳功特點初步歸納如下:

(一)一觸即發是純靠功力贏人,不強調技巧的作用。

(二)一觸即發力如車撞電擊,即不可抗拒又極其突然。

(三)一觸即發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時貫通作用於敵。

(四)一觸即發是六面掙力均整,外力難侵,混元反彈

至此讀者們都會問:一觸即發怎麼練?可否傳授?是否有秘訣?其實古之先賢早已將此絕技用文字記錄並公之於眾。

王薌齋先生在其不巧拳論《拳道中樞(大成拳論)》一文「力之運用」一節中就明確敘述了一觸即發的具體修鍊方法;只是今人內心浮躁讀書不求甚解未曾注意。下面我就把原文節錄如下:

「神意之外,力之運用更為切要,且系良能之力,此非面力也。惟大部分須試力尚求之,習時須無由節段面積之偏倚而求力量之均整,繼由點力之均整,揣摩虛實之偏倚,復由偏倚之鬆緊以試發力之適當,更由適當之發力,利用神光離合之旋繞與波浪彈力之鋒棱,再以渾身毛髮有出尋問路之狀,而期一觸即發之功能。」

可能還有讀者感覺如此半文言文字難以讀懂,我再將其大意稍作粗淺釋義以供參考,下文括弧前為原文括弧內為參考譯文。

「神意之外,(練功所有精神意念之外)力之運用更為切要,(力量的運用是最為切實與重要的)且系良能之力,此非面力也。(我們所說的力量是相對蠻力而言的人體本有的充滿活力的勁力,不是單向的絕對之力)惟大部分須試力尚求之,(這種勁力大部分要通過試力的訓練才能獲得)習時須無由節段面積之偏倚而求力量之均整,(每次練習時不要用練習者身體的局部節段面積的偏倚來求力量的均整)繼由點力之均整,(要持續的用身體某一點上的均整之力)揣摩虛實之偏倚,(體會揣摩空虛、真實的偏頗和倚重)復由偏倚之鬆緊以試發力之適當,(再用偏頗和倚重的鬆緊狀態來體會試力的正確與適用)更由適當之發力,(更要由此正確與適用的發力狀態)利用神光離合之旋繞與波浪彈力之鋒棱,(利用試力意念當中的離開與聚合及如波浪之彈力與浪涌力量之鋒芒所指)再以渾身毛髮有出尋問路之狀,(在調動渾身包括毛髮在內的能量向所有的發力方向運動)而期一觸即發之功能。」(如此練習一觸即發的功能就是可以期待的了)

在此王薌齋先生反覆強調的兩點是:均整與神意或神光,由於文章篇幅的限制簡而言之:均整是樁法的核心要求,樁法不修鍊至高度均整的狀態絕無一觸即發的可能,可以說樁功的高度均整狀態是一觸即發的前提與基礎。而神意或神光則是訓練一觸即髮狀態的試力心法特點或要領;這就有點不著邊際難以想像了,在此我想起我以前的一篇舊文《搖子午解析》

至此這篇拙文就算結束了,我自知才疏學淺,今後仍需加強學習將勤補拙更好地為讀者朋友服務。順至春琪! 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武功夫如是說 的精彩文章:

街頭健身 真男人的力量遊戲
陽氣不足,百病生:春季3個補陽氣方法

TAG:京武功夫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