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領讀 | 審問歐洲:二戰時期的合作、抵抗與報復
原標題:36氪領讀 | 審問歐洲:二戰時期的合作、抵抗與報復
36氪專門為讀書設立了【36氪領讀】欄目,篩選一些值得讀的書,並提供一些書摘。希望你手邊有一本稱心的書,讓讀書這場運動繼續下去。
內容簡介
一個政客,希特勒,加上一個民族,德國人,如何能夠徹頭徹尾地改變一整個大陸的面貌,這一點至今成謎,但是,德國的力量其實比人們普遍認知中的要有限。拿猶太人為例,如果沒有眾多非德國籍歐洲人的熱衷合作,納粹分子不可能達成最終的清洗程度。反之,如果沒有眾多非德國籍歐洲人的反抗,那麼多猶太人的存活也是無法想像的。對於德國納粹,「二戰」時的歐洲不論是國家政府、地方機構,還是不同社會階層的個人,都會在不同的時機下,選擇被動順從、主動合作或是奮起抵抗。
在本書中,廣受稱讚的歷史學家伊斯特萬·迪克探究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合作、抵抗與報復。作者通過德國佔領下的以及蘇聯、義大利和其他軍事統治下的國家和人民的經歷,考察了這三個主題。他們面臨著諸多道德和倫理困境,是與佔領者合作呢,是在戰爭中保持中立以求倖存呢,還是冒著生命危險成為抵抗者呢?大多數人根據戰爭在不同時期的不同情況,選擇了所有這三種情況。
作者討論了在殘酷的戰爭之後對那些切實的或可疑的戰爭罪犯以及戰時合作者的肅清,這主要是通過形形色色的暴力、驅逐,以及在紐倫堡國際法庭和其他許許多多地方法庭上進行的司法審判。本書旨在幫助我們理解戰時和戰後的種種道德因果。
作者簡介
伊斯特萬·迪克(István Deák),哥倫比亞大學賽斯·洛榮譽教授,生於匈牙利,並在那裡進入大學讀書,後到布達佩斯、巴黎、慕尼黑和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歷史,1964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他出版的作品有《魏瑪德國的左翼知識分子》(1968)、《合法革命》(1979)、《超越民族主義》(1990)、《文集:希特勒的歐洲》(2001)等。迪克還與揚·格羅斯以及托尼·朱特合作編寫了《歐洲報復里的政治:二戰以及戰後餘波》(2000)。他是匈牙利科學院的外部會員。
書籍摘錄
第三章
失敗與投降
——歐洲與希特勒的蜜月期,1939-1941
1939年9月,波蘭悲慘滅亡,接下來是相對平靜的7個月,也就是所謂的英法與德國之間的假戰。後來,蘇聯紅軍襲擊波蘭,打破了國際舞台驚人的沉寂。蘇聯的動機就是希望藉此把自己的勢力範圍從波羅的海一路擴大到黑海。在1939年11月到1940年3月之間的蘇芬冬季戰爭中,一邊是人口400萬的國家,另一邊是人口1.7億的國家,可是一開始,竟然是芬蘭一路取勝。領導不力和士氣低迷,讓蘇聯經歷了慘痛的失敗,不過最終蘇聯還是取得了勝利,逼迫芬蘭簽訂和平協議,並做出一些領土上的讓步。
芬蘭贏得了兩大交戰陣營的一致讚賞。但公眾卻輕易忽略一件事—沒有一個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在第一時間向鄰國芬蘭伸出援手,連外交上的支持也沒有,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納粹德國是蘇聯的同盟,沒有一個斯堪的納維亞政府願意去激怒希特勒。在一年半的冬季戰爭中,丹麥和挪威慘遭德國佔領,芬蘭捲入了與蘇聯更加殘酷的第二戰,唯有瑞典保持中立,代價就是源源不斷地為納粹德國供應鐵礦石、鋼材和機器。
希特勒從冬季戰爭中得出了一個正確的結論,那就是歐洲民主國家不會真的聯合對抗侵略,而是會盡量避免衝突,一旦失敗,就會各自投降。但希特勒也誤以為蘇聯已經孱弱得不可救藥,是他口中「群龍無首的泥塑巨人」,同時也是第三帝國的致命威脅。
