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是我的童年啊,我怎能忘記

這是我的童年啊,我怎能忘記

很想說說過去,卻總是談著談著就熱淚盈眶,心情複雜。今天,我還是認真的寫下了。這只是一篇個人的回憶,非常感謝您的閱讀。

說到小時候的夢想,很大,很遠,也很有趣。

小時候聽過最多的是 「以後我要開家小賣部,然後賣很多東西。而且我要每天坐在小賣部里吃零食,吃泡麵……」 但是,當時我們最擔心的是要是東西唄我們吃完了可怎麼辦,而且還是自家的小賣部。但是,當你真正開一個小賣部時卻不想吃了,也捨不得吃了。

前幾天我在遍尋各大網路零售app而找不到一包蛋酥夾心餅乾的時候,突然就很懷念過去的味道。

那天,看見某位高中同學發了一條朋友圈,配圖是六包蛋酥夾心餅乾,那一刻,我垂涎三尺。

於是,二話不說打開淘寶京東等,搜索那包很熟悉的餅乾。在翻了幾頁淘寶後,終於在末尾看到它的倩影。在問了客服無人回應的情況下,我還是下單了。那天沒錢,都是鳳兒代付的。後來,在提醒好幾次發貨的情況下,等了兩天,還是沒有發貨。我還盼望著,盼望著,最後實在不發貨,一氣之下退款了,等我再打開淘寶時發現它已經下架了。

後來搜了搜網頁,發現它出現在很多不合格產品的名單里,但是,卻依然無法阻擋我對它的喜歡。

那是一家糕點店,記得以前聽外出打工的人說,他們每次都是一箱一箱的帶去目的地吃,外邊根本找不到。也對,在童年的記憶里,幾乎每家小賣部都有夾心餅乾,而且價格永遠是2.5元。就算這樣,小時候能吃得起夾心餅乾的人很少,能買得起一包夾心餅乾的人在我們眼裡簡直就是富翁。大人對蛋酥夾心餅乾的叫法——夾心餅乾,談到夾心餅乾,他們的觀念里只有它。每次去親戚家,都是說「你買瓶酒,帶點糖,還有夾心餅乾也可以的……」它真的是充斥了我們很多人童年的記憶,後來長大了,接觸少了,吃得也少了,只是那種記憶從未消失。

小時候對於錢的概念是: 有一塊錢的是富翁,有幾角錢的是中產階級,有一兩角的是中下層階級,沒錢的就是無產階級。而我經常是屬於無產階級,只有在考試、節日、活動時才會擁有幾角錢或者一塊錢。那時候的一塊錢怎麼花?捨不得,真的。先跑去小賣部買根辣條(一根根或者一片片的樣式)——一角錢,買個泡泡糖——一角錢。剩下八角錢,留著。每到下課時都跑去小賣部,或者隔兩節課去一次,一次一角或者兩角。那樣,自己的手裡就會一直有錢,一直可以用。小時候的作業本,質量好的一本五角,不太好的一本兩角,鉛筆一隻兩角,偶爾帶一塊錢來買作業本,剩下的一兩角錢就買吃的。關鍵是,泡泡糖還捨不得吐掉,辣條也捨不得吃完,總是慢悠悠的,細嚼慢咽。那種喜歡,那種不舍真的是不知道怎麼表達。

在小學時,零錢是難得的。偶爾爸媽有零錢,比如給你一張五角或者一塊左右就已經很不錯了。考試的那天,偶爾帶一兩塊,能帶得起五塊十塊的都是有錢人。(至少在童年的記憶里是這樣子)

低年級時,由大自己幾年級的姐姐帶,錢自然也不會落到我手裡,但是姐會拿吃的給我。

一年級,校長是楊超,沒有課本,語文老師沙老師看我有點聰敏就把一本有字的書送給了我,也就是說一年級我幾乎沒有學26個字母,以至於直到上了中學我都還分不清各種拼音。

小學沒有午飯,每天在飢腸轆轆中度過,於是,會從家裡帶吃的去學校。有錢的孩子帶的是米飯,沒錢人家的孩子帶的是洋芋和包穀,但是總歸是有飯吃的。小學到五年級從村小畢業,實在數不清自己吃了多少洋芋。記得一年級在課堂上,自己偷偷的用手扳開洋芋吃,不小心被老師發現。老師命令四個男生把我拖出去,我用盡蠻力,勾住桌子,拉住椅子,最後只能由老師親自把我抱出去。記憶中,我很小,卻調皮。

