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晉網紅Miquela 虛擬人類時代

新晉網紅Miquela 虛擬人類時代

2017年,我們稱之為人工智慧元年。人類心有竊竊然的對每一個人工智慧展露出智能的時刻都悲喜交加,感情複雜。一邊,網路上的各路虛擬人物不斷被人類簇擁追捧,且真正的開始融入了我們的社會

2018年2月24日,Prada 正式像新晉虛擬網紅/歌手Miquela Sousa 發出了正式邀請,邀請其觀看大秀

Prada大秀那天發布定位於Prada foundation秀場位置的Miquela

Miquela穿著Prada

這位19歲的巴西西班牙混血小姑娘一經出現就收到了絕對的熱捧,她會跟朋友聚會,穿著連帽衫在LA的街頭拍照,看書看雜誌看畫展去旅遊,甚至發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對,她還有自己的種族政治立場,Black Lives Matter

Miquela的ins賬號,一個熱愛生活,穿衣打扮都頗具風格的小姑娘

大秀那天,當然並沒有人在現場親眼見到了Miquela。與傳統我們熟知的虛擬偶像不一樣的是,Miquela不是單純活在網路中的,而是僅僅活在「社交」網路中的,這和現下很多「人類」也不無兩樣

日本90年代末的一大批虛擬偶像,永瀨麗子,寺井有紀,伊達杏子,到現在最新的在積極準備個人電影的Saya,他們出過唱片,上過雜誌,有著代言。所有人都在竭盡能力的還原他們「存在」的軌跡,卻也不會像Miquela這樣給我們帶來複雜的生活感

最終幻想女主為Louis Vuitton 的代言廣告

初音未來的後綴不會是軟體而是歌手,接連在東京,洛杉磯,香港,新加坡開出萬人個人演唱會,現場掌聲雷動,合唱響天徹底,沒有人會質疑她的存在

包括最近中國本土參加「明日之子」與真實人類同台競演的荷茲HeZ,但這些不管如何翻天覆地,在普遍公眾眼裡也不過是於二次元垂直領域內的小範圍翻滾

這些虛擬偶像們的活動範圍,都是單純的「網路」,像是初音得以風靡,並不是她母公司軟體的功勞,而得益於所有使用她創造出作品的人,但現下,如果有人去2次創作Miquela,展示於不同於她的官方平台上,那她的粉絲會承認那也是Miquela嗎?

更歧異的,是她會有肖像權嗎?名譽權呢?人權呢?如果有人將她的形象製作為成人影片,那侵犯的是著作權商標權還是人權?

Miquela比初音未來,更接近人類本身,這當然不止是指長相

初音未來身穿前任紀梵希設計總監Riccardo Tisci為她設計的高定禮服併合照

Miquela的生命感,不僅僅來源於她雀斑真實的臉,而是社交網路;一個我們人類用來表達自身存在感的工具

在錄音棚隨拍的Miquela

對於多少朋友圈或者微博里那些並不相熟或者素未謀面的人來說,只要哪天我們停止了我們所有的網路社交活動,其實我們的生命跡象於他們也就徹底終結

Miquela和「朋友」的合照

Miquela的賬號底下無時無刻不充斥著兩邊倒的罵戰和質疑,一邊瘋狂的誇耀著她的美麗,自然和穿衣風格;一邊強烈拒絕一個「虛假」「她」,甚至有人還疑惑的問到,為什麼她看起來像一個機器人?

評論區對於Miquela的真實存在表示疑惑的人不在少數

我們對於一件事情的追捧,無疑是出於對一件事的慾望和渴望。現下噴井式的網路紅人,無不充斥著不真實的幻想。她們大多不為工作而煩惱,熱愛旅遊和美食。沒有灶台和洗衣房,只是衣衫潔凈,餐具鋥亮。每個人都想活成他們那樣,活的毫無煙火氣息。與商販討嫌的討價還價,雨天里污泥水漬的地鐵地面,夏天裡汗濕的白襯衫,這些煙火氣牢牢包裹住每一個人,拽著把人拖至名為生活和活著的社會裡。但若沒有了煙火氣,那人類和Miquela的區別又有多少呢

為數眾多的網紅,就是虛擬人物的出現前鋪

對於常人來說,我們望向那些鮮衣怒馬的生活,又腳踏實地的踩在泥土之中。我卻覺得這沒有一丁點的不好,這是在現下這個偉大時代中的現象,但也許會通望一處我們不敢想像的未來。就如當年我們不敢相信世上會有雙翼四足,肚中帶人的鐵鳥

