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母永遠是兒女永恆的感情寄託!

父母永遠是兒女永恆的感情寄託!

五年前,在農村老家料理完奶奶的喪事後,雖已無贍養之憂但心念兒女經濟之困,僅上了兩三年學且無任何工作技能的父母,在年過半百之際踏上了背井離鄉外出務工的漂泊之路。

在隨後的幾年裡,我跟隨著父母務工地點的變遷,在假期中輾轉了服裝廠林立的常熟、小吃店叢生的珠海、印染廠遍布的紹興。父母雖然很少和我們兄弟倆說起他們在外的艱辛,但現已邁過而立之年、扛起各自小家庭重責的我們,深知二老的不易!

父母每換到一個新的工作地點後,都會在電話里繪聲繪色地告訴我們,他們那邊條件有多好、工作有多輕鬆。但隨著我的探望,他們精心編織的美麗謊言便瞬間退下了遮羞的面紗。目睹了父母生活條件的簡陋、工作時間的超長,身為人子的我,總會陷入深深的愧疚之中,久久難以平復!

爸媽說,自來水開關擰得小,水表不走動,可以省點水費。

平日里,無論工作多忙,我們兄弟倆都會隔三差五地主動與父母聯繫。其實,每次聊得都是些雞毛蒜皮、不知重複了多少遍的車軲轆話。但每每和父母通完電話後,身處異鄉軍營中的我內心總能感到無比的充盈與踏實。

隨著我們兄弟倆的小孩依次降生,常年在外的父母雖極度渴望能看一看他們日思夜想的孫女孫子,但面對動輒大幾百的路費,一貫節儉的他們唯將這份牽掛之情深埋於內心之中。

我曾建議父母買部智能手機,辦一張具有上網功能的手機卡,當想念親人時,可以通過視頻看一眼,以解思念之情。但他們總是以「不會用」為託辭,仍一直用著使了多年的那部老年機。

有些時候,父母詢問關於小孩的現狀,而任憑我窮盡有限的言語,也難以形象地給他們勾勒齣兒子的模樣。掛斷電話後的我,想讓父母用上智能手機的念頭愈發強烈。

我知道,父母之所以不願使用智能手機,除了他們口頭上說得「不會用」之外,還有一個深層緊要的原因就是「怕花錢」。一部最普通廉價的智能手機也得要好幾百,含有上網流量的電話卡每個月也得好幾十的費用。於是,精打細算的父母思慮再三,他們寧願飽受著思念的煎熬!

幾年前,為了豐富父母下班後的生活,給他們買了一部收音機,他們現在還一直用著。

時隔半年有餘,我又來到了父母堅守的異鄉。過來之前,父母極力勸阻我不用過去看他們,說他們一切都挺好,沒必要花這幾百的路費。一向聽父母話的我,這次沒有聽從他們苦口婆心的勸說。當我給他們打電話說,已經坐上直接到他們工廠的順風車時,難掩欣喜之情的父親,按捺不住地執意要到附近的路口接我,怕我找不到地方。

我在電話里百般勸阻,一再強調手機里有導航,司機師傅也知道目的地,讓父親千萬別站在路口等。我知道,乍暖還寒的早春夜晚,地表滋生的涼氣刺骨逼人。但這些理性的話語終究抵不住親情的關懷,顯得是那麼的徒勞,正如同他們勸阻我不要過來看望他們,而我仍已到來的情況一樣!

我剛一下車,相隔數米的父親就小跑過來,一把奪過我手中的行李,容不得我半點的推脫。

「你媽正在家做飯。」說完後,不善言辭的父親走在前面帶路,我彷彿一下子回到了孩提時代,默默地跟隨著行動略顯老態的父親。

雖一路無言,但心中三分感傷伴著七分欣喜。

經過了幾道逼仄的走廊,終於踏進了父母曾在電話里多次稱讚的「寬敞」宿舍。剛一進門,在布簾隔起的廚房中的母親聞聲跑了出來。行動矯捷的一幕,讓我忘卻了她已近花甲之年。面部皮膚日漸鬆弛、雙鬢灰白凸顯的母親,見到了她寢食相思、風塵僕僕的孩子,笑得如少女般燦爛。

「累了吧?先坐著休息一下,喝點熱水暖和暖和,待會就可以吃飯了。」母親顧不上多說,一頭又鑽回了她的「戰場」,接著做他們物力能及的「美味佳肴」。

「說來也怪,看到了爸媽,就一點都不覺得累了。」我一邊從行李中拿出帶給父母的禮物,一邊嬉笑著說。

「對了,媽,前幾天商場做活動,我走狗屎運,抽中了一部手機,附帶就辦了一張電話卡,套餐特別實惠。待會就教您們怎麼視頻哈。」

教媽媽用微信視頻,她如同小學生一般,小心翼翼地摸索著。

任歲月流轉,父母永遠是我們兒女永恆的感情寄託。

父母在哪裡,家就在哪裡!

作者 | 李聲權

編輯 | 左海亮、靳奎

監製 | 代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部戰區 的精彩文章:

暖心舉措!大齡未婚官兵休上「相親假」
陽春三月,和兵哥來一場野味十足的踏青之旅

TAG:東部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