小學時用早上的太陽光照到哪兒看應該到了多少點,應不應該去上課了。二年級的某天,父親不在家,我和母親,姐妹四人去種蕎麥,由母親犁地,我和姐姐撒種子。那塊地實在太大,直到太陽曬到我們對面才反應過來要去上課,在我們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很多小孩已經在去學校的路上了。於是,趕緊換衣服,扒拉幾口飯就沖向學校,最後還是遲到了。那天,教語文的楊老師踢了我一下,我至今記憶猶新,他可能再也不記得了。後來他被調去中學的時候我和他打招呼,他也是完全沒有印象,只是還認識我。在某次開運動會時,老師讓我舉班牌,給我一個牌子,一根木棒,就是沒有訂在一起。我把它拿回家,讓父親把它用釘子釘在一起。第二天拿去學校,我不好意思把它直接從校門口拿進去,於是從窗戶翻了進去。

三年級,有兩個很漂亮的女老師,走路總是「咣咣咣……」,低跟鞋擦出誘人的聲音。老師對我極好,不過,施老師總是喜歡用食指指著回答不出問題的同學說「你給我出去……」。她對我很好,還在她調去中心校任職後送給我一個黃色的小包包,一直捨不得用,直到後來被用來裝白天放牛時的午飯。三年級,教室在老師的卧室旁邊,在進門右手邊的盡頭,記憶猶新的是,下雨天,教室里總會多出來一個東西,就是支撐天花板的松木頭。教室的地皮,總是深深淺淺,桌角總會陷進去,腳上總是有土。

四年級,某次考試,我和堂妹被分到一起坐,她三年級,在我做完題目的時候,我就一點不漏的把答案全部告訴她。老師實在看不下去,原先讓我乖乖坐好,後來直接把我請了出去,讓我去外面休息。還有一次,不知道我犯了什麼錯誤,按現在來講或許是頂撞教師。於是,教我語文的劉老師把我作業扔了出去,還說「比你優秀的多了去了,你不想學就不用學……」現在,劉老師在新營盤小學教書,估計他早就忘記了,可我還記得。還有一次,臨近期末時的一節音樂課,上課鈴響後我們開始唱歌,唱得起勁時,馬老師突然出現在窗口。看我們鬧得很歡,啐了一口,然後扭頭就走。當時我們還沒反應過來,等老師走進教室時,他說「你們去看看哪個班和你們一樣還在唱歌,都要期末了,你們好好去看看……」 說著把我們全部趕出去,逛了一圈其他年級的教室,回來後就趕緊安分的坐著學習了。其實,就村小的教學質量而言,我們那一屆真的是最優秀的,最棒的。

五年級,已經是村小的學長學姐了,但還是隱藏不了那股調皮勁。記得那時候特別興比抓石子,具體的個數是多少我已忘了,只是拿著一大把,少說也有幾十個。每到下課時間,教室後面就會划出一個圈,堆上石子分好陣營開始抓。某天玩得太盡興,都沒有聽見上課鈴聲。直到校長突然出現在教室里,罵了我們一頓才幡然醒悟。不過,老師只是讓我們單腳站立一節課就完事了,估計是覺得罵我們他也不好意思吧。還有,四年級時住校的第一天,因為沒有鬧鐘無法看時間,而在夏天,天亮的很早。於是全班人就在月光下起床,跑去有一公里遠的河邊洗臉,那時候是真的不害怕,雖然講究鬼神,不過膽子是真大。回來後每個人都在教室坐著背書,背了一會兒老師走進來說你們回去睡吧,還早。我們還是繼續坐著,後來男孩子們去睡了,女孩子也就去休息了,講真後來睡了很久,原來當時才四點……記得某天吃完飯的黃昏,本來是應該背書的,而我們吵著鬧著讓老師帶我們玩。後來老師一生氣讓我們蹲馬步,蹲得弄哭了幾個同學,那是我這輩子蹲得最累的馬步。後來,家庭發生變故,只是一直好好的生活了下來。高年級總是給住校生削洋芋皮皮,飯總是喬粑粑或者米飯,菜總是洋芋酸菜湯,只是我們吃得津津有味,並不嫌棄,畢竟溫飽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小時候,考試的那天,小賣部的叔叔阿姨會把物資放在外面擺著賣。在村小讀的時候,小賣部的叔叔是四叔,於是考完試後跑過去和他一起賣,自然可以吃到一些好吃的。那時的物質是多麼貧乏,連親人都不能關照太多。我還記得,三年級的某次考試,父母發生爭吵,他們沒給我零用錢,去考試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沒有帶零花錢,那天四叔給了我兩塊,對於這一點,我記到了現在。