有些答案今天已經難以參透:北歐和西歐的國家在經濟上都躋身世界最發達行列,人民體魄都格外強健,為什麼不肯為戰爭做準備?挪威當時有300萬居民,丹麥人口接近400萬,荷蘭差不多900萬,比利時人口遠超800萬,法國人口4000萬,每個國家都能召集一支強大的軍隊。
況且,荷蘭、比利時和法國還坐擁龐大的殖民帝國,這三個國家可以獲取的物力和人力(殖民部隊)遠超德國。法國軍備生產上的領先優勢差不多維繫到戰爭爆發前,法國的海軍比德國龐大,這些優劣對比還只是冰山一角。
根據當代軍事思維,實行普遍徵兵制的現代工業化國家能夠訓練和調動10%的人口參戰。這就意味著比利時可以擁有一支80萬人的受訓部隊,而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的軍隊加起來可以達到700萬或800萬人。
只要眾志成城,他們就可以打造出一支世界頂級的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部隊,另外,英國和英聯邦國家的介入幾乎已成定局,這樣的聯合軍隊沒必要只做做抵抗的樣子,他們是可以打敗納粹德國的。哪怕他們只是擺出齊心協力的姿態,也會讓希特勒打退堂鼓,放棄侵略。
但很多事情,看上去很美,現實卻是另一副模樣。挪威、丹麥和荷蘭在「一戰」中就保持中立,這次還想繼續中立,這就明顯限制了軍隊規模。荷蘭,堂堂一個富裕國家,擁有將近900萬忠心臣民和龐大的殖民帝國,卻只有26輛裝甲車,至於坦克數,零!靠這些來抵禦潛在的德國入侵,簡直匪夷所思。
其實,荷蘭將領已經從落入他們手中的資料獲得切實證據,德國一旦與英法開戰,德軍就會入侵荷蘭—事實上,德國真的在1940年5月揮軍荷蘭。一些德國將領在1938年就開始密謀推翻希特勒,他們反覆告知英國,並通過英國傳達給所有牽扯其中的國家——德國元首正在計劃襲擊他們。但是,丹麥人非但沒有參與共同協商,還從與德國接壤的邊境撤回了本就單薄的軍隊,以告示天下,他們無意防禦自己。而挪威人和荷蘭人則是一再強調自己是中立的,就連德軍都已經開始向他們進逼了,還是不改初衷。
「一戰」之前,法國政府和軍隊所做的籌備工作都是為了報復德國,防禦計劃是沒有的,當時盛行的理念就是「攻擊,一直攻擊」。1914年8月,當德國右翼部隊暴風雨一般地穿過比利時向巴黎挺進,法國最高指揮部投入了數百萬人來攻打德國左翼部隊,結果慘遭滑鐵盧。貽誤戰機很久之後,法國和英國遠征軍才改變戰略,最終在巴黎附近的馬恩河(MarneRiver)阻止了德國的進攻。
法國人從「一戰」中吸取的是錯誤的教訓,現在又忽略了坦克和飛機帶來的改變,還寄希望於防禦工事馬其諾防線(Maginotline),要知道,當時的馬其諾防線還沒有完全覆蓋到法國-比利時邊界。1940年5月,德國人輕易攻陷法英前線,繞過了馬其諾防線。簡而言之,1940年4—6月間,德國軍隊征服了北歐和西歐,付出的代價卻可以忽略不計。另外,德國還獲得了一個工業基地和港口設施,從那時起,德國就是一副所向披靡的樣子了。
對這場集體崩潰的原因,我們的認識還是不足,但有一個原因還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西歐和北歐國家的政府、軍隊和人民在遭遇德國納粹侵略時擺出一副失敗主義者的樣子。尤其是在法國,很多右翼政治領袖和大企業主誤以為共產黨可能會接管他們,對他們來說,被納粹統治,也好過被共產黨統治。正如有些人所說的,「希特勒好過斯大林」。
更糟糕的是,這些國家的政治極左翼人士還激烈反對重整軍備和「備戰」,也毫不掩飾對「資產階級法蘭西共和國」的厭惡。而法國的共產黨領袖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後,實際倒向了納粹陣營,四處宣揚法國正在發生一場「資本主義陣營內的帝國主義戰爭」,並鼓動大眾起來反抗。「反對戰爭和法西斯主義」,就是共產黨掀起法國軍工業大罷工時用到的口號。
