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說紫禁城沒有圓明園好?

為什麼說紫禁城沒有圓明園好?

前面我們說過了圓明園的格局(複習點我),圓明三園在乾隆帝的手裡基本形成。嘉慶時期,又對綺春園進行了修繕和擴建,使之成為主要的園居場所之一。道光時期,即便國力衰弱,財力捉襟見肘,也沒有放棄對圓明三園的裝修,究竟圓明園對清朝帝皇們是怎樣的存在,才使之如此重要?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圓明園才是整個皇室的大本營所在。在清朝統治中國的近300年中,全國的政治權力中心,其實是由紫禁城和圓明園共同構成的。和紫禁城前朝後寢的格局一樣,圓明園前有正大光明殿,完全按照紫禁城的太和殿複製而成,平時用於處理政事或者舉行慶典。大殿內檐懸掛有雍正御筆的「正大光明」;而圓明園內的寢宮則主要集中在九州清晏附近。九州清晏,寓意九州大地河清海晏,天下昇平,江山永固。這裡是皇帝的寢宮,雍正和道光皇帝都是在這裡駕崩的。

在圓明園裡,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位皇帝,達成了史書記載的唯一一次同框,確實值得紀念。當時的圓明園還是四皇子的賜園,因為知道自己的皇阿瑪喜歡牡丹,雍正特意在圓明園裡建了一個牡丹台,然後請父親前來觀賞。這是史料記載的康熙最後一次去圓明園,但是這一次,康熙除了看見美麗的牡丹花之外,也看見了自己12歲的孫子,也就是後來的乾隆帝。

康熙一生風流,史冊記載就有35個兒子、50幾個孫子。要知道,他的這些孫子們,很多都沒有見過自己的皇爺爺。而12歲的的乾隆第一次看見69歲的康熙時,便得到了這位皇帝的喜愛,並帶在身邊親自教導帝王術。所以說,這次見面,也很有可能是雍正精心安排的,因為很多人覺得,雍正得以繼承大統是借了自己的兒子的光。(四子和十四子的梗不要再提了)

康熙

雍正

乾隆

圓明園和紫禁城其實從功能上看,大致是相同的,但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和咸豐乃至後來的慈禧,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圓明園裡度過的。

雍正帝除了在最開始為康熙守孝的27個月之外,直到最後駕崩於圓明園,他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圓明園度過的;乾隆帝除了出巡的時間外,大部分時間也是在圓明園中度過的,畢竟,圓明園在他的手裡,完成了最後的「圓明三園」的基本建築結構;嘉慶帝道光帝,在圓明園中居住的時間更長,尤其是道光帝,每年居住在圓明園裡的時間多達300天。

通常皇帝們在元宵節前就會搬到圓明園居住,隨行的皇室成員及隨行者可謂浩浩蕩蕩,而入冬之後,才會搬回紫禁城,這種規模浩大的遷居,持續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帝逃亡至熱河,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清朝皇室成員對圓明園的喜愛正如乾隆帝詩句所說:

「紫禁圍紅牆,未若園居良。」

追究清朝帝王對圓明園的熱愛,一是因為紫禁城代表的其實是明朝的漢族文化,而不是滿清政權。只是因為當年清軍入關時,深知自己的文化上不了檯面且為了更好地鞏固政權,才全面接受漢族文化。所以,紫禁城的建築模式是明代特有的風格,雖然輝煌大氣,卻有著特有的壓抑氣息。相較之下,充滿自然氣息的圓明園顯然更符合游牧民族的後裔。

和紫禁城嚴峻的深宮冷院不一樣,皇室成員們在這裡不僅可以充分地享受錦衣玉食的園林生活,還可以去福海泛舟、去文淵閣讀書、去同樂園聽戲、在北遠山村感受農桑田園、在西洋樓欣賞各式水法……這樣的生活,遠比面對著冰冷嚴峻的紅牆來得自在。

昨日之日不可留,圓明園毀於戰爭,很感激國家沒有修復它。不應該修復它,因為我希望,若干年後,我的子孫來到這裡,能感受到戰爭的殘酷性,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不是面對著一堆複製品拍照,然後離開。

文章轉自:純北京

微信號:yuanmingyuanpar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圓明園遺址公園 的精彩文章:

碧水境清幽 如在畫中游

TAG:圓明園遺址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