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IT峰會開幕,馬化騰、郭台銘等同台論道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杜艷 蘇梓威 攝影/朱洪波)日前,以「新時代:數字中國與未來世界」為主題的2018中國(深圳)IT峰會拉開帷幕,來自各地的IT精英們齊聚鵬城,圍繞系列話題展開交鋒,開啟一場行業饕餮盛宴。
中國的數字化進程如何?數字化轉型將面臨哪些挑戰?每年IT峰會都不落下的馬化騰有哪些乾貨要分享?首次參會的郭台銘又帶來哪些驚喜?南方日報記者為您分享現場最熱最新觀點。
馬化騰:粵港澳應抓住數字中國機遇,「跨界」打造世界級灣區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
「中國的實體經濟要走上數字化舞台,成為真正的主角。」在2018中國(深圳)IT峰會上,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達了四個觀點:第一,中國實體經濟要藉助互聯網這種工具箱和新型基礎設施實現轉型升級;第二,公共服務,就是民生、政務等領域也要通過數字化升級,解決痛點、改善民生、創新治理方式;第三,希望粵港澳大灣區能夠抓住數字中國機遇,跨界創新,打造世界級灣區。最後,希望數字中國建設能夠加速全球數字化進程,為世界提供「中國樣本」和「中國方案」。
馬化騰從「一縱」「一橫」和「一新」三個角度,闡述了對數字中國的理解和展望。
「一縱」,是指互聯網與各行各業加速融合,從「互聯網+」發展到數字經濟,是一個縱向深化的過程。馬化騰說:「過去大家認為,新經濟與傳統行業是衝突和互斥的。現在大家逐漸認識到,它們其實是互補的,是可以互相深度融合的。」
他說,在智慧零售領域,騰訊把數字技術和能力提供給零售企業,幫助它們進行數字化轉型。比如,沃爾瑪超市的很多門店,支持使用微信小程序「掃碼付」,避免了人工結賬窗口排長隊;在永輝超市裡,用戶利用小程序掃碼,再通過微信支付就可以完成訂單,未來,用戶還能用人臉註冊會員,「刷臉」完成支付。
「我們的心態是開放的。我們不做零售,甚至不做商業,我們只做連接器、做底層的東西,用雲、AI等基礎設施來幫助合作夥伴。」馬化騰說。
「一橫」是指,數字化進程正從經濟領域向更廣泛的社會民生領域進行橫向擴展,從數字經濟發展到數字中國。馬化騰說:「從民生中的教育、醫療等行業,再到政務領域,都有大量的『互聯網+』機會。」
馬化騰介紹,目前廣東省正與騰訊合作打造「數字廣東」。「數字廣東」旨在打破部門數據壁壘,連接數據孤島,形成全省一盤棋的數字戰略,從而形成更加創新的社會治理方式。「可以說是我們廣東省的『一號工程』,這給我壓力很大,只能成功,不能失敗。成功了,就可以去各個省推廣。」
「一新」,是指在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我國經濟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馬化騰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正面臨重要發展機遇,他說:「高質量發展靠的是創新,創新主要靠人才。」
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身為人大代表的馬化騰建議:「粵港澳大灣區能不能做一個粵港澳身份證?比如叫『E證通』,讓出入境『跨界』變得更加便利。」同時,探索在互聯網技術基礎上建設「雲上灣區」。
郭台銘:網路經濟跟實體經濟正快速融合,給製造業帶來巨大機會
富士康創始人郭台銘。
「網路經濟有它的局限性,怎麼樣也不能(在網上)『按』(出)一碗泡麵。」在富士康創始人郭台銘看來,「任何一種經濟,最後都要落到實體經濟上。」
郭台銘認為,網路經濟跟實體經濟正在快速融合,給製造業帶來巨大機會。談及工業互聯網,郭台銘表示,富士康將來的目標是要變成一家「六流」公司,即在「虛」的方面做到信息流、技術流、資金流,「實」的方面則是人流、過程流和物料流,「三虛」「三實」就是線上和線下的結合。
郭台銘認為,工業互聯網跟傳統互聯網有著根本區別,「傳統互聯網是『互聯網+』,『互聯網+汽車駕駛』就是互聯網交通、車聯網,『互聯網+健康醫療』就是互聯網看病,『互聯網+農業』就是無人機撒種。」
實體經濟則是「+互聯網」,郭台銘說,「我們工業互聯網所產生的數據是結構性的、系統性的、邏輯性的,具有更強的專業性、關聯性跟流程性、持續性和解析性這些特點,跟互聯網的大數據不一樣。」在郭台銘看來,工業互聯網一個很大的實質意義是提質增效,降本減存。
「它跟工業4.0不一樣,工業4.0是製造本身的自動化、無人化,而工業互聯網則是一個平台,未來我們會從初期『to B』,對上游供應鏈進行整合,再到『to C』,客戶要什麼我們製造什麼,把『任督二脈』打通。」
郭台銘表示,未來富士康將會跟中小企業,跟不同的行業雲建立「鏈接」,精準捕捉客戶和行業需求,打造一個「富士康雲」,助力供給側的改革。
