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和公婆的「養老大戰」

我和公婆的「養老大戰」

作者:徐俊霞

公眾號:齊魯海風(ID:haishangfeng2016)

01

去年初冬時節,公公和婆婆從鄉下風塵僕僕地來到我家。我每天好吃好喝地招待,公公和婆婆住了半個月,也不見回老家的跡象。

老公問他媽:「媽,你和爸什麼時候回去,我開車送你們。」婆婆清清嗓子說:「我們這次來了就不走了,在你這兒養老。」

我心裡"咯噔"一下,心想:壞了,老兩口要賴在我們家了。

我關切地問:「家裡的生意呢?」公公慢條斯理地說:「我和你媽把貨都處理了,這營生早出晚歸,我們這兩把老骨頭受不了。」

公公婆婆從年輕的時候就四處趕集賣布,這生意做了少說有二三十年了,難道說不做就不做了?

公公婆婆六十剛出頭,和城裡老人相比,的確到了退休的年齡,和同齡老人相比,他們體格健壯。真不知道他們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

有了女兒後,我一直在家做全職媽媽。

公公婆婆沒來之前,我的日子過得很自在,每天送走老公和女兒,就逛逛街,做做美容,到了飯點就煎炸烹炒,安排一家三口的飯菜。

公公婆婆來了,我如臨大敵,每天早晨,老公上班,女兒上學,家裡就剩下我和公公婆婆大眼瞪小眼。

我勸他們到樓下和小區里的老頭、老太太聊聊天,婆婆說:「城裡人都說普通話,咱和人家說不上話。」

我每天要收拾家務,洗衣做飯,婆婆冷眼旁觀,從來不會搭把手;我買件衣服,買套化妝品,婆婆責怪我花錢如流水,不知道心疼她兒子賺錢辛苦。

老兩口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比我老公和女兒還難伺候。

我做的飯菜豐盛一些,婆婆說我不會過日子,不會勤儉持家;我做的飯菜簡單一些,婆婆說我嫌棄他們,不把他們當人看。

公公和婆婆不講衛生,上廁所經常忘記沖馬桶。我叮囑婆婆兩句,婆婆反駁道:「小便又不臟,天天沖馬桶,多浪費水。」

公公有腳氣,平時還不注意,鞋櫃的拖鞋他今天穿一雙,明天換一雙。老公穿了他爸穿過的拖鞋,都把腳氣傳染給了我和女兒。

以前兩家人住得遠,一年見不了幾次面,我和婆婆倒也客客氣氣,相互尊重。眼下,住在同一屋檐下,小隔閡小矛盾層出不窮,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再這樣下去,我都快被這老兩口逼瘋了。

我讓老公做做他爸媽的工作,把他爸媽送回老家。老公樂顛顛地去了,灰頭土臉地回來了。

我問他商量的結果,他背對著我一句話都不說。我就知道沒戲了,婆婆一向是個牙尖嘴利的人,老公怎麼說得過她?

不大一會兒,就聽見另一間卧室里傳來婆婆的高聲謾罵:「你養得起老婆,養得起女兒,養不起爹媽,我養你這麼個不孝子有什麼用?」公公在勸她:「你哭天抹淚地幹嗎?這又不是在咱們老家。」

「這就是我的家,我兒子的家就是我的家,誰敢說不是,我跟她拚命。」婆婆的嗓門一聲比一聲高。我心知肚明,婆婆這是指桑罵槐,說給我聽。

那一夜,我淌了一夜的眼淚,心裡越想越委屈。

當初我和老公結婚的時候,婆家一分錢彩禮沒給,婚房、傢具、電器都是我們自己購置的,婆家一分錢沒補貼我們。

有了女兒後,公公和婆婆沒幫我帶過一天。這會兒,老兩口跑到我家來養老,還嫌我不事生產,給我臉色看。

02

我向要好的閨蜜吐糟,閨蜜幫理不幫親:「你婆婆說得也沒錯,鄉下老人都有養兒防老的打算,他們投奔兒子是早晚的事,我看你還是出來找份事做,別成天悶在家裡,成天糾結這些婆婆媽媽的瑣事。」

我早就有重出江湖的想法,只是一直以來為了照顧年幼的女兒,不得已才在家做全職主婦。女兒已經漸漸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我的確沒有理由在家裡混沌度日。

在閨蜜的引薦下,我加盟了一家保健品的直銷品牌做業務。這個行業入行門檻低,很適合我這樣沒有學歷,工作經驗不足的女性。

重回職場後,我的生活一下子豐富起來。

我每天早晨送完女兒,便去公司報到,中午在公司吃盒飯,晚上才回到家裡。

我如一隻逃出牢籠的小鳥,心裡說不出的痛快。每天的工作日程除了拜訪客戶,就是熟悉產品,空閑時和同事聊聊天聚聚餐。

外面的世界是百八十平的家不能比的遼闊自由,前幾年我在家做全職主婦,和外界的聯繫少了,和那些閨蜜也沒有了共同話題。新工作、新生活,讓我重新回到了人群中間。

公司組織員工去外地培訓,參加拓展訓練,我小心翼翼地和婆婆說起,麻煩她幫我帶幾天女兒。婆婆竟然二話沒說就答應了,這的確令我出乎意料。

隨著我業務的熟練,工作的忙碌,公公接過了接送孫女上學放學的任務,婆婆接過了煮飯燒菜的工作。

我一下子輕鬆了不少,不再工作家庭兩頭忙活,我與公婆的關係也緩和了,不再日日針鋒相對。

我和老公說:「爸媽願意待在城裡,就待在城裡吧,不管從道義上還是感情上,我們都應該贍養他們。」

老公見我如此深明大義,抱住我狠狠地親了兩口:「我們家只有我和妹妹兩個孩子,說實話,以前爸媽在老家做生意,我很不放心,他們年紀大了,還這麼辛苦,我心裡很愧疚,可我又怕把他們接來城裡,你和他們處不來,影響了咱倆的感情。」