Miquela現在的生活,也許就會是我們將來的生活,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那個時候的社會機能會不會由智慧和能源,轉化為精神,為血肉,甚至為糖分。就像今天的我們生存跡象不僅是溫熱呼吸的肉體,還有在網路上的活動和來往。介時,我們最大的煩惱不過於今日的碗碟不夠精美,衣擺多了幾道皺褶以及髮根多了一根分叉。這樣的世界,其實和現在又相差多少,以及我們為什麼要懼怕且拒絕呢

Prada也是理想主義者,於是她將Miquela Sousa帶到我們面前

一方面,強烈拒絕著Miquela這類虛擬人物的人也當然是情有可原。Miquela的出現無疑將現階段世界對「生存」的探討引入了另外一個位面。生物與機器不可橫跨的界限在於「共情」。很多時候我們所害怕的,不過是害怕不能共情「我們」的東西。但這並不是一個雙向的東西。人類旺盛的單向共情體現在方方面面,我們有時甚至覺得有些動物是能聽懂人類語言的,但這對動物來說不過是麻雀聽懂狼嚎一樣的天方夜譚。而現在,我們開始對虛擬人物,或者機器,產生共情

這種共情,使虛擬人物在社交網路上,得以產生商業價值

Miquela Sousa 拒絕透露她背後是一支怎樣的團隊在運作。今年 2 月初接受 BoF 採訪時,她說:「我希望自己被定義為一位藝術家或歌手,或者那些能夠描述我才藝的職業,而不希望人們過於強調『我是誰『這種膚淺的東西。」

她像其它博主那樣談到了自己與品牌之間的關係:「我的穿搭從來沒有向品牌收取過費用,但現在我的確會收到一些來自品牌的免費產品。我試著支持那些我真正喜歡的品牌,尤其是初出茅廬的設計師……一些知名廣告機構先後來聯繫我……所以我想商業變現將是接下來的重要一步。創造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能夠靠創意賺取資金回報會是一件很棒的事。」

當我們過上不用去勞動且付出就能得來生活的日子時,那勞動者必然會被替換成機器,那與其說我們控制著機器人去供養我們的生活;不如也可以想成機器靠圈養我們來獲得他們的生活機能

新虛擬模特shudu為Fenty Beauty出演的口紅廣告,與此,模特被數字化的時代已悄然而至

shudu的個人ins賬號,主要是發布「模特工作照」

當模特,演員,歌手,明星這些會成為年輕人意見領袖並充滿創造性的角色都將被程序替代,那又有多少種產業是不能被替代的呢

與此同樣活在社交網路的另一位大網紅橡膠小姐Pandemonia,卻是另一種虛擬生命的形態

這位身高超過2米的橡膠小姐卻是可以實實在在的出現在所有人眼前的。在她短短的出現在社交網路上的時間裡,已經迅速的達成了一定的影響力,不光是各大歐美時裝品牌紛紛伸出橄欖枝,甚至連中國國內的深圳時裝周都千里迢迢的邀請到了她。倫敦的街頭巷尾也漸漸的出現她的廣告海報

這位橡膠小姐的內膽是一位來自倫敦藝術大學,切爾西藝術學院的藝術男生。在最開始的時候這是以一個藝術項目來啟動的。選擇橡膠也是因為橡膠塑料這類材料在當今社會中的過度泛濫和廉價

Miquela作為一組數據,卻有著無限接近人類的樣貌,膚質,和體態,所有的穿著形象都力求貼近人類。橡膠小姐作為一個內里是骨骼和血肉的人類,卻無限接近「物件」的定義。唯一相同的,不過是他們的生存方式,都是一張皮囊和一個賬號

現在的我們,如果電話找不到你,社交網路得不到你迴音,哪怕僅僅1天,急需想跟你「交流」的人們恐怕就要開始擔心你的生命是否穩定了。更甚,如果一個人已經去世,但他的社交網路依舊沒有停止更新,他在很多人那裡,恐怕也是「不死」的。或者網路這邊的我們還沒有接收到「他已去世」的信息,那這段時間,就處於他「已死」但我們覺得他「活著」的真空時段了

手機就是一把鑰匙,網路就是一個盒子,而我們,現在都是一隻名為薛定諤的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hiitakeLife 的精彩文章:

2018秋冬時裝周發生了什麼看這個就夠了

TAG:Shiitake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