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天關於詩歌的報告

春天關於詩歌的報告

高山流水

 古箏

於秋旋 

00:00/05:32

孫述考 || 春天關於詩歌的報告

春天關於詩歌的報告

孫述考

2018.3.23日9時52分一11時2分作

我好長時間沒有跟詩友們談論詩歌的問題。記得有一段時期,我用一個多月時間,寫了五十多篇關於詩歌的論文,並分饗給大家。這些論文,我從多個角度,對詩歌進行了論述。這些論述里有客觀的分析,也有主觀的看法。有陳詞濫調,也有新穎的見解。總之,代表了我對詩歌的看法,尤其是我對當代詩歌發展問題的關注與思考。

作為一名當代詩人,我們不僅是時代的歌手,詩壇的積极參与者、建設者與鼓吹者,更應該成為有擔當的引領者!因為,作為文學領域的一個較大的分支,承載著文學傳承的歷史使命。中國在發展,中國百業俱興,中國的文學也要與時俱進,中國文學中的驕子――詩歌同樣要有新的發展。所有的事物都要發展,才能共同推動時代的進步。

當代的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四十年這一段歷史時期,往前推,曾經經歷了一段十年文革時期,再往前推,在二十世紀初,即一九一九年前後,中國還經歷了一段新文化運動時期。這次新文化運動,打倒孔家店,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力圖使中國幾千年的文言文退出歷史舞台。通過陳獨秀、胡適之、魯迅、周作人、郭沫若、郁達夫、徐志摩、聞一多、戴望舒等一大批青年才俊的大膽實踐與推波助瀾,中國的新文化運動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白話文取代了文言文。白話文登上了現代歷史舞台,文言文退居其次。

這次新文化運動的受益者,文學載體之一詩歌也脫胎換骨,展現出新的面孔――新體白話文自由詩誕生了!這些白話文自由詩,從一開始出現,就因為時代國門打開,具有西詩東漸的色彩!但現代詩對西方詩歌的借鑒還處在一種羞澀階段。更多地還是具備了中國詩歌的語言特色。中國當代白話文自由詩,尤其是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當代自由詩,從形式、語言和修辭上,越來越像西詩。「東詩效顰」顯著。中國一大批老中青詩人對西方的朦朧詩抱有極大的興趣。中國當代白話文自由詩走向晦澀朦朧階段,受眾群體――廣大人民開始適應這些朦朧詩。如從宴席上把傳統意義上的中國正宗的白酒換成西方的紅酒、啤酒系列,亦如把茶水置換成咖啡一樣。這種形式上的變化,引起了廣大詩歌愛好者的興趣與追棒,甚至模仿。廣大讀者也進行圍觀賞覽。但是,經過一個長時間的歷史檢驗,人們對西詩東漸,熱情不再。最大的一個原因,正如東方男子娶了西方姑娘,因為文化習俗不同,從審美情感上很難完全適應。江南為橘,江北為枳,正是這個道理。

我為了了解人民群眾對當代自由詩的看法,曾經作過調查,普遍認為晦澀難懂。我曾經參加了當地詩歌研究會組織的一些詩歌誦讀沙龍活動,並聆聽了評委現場解讀,我發現,當地詩壇,也有外地詩人參與,其中,不乏當地老年資深詩歌編輯、大學文學教授,寫西體自由詩的特別多。可以說已成為一種詩歌主流。但是,作為一名詩人,我親自感受了現場詩人與詩人的對話,用一種比較切近的詞語描述就是猜謎語。使我突然感覺到,連詩人與詩人之間都不能直截了當地進行詩句的溝通,何況那些文化水平不高、不懂寫詩、只求欣賞的老百姓呢?

我曾經與一名詩歌編輯作過交流,也看過一些現代詩歌評論家寫的詩評,我發現,對自由詩歌的觀點已成對峙的兩派――自由派和傳統派!而且觀點勢不兩立!那位詩歌編輯的觀點代表了當代絕大多數自由詩人的觀點,即當代自由詩,越晦澀越好,給人們留下想像的空間。其中,又談到當代自由詩去韻律化的問題。這兩條,與中國傳統詩歌的通俗易懂與韻律美恰恰截然相反。我不想否定當代西體自由詩人們的審美觀點與創作取向,但我認為,那種以朦朧晦澀為美,去韻律化的觀點決不能成為當代自由詩的全部!當代自由詩還必須包括通俗易懂、具有韻律化的,具有中國本土意義上的一派!我在當代自由詩本土化領域作了極為艱苦地探索,也建立了龐大的詩歌讀者群,受到了廣大老中青詩歌愛好者的喜愛。在我的身邊,也湧現出一些當代中體(本土)自由詩的探索者――詩人。

中國古體詩、詞、歌、賦的形式,在當今仍然是今人熱愛與嘗試的形式,這些五言、七言等形式,仍然能夠讓今天的詩人抒發情懷。舊瓶裝新酒,古瓶煥新意,不失為一種詩歌寫作的新途徑。毛澤東主席的詩詞就是一個鮮活的成功的例子。當代很多喜好古體詩的詩人,用這種古體寫新意的形式也創造出很多優秀的詩歌。我也用古體形式寫了大量的今詩。我的觀點是中國當代詩歌,主張百花齊放,但是作為詩人的感情與心血的結晶,一定要把目光面向廣大人民群眾,拋棄狹隘的審美思想,注重長遠。讓詩人自己傾注的心血不要白流,能夠獲得更多的人們的喜愛。

在這裡也強調一點,當代白話自由詩不唯西體白話自由詩,還應該有本土(中體)白話自由詩。希望,當代自由體詩人敢於探索,勇於創新,為發展與豐富當今詩歌文學寶庫做出積極的貢獻。同時,讓中國古體新詩也煥發出時代的勃勃生機!

孫述考書法繪畫作品欣賞

作者簡介

孫述考,字碩勛,又字鴻儒,子文,一喬。號東海嶗主人,山東青島人。研究生畢業,中文專業,文學學士。教師、畫家、書法家、中醫神經導能療法創始人、國學專家、作家兼詩人。從小喜歡藝術和文學。創作詩詞歌賦一萬餘首,受到人們喜愛。在幾十餘家詩歌網路平台發表過詩作與文章。作品傳播海內外和海峽兩岸。經過五年多的努力,在歷史上繼賈存仁將李毓秀的《訓蒙文》改編為《弟子規》以後,進行第一次大規模增編,《孫述考增編<弟子規>》四千餘字,比原文增加了三千多字。將孔子的《論語》參差不齊的文言文改編為三字一句的《詩論語》,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完成了體式上的改編。將洪應明《菜根譚》改編成《詩譯<菜根譚>》等等,對中國國學是一個貢獻。勤耕不輟,創作書畫作品幾萬幅。用二十五年的時間,創立神經導能中醫學流派。

合作投稿

溫馨提示:部分內容來自網路。敘寶會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敘寶會 的精彩文章:

《新年賦》似蒼天之微明,恰大地之復春
心與雲翥共幾年

TAG:敘寶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