王堅:未來城市要像規劃用電一樣規劃計算供應
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
「我們都要意識到,今天的互聯網已經不是傳統互聯網公司所說的互聯網了,如果一家互聯網公司認為互聯網還是原來意義上的互聯網,這以後一定是個災難。」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提醒。他認為,郭台銘此前發言的潛台詞是「這個互聯網是我們的,不是你們互聯網公司的。」
在王堅看來,一個城市把所有計算能力都拿來完成流程是有問題的,「未來城市的經濟指標不再是以用電多少來衡量,而應該基於消耗了多少計算來衡量。」王堅強調,一個城市要像規劃用電供應一樣來規劃計算供應。
閻焱:物聯網的出現將給人口大國帶來更大紅利
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伙人閻焱。
物聯網時代帶來的更大機遇被廣為認同。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伙人閻焱分析,中國過去5年出現大量「獨角獸」公司的原因,是因為移動互聯網的出現。移動互聯網出現之後,中國、印度等人口大國開始發力。移動互聯網把群聚造成的交易費用大大降低,變成具有強大消費能力的團體。他認為,物聯網的出現將給人口眾多的國家帶來更大紅利。今後5年,世界前十的公司可能中美各佔一半。
在對話環節,作為主持人的數字中國聯合會主席吳鷹提到了數據開放話題,同場嘉賓閻焱說,「我認為社會數據永遠不應該對所有人開放,因為對於這個世界上95%以上的人這些數據是沒用的,另外還有不到1%的人,把數據給他是對社會有害的。數據的開放是把雙刃劍,比如數據如果落到恐怖組織手裡,對人類將是巨大危害。」
「人工智慧將帶來更多有趣職業」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郭悅)人工智慧該如何從基礎層面進行突破?企業在運用人工智慧時要注意什麼?人工智慧會不會導致部分行業從業者失業?3月25日,2018中國(深圳)IT峰會的第二場高端論壇上,達閥科技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黃曉慶,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唐文斌,海爾家電產業集團首席技術官趙峰,金蝶集團創始人徐少春圍繞這些問題展開探討。他們認為,不必擔心失業問題,人工智慧將帶來更多新的有趣的職業。
「或通過量子計算來實現『強人工智慧』」
唐文斌認為,人工智慧有三層:一層是基礎上的突破;二層是技術層面;三是應用層面。他提到,未來很可能是通過量子計算來實現」強人工智慧「。「有突破性的計算框架出現,才有可能真正模擬人腦和『強人工智慧』,這個是看得見但夠不到的技術性研究」。
「AlphaGo打贏了世界上所有的圍棋冠軍,但它並不知道自己是在下圍棋。」黃曉慶用這個例子指出,目前人工智慧最大的問題是深度學習技術不支持常識,「機器人沒有常識,我認為我們在深度學習的領域最需要突破的,就是用很多數據來訓練一個神經網路。」
「如果在基礎能力的分散式計算上有大的突破,我們的工作邊界也會大大往前推」。趙峰認為,在深度學習的突破上,演算法和平台是相輔相成的,「只有系統才能把本來分散的研究整合在一個平台上,使得這個平台的大腦越訓練越強。」
「人工智慧不可能代替人類的靈魂」
唐文斌首先從技術層面分享了企業在應用人工智慧上的經驗。「做技術就像拿著鎚子到處敲,你敲完一個釘子以後要馬上想,圍繞這個釘子,這個鎚子要怎麼改,你要圍繞用戶的場景,圍繞價值反過來思考問題」。他認為,與此同時要有技術信仰,「我覺得一家技術公司一定要有自己的技術洞見」,要在一些可能沒法獲得短期回報的事情上,堅定不移地投入。
對於企業該如何看待和使用新技術,徐少春說:「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很多新技術,每個企業不應『隨風起舞』,還是要專註核心業務,可以將這些技術利用到核心業務服務當中。」對於人工智慧是否會取代人類勞動力的問題,他認為,人工智慧不可能替代人類的靈魂。「我們要相信自己的靈魂,我們把自己內心看清楚了,世界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黃曉慶同樣非常認同這一點:「人工智慧不是一個產業,而是一種方法論,是一種技術,相當於集成電路,真正的產業鏈是從事的各個行業的應用,它未來會創造出很多新的更有趣的工作」。他說,機器人要解決的是很多工作沒人做的問題,所以並不存在直接的對人類工作的威脅。
「10年之後,可能很多非常機械的事情都會被機器代替。」趙峰說。
※老家下雪,東莞一女子回家探親患上雪盲症
※厲害了!東莞有座神奇「花園」,變垃圾為電能、天然氣
TAG:南方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