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檢察官讀詩:鄭蕾朗讀《半個故事》

檢察官讀詩:鄭蕾朗讀《半個故事》

半個故事

作者:鄭蕾

清晰的夜,

回憶忽隱忽現,

淡卻濃烈。

思緒帶著三分睡意,

不聽勸告地追逐著。

多想告訴他,

還有半個故事,

一陣子,或是一輩子。

風不知在和誰捉迷藏,

調皮地跳到床頭,

又任性地帶走溫度。

想在月夜裡,

尋找那一個陽光下的驚喜,

伸手就能觸碰,

轉身就不見的畫面,

零零散散碎成星星。

我努力地拼湊著那半個故事,

裝進信封,抱在懷裡。

夢見,

你微笑著,

將它開啟。

朗讀者:鄭蕾,浙江檢察官朗誦團成員,來自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檢察院,從事未成年檢察工作。

點評:夢境與人生

勞月

兩年前,來自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檢察院的鄭蕾在這個「檢察官讀詩」欄目里朗讀過她和她的同事寫的一首詩《致所有被封存姓名的孩子》,讓我們感受到檢察官對那些未成年的迷途羔羊的殷殷感情。今天,鄭蕾又給我們帶來她的新作,這首描寫撲朔迷離夢境的《半個故事》。

每個人都會做夢,但對於夢境,我們都缺少記憶。哪怕剛剛夢醒,我們都記不起夢裡的場景。鄭蕾在這首詩里,卻能惟妙惟肖地描摹出夢境,實在難得。夜裡躺在床上,我們常常會回想起什麼,這種回憶用「忽隱忽現」、「淡卻濃烈」來形容恰到好處。我們的理智總是想停止回憶,儘快進入睡眠,而思緒卻不聽招呼,像捉迷藏一樣到處遊走。夢境里的畫面彷彿觸手可及,可你一伸手就碎成漫天繁星。這種場景我們都親身體會過,所以讀來會倍感親切。

古人云,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雖然直到現在,我們仍然說不清楚夢究竟是什麼,但它至少與人的認知、記憶和精神活動有密切的關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和制約,思緒無法自由暢通。於是,在潛意識的夢境中,那不受羈絆的意識就會營造出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的另外「半個故事」。所以,我們往往把夢稱之為「美夢」。

如今,馬雲那句名言「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已經家喻戶曉,成為無數年輕人的座右銘。這就是現實生活的「半個故事」和夢想的「半個故事」的關係。只看到現實的人是乏味的,只在夢裡生活的人是要碰壁的。只有善於把現實和夢想結合起來,你才有可能擁有美好的人生。只有「半個故事」,人生是不完整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勞月夜聊 的精彩文章:

從小說到電影:《西遊記》的啟示
奧斯卡點評之《逃出絕命鎮》:驚悚恐怖的外殼和諷刺嘲弄的內核

TAG:勞月夜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