我詫異地說:「這些事你以前怎麼不和我說,在你眼裡,我就那麼小心眼,不講理。」

老公不好意思地說:「我哪兒敢呀,你都不願意和我回老家,我哪兒敢和你說這些。」

想想也是,一年到頭,除了春節回婆家待兩天,平時我最懶得回婆家。

婆婆喜歡擺譜,在我面前總拿家長的架子,好像我是他們家雇來的不花錢的保姆,我做什麼事,她都在一旁指手畫腳,一聽她說教,我心裡就憋火,頭就大。可是老人哪個不喜歡嘮叨幾句,即便自己的親媽不也啰里啰嗦,管東管西。

03

公公和婆婆在我們家就這樣住了下來,轉眼間到了春天。

婆婆和我們商量:「我和你爸在家閑著不得勁,你們看看能不能給我們在城裡找份工作?」

我和老公對望了一眼,這又是鬧哪一出?

公公大大咧咧地說:「我去給人家看大門,咱們小區的保安比我歲數還大。」

老公給他爸潑冷水:「爸,小區的保安大爺是開發商的親戚,現在各家公司招保安也要看年齡看身體狀況呢!」

婆婆興緻勃勃地說:「我去做家政,你們覺得怎麼樣?」

我「撲哧」笑了:「媽,你別開玩笑了,給人家做保潔帶孩子有工作時間限制,僱主都有一大堆條條框框,你是自由慣了的人,受人家管制,哪兒受得了?」

婆婆胸有成竹地說:「我看那活沒啥,不就是洗衣做飯帶孩子嘛,我又不是沒幹過。」我勸他們去學學打太極,跳廣場舞。

婆婆說:「那玩意一時半會學不會,跳得不倫不類的,俺可丟不起那人。」我安慰婆婆:「媽,我陪你去。」

從那以後,只要晚上有時間,我就陪婆婆去社區廣場跳舞。漸漸地,婆婆的老胳膊、老腿伸展開了,竟然學得有模有樣,比我進步都快。

我還做主給公公婆婆報了當地晚報開辦的老年俱樂部,在裡面不但可以學到不少才藝,還可以認識很多同齡人。

我成功轉移了公公婆婆對找工作的注意力,可是他們還是想起來就問我找工作的事。我心想真要給公公婆婆找到合適的工作,就算公公和婆婆同意,我老公也不會同意。哪個當兒子的捨得讓自己的父母去給別人打工?

我慢慢地發現,公公婆婆平日里老閑著,閑出病來了,公公老說腰疼,婆婆老說失眠,我帶他們到醫院檢查,又檢查不出什麼毛病。

大夫告訴我:老人這是心病,心病還需心藥醫。

我們家居住的小區沿街有不少商鋪。我來來回回研究了半天,發現店鋪琳琅滿目,又好像少點什麼。

我和老公商量:「要不,咱給爸媽開個店。」老公問:「這主意是好,關鍵是開什麼店呢?餐飲還是服裝還是網吧,好像都不適合老人。」我靈機一動:「就做爸媽的老本行,開家床上用品店。」

我們和公公婆婆一說,兩位老人立刻眉開眼笑:「好,好,就開家床上用品店,邊賣布料邊加工。」

我和老公要給公公和婆婆出開店的本錢,公公和婆婆說啥都不同意。

婆婆說:「我和你爸這些年做生意攢的有積蓄,這些日子在你們家白吃白住,我們怎麼還能用你們的錢呢?」

老公揶揄他媽:「你不是說,我的錢就是你的錢嗎?」我隨聲附和:「媽,你們的積蓄留著養老,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分那麼清幹嗎?」

老公找物業租店鋪,找裝飾公司裝修,我陪公公和婆婆到布匹批發市場選布料。

公公想得還蠻大,要進窗帘布加工窗帘。我委婉地勸他:「爸,做窗帘需要上門測量,上門安裝,你年紀大了,爬上爬下的磕著碰著就不划算了,咱不做這項業務。」

聽了我一番入情入理的分析,公公不住地點頭:「還是雯雯心細,考慮周全。」

在一家人的張羅下,公公和婆婆的床上用品店開業了。店面是二層樓,樓上住人,樓下開店,公公婆婆執意搬到店裡去住。

婆婆開玩笑說:「我和你爸要過過兩人世界,把小天地還給你們,咱們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挺好!」

我和老公忍俊不禁,難得兩位老人如此豁達。

公公婆婆的手藝好,小區里的鄰居們都誇他們「活好」,在我們家店裡做的四件套、沙發套比市面上賣的還精緻。

店裡的生意越來越好,我們家的日子也越來越好。

一家人過日子過得就是個心氣,家人同心,其利斷金,感謝公公婆婆來城裡養老,讓我們家的每個成員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簡介:徐俊霞,媒體撰稿人,筆名:海風,微信公號:齊魯海風(ID:haishangfeng2016)一個有血有肉真性情的女子,與你一起分享最走心的文字,最接地氣的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魯海風 的精彩文章:

同學會「變味」:你還會參加嗎

TAG:齊魯海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