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書之美-讀書筆記 BY Eleven

古書之美-讀書筆記 BY Eleven

古書之美

離人愁

 離人愁

李袁傑 

00:00/04:08

《古書之美》主體內容為著名作家安妮寶貝對著名藏書家韋力的長篇訪談,以隨筆的形式容納訪談內容,展示了古書在版本、紙張、裝裱、刻印等方面的含蘊精緻之美,懷緬了古書歷經百年遞嬗的艱難歷史,並向前人著述之嚴謹、工匠技藝之精湛、古法用心之體貼致敬;另有藏書家韋力對十本珍藏古籍內容、版本遞傳、背後故事的解說,配以大量精美的古書照片,內容嚴謹詳實而雅趣盎然。

以古書沉澱百年的厚重與優美呈現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內在力量,倡導讀者回歸質樸、平和的本初心境,通過了解、親近、感受傳統文化之美而淘澄心性、陶冶情趣。

韋力是中國目前極有成就的藏書家,是中國民間收藏古籍善本最多的人。這個男子四十七歲,」每年投入六百萬去收購古籍」,以低調的身份活動於商界,收藏圈,學術圈。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他出生,家庭一直跟著父親的工作轉移而四處輾轉,母親是藝術工作者,世家出身,對他時常無暇顧及,雖然如此,對於工作認真的態度讓他知道認真從事在做的事情,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年輕時經商,少年得志,從事外資工作,做事努力,性格認真,生活習慣西式作風,然而不到三十歲就做到這樣,那六十歲會怎樣?這種追問時時升起,帶來空虛感。他覺得自己是一個精神上的超離者,會從所陷入的境地里抽出身來看看。如此,在最輝煌的時候,卻覺得可以適可而止。

那時已經開始收藏,但起初並不是純然的古書,而是與郵票、煙標、糧票、火花等各種類別一起開始,並且後者也形成大規模的收藏,做一件事情喜歡做到頂點。」後來精力和經濟無法糧顧,興趣也逐漸變淡,後者逐一放棄,因它們「不過都是玩物」。只有古書,「不知為何,越到後來越為它著迷。也許因為它它最為博大精深,追求一生都不會滿足,這信念只會與日俱增。」

這種收集癖好也許是與生俱來的,包括與之匹配的專註和堅持。哪怕老天干擾,看起來有命中注定般的磨難,也不依不饒,用剛強的執著再三嘗試。「要做的事情一定把它做成。」「絕不輕易放棄」在這個事例里已不是一種姿態,一個宣言,而是一段刻骨銘心差點與死亡擦肩而過的經歷。但這卻是他的本性。

當時熱衷古書的人分為兩類,一類是因為教學而喜歡的知識分子,一類是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藏書愛好者。彼時大家更注重史料而不注重版本。他在裡面是年輕的參與者,這個收藏圈幾度起落變遷,第一茬人如同大浪淘沙,有些隱退了,有些出事了,有些過世了,所剩無幾。而他一直還在。「這已經如同一個奇蹟。人沒有消失,人沒有變。依然是一個愛書人,一個天真的理想主義者。」

作為一個天真的理想主義者,他辦過雜誌。把一本無人接手的《藏書家》徹底恢復起來。當時他對這本雜誌的重新定位是「賞鑒型的研究」,用「大家寫小書」的方式,實行約稿制,並且每期都做一個要點,比如「江南專號」、「京城專號」、「海外漢學家專號」…以此實現雅俗共賞,擴大閱讀範圍。

他有開始尋訪藏書樓,通過半年時間收集資料,通過各種關係落實地址。

現在有各種各樣的政治名人紀念館,文化符號式的名人故居,紀念的都是代表政治高度的人。而那些使傳統文化傳承並且薪火不絕的人,對文化傳承、文獻的保留整理研究岀最直接的貢獻,卻無人紀念並正在被淡忘。」

如此,他尋訪到將近一百個藏書樓,寫了各式文章刊登在雜誌上,並最終把這持續五年之久的路程結集成一本書----《書樓尋蹤》。

他嘗試復原古紙。安徽涇縣,半倒閉狀態的明清古紙研究所,由他出錢恢復,並一起合作來複制古紙。他提供紙樣,由對方分析研究,做出仿製方案。最終做出采四十多種,而能夠達到古紙原樣效果的大概有十多種。雲龍皮紙、花瓣紙、髮箋紙、羅紋紙、水印龜紋紙、水紙…等等,光是看到這些名字便可想像它們的美將是何等光景。

在日本和歐洲一直都有古紙檔案,而在中國卻沒有完整檔案。他一直想效法弄出一個中國印刷用手工紙紙譜,也曾與當地政府聯繫,但對方覺得出自私人廠家無意義也無所成,全無興趣。「而我耿耿於懷不死心,還想憑靠一己之力做出來。」所有的工藝手法和過程都由研究所整理信息並記錄,留下檔案。複製做出的古紙,用來刷書。

