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元璋:鄱陽湖只有血色,沒有浪漫

朱元璋:鄱陽湖只有血色,沒有浪漫

衝天的火,映紅了人們的眼睛,映紅了鄱陽湖的水面,映紅了無盡的天際。從此,水天一色,赤如鮮血。徐達站在船頭,望著身後跟隨而來的船隻:這是他的先鋒隊,也是敢死隊。

和陳友諒的巨艦相比,徐達帶領的這些船小得就像螞蟻,毫無威力可言。但徐達相信自己——他相信,憑藉自己對陳友諒的了解以及對敵我雙方情況的分析,他已經找到了克敵的良方。

只要依計行事,定能旗開得勝。此時的鄱陽湖,微風徐徐,波光粼粼,正是一派湖光山色。可徐達無心觀賞,他命令所有船隻加強戒備,全速前進。目標:無敵艦隊。當徐達的船隊出現在陳友諒戰艦身前時,漢軍竟然一時之間被震驚得毫無反應。他們萬沒想到,如此弱小的朱元璋水軍竟然敢首先發起進攻。

就在他們恍神的一瞬,徐達命令艦隊分為十一支小隊,從不同方向進攻敵軍的戰艦。在出發前,朱元璋已為這次衝擊作好了安排。他命令所有的船上按順序排好火器和弓弩,當靠近敵船後,先向船上發射火槍,然後發射弩箭,最後攀上敵船,和敵人短兵相接。

陳友諒的船,最大的優點是大,最大的缺點也是大,面對來自不同方向的進攻,它必然會顧此失彼,躲閃不及。哪怕是一點點的遲緩,也能成為徐達搶佔敵船的絕好時機。

這是一個完美的計劃,而徐達,則是最完美的執行者。在戰鬥中,徐達一直身先士卒。士兵們無論何時看向徐達的旗艦,都能看到他們的將軍挺立在船頭,如雕塑般絲毫不懼。

這一來,所有人的鬥志都被激發出來,沒有人退縮,亦沒有人膽怯。將軍於刀光劍影中一馬當先,吾等又有何懼!古來將者,或是運籌帷幄的儒將,或是衝鋒陷陣的猛將;文、武相交,均有所長,亦各有所短。

儒將或短於孱弱,猛將或失於莽撞。真正的名將,須是此二者的完美結合體,既要能在千里之外謀劃指揮戰局,又要隨時做好馬革裹屍的準備。古時將軍元帥很多,但能成為名將的卻是屈指可數。而徐達,就是一代名將。

縱觀他的一生,絲毫不愧對「名將」二字。當陳友諒的巨艦在徐達的團團包圍下顯得手足無措時,徐達看準時機,一舉攻上甲板。「達身先諸將,擊敗其前鋒,殺千五百人,獲一巨舟而還,軍聲大振。」(《明實錄·太祖實錄》)這次衝鋒,不僅沒有過多折損,反而殺敵過千,俘獲巨艦。

徐達這一仗,打得著實漂亮。陳友諒也不是泛泛之輩,他立刻洞悉了徐達的意圖,馬上命令其他戰艦合力圍剿徐達的船隊。徐達立刻帶兵回撤,陳友諒毫不放鬆,加緊追趕。不料,等待他的,又是一記重擊。

徐達帶人撤回後,大將俞通海立刻命人集中所有火力,乘著風勢,猛烈攻擊陳友諒的先頭部隊。一時之間,炮聲震耳欲聾,戰火隨風越燒越旺,陳友諒的艦隊一下毀掉二十餘艘,損失慘重。

陳友諒馬上改變作戰計劃。他利用自己船隻高大的優勢,逐漸逼近,並居高臨下發射弩箭和火把,一時之間,朱元璋的船隊遭了殃,徐達所在旗艦亦被火點燃,只得邊撲火邊指揮戰鬥。

徐達真可謂不世出的名將,在敵強我弱的情勢下,在船隻被火焚燒的情況下,依然堅守陣地,拼力死戰。一直堅持到朱元璋派兵前來援助,方暫時逼退敵人。這樣一來,雙方皆有折損,都不敢貿然發動進攻。一時之間,鄱陽湖恢復了平靜。

兩軍陷入對峙。不料,一個人的行動,打破了僵局。而這次行動,差點要了朱元璋的命。陳友諒是一個心狠手辣、疑心重重的人,但卻有一個唯一信任的朋友。在陳友諒的一生中,即使在最為難的時刻,他也對這個人深信不疑;而這個人,對陳友諒可謂是肝膽相照,不離不棄。

他,就是驍將張定邊。就在陳友諒和朱元璋兩兩對峙時,張定邊率領一支小隊突然從軍中衝出,直奔朱元璋的旗艦。所有的人都驚呆了,這是一次毫無徵兆的突擊,連陳友諒這邊都一時沒有回過神來,朱元璋的部隊更是沒有一點反應,以至於有那麼一刻,張定邊如入無人之境,竟沒有人來阻攔。

當發現張定邊的小隊對周圍的戰船不理不睬,只一心奔向朱元璋的旗艦時,所有人才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也意識到即將要發生什麼。張定邊這個人,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猛將。

