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與樊建川,將軍與毛毯,博物館與我們
每當想安利小夥伴去哪個館看個什麼展的時候,我就會被問到:
「誒,博物館裡面展覽是為了什麼」,
「完全看不懂的東西,你喜歡它什麼」,
諸如此類。
作為本身熱愛博物館的我,對博物館的喜歡好像沒有理由。有時候試圖解釋,「博物館是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的BALABALA」,別人聽不懂,也很沒興趣。
我就想,什麼時候,也有人能通俗易懂地把博物館介紹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是個這麼好的地方,該多好。
今年春天,高曉松在《曉說》的第三季開始了「博物館系列」。
在這個系列的一開始,高曉松就他為什麼要做博物館系列,以及為何選擇以通過對話博物館創辦人的方式給出了原因。
圖片源自視頻截圖
不同的博物館代表著不同的歷史節點
走過很多座博物館之後
就會在腦海里將這些歷史節點連接成線和面
這個系列的第一期,對話的是樊建川,主題是抗戰記憶。
樊建川最廣為人知的事迹,就是他以一己之力創辦的建川博物館。
可能有人知道他在創辦建川博物館之前,一直經商,曾經進入了中國富豪榜前200名。
可能有人知道他經商之前,辭去了宜賓市常務副市長的職位,為了收藏的愛好,放棄了一片光明的仕途。
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從建川博物館開始,一共建立了28座博物館,收集近800萬件藏品,並全部簽字捐給了政府。
高曉松敬佩地稱他為「樊大俠」。
圖片源自網路
說到抗戰,可能很多人會想到學生時代背誦的歷史教科書,對「正面戰場」、「中流砥柱」這些詞記憶深刻。但生在和平時代,篇幅有限的教科書,公式化的描述和背誦,讓這些歷史書喪失了令人動容的溫度,開始遭受質疑。
戰爭到底是什麼樣的?
參加戰爭的人們都在想些什麼?
那些偉人在歷史中真的和電視劇里一樣嗎?
歷史書是真有其事還是只是勝利者的書寫?
上面的問題,我也無法回答,只是想跟大家分享樊建川帶來的幾個故事之一。
圖片源自視頻截圖
這是建川博物館藏的繳獲自日軍的一條軍用毛毯。它的主人,是大將羅瑞卿之子,少將羅箭。
若是擺在博物館裡,可能因為藏品太多了,就只能介紹下這條軍用毛毯的主人,來歷,作為觀眾,看到它知道,哦,這是那時候的一條舊毛毯啊。和其它的藏品相比,它太普通了,至多不過是將軍用過的毛毯,很快就會被人遺忘。
但,在主人羅箭將軍眼裡呢?
圖片源自視頻截圖
好不容易得到主人應允,樊建川想快些帶著新得的藏品離開,避免得而復失。
圖片源自視頻截圖
在樊建川的描述中,這條毛毯好像有了溫度和靈魂,將軍撫摸著它,好像在跟自己相伴70年的老朋友告別。當毛毯作為建川博物館的展品展出時,將軍還想著去看一看它,也看一看自己從稚童到耄耋老人走過的那段時光。
現在,我似乎能夠回答開頭的第一個問題了。
博物館的展覽是為了什麼?
為了守衛記憶。
同樣的一片土地上,曾經生活過成千上萬不同的人,每個人都曾確切的存在過,生活過,喜怒哀樂過。滄海桑田,世事變遷,留下來的可能只有他們用火留下的灰燼,祭祀用的器具和墓中的一鍋藕片湯。有時候想想,那時候的人用火烤肉喜歡吃幾分熟,祭祀用具是什麼時候怎麼用,那鍋藕片湯是甜口還是咸口,都讓那些過去更靠近自己一點,也讓那些過去開始有了色香味。
可是現在的人們,不太理解博物館的定位和作用了。大家會將它當作一個收藏寶貝的倉庫,將它當作一個夏日乘涼的免費空調間,也會將它當作另一個教育的場所,卻都忽略了,每一件冰冷的器物背後,都是人活過的痕迹。
就好像將軍與毛毯的故事,在溫情之外,也告訴我們,當年的抗戰戰場,在物資極其缺乏的情況下,是中國軍人們的堅守,才有了和平的現在,並且他們仍繼續在堅守。
同樣,希望有更多樊建川這樣的博物館人,守衛著博物館,守衛著每件藏品背後的歷史,並且講好這些故事,讓更多的人一起守衛和記憶。
畢竟,在這個快消時代,可能已經沒有什麼物件和信念,能被堅持70年了。
現在你知道這些「完全看不懂的東西」,我喜歡什麼了嗎?
現「曉說第三季」已播出《口述歷史:對談樊建川》上下兩期,期待之後更多的博物館人對談。
編者按
近幾年,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策劃展覽,在博物館已經多見。在經歷了「千館一面」的門庭冷落之後,博物館也開始思考,怎麼樣更好地吸引公眾走進博物館,走近博物館,也走近那一段段歷史。「講故事」是個好方法,也須得建立在博物館對藏品的研究足夠深入的基礎之上,才能在理性之上提升感性。畢竟博物館需要的,並不只是抒情。
圖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JYT
編輯:猴皮皮
※國家寶藏湘博登場,館長說「共有、共建、共享我們的博物館」
※多圖預警!科技改變生活,科技也改變展覽——數碼巴比肯
TAG:弘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