以前的藏書家會刻即書籍,他也遵循這傳統。請揚揚州工匠刻自己手裡留存的流傳稀見或是孤本的書版,用複製出來的古紙刷書書。也嘗試用用新式印刷技術印刷,裝訂成線裝書。這些書印刷出來後並無商業目的,一種書印刷十部左右,純是實驗性質,也是古代的一種玩書方法。少量贈送朋友,一些只是堆存。「留下實物是重要的,後人還能看到,知道這種技術沒有失傳。」

「藏」和和「書」組成「藏書」一詞,有說法是智者不藏書,指應該把一切都裝在腦子裡。博聞強識是智者的前提,學富五車,不是裝五車書,而是裝在腦袋裡。書籍代表人類進步,它是鮮明智慧的總結。在文字之前很多理論只能口口相傳,自生自滅,但人類的進步就是總結前人的經驗產生後代的積累和飛躍。如果沒有文字記載,大部分東西都會散失,經驗不能被總結。人類進步就是產生文字和書籍。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藏書者,應是老聃,他曾任職過周朝類似於現在國家圖書館館長的官位,這說明遠在兩千五百年前的時候,中國已有圖書的收集整理,並有專人管理。算是國家圖書館的雛形。

中國私人收藏的大規模開始,是宋代,因為宋代是中國版刻藝術成熟的起點。

晚清洪亮吉第一次把藏書家分為五等,考訂,校勘,收藏,賞鑒,掠販。

一九四九年之後私人藏書大都歸了公藏,因此基本完結。到了文革,私人藏書幾乎蕩然無存。我們的藏書歷史因此產生隔斷,今天的藏書家都是八十年代末期興起,我們跟傳統有所割裂。

古代藏書的狀態有其特殊的原因。從隋開始有了科舉制度,產生「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那那時人們對書的寵愛,對知識的寵愛,可能包含著功利目的,但畢竟是一種正面的價值觀,總是將知識排在最高位,而非貶低。

到了唐宋,科舉制度已很健全,人們崇拜和熱愛書,不論目的如何,為考試也好,為功功名也好,社會對文化具備普遍認同。對文化的崇拜,產生對它的收集和整理。在那個時代,無所謂藏書人是否是有錢人,因為有錢人基本上都是有知識的。

但現在的社會發展有所不同了。從前,錢權書大體上是一脈相承的,而今天的社會分工出了問題,有錢的人跟有知識的人不再是一體。他們們絕大多數都與知識無關,卻仍然是社會的主體和中堅,有無知識跟能否致富沒有一絲的聯繫。

但進步在於,有知識的人在做管理者,富二代等也接受了更好的教育,社會的結構在發生緩慢變化。但就平均水平而言,現在的藏書者跟過去的不可同日而語。

當時只有那樣的人才能得到這樣多的好書,而今天,如我這般小人物都能得到,對我而言是幸運,對社會而言卻是悲哀。這麼好的東西,如此輕易聚在一個小人物的手上。由此可見,這個社會的收藏體系是有問題的,它本應由能力更大者來完成。

任何收藏都不能脫離一個基本點,就是物以稀為貴;其次是看在歷史上的重要性;第三看藝術性,比如古代的版畫藝術、裝幀藝術。任何一件收藏品的價值都不能違背這「三性」: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

拍賣場是撿漏的地方,也是比眼力的地方。收藏古書最深的體驗是,它不像其他行業,比錢就行,是真的需要比知識,知識就是力量。

收藏一件東西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包含著你對它的價值判斷,是收藏它最重要的原因。而真正收得還得考慮其他因素:

第一,有沒有機緣;

第二,機緣到時有沒有眼力;

第三,有眼力的時候有沒有財力。

這都是很現實的因素,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完成整件事。

收藏的一大誤區是作為一種消遣。我對此並不反對,但若想收到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或者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必須先對所藏之物有所了解。

在中國古籍的拍賣分為春秋兩季,一些公司會在期間穿插二至四次小拍。拍書的過程很累人,要一家家去看、去選,每家拍品的來源不同,良秀不齊,每一件都需要認真審視。藏品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自已需要的,欲得的、一種來源於對市場的關注。

每家公司的拍品少則三四百件,多則近千件,這些數量龐大的拍品每年都要花大量時間去查看。拍拍賣法規定,預展只有三天,要在三天里看完所有拍品,然而古書流傳至今有太多特殊因緣,要在這麼短時間看出特殊之處很難,所所以想讓自己有超過拍賣行或賣主的眼光,想撿漏,就就需要提前做功課。

我跟古籍拍賣公司打了多年交道,可以到任何家公司的倉庫去審核拍品。一般我會在每場拍賣前兩個月就開始去各家查看,把想看的或關注的全部看一遍,記錄下來,回家查資料、查書。除了找漏,還要發現跟自己所藏的版本有沒有差異,同時決定花多少錢購買。拍賣公司的重要藏品,在拍前我會看至少三到四遍,這是很必要的。

然後等拍賣開始。由於愛書心切,有時會失去理智胡亂出價。為防止這種情況,需要在圖錄中標明想得之書的上限價格,這是控制自己的一種方式。

付款之後,本地的可以直接取書,外地的通過快遞公司寄送。

接下來是清點和整理。因為直書積滿灰塵很多從事書業的人容易得肺炎,感染各種真菌。拍得之書取回之後,我會首先吸塵,吸塵裝置是用吸塵器改造的,能吸掉灰塵,同時不損傷書。然後登記錄入,一部書要登錄十八個要點,很繁瑣,很累人。同時我會貨藏書日誌,貨下所見所聞所感,與藏書目錄相配,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得書過程。