和徐達相比,張的軍事才能毫不遜色,而且為人更為勇猛,可謂文武雙全。他一生始終忠於陳友諒,從沒有過一刻背叛。也難怪陳友諒對他沒有絲毫懷疑,只有絕對的信任。

站在船上,張定邊看著越來越近的朱元璋,恨不得插翅飛過去,取下朱元璋的首級,結束這場戰鬥。也許是太過恐懼焦急,朱元璋的旗艦在轉舵躲避時竟然擱淺,動彈不得。

看著張定邊的船飛馳而來,朱元璋難道只有等死?危險,在一步步逼近。就在這生死一線,一個人給朱元璋帶來了一線生機。「牙將韓成進曰:『古人殺身以成仁,臣不敢愛其死。』乃服上冠袍,對敵自投水中。」(《明史紀事本末》)在危急時刻,韓成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朱元璋的生機。

古人死義,亦死忠,而忠義兩全者,韓成可當之。韓成的犧牲果然矇騙過了張定邊。一時之間,張定邊的攻勢慢了下來。就在這時,常遇春的一支羽箭破空而過,正射中張定邊。無奈,張定邊只好撤退。

而這時,朱元璋的援兵來到,奮力追趕張定邊。張定邊身負重傷,邊打邊撤離朱元璋的水軍。這一天,終於結束了。徐達打擊了陳友諒的無敵戰艦,張定邊差點要了朱元璋的命。

這兩員猛將,在屬於他們的舞台上,發揮得淋漓盡致。第二天,當陳友諒的艦隊再次出現時,朱元璋又一次目瞪口呆。陳友諒把所有的戰艦都連在了一起,就像綿延的群山。

這種壓迫感,讓朱元璋幾乎無法呼吸。同樣感到恐懼的還有朱元璋的士兵們,在這樣的艦隊面前,他們再次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有人開始後退逃跑,朱元璋持劍斬殺了十幾個逃跑的隊長,卻依然控制不住這種局勢。

這時,大將郭興獻策:「非人不用命,舟大小不敵也。臣以為非火攻不可。」(《明史紀事本末》)朱元璋採納了他的意見,命死士駕駛裝滿火藥和稻草的船隻,乘著東北風,向敵軍奔去。

等到了敵軍船下,所有的死士將燃燒的火把、火藥投向敵船。陳友諒的船因為連在一起,一船失火,遍及其餘。熊熊的大火染紅了湖水,映紅了蒼穹。風聲、哀嚎聲,交織在一起。又是一次火燒赤壁。鄱陽湖,終成人間煉獄。

有時我們不得不承認,歷史的重複是有它的必然性的。雖然我們常說要以史為鑒,但當真的面對相似情形時,又有幾人能做到不重蹈覆轍?終於,陳友諒按捺不住了,他要使出他的撒手銅。

經過幾天的觀察,陳友諒發現,朱元璋的旗艦被塗成了白色。於是,他命令手下,當再次開戰時,不管其他,目標只有一個,朱元璋的白色旗艦!殺掉朱元璋,就可以把一切結束了。

而當陳友諒再次站在船頭觀察敵情時,他絕望了:所有的船都被刷成了白色!朱元璋在哪裡,誰能告訴他?而後的局勢,就簡單多了。朱元璋再次上演了圍攻的好戲,既然優勢在於靈活,就把這種優勢發揮到底。

陳友諒被打得疲憊不堪,他甚至不知道朱元璋是在哪裡發出的指令。這一次,可能是真的敗了。陳友諒集結殘部,想要退向保鞋山。可是,戰爭的殘酷就在於,敵人不會給你喘息的機會,敗了,就是死期。此時的朱元璋,斷絕了陳友諒所有的退路,並不斷發信挑釁,以至於陳友諒大怒,殺掉了所有的俘虜;而朱元璋聽聞,立刻放掉了自己這邊的俘虜,並給予葯和錢。

陳友諒徹底失掉了人心。終於,陳友諒受不了了,決定冒死突圍。朱元璋派船追擊,衝散了陳友諒的水軍。就在雙方激戰、難解難分之時,極富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陳友諒在船上指揮時,一支流箭射來,穿透了他的頭顱。一代梟雄,就此隕滅。結束了。是不是有點簡單,有點突兀?這就是戰爭,誰也無法預測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誰又能料到,百戰不死的陳友諒,最後竟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他的生命?冥冥之中,或許真的有一股力量在保護著那些走到最後的人。是天意,還是運氣?沒人說得清。

陳友諒死了,張定邊卻把對朋友的忠義保持到了最後。他拚死將陳友諒的屍體和陳的兒子陳理帶出重圍,並擁立陳理為帝。只可惜,陳理這個皇帝沒做多久,朱元璋就兵臨城下。

無奈,張定邊只好帶著陳理投降。從此,漢國不復存在,陳友諒一生的心血,付諸東流。在戰爭中,無論你是名將還是梟雄,死亡面前人人平等。陳友諒的為人或許遭人詬病,但他始終是元末起義浪潮中的弄潮兒。有人生如此,足矣。至此,朱元璋除掉了一個強勁的對手。

他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他在與元朝政府決戰之前的最後一個障礙——張士誠,他們的對決就要到了。

參考文獻:《明史紀事本末》《明實錄·太祖實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秒小拉 的精彩文章:

《虛假的自白》:剛剛經歷過金融危機的曾經繁榮的年輕人!

TAG:秒小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