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瑞敏:德育人文關懷的追尋、失落與建構

張瑞敏:德育人文關懷的追尋、失落與建構

(張瑞敏:華東師範大學博士研究生)

任何一個時代都沒有像當代這樣對人擁有這麼多的知識,但任何一個時代也沒有像今天這樣更少的懂得人。[1] 一切終極而最崇高的價值從公眾生活中隱退——或遁入神秘生活的超越領域,或流於直接人際關係的博愛。[2] 這不僅肢解了人性的完整,使人日益走向「單向度」的精神危機,而且難以消解現代社會轉型的陣痛。德育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人文精神為引領,踐行人文關懷,引導人們領悟「人之為人」的生存之道是其應然狀態。然而,應然與實然狀態分離的德育現狀卻為我們提出了嚴峻挑戰。要使德育真正回歸生活,切實以人文精神為導向,仍需我們從微觀具體著手,探尋德育人文關懷建構的關鍵要素,這是回歸德育本質的必然要求,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艱巨任務。

一、追尋:德育人文關懷理念的思想資源

(一)中國人文傳統探尋

中國的人文傳統具有「早熟性」,遠在周代,就興起了與殷商時期尊神重鬼思想相對應的「重人、敬德」觀念。「人文」聯言,在我國古代最早見諸於《易經·賁·彖傳》:「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句意謂:通過觀察天象的剛柔交錯,就能夠察知四時寒暑代謝的規律;通過觀視人的文明禮儀各止其分的現象,就能夠教化天下,教人以德[3]。由此,與天道自然貫通的人文傳統在周代便已確立,形成一種「尊天、遠神、重人」的文化取向。

先秦時期的「惟人萬物之靈」,認為人是最有靈性的生物,天地之間,人最高貴;《老子》言:「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禮記》說,「人者,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管子》則提出「以人為本」的政治理念,認為人是國家的根本和基礎,「本安則國固,本亂則國危」[4]。這些都是人文精神在中國的先期表述。後來以儒家思想為主流的中華文化,以人間倫常、現實政治為務,「舍諸天運,征乎人文」。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倡導「仁者,愛人」,推出尊人愛民的人道主義學說。荀子則提出「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的命題,把人的地位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漢代獨尊儒術,雖然董仲舒為鞏固王權重立天的權威,但仍遵循孔子重人事的傳統,強調人「超然萬物之上,而最為天下貴也」。及至王充、二程、王陽明等,莫不高揚人的道德精神,肯定「天地之性人為貴」的人類價值[5]。由此以降,尊人愛人的思想也成為中華文化的主要價值取向。

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人的認知不斷發展,並圍繞「什麼是人,怎麼做人,做什麼樣的人」這些關於人的問題持續展開,為現代德育的人文關懷理念注入深厚底蘊。但傳統人文精神亦有其需要反思的一面:儒家的尚禮教重人倫操守,強調個體的群體所屬性,認為個體對社會、團體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首要的,「朝聞道,夕死可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都是對個體獨立性、自主性、能動性不夠重視,把人當作社會統治的工具的表現[6];強烈的等級觀念導致的差等人性論,將人性分為三品——聖人之性、斗筲之性、中民之性,不利於人性的健康發展;孔子「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則體現了對於女性的輕視等。中國傳統人文思想對現代德育人文關懷理念提供了本源性的資源,但在現時背景下,需要做積極的揚棄。

(二)馬克思人學思想的化歸

人的問題貫穿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始終。從《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把「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的統一作為選擇職業的主要指針,《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區別》中強調人的自由,到思想漸趨成熟的過程中,把人作為理論建構的起點和終點,尊重人的需要、個性,追求人的自由解放,關注人的全面發展,無不洋溢著強烈的人文關懷精神。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出發點是「從事感性活動的現實的人」,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指出,唯心主義者是脫離了現實的抽象論者,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則是撇開了人的社會性侈談人的本性。馬克思將人置於從事實踐活動的、處於一定社會關係的位置,並以這樣的現實的人為社會歷史發展的前提。由此,馬克思關於人的問題的視界由唯心史觀轉向唯物史觀。以人為出發點,馬克思倡導注重人的主體性需要,尊重人的價值、自由,追求人的解放和發展。在馬克思看來,「任何人如果不同時為了自己的某種需要和為了這種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麼也不做」[7],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質。而人類的第一個需要,即衣、食、住等生存需要,有了這些需要之後,人們才能更好地創造歷史。除了自然需要,人「不是處在某種幻想的與世隔絕、離群索居狀態的人」,而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所以人的需要是廣泛的、全面的,是包括物質、精神和社會需要在內的統一體。馬克思還高度肯定人的個體價值和社會價值,認為人「不僅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說,是為自身而存在著的存在物,因而是類存在物」[8],人在從事活動時,不僅我的活動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來進行活動的語言本身,都是作為社會的產品給予我,而且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會的活動;因此,我從自身所做出的東西,是我從自身為社會做出的,並且意識到我自己是社會的存在物」[9]。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馬克思追求的終極目標,人的全面發展是「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佔有自己的本質。[10] 這種全面,並不是指人什麼都可以干,而是除了生產勞動以外,德、智、體等各方面發展的統一性。