之後還要對書比勘,做相關記錄,給有趣的書寫書跋或相關的小文章,完成從咀嚼到反芻芻的過程。最後將書收入書架。

買古書是被動的過程。買新書很簡單,拿張支票到圖書大廈,一天就可以買幾十萬冊。但古書不是這樣,不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有時你知道有書也無奈,也許等二十年都不會出現在市場上,所以需要儲備大量知識來等待機會和造化。對於古書不可能設定明確目標,這是藏書之難,也是藏書之趣。藏書之趣是對未來的不可知、不經意之間,才有驀然回首的感覺。

最初,我是用已有知識為支撐點來決定收藏方向的,喜好也是由知識儲備所決定。最早讀的是古典小說,但興趣慢慢地轉為詩詞,大約在中學時期,有本叫《詩海採珠》的小冊子收錄了很多詩詞名句,大家都喜歡背,我也不例外。但我不滿足於此,還想看到原作, 後來又由詩詞慢慢浸染到對文學的偏好, 但我慢慢又不再滿足於風花雪月,開始系統讀學術史。後來才明白,文學、詩詞,是人們衣食足而知禮節的結果,而學術史,是極為嚴密、高度凝聚的思想體系。

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但與學術經典的隔膜並不妨礙對它們的鑽研。通過學術史來研究的是經部,經部書最深奧也最重要,是中國正統的學術觀點並形成體系。我讀了大量研究經學的著作,現在藏書也以這個體系為主。這便是從讀書到藏書共同的轉變。

而現代人依然偏好詩詞忽視經學,藏書圈對這部分也認識不足,不知道中國至今為止的思維模式和體系,都是以經學系統作為主線建立起來的,對經學的拋棄是學術的沒落。

藏書是把書當做研究對象。意味著對書籍本身進行全方位的研究而不僅僅是讀。從研究版本角度而言,藏書和讀書有時候不能完全一致。讀對它的研究資料,包括新的發現。

有人說藏書人只是為藏而藏,而不會閱,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因為不閱讀是無法購買的,你要買一本書,當然得知道這本書的獨特之處、與其他版本的差別、有無前人所謂「發現」的重要信息等等。這一切妙處,如果不仔細翻閱便難以得知。當然,若將古書作為投資對象則是另一回事。

? ? ?

今天的致富者,不是精英也是聰明人。在西方人觀念中,商人是最智慧的,儘管中國社會向來不認可這一點,對於商人持貶視態度。因此我們國家進入商品社會非常緩慢,到今天也沒有建立起真正以市場為主體的經濟結構,反而形成了一種金錢效應,以金錢論英雄,並越發極瑞,導致人情冷漠。

人是生物界中唯一能自覺選擇死亡的而做此選擇的最終原因都是對社會結構的絕望。人人都明白,人是由意識和物質結合的,但我們如今只偏重一面,一端太重,一端太輕。富人給社會做出很大物質貢獻,在人文方面也應該發揮帶頭作用。不盡然是富而好禮,而應當作出示範。比如如何處理金錢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大而空的口號式教化上,這不能解決具體問題,或是在有意無意間忽略掉的敏感問題。富人如果要做社會的精英,就有義務做出精英的表率,告訴人們,有錢之後應該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人們們忽略了或者有意淡忘了只有思想共同發展才能達到社會的普遍安定和平衡。社會慢慢步入富裕階段,但是沒有人注意到這對人們心智上的潛移默化的巨變。

善舉沒有標準。精英能起到的示範作用太多了。捐款、建學校、修路、搭橋都不失為善舉,善舉都可暖人心。但是一切都要來源於真誠,所以要思索如何真誠待人,而不是炫富。不要把慈善搞成另一種炫富方式,這樣才能消弭仇富的心態。

我們所受的教育已使我們習慣在做事情時本能地衡量,第一是目的,第二是劃不划算。如如果有這些觀念,什麼都干不下去。一個人能打破自己的固有觀念才是真正打破了魔障。我為什麼做事?就因為要做,沒有自的,沒有那麼高的理想,也沒有那麼多的算計。

一直在為報刊撰寫相關書籍的專門介紹。一篇篇在寫,讓大家了解我怎麼看待每一部書,或者說我為什麼會藏這部書。

一種取捨就代表一種世界觀,你怎麼看待、怎麼把握這件事、你認為什麼是好的都能被折射出來,如果細品,就能品出。古人把收藏叫「選學",是專門的一門學問。如果你不能將收藏升華,只停留在聚物的層面,就沒有太大意義,只是一個倉庫保管員而已。

老子說過:「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一切都是比較而言的,同理古書價格的高與低其實也是相對的。因為無法以科學的手段量化其絕對價值,所以直書的價格高低取決於你的心理。而市場反應有滯後期,很少有人會注意到同一部書在拍場的售價和書店的售價會相差幾倍。

對於今天的藏書活動,我希望暗地裡推動,而不喜歡站在台前,以高調的姿態應對世事。人之所以獨立為人,就是要有獨立的思想。但令天太多人不喜歡自己思想、而用別人的想法來代賛。我的原則就是不上電視、不做錄音、不照相。我可以參加活動,但不要大聲示眾。

人需要有一種「吾道不孤」的感覺,需要別人欣賞,而這往往很難得到,或者得到欣賞的只是他人眼中的自己。人需要精神的碰撞,深層的交流,但也往往難得,原因在於思索的人太少,要不就是自以為思想家的憤青式漫罵。後一種人很多,所講道理卻是矛盾的,完全不合邏輯,不能自圓其說。他們很少考慮自己的邏輯有沒有形成完整體系,很少在乎自己的語言是否構成思想。

? ? ?