另外,法國社會普遍渴望和平。法國人羨慕德國納粹黨和義大利法西斯主義取得的經濟和社會成就,至於這些成就裡有多少水分,不是我們討論的主題。法國人還蔑視「腐敗的共和國」,以及法國指揮官們超乎想像的昏聵無能。但是,各種負面的宣傳,加上這麼多的因素,也無法幫我們釐清西歐和北歐不願意聯手的原因,他們寧願遭毀滅,被佔領,全民受辱,也不願意武裝抵抗侵略,還是令人費解的。
合作,過去還只是個理論上的問題,但是在1940年6月22日法國投降以及菲利普·貝當元帥(MarshalPhilippePétain)領導組建新政府之後,合作就變成一個切實的問題了,而且刻不容緩。貝當承諾,在投降之餘,會進行「民族革命」,打造一個煥發新生的親德法國。
在探討任何細節之前,我想指出一點,這些國家與納粹德國合作,或者至少可以說是容忍德國人的存在,有一個主要原因是德國佔領軍初期表現得堪稱模範。無論是在挪威遙遠的北方納爾維克(Narvik),還是在法國南部的波爾多,德國士兵都接獲命令要彬彬有禮,遵守當地習俗,買東西要付錢—只是用的也是佔領區的錢,價格也有爭議。
換句話說,這些德國士兵表現得如同最好的遊客。流亡英國的政客對外宣揚說納粹多麼殘忍,說民眾第一時間抵制德國人的存在,其實都是一面之詞。而從當時流傳的一些照片上可以看到,丹麥金髮女郎和德國士兵手挽手,優雅的巴黎女子在德國軍官的陪同下現身瓏驤(Longchamp)賽馬場,除了照片,還有佔領者與被佔領者初期也是合作順利,這都讓流亡政客的說法站不住腳。
這些國家如此輕易地接受這般恥辱和失敗,德國人為什麼還要對他們以禮相待?原因很簡單:希特勒其實無意殖民北歐和西歐,他也不情願在這片土地打仗。他甚至不確定是否想把以前屬於德國、現在位於法國東北的阿爾薩斯-洛林重新併入德國領土。納粹發動全面進攻,想要殖民的土地不在西邊和北邊,而是在東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納粹有必要接納西歐和北歐的合作意願,而且大體也是這樣做的。
顯然,這麼多國家,不適合一概而論,畢竟國與國在地理位置、國家傳統、歷史政治和種族問題上還是相差甚遠的,挪威和比利時就是這樣。雖然德國在初期表現得普遍克制,但各個戰敗國受到的待遇還是有著天壤之別的,原因就很龐雜了,比如當地居民的種族,投降時的情況,該國的戰略和經濟地位,國民和領袖的合作意願,還有最後一點,不過也同樣重要,就是在爭權奪利中,最後贏得控制權的是德國哪一個權力集團。這些戰敗國當中,沒有一個拒絕與佔領者合作,但也沒有一個能完全滿足德國的要求。
邁向一個「大日耳曼」民族?
毋庸置疑,「種族」是納粹眼中的一個重要考量:挪威人、丹麥人、荷蘭人和比利時大多數說佛蘭芒語(Flemish-speaking)的人都是日耳曼人,與日耳曼民族血脈相連。與德國西南部接壤的小國盧森堡大公國(GrandDuchyofLuxembourg),1940年5月被德軍佔領,也是操著一種德語方言的日耳曼人。
德國納粹尤其看重挪威人,認為挪威人是理想的「北歐雅利安人種」:高身材、體格健壯、金髮碧眼,極其適合交配繁殖後代和參加德國偉大的民族事業。但是說起來,大多數德國人並不是金髮碧眼的,在納粹的概念中,挪威人代表了備受推崇的維京人傳統(Vikingtradition),他們是無畏的戰士和海員,是勇士中的勇士。
在納粹看來,丹麥人和挪威人同屬一類人種,但差別在於,挪威軍隊迎頭抗擊了德國侵略(事實上得到英、法、波蘭軍隊的支持),雖然短暫,但很英勇,而丹麥人沒開一槍就投降了。還有,挪威國王哈康七世(KingHaakonVII)及其政府逃亡到了英國,只有軍隊投降了,而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十世(KingChristianX)立刻就簽了投降書。
