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秋山紅葉:讀《畫外話-馮驥才卷》的畫外話

秋山紅葉:讀《畫外話-馮驥才卷》的畫外話

詩人天地

生命是一場美麗的旅程

文|秋山紅葉(貴州)

圖|秋山紅葉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純音樂 

00:00/05:28

(老夫老妻/馮驥才)

讀《畫外話--馮驥才卷》的畫外話

馮驥才,大家都知道他是作家、畫家、民間文藝專家。我還覺得他是詩人。這種感覺,是在安順的一位民間文藝家邀去北京看了馮的畫展、特別是讀了友人省文聯副主席、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陳加林在安順時送給我的《畫外話-馮驥才卷》之後產生的。這本精緻的畫冊是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是畫與文的合璧,在畫家代表性畫作的旁邊配有畫家談這幅畫的創作契機和創作感受的文字。讀其畫,讀其文,實在是說不盡的愜意,道不盡的美感。誠如朱光潛談美所言,是「『我』的情趣與物的姿態的交感共鳴。」

馮,是畫家,亦是詩人。

讀畫是享受,而享受時獲得的人生啟發和為文啟悟,更是要千恩萬謝畫家了。

各種文藝形式之間,只是表現手段的不同,目的都是要展現作者的精神氣象或思想見識。所以,寫作的人去學點至少是讀點其他門類的藝術作品,那不但是有好處的而且似乎是必須的。我讀《畫外話-馮驥才卷》確實是受益匪淺。反反覆復不知道讀了多少遍,每讀一次,都有新的啟示和感想,且隨手記在紙上,積累起來,還真的可以編成一本讀後感式的小書。這裡錄下幾片,奉送給一些經常同我交流文學的年輕朋友。

(往事/馮驥才)

先看看畫家的《往事》這幅。畫家在「畫外話」中寫道:「這幅畫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覽時,有兩位歌唱家看了之後都落淚了,一位是張權,一位是關牧村。我想,她們為什麼那麼傷心?恐怕是我的話勾起了她們往日某些苦難的片斷吧。我知道,張權曾在北大荒有過一段很苦楚的日子。關牧村的經歷也十分坎坷。音樂家更容易動感情。引起她們共鳴的大概就是瀰漫這畫中的憂傷了。」原來,畫,並不僅僅是色彩和畫境,還是情呢!畫如此,文學當亦如此。

讀《往事》:

這幅畫里,那蘆葦花舉起的輕柔的美,在秋風的橫掃下彌散著傷感的無奈,花與葉,都不由自主的敘說著心裡的隱秘。我讀這幅畫時,也震撼。這就是詩,有形的畫面之外有著不著文字的詩。

他的畫,當然也得益於他的文學修養,他的文學作品,當然也得益於繪畫功夫。

(秋之苦/馮驥才)

讀《秋之苦》:

在這些凌亂的葉片當中,必有一片,是我;或者,每一片都是我。俯,或是仰,昂首,或是垂頭,都不是心甘情願,也不是故作姿態。

只因那莫名其妙的、勁厲的風,在自作多情。

(樹後邊是太陽/馮驥才)

讀《樹後邊是太陽》:

除了畫家文中所說的那些內容,我還感到,那雪地上的樹影,清明透亮,生機勃勃。因為那隱在森林外面的太陽是慷慨的、無私的,她在撫摸雖然純潔卻含著涼意的雪原,用溫度照亮地心,用金光融入雪光。

(小溪的諧奏/馮驥才)

讀《小溪的諧奏》:

對於創作過程而言,感覺和情緒往往比主題或立意更重要。如果沒有感覺氛圍和情緒狀態,即使有了主題或立意,這二者也會是生硬的,且容易造成缺乏激情的說教。畫家說他在寫作或作畫的時候常常聽音樂,恐怕就是為了喚醒情緒。這幅畫就充盈著情緒、美、和聲響,這是從若有若無的遠方汩汩流淌而來的情緒。畫這畫,畫家說他反覆聽克萊德曼的一首鋼琴曲,他說:「這幅畫不是我畫的,而是音樂大師創造的。是他給了我這種節奏感、流暢感,以及情感。」

(畫枝條說/馮驥才)

讀《畫枝條說》:

理性,最好是在生動的心靈狀態或是無思維的自我滿足的尋求中獲得、在多姿多彩的流動與變化里誕生。得到朦朧的創作衝動,比得到明晰的創作理性更加寶貴。在「筆隨手,手隨心」的狀態下,特別精彩的意象、色彩、旋律、影像、語言都可能不期而至。

(燦爛/馮驥才)

讀《燦爛》:

寫作應該是與作畫一樣,最高的境界不是你教訓了別人什麼、你的畫里或文章里有多少斑斕的色彩或流光溢彩的辭彙。最高的境界是你自己的心情得到了釋放,你自己的靈魂得到了自我滿足。自己的心靈沒有釋放,你的心靈又怎會進入別人的心靈?你的靈魂沒有得到自我滿足,又何能滿足別人?

(醒前態/馮驥才)

讀《醒前態》:

感謝老馮的這一幅畫,使我生髮對文章的思悟。文章,不要擔心思維的模糊和情緒的朦朧。好的作品,往往是在朦朧柔美的意緒里漸次「偷得」並呈現出思與想與美感。寫作過程和作品成型時的模糊,有著別樣的快慰和美學價值。寫作,就是在於無聲處於無痕處的模糊現象里的尋覓和挖掘。如果普天下都是美人,我們就沒有必要去塑造美人。寫作——很苦,但「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真的——很酷!

(春天/馮驥才)

讀《春天》:

畫家:說「春天不是一種氣象和景象,它是一種生命狀態。」

那麼,畫家畫春天,就不是著意於「氣象」「景象」,而是著眼於「生命」及其「狀態」。我在這幅畫里讀到了告別喧囂的桃源氛圍,讀到了滄桑之外的氣定神閑。當然,老樹下的漁舟,那泊在春水泥草旁邊的漁舟,也還是要欸乃一聲打漿出行、以致「輕舟已過萬重山」的。

春天,「二月初驚見草芽」,這是天地元氣的復甦,是辭舊迎新。我們的詩文,若能象春天那樣富於元氣、像草芽那樣讓人「初驚」,那就了不得!

限於微刊的尺幅,這回就錄這幾片。

作者簡介

岳德彬貴州省報紙副刊研究會副會長。加入國家級和地方的一些文學協會學會。在國內包括香港及海外發表散文詩、新詩、散文、隨筆等。獲過獎。有作品被選入多種集子。出版個人專著多部。

編委組:

顧問:蔡 旭 譙達摩

主編:藍天雁

副主編:彼岸煙火

編委:陽子(陽江) 李虹樺(茂名) 池德(江門) 蝶舞清風(廣州) 海潮(廣州)(排名不分先後)

法律顧問:林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粵詩苑 的精彩文章:

人生行吟 方如利:佛燈
「回家」主題徵文503號

TAG:南粵詩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