大概到了五年級,似乎對於錢的概念變了一點,雖然還是有很多一角兩角五角,但是那時候每11天可能帶的是一兩塊錢。那時候住校,一個班十二個人。黃昏吃完飯後,便去打籃球,籃球場是一塊直接開墾出來的地,沒有打地皮,那時候的籃球總是有塊地方是被扎了突出來的。打籃球,少不了撿球,球場邊是山崖,山崖下是河流,球總是不合時宜的滾下去再被撿回來。第一次男生和女生打籃球,不小心被球打到,但是最後我就那一下子進了一個球。我們那時候總是想,球什麼時候會破這個問題。當然,偶爾會有村子裡的叔叔或者大哥哥過來打球,當時有一個特別厲害的叔叔能把球從這方直接扔到那方,進球命中率超級高,還有個大哥哥很高,很喜歡蓋帽。

打完球後,就去黃昏讀,圍著校園,在各個教室里的角落讀書,背書。那時總是有一個同學背得很快,把每一篇都背了下來,課本上都寫了「背」字和日期。我有時候特彆氣惱,為什麼我就是背得比他慢,張老師就說「你得用心,才記得熟。」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記憶力超群,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或是大學,但是當時也是一個把很多文章背下來了,是環境使然吧。

11天一個大周,放學的那天,每個班按照順序站好。低年級的孩子們開始告狀,說這個怎麼怎麼了,那個怎麼怎麼了,總之就是特別有趣。降國旗時,總是需要潘同學徒手爬上去把旗子降下來,那時候的他們真的很厲害。小學時,特別喜歡看年輕女老師洗頭,看著那一頭秀髮,關鍵是洗髮液還能弄出泡泡,很神奇。也特別喜歡在冬日,跑去有獨立廚房的劉老師家烤火,使壞的孩子還會把手放進小孩子的背取暖。小學的廁所真的遠,很遠,它的下面是一片森林,森林下面是水溝,瘮人得慌,成群結隊去都是後背發涼。小時候的掃把,是山裡隨便扯來的各種類型的樹枝,而簸箕是大塑料袋切開的「pa shu」。小時候,住校的孩子,冬天寢室會漏水,而每一隻碗就是接水的好工具。小時候,害怕遲到,害怕老師,總是循規守矩。小時候,寫字好看的潘同學總是負責了廚房旁邊校門外的那塊黑板報。

周五下午,全校同學去很遠的地方砍柴,那時候很厲害,女老師們換上運動鞋,男老師扛鋤頭,孩子們排隊走。到了目的地,力氣大的男孩子也和老師去使鋤頭,他們的額頭總是大汗淋漓,衣襟也濕透了。老師們砍柴,其他人徒手找柴、弄斷枯樹枝。那時候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厲害,能夠找到一根木頭後,幾個人把枯枝弄斷,扛到集中地。還記得某天,一位女孩子不小心被枯枝刺到,受傷了。等到有每個人一根的數量後,按照身高或者年級,每個人分配一根扛回來。那時候很厲害,能把木頭扛過河流、扛過高山、扛過那座木質的搖晃著的小橋。偶爾還能看見蛇、幾個人講著聽來的神奇故事,你嚇我,我嚇你。

小時候,放學後的日子是比哪個孩子先到家。在那個山坡上,總有一堆男孩子貪玩,沒有及時回家。放學後的我們到家後就是割草、喂馬、放馬、除草等,似乎一刻也沒有停歇。在作業本不小心被豬雞或者弟弟妹妹們弄髒後,也怕老師會責罵。小時候······

只是童年啊,一去不復返。那些伴隨著歡樂和艱難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那些童年的懼怕、羨慕、嫉妒也一去不復返。所有關於童年的東西,都在那棟充斥著許多孩子童年記憶的屋子被拆了後消失了,再也看不見走廊上用來敲打上下課鐘的鐵片了,再也看不見球場邊的木球架了,也看不見園子里偶爾開的發臭卻漂亮的花了,再也不會經歷完小的孩子和村小的孩子進行口水戰的日子了……很多的再也不會,每個人,不論是選擇了繼續學業還是另謀生路,至少我們從未放棄堅持和努力。

希望每一個有相似經歷的你,都能成長得像我一樣每天都會微笑。

註: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涉及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謝謝。

從未忘記的善良和真誠

願你依舊笑顏如花。

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你我的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你我的島 的精彩文章:

春天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TAG:你我的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