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進深海大洋的探索者——記熱帶太平洋西邊界流研究集體
獲獎集體潛標布放團隊合影
有這樣一群人,從上世紀80年代到現在,一次次前往熱帶西太平洋海域,探索和觀測神秘的深海。他們背負著國家使命,犧牲了小我安逸,在重重困難下摸索前行,在累累碩果中尋求突破,從事著看似離我們很遙遠,實則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海洋科研活動。
他們,是深海的探索者——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熱帶太平洋西邊界流研究集體的科學家們。
日前,該研究集體獲得2017年度中科院傑出科技成就獎。
從未知到發現 重重迷霧下砥礪前行
大洋西邊界流是全球海洋中的最強洋流,對全球氣候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然而,上世紀80年代之前,我國海洋科研基本上局限於中國近海,對西太平洋環流及海氣相互作用的研究幾乎沒有觸及,深海研究領域依然空白。
1985年,在TOGA(熱帶海洋與全球大氣)國際計劃框架下,中美實現了熱帶西太平洋海洋大氣相互作用合作調查研究,其間,中科院6家研究所參與的合作調查研究項目「熱帶西太平洋海氣相互作用與短氣候」也在開展,海洋所派出了以中科院院士胡敦欣為首席科學家的「科學一號」考察船參加此次科學考察。
項目從1986年持續到1990年,共進行了5次大型海洋科考活動。「當時的條件很差。」胡敦欣回憶道,「沒有足夠的經費,更沒有先進的觀測技術,考察船上只配了一套CTD設備。價值四萬多美元的CTD設備,在當時是極為珍貴的。」為了避免出現差錯,每次下海觀測前,胡敦欣都要親自檢查,即使晚上也叮囑值班人員在到達測站之前叫醒他。
一路摸索,一路向前,直到1989年,胡敦欣帶領團隊發現在西太平洋棉蘭老海流之下,存在著一支和上層流向相反的海流,並將其命名為「棉蘭老潛流」。同時,他們還發現了「呂宋潛流」和「北赤道潛流」,改變了有關太平洋西邊界流動力結構的傳統認識,將西太平洋海洋環流研究從二維推進到三維階段。
從等待到出擊 開啟潛標觀測新時代
「棉蘭老潛流」的發現標誌著中國海洋科學研究從近海走進了大洋,但這項研究還遠沒有結束。科學家用地轉理論算出了潛流的存在,卻無法得到實測數據。上世紀90年代後,美國不再做西太平洋科考了,「跟跑」的中國也中斷了這項研究。
但胡敦欣不甘心放棄。他從2005年起召集國內外海洋環流與氣候專家,召開多次研討會。歷經長達6年的籌備,2010年4月,他領銜發起的「西北太平洋海洋環流與氣候試驗(NPOCE)」獲「氣候變率及其可預報性」國際合作研究計劃正式批准,成為8個國家19個單位參加的國際合作計劃。
胡敦欣說:「我們不能老是跟蹤國外、學習別人,沒有長進,而應抓住機遇開展研究,經過努力拿出自己的東西來。」
NPOCE是中國發起的第一個海洋領域大型國際合作計劃,以西太平洋為切入點,逐漸向中東太平洋、印度尼西亞海域/印度洋、跨赤道進入南太平洋和向北至中緯度海域等方向延伸,同時垂直方向上向更深層(包括海溝)發展,逐步使我國的海洋科學研究領域擴展到全球海洋。
NPOCE合作計劃啟動當年,在國家重大基金支持下,中科院海洋所「科學一號」在太平洋西邊界流區成功布放了兩套深海測流潛標,獲得了連續4年的海流實測數據,直接測量到棉蘭老潛流和呂宋潛流, 2014年又在北赤道流區布放潛標直接測到北赤道潛流。
2010年開始布放的6100米深海潛標,是我國在太平洋首次成功布放的最大深度潛標。團隊成員成功克服海況惡劣、地形陡峭、船舶老化等一系列的客觀問題,圓滿完成了潛標觀測任務,開啟了我國西太平洋潛標觀測的新時代。
他們不僅在潛標的設計和海上作業方面制定出一套科學化、規範化、流程化的觀測方案,而且培養了一支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青年隊伍,為後期西太平洋潛標科學觀測網的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0年第一個航次的首席科學家王凡現在已成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煙台海岸帶研究所所長、西太平洋科學觀測網項目負責人,考察隊長張林林博士現在已成為2017年西太平洋考察航次的首席科學家。
從跟跑到引領 科研步伐永不停歇
2013年中科院先導專項立項時,該集體就規劃在西太平洋布設由5個潛標陣列組成的西太主流系觀測系統。2015年起,王凡擔任項目負責人,開始實施系統建設,解決潛標數據實時傳輸問題。「西太平洋不僅是全球氣候影響變化最顯著的區域,同時也是中國從近海走向大洋的必經之地,對我國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王凡說。
對於遠洋科考來說,每個航次少則50天,長則70多天。科研人員不僅要克服暈船和惡劣天氣的影響,還要超強負荷連續作業。
據2016年西太平洋考察航次的首席科學家汪嘉寧回憶,他們遇到過一次颱風。為了解颱風對於海洋的影響,科研人員每隔半小時靠近颱風放置設備,測量海洋數據。「其實我們就是想看這三個時間段海洋的變化,越靠近颱風,得到的數據越多、越珍貴!」他說。
項目進行期間,最困難的事莫過於潛標的布放和回收。2015年,科研團隊面臨非常關鍵的一步,是否能完成18套次潛標回收和布放任務,決定了潛標觀測網建設的成敗。王凡擔心年輕科學家心理有壓力,決定自己帶隊去這個航次。「如果這個事做成了,就是集體的功勞,出現問題了,那我來負責!」
為了提高成功率和工作效率,王凡帶領團隊對前面幾個航次的作業進行統計,摸索建立了一套關於深海觀測網建設的標準化流程。經過幾年的建設,潛標回收的成功率已經達到96.6%,實現了觀測網的穩定運行。
建設西太觀測網的另一個目標是實現深海數據的實時傳輸。只有這一目標實現,才能對我國的海洋環境氣候預報產生有效作用。從2015年到2018年,王凡帶領團隊為實現目標而努力。
2016年,一套實時傳輸潛標成功布放,實現1000米深度以上溫度、鹽度和洋流等數據1小時1次實時傳輸;2017年航次布放的20套潛標中,有15套是實時傳輸潛標,實現了深海3000米水深溫度、鹽度和洋流等數據1小時1次實時傳輸,這標誌著「西太平洋實時化深海科學觀測網」基本建成。
剛剛順利返航的2017年航次首席科學家張林林介紹,經過連續74天的艱苦奮戰,西太平洋主流系5個潛標陣列第一次實現了全面覆蓋,將為研究主流系、暖池變化及其對氣候(厄爾尼諾、季風降水)的影響提供寶貴的科學數據。
但這些還遠遠不夠。王凡說:「中國的海洋科學研究整體上還落後於世界海洋強國,我們不能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要繼續拓展觀測區域、升級探測技術,不斷夯實海洋科學跨越發展的基礎。」
已到耄耋之年的胡敦欣,對國家海洋科學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他正在籌備發起一項「熱帶印太輻聚區研究」計劃。
他們,這群海洋科學家團隊,堅毅求實、創新奉獻,為解決諸多海洋科學發展的難題,心甘情願地在大洋深處孜孜求索……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報》 (2018-03-12 第6版 院所) 記者/廖洋 見習記者/高雅麗 實習生/郭曼欣
TAG:中國海洋湖沼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