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厲害了!晉源區發掘的春秋大墓、婁睿壁畫,修復者竟是他

厲害了!晉源區發掘的春秋大墓、婁睿壁畫,修復者竟是他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文物修復技師張俊才

傳統工匠是一種職業,但在當下,其意義又遠超出其職業本身。

他們用最原始的自然材料,諸如金屬、草木、泥土等,通過一雙巧手,不但化平凡為神奇,更在這一過程中呈現出一種品質、一種文化傳承。

山西文化源遠流長,各種優秀的工匠層出不窮,這裡將展現山西工匠的技藝,展現他們的專註和創新。

▲雲岡石窟研究院修復室內

以修青銅器著稱,

兼修陶器、鐵器、石器、壁畫等。

40多年來,

他用一腔心血和一雙巧手,

讓無數殘損甚至破碎的珍貴文物重新站立起來,

雍雍穆穆,登堂入室。

他叫張俊才,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文物修復技師,

一個任何時候都笑眯眯,

望之可親的老頭兒。

如今的他,

雖然已經退休,

但仍然在大同雲岡石窟發揮餘熱,

帶出弟子無數。

在雲岡,

他被稱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雲岡故事

▲雲岡造像

張俊才與共和國同齡,

是運城市聞喜縣上郭村人。

他從小喜歡對破損物件修修補補,

母親覺得他成天敲敲打打不務正業,

沒少打罵他。

可他就是改不了,

一見破損之物就心動手癢。

1974年,

生產隊組織社員在村外山崖挖土墊牲口圈時,

發現了西周中期墓葬。

省考古研究所的前身——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的專家趕來鑽探挖掘,

張俊才被找來幫忙。

一次,考古隊的平面儀蓋兒丟了,

張俊才就用迫擊炮彈殼做了個蓋兒,

在蓋兒上鑽了個小孔,拴了根繩子。

拿來一試,

嚴絲合縫地好用。

考古隊員跟委員會的領導說,

咱們要是把這後生弄來,

稍微指點指點,

就是個修銅器的好手。

農村後生能進城工作,

在那個年代有鯉魚跳龍門的意味,

張俊才和家裡人一百個願意。

下了幾年田野後,

張俊才1979年轉成了城市戶口。

1982年,

所里成立文物修復室,

最初只有張俊才一個人,

第二年所里有個老職工退休,

兒子頂替進來,修復室才增加到兩個人。

所以,張俊才在山西文物修復界又被稱為元老。

1984年,

所里打算讓張俊才去上海學習銅器修復,

但因為文化不高,又超齡,

最後安排另一個年輕人去了,

張俊才被派到朔州。

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

當時,平朔露天煤礦發現了一千多座漢墓,

全省的考古工作者基本都過來了,

還請來了故宮文物修復專家楊振天。

楊振天見張俊才勤奮好學,人又實在,

就收他為徒,

使他有機會得到高人真傳。

隨後,

太原春秋晉卿趙氏大墓及車馬坑出土文物修復,

永濟黃河大鐵牛、鐵人、鐵山、七星柱除銹,

侯馬晉侯墓銅器修復,

晉祠南王郭村北齊婁睿壁畫修復等大活,

張俊才均是主力。

▲需要修復的文物

▲山西文物局領導在雲岡石窟看望張俊才

2010年,

雲岡石窟研究院擬對窟頂考古出土的陶器進行修復,

參與窟頂考古挖掘的省所技工冀保金等,

向院領導推薦了已於一年前退休的張俊才。

雙方當時商定,

張俊才在雲岡干一年,

誰知一年以後卻走不了了。

一方面,

他的高超技藝使雲岡石窟不願意放他走;

另一方面,

大量庫存待修文物,

使張俊才不想離開。

這中間還有個小插曲。

來雲岡不久,

北京一家公司託人聯繫到張俊才,

許以高薪請他到北京發揮餘熱。

張俊才說:「我是山西人,還是給山西發揮餘熱吧。」

在雲岡,

張俊才深居簡出,

每天與破損文物為伴,節假日也不休息。

面對成堆的殘損陶片,

外人看了會頭痛,

張俊才卻如獲至寶,

挑選、拼對、粘合,樂在其中。

幾年之間,

庫房裡能修的都被他恢復了原狀,

其中不少已成為雲岡石窟博物館的展品。

他還參與了雲岡石窟第五窟天花板灌漿上色,

多個洞窟的文物保護加固工作。

張俊才坦言,

因為年高體胖,

起初自己有點怕上高高的腳手架。

但想到再不加固就可能永遠損毀,

他坐不住了:上!

