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畫院的「西湖情」
從中國繪畫歷史看,宋代繪畫承接於五代時南唐和後蜀兩地的宮廷畫師,無論山水、人物、花鳥還是書法都在中國的文化史上彪炳千秋。另一方面,城市文化生活空前活躍使得市民階層對繪畫的需求量明顯增長,加之宋代帝皇對藝術活動贊助的熱愛,民間繪畫、宮廷繪畫、士大夫繪畫都各成體系,因而構成宋代繪畫空前繁榮的面貌。
《溪山清遠圖卷》(局部)南宋 夏珪作
西子湖畔的皇家畫院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南宋王朝遷都杭州,築宮城於鳳凰山東麓。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宋高宗趙構在臨安城東新門外(今杭州望江門內)復建了南宋畫院,成為杭州繪畫活動的中心。
隨之而來的畫院畫師們雲集西湖、傍湖而居。江南濕潤的氣候經常形成煙雨迷濛的景緻,建築掩映在湖山之間,達到高度的和諧,這些皇家畫師日日徜徉於西湖山水之間,西湖儼然成為了他們心中的「繆斯」。他們以精湛的畫藝描繪了居住在江南的南宋君民們冶遊、訪友、踏春、觀潮等閑適生活的畫面。
《西湖春曉圖》 南宋 陳清波作
起初,南宋畫院中的大部分畫家是從北宋畫院南下的,這些人有較高的藝術造詣和豐富的創作經驗。發展至後期,臨安籍的畫家不斷加入,如劉松年、馬遠、夏珪、馬和之等,形成了南北畫家相互交流影響的局面。尤以「南宋四大家」為代表(南宋四大家是指中國畫史上的南宋畫院畫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珪,亦稱「南宋四家」),產生了以李唐為首的具有獨創精神的、洒脫的、簡練的水墨蒼勁派山水,從北宋法度嚴謹和深厚的復古氣氛中解脫出來,創立了題材、構圖、筆墨均迥異於北宋山水畫風格的院體山水畫,風格去繁就簡,變雄健為典雅。
《萬壑松風圖》 南宋 李唐作
繪畫風格的變革不僅是藝術自身發展規律使然,更有主流人物和時代環境的影響,既體現了畫家在對待藝術與政治關係上的獨特表現方式,又體現了地域變遷以及南宋人追求安逸、重視內省的心境。
《秋窗讀易圖》 南宋 劉松年作
南宋「院體」山水畫成為了中國山水畫的代名詞,廣受西方與日本人所青睞,佔據著中國畫史上的絕頂風光,對後世影響深遠。
南宋畫院與「西湖十景」之名
在南宋這一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成熟期與鼎盛期,「西湖十景」可謂是當時最重要的景觀設計作品,它受北宋中國山水美學的理論影響,極為清晰地展現了中國景觀的美學理想,也集中反映了中國古代文化藝術中詩、畫、景在審美和哲學層面上的有機結合。
「西湖十景」即是重要的山水畫母題,以南宋畫院畫家為主體的突出表現,造就了西湖山水圖在歷史上的第一個興盛期。最早提及「西湖十景」的《方輿勝覽》記載:「近者畫家稱湖光四時景色最奇者有十,曰:蘇堤春曉、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落照、兩峰插雲、南屏晚鐘、西湖三塔。」究其源始,世人認為是南宋畫院的畫家馬遠、馬麟、陳清波等人收集、提煉、總結了「十景」,他們因景作畫,因畫題景,開了園林題名點景風氣之先,也間接促成了西湖文化的傳播,使西湖成為無數人憧憬之地。
《秋江漁隱圖》 南宋 馬遠作
這其中南宋畫院待詔(宋代畫院職銜設有「待詔」、「藝學」、「祗候」、「學生」等)馬遠最為著名,傳說「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麴院風荷」、「柳浪聞鶯」等題名都為馬遠所擬,可見他對西湖的鐘愛。在馬遠的作品中,時有這樣的景緻:在霧氣中若隱若現的遠山;在堤岸邊嬌俏柔美的垂柳;還有浮在水面的扁舟……大片的留白是漣漪微動的湖面,也是觀者的想像空間。正是他簡明扼要地描繪出現實景物的特點, 構圖巧妙,講究意境的創造,因而被人稱為「馬一角」。有人把馬遠的這種「邊角之景」,說成是南宋偏安的「殘山剩水」的反映。現存馬遠描繪西湖沿岸美景的作品有《西湖觀梅圖》、《華燈侍宴圖》等。
馬氏一門,前後五代人都供職於宋代畫院。馬遠之子馬麟,畫院祗候,曾畫絹本《西湖十景圖》,現流傳之作《荷香清夏圖卷》也是今天的杭州人看了就會心生親切的畫面,再現了西湖夏日朝氣蓬勃的盛景。
《荷香清夏圖卷》(局部) 南宋 馬麟作
流傳至今的南宋畫院藝術遺產
南宋畫院作為皇家的藝術機構,在杭州存在了100多年,有姓名可考的畫家有120多人,佳作如雲。這些作品,歷經天災人禍,大凡留存下來的,都被各大博物館爭相收藏。
這些畫家用他們的藝術才華和對西湖的熱愛,為我們描繪了南宋時的杭州與西湖情景,表達了他們在朝廷偏安杭州時複雜的感情世界,也給中華民族的藝術寶庫、給杭州和西湖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藝術遺產。
在現存的南宋畫院畫家描繪西湖的作品中,至今保存的尚有夏珪的《西湖留亭圖》、《西湖柳艇圖》,李嵩的《西湖圖》,陳清波的《西湖春曉圖》和馬和之的《柳堤待渡圖》等,都是畫院畫家對當時西湖的精心寫照。
《西湖圖》 南宋 李嵩作
李嵩的《西湖圖》比較完整,是現存宋代保存最完好的一幅描繪西湖全景的作品,這幅《西湖圖》是一份寶貴的藝術遺產,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西湖柳艇圖》 南宋 夏珪作
夏珪為臨安籍畫家,世居錢塘,因而在他的筆下出現了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如著名的《西湖柳艇圖》,以美妙的筆墨,真實地反映了南宋西湖的勝景,畫面生動而有變化,充分反映了湖上春意蔥蘢的自然美和遊人流連忘返的生活美,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四景山水圖卷》春:踏青,春花爛漫,楊柳蔥翠
《四景山水圖卷》夏:納涼,夏木濃蔭,碧荷點點
《四景山水圖卷》秋:觀山,秋高氣爽,霜葉盡染
《四景山水圖卷》冬:賞雪,山裹銀裝,萬籟俱寂
《四景山水圖卷》 南宋 劉松年作
劉松年是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時的宮廷畫家,《四景山水圖卷》是其代表作之一。這幅作品描繪出了他所熟識的西湖一帶士大夫階層的庭院風光,而且把遠山、湖水及堤、橋、樹、石和建築物巧妙而合理地組成一個富有鮮明季節特徵的景色,此捲圖畫分為四段,分別繪春、夏、秋、冬四時景象。
TAG:西湖文化特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