莊子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極大,他會用大量的形容詞,真正做到了文學上的五彩繽紛與天花亂墜。他對中國文學有極大的影響,如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飛流直下三千尺」,都是這樣的誇張手法。莊子的思想超然物外,「上與造物者游,而下與外生死、無終始者為友」,追求精神的徹底解脫。我的朋友止庵對此有深入研究,他對莊子和老子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我對他的見解很有同感。

楊朱、老聃、莊周是中國先秦道家系統的三個重要人物。老子向來被奉為道家與道教系統的初祖,下啟莊子,而實際上楊朱才是道家系統的先驅,他提出「貴生「重己」、「全性保,不以物累形」的思想。而老子思想是更加逃避式的,他用另一種辦法解決社會矛盾,不是推動,而是回通。比如小國民,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種觀點,其主導思想可以概括為「絕聖棄智」,他認為天下之所以亂,是因為有聖人、有智慧。正如楊子「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的思想,企圖通過絕對的自私來達到社會的公平一樣,作為哲學思想可以探討,但作為社會思潮是不可普及的。

很多東西都可以融通,不能絕對化。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東西,尤其是人跟人的關係。社會上的關係都是普遍對應的,比如你得利的同時就會有人受損,物資總量就這麼多,你多了別人就會少不可能人人得利的。怎麼達到相對平衡?我認為最好的潤滑劑就是儒教。我欣賞它的解決方式,它對人的關懷倡導的人和人之間的禮讓。這就是中西方之間的差異,西方以「信」作為整個社會體系的根本,但在我們的「仁義禮智信」中,「信」是最後一位的。中國把「仁」和「義」放在最前面,仁者人也,意味著以己之心關心別人,從而達到一種融通,是人跟人的彌補劑。

現代社會裡儒家思想狀況如何,影響力日漸式微。雖然各地都在辦孔子學院,到處都在講復興國學、復興漢學,教授「三百千」,但都是以簡單而功利的方法倡導國學的復興,其實跟國學是兩回事。人文的東西絕非這樣簡單,它必須經過再思索,而不是填鴨式的傳授。國學的博大精深就是背背《三字經》嗎?這個玩笑太大了,但我們現在就在這麼做。

西方的固然有西式的優雅,但本民族的也未必全是糟粕,雖然在先進科技方面達不到西方那樣的謹嚴。大家側著肚子時為吃飯奔忙,吃飽飯的時候就會思想,有思想但沒有體系就會產生問題,所以社會發達到一定程度就要探討人的歸宿、人活著的價值等問題。為什麼有那麼多宗教?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

有些事情難以用法律約東,比如在沙漠里只有你和我,就一杯水,把你弄死我就能活著,反正沒人看見也沒什麼道德內疚。而宗教情懷就在於內心的約束,沒人看見,但上帝在看,我願意救活他,百己去死,上帝知道我做了什麼。中國卻沒有宗教,這是社會未來的隱優應對的唯一辦法就是堅固儒教的准宗教地位,以此達到對內在的約束。這就是我不斷強調中國早晚會復興儒教的原因,雖然今天的復興方式大而無當,至少說明大家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 ? ?

大多數的歷史都是以訛傳訛。人們不能以尊重的態度平心靜氣地看待故人,總是以功利的態度,任意摘取,這是很差的學術風氣。

藏書它帶來的愉悅來自一種成就感。還有對歷史的重新認識,發覺前人對歷史的誤解,看到很多人云亦云的說法是多麼的荒謬。這個過程中有愉悅也有震動。震動來自於很多價值觀在不自覺地毀滅,這很重要。我會反思,我們的民族真的那麼優秀嗎?比如我們沒有完整的思想體系,不管是在宗教還是哲學上;我會重新梳理很多問題,重新認識一些歷史,比如庚子賠款、西方入侵、中國文人的操守等等。這些認識會讓固有的價值觀解構並重新架構。還會重新審視很多曾經崇敬的人,有時讀過相關作品後會發覺名不副實,很難受,因為心有所屬是每個人的情結。

而現在的大學教育有一個誤區。大學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應是教授方法論,就是遇到問題該怎麼想,該從什麼思路入手。但我們們的教學方式大多還是停留在傳授知識的層面,單方面灌輸想讓你知道的東西。

對於宗教,我想保持客觀。我不信教,以保持對每個教派平等地看待,才談得上研究。但我不褻瀆,自已不能解釋的事未必不存在或不成立。人類的思維成果尚不健全,包括對死的認識,不必貌似唯物地堅持眼見為實。沒幾過不等於沒有,任何貌似真理的極端化評價,都是用大帽子來掩蓋某個問題,是以俯瞰式的角度來看待的。

? ? ?