政府、議會、各州和市政機構都繼續運作。因而,德國派高級專員對挪威人實行專制統治,由自封為挪威首相的維德孔·吉斯林(VidkunQuisling)進行協助。(眾所周知,雖然吉斯林不情願,但他的名字還是成了自願、有意識與佔領軍合作的代名詞,這也是源自他一早與德國合作的行為。)而另一方面,丹麥人則得以保留自己的政府和法律體系,可謂是順者昌的典型例子。
淪陷的挪威由本國人治理,德國進行密切監督,而丹麥則延續了過去的政府組織,甚至在1943年3月還舉行了公平公開的議會選舉。選舉中,社會民主黨獲得最高選票,而丹麥納粹黨僅獲得略高於2%的支持率。在挪威,佔領者與被佔領者之間的關係從一開始就很緊張,而丹麥的條件接近理想,能夠駐紮在那兒的德國人是很幸運的。
這兩個國家都有成千上萬的合作者和志願參與黨衛軍的人,但差別在於,丹麥政府成了納粹德國的正式盟友:1941年11月,丹麥政府加入了《反共產國際協定》(Anti-CominternPact),協定的目標就是要摧毀蘇聯和共產主義。丹麥政府宣布共產黨為違法組織,並逮捕了大批共產黨員。丹麥還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這樣一來,看似丹麥是在公開宣布自己贊同希特勒的戰爭目標,丹麥這一連串的親德行為,會帶來災難性的宣傳效應,而事實上,丹麥政府也在竭力降低這種影響。
在此,我要說明一點,德國與日本在1936年11月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之後,義大利、匈牙利、偽滿洲國(Manchukuo,日本在中國東北成立的傀儡政府)、西班牙、芬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丹麥、斯洛伐克和中國南京政府(另一個日本傀儡政府)都加入了這一協定,看上去希特勒及其盟友已經主宰了半個世界。但詭異的是,這個聯盟的打擊目標蘇聯在1939年居然成了德國最重要的非正式同盟,甚至在德國於1941年攻打蘇聯之後,日本還繼續與這個本該是頭號敵人的國家維持著友好關係。
當戰局逆轉,開始不利於德國之後,越來越多的丹麥人敢於公然反抗佔領者:罷工和反納粹示威讓佔領者當局在1943年8月宣布戒嚴,丹麥警察遭到監視,丹麥軍隊被解散。丹麥自治看起來得就此打住了,但實際上,稍加重組後的丹麥政府和行政機構繼續管理著這個國家,由心懷好感的德國全權代表監督,直到戰爭結束。丹麥政府玩的這一套複雜遊戲很典型,歐洲很多其他國家也是如此,只是丹麥在德國人眼中一直還是個衛星國典範,類似的還有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以及另一個更小的國家,名字在後面會揭曉。
如果我們把上述情況與同期德國人對波蘭的殘酷鎮壓做比較—波蘭城市被毀,人民忍飢挨餓,成千上萬人被隨意監禁或槍斃,波蘭抵抗者在奧斯維辛(Auschwitz)被折磨和殺害—我們就會明了,德國佔領可不是千篇一律的。同盟國宣傳說淪陷國家遭受著同樣的折磨,但事實上,在希特勒的歐洲,各地生活相去甚遠,差異化很可能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
從戰略上來講,挪威對德國人至關重要,所以駐挪威的德軍達到30萬,龐大得令人難以置信。丹麥,雖然也是一個農產品和工業品的重要來源國,但是從未面臨同盟國入侵的威脅,就連同盟國的突擊都沒遇到過。所以,有些時期,駐丹麥的德軍只有寥寥幾千人。
挪威和丹麥不同的投降模式給各國有政治頭腦的公民帶來了困擾。一個挪威愛國人士應該聽命於誰:是國王及其政府嗎?他們遠在安全的英國,呼籲大家抵抗。是國內的官員嗎?他們負責每天的事務運作,目的就是盡量讓國家風平浪靜,以改善大環境。一個愛國的丹麥人,見證了本國政府向佔領者俯首稱臣,但恰恰是政府的這一舉動保障了自己和家人過著平靜富足的生活,他又該怎麼做?