他幫助大同其他地方做修復,

大同市明堂公園展出的60多件陶器,

也是他用50多天時間修復的。

更難能可貴的是,

張俊才還把自己多年的修復經驗,

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人。

雲岡石窟研究院下屬的

大同市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有限公司的年輕人、

研究院的文物保護修復人員、

大同大學等高校的實習生,

他來者不拒,有教無類。

八年間,

光給雲岡石窟研究院就帶出幾十人,

不少人已能獨立操作,

有的已成為業務骨幹。

雲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書記王雁翔均稱,

張俊才對雲岡的貢獻,

不僅在於修復了大量文物,

更在於為雲岡乃至山西文物修復事業

培養了一大批後備人才。

▲雲岡石窟研究院待修的文物

▲張俊才帶的學生們正在做修復

多年的實踐探索,

讓張俊才練就了不僅能修舊如舊,

還能根據需要修舊留痕的絕技。

修復永濟大鐵牛時,

他用壞了幾十把鎚子,數百把鏨子。

一開始是以國家博物館來的人為主,

山西省考古所的人為輔。

後來,國博的人主動讓賢,

變成了以張俊才等為主。

因為國博的人除銹之後三個月就又生鏽了,

而張俊才他們的防護有效期,

可達三年之久。

談及箇中原因,

張俊才說,

他們是冬季防護,塗層跟鐵牛粘合不好。

我們是三伏天弄,

用煤油、松節油、石臘熬防護層,

塗上去三年掉不了。

▲張俊才在永濟黃河大鐵牛旁留影

著名的侯馬晉侯墓地的青銅器,

多是他修復的。

其中有一個銅盤修復前碎成一堆,

有一百多片。

修完以後用礦物顏料一作舊,

銅盤下的三個小人、

上面的青蛙、中間的鈴鐺栩栩如生。

現藏於山西省博物院的直徑1米多的晉國春秋大鼎,

也是他主持修復的。

「山西文物精華展」在北京展出時,

一個大鼎在運輸途中焊錫開裂。

打電報叫他去了以後,

沒五分鐘就修好了。

出名以後,

他的老父親曾告誡他:

「公家的活兒,你干;

私人的活兒,給多少錢也不能幹。」

老人所說的「私人的活兒」是指來路不正的文物。

張俊才一直嚴守父訓。

這些年,

一些地方時有盜墓現象。

曾有人出價百萬請張俊才接大活。

張俊才說:

「別說一百萬,二百萬我也不接。」

還有一些單位,

請他為缺損文物「恢復全貌」,

卻又提供不出可信的史料。

對此,張俊才也一概拒絕。

他說:「文物修復必須要保持原真性,

有裂紋可以修,決不能憑想像亂補。」

張俊才的老伴和兩個兒子現都住在太原,

他每年在家待不了一個月。

目前,他正帶著大同大學的6個女娃娃和一個男娃娃,

一道修復從內蒙古收回的出土鐵制農具。

文物修復室內終日鐵鎚叮噹,

老遠就聽得見,

彷彿舊時的作坊。

雲岡石窟20窟西立佛殘石拼對完成後,

已移交給修復室,

相關修復方案正在報批中。

張俊才說,他還有個大心愿,

就是在雲岡幹個大活,參與西立佛修復工程,

親手用岩石粉末把大佛粘好,

讓它重現昔日的風采。

▲笑眯眯的張俊才在雲岡石窟研究院修復室外

來源:文博山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晉源發布 的精彩文章:

TAG:晉源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