我今天的藏書量,按照卷數來說早超過三十萬卷。古人以十萬卷為一個標準,我的藏書,哪怕在三百年前的乾隆時代,也稱得上頗具規模。沒有傳承,憑空形成一個完整體系,實現有質有量的積累,在這個時代很難。

但大多數人喜歡說話而不願行動,還是胡適那句話,少談些主義,多研究些問題。事實永遠勝於雄辨,少說多做才能把一件事做成,這是我做事的信念。

我一直在做相關專題的影印出版,因為很多孤本能被相關學者看到的概率很低,我開放地把書看做社會公器,相關研究者都可使用。我也在做系統的總結,出版自的書,盡量讓這些東西為人所用。因為它們凝聚許多前人的思想和心血,讓它們湮沒是一種罪過。我把它們重新編排影印出版,今後二十年內,這方面工作會越做越多,就是不想讓這些思想隨時間湮沒。

把這些典籍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是我的願望。怎麼讓「你」知道歷史典籍的重要,而不是「我」。我一直在這樣做。這是我對古書的看法和做法。

我認為社會缺乏一種精英意識,我們不斷地強調大眾,認為奴隸創造了歷史。這個社會需要精英,需需要讓人們明白什麼才是值得崇尚和敬仰的。精英意識就是崇尚和敬仰真正的精英。年輕人缺乏這種意識,都覺得自己蠻不錯的,都在以自我為中心地否定一切。這其實還是大眾意識而非精英意識。

「雅」才是社會發展的方向。我們搞了幾十年以俗為美,結果讓普遍的審美情趣、人文情懷變得極為低下是很惡劣的做法。

我不是貴族出身,沒有花不完的錢,只能靠自己掙錢,然後去買喜愛的書。每年大量的花費,不是花在腦子一熱的一次性消費上,而是長年以無底洞的方式堅持做下去。我想做的,就是通過貌似精英示範的方式告訴人們什麼才是值得追崇的,什麼才是真正的優雅。

古書在破「四舊」時被大量損毀,之後大量歸了公藏。而保存國粹,使之留存,是一個重要的使命。我知道路很長,但堅信這個時代會重新來過。

? ? ?

有時接觸一些跟西方思想有所交接接的人,他們往往對傳統文化全盤否認,想也不想便否認老子、莊子,說都寫的什麼東西。他們對此本能地排斥,甚至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覺得西方哲學觀念更先進。

現在很多大學生喜歡西方的理論,因為西方邏輯十分嚴密,在此前提下才產生了大量嚴格意義上的有思想體系的哲學家。

而反觀我們自己,只有一個不能稱其為宗教的儒教。但正因為中國沒有宗教,沒有國教所以儒學才被推上准宗教的位置而為歷代速奉,並非它有多麼嚴密的體系,比如《論語》中全是支離破碎的具象事件,沒有抽象的、形而上的思想體系。作為中國人我深知其中弊端。

要徹底想想體系之所在,橫向比較來看待。建立這個體系是必須的因為近代西方的所有思想都自成體系。比如柏拉圖的「理想國」,勾勒出一幅完整的藍圖。在文學領域,比如《神曲》,地獄、凈界、天堂,也構成了完整的神話體系。我們沒有。

體系的作用是一個社會的綱領,雖然社會有不同的意識形態和思潮,但國家需要一個超越這些思潮的體系,以使社會在規定範圍內運轉,西方的宗教不只是給予人文關懷、終極關懷,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種種思路,就是人活著怎麼辦。

中國所謂系教其實極為功利,今天拜一拜問問什麼時候發財,明天拜一拜祈願生一個男孩,甚至賊偷了東西也去拜神,讓菩薩保佑他別被逮著。我們不知道神其實不管這些,他們要解決的是成為人之後的問題。這代表著一種思維方式,又決定了一種治學方式,而這種治學方式使中國產生不了嚴密的科學體系。

近代思潮的興起讓我們看到到了西方的優秀,這種優秀在於「術」,而不在於「道」。可我們的教育體系本來就只培養「術」,而非「道」,所以產生「凡西皆好、凡漢皆差」這種觀念並不奇怪,這是體系差異產生的必然結論。那為什麼還要一再強調本民族的東西西呢?這就像你去世界各地旅遊一樣,無論全球是不是會越來越同化,人們最喜歡看的還是原汁原味的東西。

西方人來中國,不可能看高樓大廈、水泥森林,而是要看最民族的東西,最民族的是什麼?就是這堆破書。古籍代表了鮮明的智慧結晶。我們今天夸夸其談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怎麼體現?靠的就是這些古書。

我們以此為驕做,但站在民族角度上講,這也是一種悲哀,因為沒有風凰涅槃式的改革,要讓人重新審視傳統文化的方式無外乎不斷地搖旗吶喊。我想讓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重新理解反思你看到過嗎?你有資格否定嗎?你否定到什麼時候為止?你是否只是人云亦?我至少要告訴他人,可以換個角度想想,讀完這些古書之後再探討。

