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能源汽車銷售是否可以超市化

新能源汽車銷售是否可以超市化

眾所周知,我國目前是世界上汽車產銷量最大的國家,其發展的速度也是十分驚人,從2000年的207萬輛到2010年的1500萬輛,2016年全國汽車產銷量達到2800萬輛(數據來自中國汽車協會),每年的增長速度在15%左右。

(圖片來自中國產業信息)

汽車產銷量的快速增長,隨之發展的是汽車銷售服務模式——汽車經銷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4S運營服務模式),目前世界汽車行業的銷售模式主體是經銷商模式,也就是廠方招商,投資人按照廠方的標準建立軟硬體設施進行驗收授權,之後從廠方整車批發,經銷商負責銷售及相關售後服務,即4S店模式。經銷商在這種銷售模式下的利潤點是:批發與零售的差價、零配件的服務、售後的服務、車輛可以附帶出來的金融保險利潤和年底從廠商處獲得一定的商業返點等。

早在1998年,國內第一家4S店(廣州本田)在廣州成立,2006年我國的4S店數量已發展到13898家,2007年14202家,2008年13668家(由於本年度經濟急劇下滑,導致經銷商的投資者減少,倒閉數量增加),2009年15728家,2010年17875家,之後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長,2015年發展到23820家,經過近20年的發展,4S店已成為汽車銷售及服務的主要渠道;雖然近兩年所謂的「汽車超市」廣泛流傳,但目前國內的汽車銷售並沒有大的轉變,寶馬、賓士、大眾、福特,乃至國內的自主品牌仍是專賣,這裡就要談到「專業的事情由專業的人來做,」再加上我國民眾的消費理念(同樣的東西在哪裡賣、到哪裡去買、花多少錢很重要),由此看出,4S店仍是消費者購買汽車的首選渠道(這是傳統車目前的現狀)。

隨著全球能源和環境問題的不斷凸顯,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我國也將其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行列。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由示範性推廣轉向規模化應用。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33萬輛,2016年我國新能源產銷量突破50萬輛,2017年截止10月產銷量已突破50萬輛,連續兩年產銷全球第一,到2020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突破500萬輛。汽車的智能化和電動化已成大勢所趨,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汽車行業最具有前景的發展方向。再次背景下,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根據行業發展需要,成立了新能源汽車分會,就行業發展的熱點進行討論,其中針對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模式進行重點討論。

目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大部分基於傳統汽車之上,當然銷售渠道也是基於原有的4S店,如:比亞迪、北汽、奇瑞等;當然,說到電動汽車,不得不提「知豆」,沒有設立4S店,但是銷量排名也很靠前,經過近期回訪客戶的情況可以得知,之前的代理商有很大一部分已經退網,經了解得知,這些所謂「死掉」的代理商,大多為縣級二網,這也許是從低速電動車模式向高速車的轉變,近期上市的「D3」,雖然車型較小,但在主要配置方面已向中高端電動汽車靠近,在不久的將來會定出現展現其高端形象的4S店或者形象店。

(知豆經銷商代理店面)

近來,在汽車銷售領域推出了2S+2S模式(如:雲度),這一模式的推出,無非是為了在當下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讓經銷商少投入多回報或者得到應有的回報;在銷售2S的建設方面只是在店面的面積上有所縮小,但在店面的設計、形象建設方面仍按照4S店的標準來規劃;在售後2S的建設方面其官方沒有公布具體的規劃。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車的售後利潤點的很微薄,除了鈑金外,可供維修的部件很少,也不需要傳統的保養,所以不會單一的為售後建店,定會利用現有的資源(市場上目前已具有專業做電動汽車售後的服務店),授權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提到「超市」,人們的第一感覺就是自由、隨意、量大、隨處可見,但個人認為這些僅限於日常的生活用品,但對於一項大的產業,需要一定的區域保護,採用這種模式,在某種程度方便了消費者,但久而久之,品牌效應將不復存在。

對於一些沒有品牌支撐的新建車企,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開渠,既要抓住品牌建設,提高知名度,又要顧及銷量,應採用現有的傳統模式(少建且小而精)與2S+2S的模式(多建)相結合,必要的情況下可以主機廠自己建設形象體驗店,擴大宣傳提高品牌知名度,對於知豆模式或者超市化的銷售模式,建議暫且不考慮。

· END ·

· EV人·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V人 的精彩文章:

TAG:EV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