馬克思人學思想體現了深切的人文關懷理念,是指導現實的有力佐證。現代德育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運用和化歸過程中,要深入探討和闡發馬克思主義的人文關懷維度,而不能將其遮蔽、誤解與扭曲。

(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辨證

隨著早期的西學東漸到列強暴力打開中國大門,以至改革開放中國主動走向世界,西方思想對我國社會的運行與現代化的發展產生了強烈影響。其中的人文精神對我國德育的發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合理吸收並創造性的轉化,將是十分重要的精神資源。

西方人文主義的傳統可追溯至西方文明的搖籃——古希臘,古希臘智者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11],強調人在世界的中心地位,貶低神的權威,肯定人的能動性。在中世紀的神學中斷了古希臘的人文主義傳統之後,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又重新喚起對人自身的關懷,重視人的價值、尊嚴和權利,提倡個性解放,以人為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注重人對於真、善的追求。18世紀的啟蒙運動,又進一步弘揚人文主義傳統,以「天賦人權」為旗幟,倡導自由、平等、博愛。宣揚人權、人性,注重人的主體意識。強調個性解放,肯定現世生活的幸福對人的積極意義,主張人通過自我努力來創造美好生活。反對封建教會的愚民蒙昧主義,以「知識就是力量」為指引,發揚科學理性精神,加強知識文化教育,鼓勵人們發揮創造才能。在西方遭遇現代化困境,導致社會物慾橫流、道德淪喪、意義喪失之時,以人為中心的議題再度興起,在面對工具理性帶來的人被操縱、人類個性喪失的危機面前,西方學者對人的價值理性予以肯定和宣揚,出現了白壁德「以理節慾」、追求「合度之律」的新人文主義。

西方人文思想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充滿著人性的光輝。但與中國傳統「天道」與「人文」合德無間不同的是,西方人常把「天命」與「人生」劃分為二,西方文化顯然需要另有天命的宗教信仰,來作為他們討論人生的前提[12],具有唯心主義色彩。過度強調人的個性,容易滋生利己主義,產生個人優越論和個人中心論,不利於集體觀念的發生髮展。西方人文主義傳統為我國現代德育的科學構建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思想智慧,但基於文化傳統、國人心態、現實國情的不同,需要對其加以甄別判斷,取其精華部分拿來為我所用,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失落:德育人文關懷現實境況的追問與反思

(一)德育人文關懷現實境況追問

德育人文關懷理念在社會、學校、家庭實踐中都有顯現。然而,在我國現代化進程中,德育的人文關懷錶現更多受制於制度化的表達、服務於政治功能。德育主客體角色融入意識欠缺,關懷關係難以真正建立,除自然本能的關心之外,缺少自覺生髮的倫理關心,德育目的難以實質性實現。面對複雜的社會環境,人們在尋求存在意義和價值架構的過程中,出現種種精神危機,在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以及與自己的關係時發生多重疏離。由此引發的社會失范行為一再向國人發起叩問,也向德育實踐提出質疑。校園欺凌事件影射出的人性惡劣,學校德育對其為何難以糾偏?校園裸貸風波緣何而起,學校德育涵括的人生價值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內化為學生的行為導向?高校自殺事件縷縷不絕,「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家庭價值觀,使「重智輕德」的家庭教育理念以及「棍棒式」家庭教育方式遮蔽了洋溢人文關懷的追求「真善美」的健康家庭德育模式。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踐踏人的尊嚴、人生價值錯位、人生意義迷亂等一系列現象,是由諸多因素造成的,制度不健全、法律不完備等都有責任。但從德育一方來講,其人文關懷的失落,難逃其咎。

(二)德育人文關懷失落反思

1.外在維度:文化—現代化

就文化而言,首先,中國傳統文化塑造的精神價值凝聚著中華民族的信仰,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對傳統文化的價值信仰出現分離。當前我國正在進行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的培育,但這一過程充滿著爭議和障礙,把傳統文化的精粹溶入現時代的時空境遇,為德育人文關懷創造一個和諧共生的環境,需要一個過程。其次,一些人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誤解。對馬克思主義「工具論」的解讀模式,壓抑了人文關懷的維度;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的解讀模式,認為「規律」或「必然性」是社會中唯一起作用的力量,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否定其人文性,必然消解馬克思主義對人文關懷的探索;對馬克思「實踐」內涵及「抽象人性」的誤解,認為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只是生產勞動、科學實驗、階級鬥爭等工具目的性的實踐活動,而未進一步理解到在政治、法律、道德等更能體現人文關懷方面的實踐形式[13]。認為馬克思人學思想中「只有具體人性,沒有抽象人性」,其實,馬克思所言「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裡的「並不是」說明馬克思並不否認費爾巴哈所說的人具有意識、情感等抽象人性,他只是認為具體的人性已經內在地包含了抽象的人性[14]。這些誤解,在指導德育實踐過程中,勢必窄化人文關懷的範圍。再次,對西方文化的態度失之偏頗。西方的科技與人文文化都對我國產生巨大影響,尤其是科技的傳入與應用,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為人們提供了眾多的享受與便利。基於此,容易使一些人產生科技崇拜,認為包括精神、價值、自由等難題都可以通過科技途徑來解決,過渡仰賴科技文化的工具理性,而人文文化的價值理性往往被虛置和取代。與此相關聯,德育實踐容易陷入短視的功利主義泥淖。[15]