這個時代流行的一句話是,向前看,向錢看,這是現代人的追求,是急功近利和短視的,倣事情的方法也短於理性化。而收藏古書,是回到過去,用過去的眼光來看。但我覺得生活是藝術性的,而非科學的、程序性的,否則一切毫無情趣可言。

讀書無用的價值觀是社會風氣使然。所有口號都是要學好數理化,都是用理工代替人文。而人文精神是社會潤滑劑,讓社會平衡。什麼叫有用?「有用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一対對一的關係,「因為這樣,所以那「構成我們普通的社會句式,沒有不為什麼而做的事這就是徹頭初尾的功利社會,是教育的失敗。

一開始形不成體系是必然的,我們都不是天才,都是在讀各種書的過程中慢慢形成世界觀。剛開始,讀什麼都相信,都覺得有道理。不久後看到相反的觀點,幾經反覆會慢慢產生疑問究竟誰說的是對的?進而形成觀念。疑問是一切知識的基礎,你會重新審視,從字裡行間讀出問題所在,會分析邏輯過程中的破綻,這就是會讀書了。換句話講,人讀書書需要升華,需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如果始終處於為讀而讀的層面,就是不會讀書。

比如學習寫作,什麼時侯可以撒開情節看結構,就說明升華了,這個過程別人教不會,也絕對不是寫作班能夠培養出來的,而需要自己的歷練及悟性。悟性沒辦法改變,但歷練可以。更加客觀地看待這個世界。

小時候看電影,裡面有壞人好人,那個時代是兩分法,一切都非黑即白。長大之後隨著讀書,慢慢明明白了客觀性,覺得大多數人是介於好和壞之間的,有時候為善,有時候為惡。我們缺乏客觀的教育,但通過讀書,會逐漸明白這一點。讀書越多,越能客觀看待社會,古人云,讀書使人明志,明志二字就代表著客觀;另一方面,隨著讀書的增多,心態更加平和。平和意味著開放,而非仇視,讓我更能明白存在就是合理的真正含義。

孤獨會有,因為無法進行深層的交流,無法在這個世界上說更多東西,因為得讓自己活下去。沒有必要爭論,因為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既然都覺得自己更正確,那就你堅持你的真理,我堅持我的謬誤。不試圖說服別人,這是自自己所謂的寬容和尊重。人和人之間相處最基本的就是尊重對方,尊重對方的前提提就是尊重對方的世界觀。

大家都是俗人。惰性是人的本性,這個世界誘惑太多,一切發明都讓人更懶惰,要看透這一切,分析這一切,然後知道自己該怎樣活著。因為活著是必須的,既然生在世界上就要活下去。人生不滿百,我不過幾十歲而已,能再活多久也不知道。人生的快樂就在於不知道哪天死,所以每天都有新的期盼。

? ? ?

以前我是一個怕死的人,想到自自己變塵灰與這個世界毫不相干,就有種發自內心的極深層的恐懼,直到二三十歲還這麼想。所以一直讀書,對這個世界不斷探求進而產生新的看法。因為藏書,我一直壓抑自己不信教,但並不排斥,比如讀聖經,能讀出內在的人文關懷,也能理解為什麼著名科學家晚年依然皈依了,他難道不知道這個世界的客觀嗎?這說明人都對死亡無法瞭然。這就產生一個悖論,思想越成熟就越接死亡,那麼終其一生在幹什麼?不斷地雕琢一件精美的之不品、哪到最完美的時候一鎚子砸爛,人生不就在不斷重複這個過程嗎?如果這樣,為什麼還要活著?為什麼要經歷這個過程?解不開這個悖論,你就會失去活著的意義和勇氣。

所以又回到了原點,需要自欺,這是我的辦法,說服自己現在所從事的事業是很重要的,是對這個社會有意義的,對社會的價值架構有代表性的標本意義,讓自己活著不只是為自己。這是自欺嗎?當然是,我明白有一天自己化成質之後,這些事情與我完全無關,連名字都不復存在,能有什麼意義呢?

我覺得目前在做的這件事情,很少有人能做到。既然天降大任於斯人也,那就堅持下去。在某些時候我很狂妄,認為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一種感覺。我有時感覺自己像浮在空中俯瞰這個社會,清醒地看到芸芸眾生的蠅營狗苟。某些時侯極有信心,但某些時候又極為無奈,覺得自己像一片浮萍般生活在這個社會中,什麼都左右不了,不能對社會有絲毫助益。這一切都讓我變得很沮喪。我特別怕自己變成厭世者。

每個人總是在不斷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磕磕絆絆走完一生。我也一樣,困難很多,生活中有太多不如意之事,但到了這個年齡,基本上已經知道要控制,主要是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不能改變現實,至少要改變自己對待現實的態度。換句話說,就是改變自己。

我總想告訴別人,美之所以為美,到底是怎麼回事。

自己背負了很多本不應該背負的東西,但其實並不知道自己是誰。那件事提示我,即使自己真心實意,就是這個樣子,別人也可能認為是虛假的,是做給人看說給人聽的。但我覺得做人就是圖一個本真。

