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街味道 關於孤平王力啟功王士楨三人怎麼說?

老街味道 關於孤平王力啟功王士楨三人怎麼說?

犯孤平在格律詩中是不允許的,但是唐宋以來並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因此在今天造成一些爭議。關於「孤平」的概念有三個人的說法影響比較大,他們是:王力、啟功、王士楨。

一、王力說

王力是研究中國漢語詩律學的奠基式學者。我們現在學的詩詞格律書,內容都是從他的書里搬運的,因此他的好多觀點幾乎就是「真理」,關乎詩詞的爭論,你搬出王力來,基本就KO對方了。

但是王力關於孤平,只說了一種情況:韻句中除了韻腳外只有一個平聲。

他舉例說:五言的「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是仄的話,就是「孤平」。補救的方式是第三字和第五字改平聲。即:仄平平仄平和仄仄?仄平平仄平。

例如:繞澗白龍下,接天蒼海齊。

接字是入聲,仄,第三字必須是平聲:蒼。

王力教授

二、啟功的說法

啟功關於孤平的說法是:兩仄夾一平。王步高先生在他的講座中指出這種說法的漏洞

1.比如七言:仄平仄仄平平仄,前三個字「仄平仄」很常見。這個說法我覺得沒必要講,啟功肯定說的是五言,七言這種情況是常識,不需要單獨說。

下面再說孤平,老街就不談七言了。

2.平平平仄仄的變格

王步高教授還舉了這個例子:平平仄平仄,在唐朝就幾乎當做正格了。這個句式有力的反駁了啟功的說法。

王維:「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灄。

寒山轉蒼翠 平平仄平仄

我不知道啟功的原話是什麼,因為平平仄平仄是唐詩常見體,啟功不可能不知道。或有詩友能了解給予老街啟發。

因此啟功的說法似乎確實不妥。

3.看一下這個有趣的例子

這是我寫這篇文章才發現的:

《過宋員外之問舊庄 》杜甫

宋公舊池館,零落守陽阿。枉道祗從入,吟詩許更過。

第一句:宋公舊池館。仄平仄平仄,用啟功的說法前後都是孤平了。

這是平平平仄仄的變體平平仄平仄,但是第一個平老杜又改為仄了。我們後人寫詩一般不會用「仄平仄平仄」,這種句式也會被歸為孤平。

又如杜甫的:蕭蕭古塞冷,漠漠秋雲低。三平調,也是後人律詩中絕不能出現的。

老杜說過:晚節漸於詩律細。律詩各體與修辭方式是在老杜手中發揚光大的,王國維把周邦彥比作「詞中老杜」說的就是這件事而不是憂國憂民。

啟功先生

三、王士楨的說法

王士楨的說法是:沒有連續兩個平聲就是孤平。

這個說法前些年在網上有人說是自己發現的新觀點。王步高教授肯定地說,這個觀點是王士楨最先提出來的。

四、除韻外只有一平而不算孤平

1.仄仄仄平平

王力的定義解釋不了這個句式,但是王士楨的說法可以解釋。

2.仄仄仄平仄

這種句式是仄仄平平仄的第三個字改仄了 ,這種句式好像也是啟功的說法。

如王維: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值和接都是入聲,仄仄仄平仄。

但這種句式不是孤平,叫做半拗,在唐律詩中很常見。半拗可以救也可以不救。救的方式可以看《老街詩詞閑話11-格律詩怎麼救拗?》

五、野火燒不盡算什麼?

野火燒不盡,仄仄平仄仄,也只有一個平聲。這又是啟功的說法了。老街味道在我的文章《老街詩詞閑話11-格律詩怎麼救拗?》,這種句式是放到與孤平一起講的。

仄仄平仄仄與仄仄仄仄仄都是拗體句,在律詩中是必須救拗的。

留學在外的王力先生

關於什麼是孤平概念,自古沒有定論,但是不可犯孤平是格律詩約定俗成的。

我昨天在回答《高山流水藏頭詩》中四首的後兩首,結尾是犯孤平的,就只能算古絕句,不是律絕句了。

我看過幾首唐朝科舉的試卷 (我看的並不多,未免偏頗)是不犯孤平的,可見唐人還是很嚴格。

唐朝大詩人錢起的試卷:《省試湘靈鼓瑟》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老街味道不是專家學者,沒有拜過師求過學,所學均是道聽途說,未免有錯誤,歡迎詩友們少鼓勵多指正。

我以為,去爭論關於孤平的概念是浪費時間,看明白後作詩不要犯孤平就可以了。

@老街味道

2018-3-2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街味道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的兩次紅海行動

TAG:老街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