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嬰幼兒早期教育中應關注哪些問題

嬰幼兒早期教育中應關注哪些問題

智力也稱智能,以一種綜合心理功能。近代哈弗大學霍華德·加德納教授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智能包括7種能力:音樂智能、運動智能、數學邏輯智能、語言智能、空間智能、人際關係智能及自我認識智能。

每個人身上表現為不同智能的組合,因此創造出人類能力的多樣性。

每一種智能都以大腦的生理機製為依據,有其生物學基礎。兒童大腦的發育正處在成熟過程中,具有很強的可塑性,腦功能的動態定位特性和智力多元性決定智力是全腦功能狀態的體現。

因此,對兒童早期教育的理念並不是單純知識的灌輸,而是提供或創造一種豐富適應的環境,促進兒童整個腦以全面的方式成熟起來,為兒童以後的發展打好基礎。

音樂使人聰明

音樂是人類共通的語言,就連對剛出生的孩子也有作用。實驗顯示,給小嬰兒播放莫扎特的小步舞曲,他會安靜地聆聽,可當把樂曲隨意打亂,他會顯得不耐煩。也有研究發現,8-9個月的音樂訓練能明顯提高3歲兒童的時空推理能力,這種能力能幫助小孩認識模型、拼圖及迷宮遊戲。

音樂可以提高右腦的創造能力、加強直覺思維,改善注意力和記憶力。因此音樂是挖掘嬰幼兒潛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有音樂伴隨將使人生充滿智慧和力量。

行為約束和獨立性培養

嬰幼兒充滿著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但孩子的這些反應大多數是衝動的。不管孩子意識到沒有,他行為的出發點是為了探索他自己的能力極限和忍耐程度。

如何做到既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行為約束,又不妨礙孩子對獨立的嚮往?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陳會昌教授提出「兩顆種子和諧發展」的觀點。孩子身上有兩顆種子:第一顆種子是自我控制,第二顆種子是獨立性。

所謂自我控制就是聽話,能按照外界的要求調控自己的行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得做好外界社會讓他做的事情,這是很重要的。獨立性則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種獨立性起源於人的內在興趣、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內在興趣是完成事情的一種動力。

所以家庭教育要從這兩個方面考慮,在這兩個維度中尋找一個恰當的度,既要對孩子嚴格要求,讓他遵守一些規則和紀律,同時又不壓抑他的個人興趣。

培養好的習慣

對於早期教育來說,我們要從小就注意小兒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當然,對於3歲以前的小兒,我們可按體、智、德、美的排列來給予教育和發展。我們將「體」放在第一位,因為這是小兒發展的基礎,是主幹,是支柱,沒有體質的發展作保證,其他都談不到;而智育和德育就像是兩翼,要同時發展,如偏重某一方面,就會造成偏頗,難免今後會走歪路。

德育教育對於小兒來說要從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著手。

良好的行為習慣包括衛生習慣、與人交往的習慣、勞動的習慣、助人的習慣、思考的習慣等。比如,小兒6個月以後就會與人打招呼,學說話後也是首先學會稱呼,這時家長就要注意培養小兒這種見人打招呼的習慣。開始是教他這種行為,反覆強化,使之形成一種固定的行為模式。

在培養小兒良好行為習慣時還要注意調動小兒的主動性、積極性,要多尊重小兒,多給予情緒、情感上的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醫兒童之家 的精彩文章:

嬰幼兒早期教育中應關注哪些問題-之二

TAG:人醫兒童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