最後再說說通敵合作與猶太人存活率之間的聯繫,後面會再拓展開來說,這裡只是簡單幾句。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挪威和丹麥,猶太人的佔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只佔總人口的1%不到。挪威有1700名猶太人,但是除了一些抵抗運動的特例外,當局和人民都無意拯救大多數猶太人的生命,而在同樣與敵合作的丹麥,政府和人民,甚至連當地的德國佔領軍都一起,成功保護了幾乎全部8000名猶太人的生命。
我們能從中得出什麼結論,會放在歐洲抵抗運動的章節來講。到這裡為止,我們可以說,與敵人合作,比如高效地為佔領者生產火炮,並不代表他們就不能秘密抗擊佔領者,甚至可以拿起武器來鬥爭。相反,有些納粹德國的死對頭,在幫助納粹追捕猶太人的時候,卻毫不手軟。
德國人征服的另一個重要且高度發達的西歐民主國家是荷蘭。對於德國的無端入侵,荷蘭的軍事抵抗程度介於挪威和丹麥之間。威廉明娜女王(QueenWilhelmina)及其政府逃亡到英格蘭,軍隊投降,荷蘭人開始在政府僱員和市長的統治下安心生活。
德國人視荷蘭人為日耳曼人,所以佔領者希望他們能「自行納粹化」,並最終加入德意志帝國。因為荷蘭的戰略重要性不敵挪威,所以駐荷蘭的德軍數量很少。對德國士兵來說,能派駐荷蘭讓他們感到很榮幸,就像派到挪威和丹麥一樣。
一定程度上說,荷蘭是個特例,因為希特勒沒有把這個國家交到德國軍隊或黨衛軍秘密警察的手中,而是交給了德奧合併前奧地利地下納粹黨領袖阿塔爾·賽斯-英夸特(ArturSeyss-Inquart)。荷蘭的新任帝國總督獲得了專制的權力,便試圖教化荷蘭人,為將來加入第三帝國做準備。同時,納粹國防軍在比利時稱王稱霸。
這些淪陷國的納粹黨在戰前和戰時都很活躍,但誰也沒能壯大自己的隊伍,德國人也無意讓他們上台。德國人更青睞用經驗豐富、保守的舊體制政客和順從的官僚。不過,有意思的是,在荷蘭,一個名叫荷蘭聯合(NederlandseUnie)的組織崛起了,試圖為荷蘭的國家政治帶來革命性變革。荷蘭聯合是由反共產主義的保守中產階級所創立,希望把荷蘭變成一個一黨專政國家,既不是照搬納粹主義,也不是民主制度。1941年末,德國當局叫停了這一試驗,傳統政黨重新接管,在暗中行動。
在荷蘭,非思想上的合作由所謂的國務大臣執行。在皇室政府缺席的情況下,國務大臣負責日常事務,國家行政機構廣泛參與管理,來履行德國人的政治和經濟要求。在各項事務中,政府官員還會收集和記錄國內猶太人的準確數據。荷蘭人的精確和可靠度也感染了德國人創辦的猶太居民委員會(JudenratorJoodseRaad),那些德高望重的成員在德國長官的監管下表現得無可挑剔。
在華沙的猶太居民委員會,嚴格服從德國人的命令也是例行公事,但那裡的成員面臨著一個選擇:是集體赴死,還是努力滿足德國人的要求,把猶太人的技術用到軍工業中?最終,經濟上的合作只拯救了寥寥數名猶太人的性命,但怎麼說呢,聊勝於無。但在1940年的阿姆斯特丹,猶太居民委員會成員無須害怕被即刻處決,卻向德國人奴顏婢膝,把荷蘭每一個猶太人的姓名和數據都報上去,他們這麼做實在是沒有什麼借口了。
至於荷蘭共產黨,起初也沒有表現得多好。和法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共產黨一樣,他們的地下宣傳冊中煽動的不是反納粹,而是反對「兩個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爭奪歐洲乃至世界霸權而展開的帝國主義爭鬥」。共產黨還繼續批判社會民主黨支持「德英帝國主義衝突」。不過,很多共產主義者在德國攻打蘇聯之前就改變立場,反對納粹,也是不爭的事實。
而在荷蘭的工農業方面,與佔領者的合作是徹底的:戰爭時期,荷蘭出口到德國的貨物總價值為大約85億荷蘭盾(guilders,當時合30億美元),其中差不多三分之二都用于軍備物資。
毫無疑問,荷蘭也有英勇的、廣泛的抵抗運動,後面在歐洲抵抗運動的章節會探討。但是,當我們思索荷蘭的故事時,我們不禁會想,如果不是因為在軍事上過早地向納粹德國投降,荷蘭這個民主國家就不會與德國展開如此廣泛的合作了。
※電視媒體們小心了,Netflix打算進軍嚴肅新聞節目
※讓用戶上手即用,設計零門檻時代要來了?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