我有時覺得自己曾經認為的決絕和豪邁,其實都是幼稚和草率的,包括在情感方面。我父母從沒教過我怎樣去對待別人,怎樣愛一個人,只能靠自己摸索。但摸索就意味著犯錯。人生很多錯誤都無從彌補和改變,這是最可怕、也最可悲的,而我犯過這樣的錯誤。

如果能再活一世,我希望自已帶著智慧來到這個世界上,而不是把錯誤重複一遍。我希望父母能夠告訴孩子,怎麼面對社會,怎麼與人相處,怎麼看待金錢,怎麼對待情感。當我的孩子來問我時,我也會這樣坦然而真誠地告訴他。可惜有太多事情不能選擇,我只能任由自己硫硫碰碰。有些事情可以重來,有些事情沒法改變,當你審視自己走過的路,會發現很多不那麼光鮮的事情,讓自己燠惱不已卻又無從改變。

? ? ?

對這些書,我沒有子子孫孫永保之的執念,好惡不能強加給下一代人,要尊重他們的選擇。大多數藏書家的做法,一是傳子孫,二是建立紀念館或圖書館,由基金會管理,此外還有捐給某個大學。亨廷頓有遺言,故去之後所有的書概不捐獻,也不建立紀念館或賣給某入,而是上拍賣會賣散,讓後世藏書家分享得事書的快樂。這種做法我很認同,拍要之後得到的錢可能很多可以建立一項藏書基金獎勵藏書家,這樣永遠循環下去。

藏書的行為多年延續,對性格也有影響有很大影響。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主要看他讀了什麼書。當然,不讀書的人不在此論。每個人就像電腦,自有一套程序,這是自身的修鍊。但程序運行需要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就是他讀的東西。他對人生的判斷和行動均來自於他讀的書,不可能突破這個框架。讀古書,會讀出自己的小,讀出自己的淺薄。讀歷史上的書,逐漸看到一切現實科技在不斷增長與遞傳,但思想並非隨著社會發展而發展。當初諸子百家的思想比今天先進很多,經過兩千五百年,我們沒有看到思想上的任何遞進,只是在不斷地嚼舌頭。這是一個悖論,不符合事物的規律。初始便是頂峰,這是我讀出的無奈和掃興。

今天很少有人讀書之後再說話,基本上都是以說為說,成了語言的動物。沒人想到底在說什麼,完全不過腦子。包括各種媒介報道,幾乎全是別人的話,很難看到哪句是自己的。讀書能讀出好多東西,雖然結果也許會讓自己沮喪。讀的年頭越多,越發現國學體系確實是無從攀爬的高山,因此變得謙遜。

有時會覺得不論思想發達到什麼程度,都與肉身這個臭皮囊同生同在。肉身不存在時,思想也煙消雲散,因此產生極大的毀滅感。於是重新審視,審視人為什麼要活下去?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有必要這麼努力嗎?我都是從生一天天走到死,既然生存是為了毀滅,為什麼還要生存下去?

這是一個終極問題。由此區分出一些不同的態度。一種是及時行樂享受,體驗人生過程;一種是必要的自欺,這種自欺近乎一種宗教情懷。我當然明白,煙消雲散時名字已跟自已沒什麼關係,不過是一個符號,但仍想讓別人知道什麼是好東西。這是一種出於原始遺傳的社會本能,類似自欺地說,所謂傳宗接代無非意味著自己的另一種不死。研究古籍也是這樣,現代人對傳統知之甚少,沒有系統梳理典籍,既然我生逢其時做了這事,就做到底。至少以近似行為藝術的方式告訴人們,有個人,認為此事有價值,就去做了。

? ? ?

老了之後希望效法古人。我嚮往古人的交往方式,我夢想到了晚年,眼睛不好了,身體不行了,就開一家舊書店,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一個書友聚會的地方。書雖然是商品,但畢竟有其特殊性,不能等同於簡單的商業買賣,而應該有更為高雅的交流形式。我反對網路購書,雖然它帶來很多便捷,但也抹煞了很多人情味。

人與動物的區別之是,人是需要交流的,需要人情,需要交往。我希望通過一己之力,在晚年營造這樣一種書香氛圍,那時我會拿出自己多年來存下的好玩的東西以書會友。藉此說明,書可讀,也可把玩;書是可親的,可愛的,而不單是、一件物品。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也不知道。

我希望自己在變老之前不要思想僵化,而能與時俱進產生新的觀點,產生對人生的新的認識。

? ? ?

我收藏的書,從不賣出。雖然紅塵滾滾,但想讓心裡有一塊凈土,跟利益無關。就像喜歡旅遊,環遊世界一周,不能算計什麼時候賺回成本。花錢就是為了體驗過程,體驗了就是結果。書也如此,比如一部宋版書流傳一千年,近五十代,我不過是其中一代,沒什麼值得誇耀。人生不滿百,我也活不了多少年,它們今後的歸屬也不是我所能控制。

我對書有佔有慾,但也有達觀的一面。我清醒地知道古書一直在流傳,個人不可能完全佔有,也反對像唐太宗那樣,把《蘭亭序》帶進墳墓,美應該讓後人分享。我之所以能得到這麼多古書,應該感謝藏書的一代代前輩,因為他們的妥善保留,我才能在今日得到。我也要把書流傳下去,自己不過是遞傳過程中的一環,我的使命就是得到它,保護它,讓它延壽,再交給下一任。至於下一任會怎樣對待,已非我能控制。我已完成我的使命。

安妮寶貝

「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余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醉眠》的詩句句,清簡如溪水中的松影,使時間循向緩慢,放空。這種變化需要內心的基地作為支撐。在緩慢中有豐富的流轉,在放空中有篤實的基底,如此,太古和小年的感受,才不至於成為另一種寂寞的負累。造醒則時時逼迫出內心漏洞。佳境之前前,原是險道。文字背後,唯見承當。

被湮沒的古時,熱衷於插花、焚香、點茶、掛畫的日子,手工逐一製作出端正的紡織品瓷器漆器和食物,尊重四時節氣,對萬物和天地的敬畏之心,對風雅和優美投以深深愛慕,對高潔和矜持的操不失信仰這樣的辰光貌似已一去不復返。被電視新聞、互聯網、科技電器、虛擬空間、化學污染種種新世界的衍生物所包圍的我們,又可以對歷史及傳統作何欣賞、表達維持和保護?

彼時有缺,也有光華。古今對照無定論。被吞沒和推遠著的價值觀,如夜空中流轉星光逐一熄滅。我們也許已忘卻抬頭看一看天空,尋找星辰軌道,感受它遙遠時空之前迸發的光耀。而這光耀仍在等待。

因此,古書、古物、古人、古事不妨重提。

藏書樓都曾有過輝煌的過去,財富、珍品.文人、雅士,有聲有色的歷史,如今人去樓空,藏書或被銷毀或失散或歸屬他人。到了現今的時代,藏書對大部分人來說,已經是一件極為陌生的事情,也是大部分人所無法輕易觸及的一件事情。過去的時代,畢竟還是過去了。

而這個置身於現今時代的男子,付出出大量財力精力和時間,做著藏書,這件與過去的先人一樣的事情,他們都曾為之痴迷,為之竭盡全力,為之輾轉反側,他與這些被湮沒的人物之間得到的又是什麼樣的一種感懷呢。虛空終究要歸於虛空。只是,在虛空的間隙,微小的個人還是盡其所能地創造自己所希望建立的界。即便明知道它會變化和消逝。但這的確就是一個人生命曾經存在的歷程。

他說,讀書讀到今天這種地步,就變成讀自己的,讀書是太個人的事情。重新返照內心,這種返照內心不是做出什麼來看,是內心的一種孤單。

他說,我有我的艱難,我不是神,不能隨時賺來大把的錢。困難時有自己的彷徨。藏書是極為複雜的複合概念,有太多心思融在裡面才能有一個精神支柱,才能堅持走下去。

他說,你看我也許會像看一個標本。但我為什麼這麼做,至少讓人知道這個社會還沒有流俗到所有人都一個模子。這件事做起來時,某種程度上就有其標杆意義,這個標杆意義不只是我,也是一種行為。

用行為藝術的方式告訴人們,什麼樣的存在是精華與優雅。讓別人看這個人做這樣的事情,這樣來思考這個世界,這些書對他產生哪些影響。這是在藏書之外產生的,一種近似於行為藝術的做法。

再次回想他曾經提到過的「吾道不孤」,我想,在這樣的時代和世俗生活里,其實個體內心若有一種使命感,做著只有自自己才在做的事情,還是會覺得「孤」的,但在時空的宏大體系之中,思想的匯聚又是「不孤」的。幾千年,人的肉體皮囊會衰老死亡,再美的書會損毀或腐爛,但重重流轉中,分明有一種精神或意識的存在,是永生的。如果不知道如何稱謂它,那麼它也許是「道」,或其他宗教稱謂中的種種,但總之,是人類精神匯聚和凝練所達到的某種頂端的光亮。它是長存的。

任何物質都會毀壞。紙、書,具有無常的會腐朽的形式,即便細心保存,可以留傳,也終歸會有毀損。但有些東西是永恆的。書在初始階段就達到頂峰,經過幾千年的流傳,也許不斷衰落,不斷異化,但仍在持續。書的形式如同肉身,哪怕形式毀掉了,其承載的思想內容、記錄也是強壯的。

猶在芷蘭齋,他小心翼翼打開手卷,翻開書頁,古老紙張幾乎發不出聲音。這些靜靜地衰老中的書籍籍。當文字、紙張、織物、花紋、圖案、顏色、書法展現眼前,深邃遼遠的信息在瞬間撲面而來,帶來強烈衝擊。

我由此確信了這種不死的存在。在某個瞬間,經由與書的這種聯接,幾近共存於一個時空凸出點上。人本是這樣微小個體,但通過與這些信息的真實交接,可以把身心融解於無盡的歷史長河之中,融於時空,融於道。微弱自我在短暫的瞬間被沉沉融合。

這奇妙的感受難以言傳,卻令人難忘。

慶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一維空間 的精彩文章:

墨寶遇見沙丁魚風暴

TAG:十一維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