現代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其功勞不言而喻。然而,作為後髮型現代化國家,我國不可避免地遭遇了現代化西方國家所面臨的「意義危機」等種種問題。現代化創造一種主要由科技思想和成就支配的生活方式,唯理化的德育方式阻礙了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和心靈的共通,德育系統里引進愈多的科技,真正的德育過程就愈加罕見,德育主客體相距的距離也就愈加遙遠。現代化過程中物質發展與精神發展之間張力的失衡,使人們忽略了人心理和文化的需要,導致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疏離[16],在客觀上造成一種社會整體缺乏人文情懷的狀況,德育人文關懷在現代化的包圍下逐漸式微。此外,由現代化推進的城鎮化的發展,在地理空間上把人各自局限在自己的有限世界,長此以往造就的閉塞心理,使德育主客體之間形成難以逾越的鴻溝,人文關懷失去了實施的基本性條件。

2.內在維度:功能—價值

隨著德育概念被擴展,德育的政治功能和社會功能逐漸被強化。從德育特性來看,它主要是通過德育客體積極的認識、體驗、身體力行,提高其自我修養的一種實踐活動。主要滿足個體道德人格完善的需求,直接目的是完善人的品格,塑造人的心靈,改造人的主觀世界。[17] 但是,由於全球化進程中,國際國內意識形態的爭奪異常嚴峻,為了維護政治穩定,往往將擴展了的德育內涵向更加政治化的傾向發展。在德育內容上將意識形態的灌輸放在首要位置,實行嚴密的意識形態控制,對於個人的精神實際、思想疑慮、現實訴求沒有真正和完全的關切,於形成個人批判意識、獨立精神不利。德育社會功能的發揮,根本上在於德育個體功能的實現,經由個體功能的充分實現才能更好實現其社會功能。這種功能定位的偏頗,將個體價值的實現置於社會價值之下,個體價值政治化、社會化傾向,掩蓋了德育人文關懷的實踐。在德育價值定位上,重「共性」輕「個性」,重「一般」輕「特殊」的德育模式,按照統一的培養目標進行的德育實踐,實際上是忽視了德育客體的實際需求。在德育方式上,受惠於科技進步帶來的德育方式創新,極大拓展了德育方法和途徑,尤其在高校德育實踐中,寓教於樂的方式得到學生的諸多青睞。但是,科技帶來的弊端也相伴而生,對人類的生命意義而言,科學技術是「價值中立」的,科學技術的健康走向有賴人文精神引導。[18] 虛擬化的德育方式縮減了德育主客體直接接觸的時間和空間,直接體驗式的人文關懷,尤其是關懷關係的建立難以形成。

三、建構:德育人文關懷的理論與實踐構想

現代德育人文關懷的建構,應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之上,以現實的人為根本立場,傳遞充滿柔性特質的情感與關愛。

(一)道:德育人文關懷的理論主線

構建我國德育人文關懷,首先必須明確理論主線,不能方向走偏。中國傳統人文思想之道更多的是一種「政道」,「修己」固然是其重要方面,但人的成長修養是在「修齊治平」的「宗法體制」模式下,基於現代社會「血緣淡化」和「陌生人社會」的境況,反觀傳統,無法形成一種普世之「道」,對他人進行無條件倫理關愛[19]。西方人文主義精神具有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意義,他們積極地將人文主義系統地轉變成宣揚西方民主制度的工具。社會主義的中國,在現實國情、價值觀念以及指導思想上都與西方存在很大不同,西方人文精神對社會主義的中國絕對是不能夠完全適用的。因此,現代德育人文關懷既不能完全以中國傳統人文思想為理論根基,更不能拿西方人文精神為建構基礎。馬克思主義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做出了科學解答,充滿了對人類的現實和終極關懷,不論是從馬恩的一系列著作,還是從馬恩的實踐行動,都可以窺見其關於人的本性、地位、價值、尊嚴、權利、發展、自由等充滿人文關懷的論述。[20] 只有在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的基礎上,以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為德育人文關懷建構的理論主線,才能實現對中國傳統人文思想的創造性轉化,以及對西方人文精神的合理吸收,並在實踐中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眼光建構人文關懷式的現代德育。

(二)人:德育人文關懷的主體定位

與其他社會實踐活動相比,德育具有天然的、顯性的人文關懷特質,其邏輯起點、運行過程,以及價值終點都指向人。現代德育對人文關懷的籲求,折射出德育發展過程中的人性危機、精神危機。社會發展對物的追求,使公民德育籠罩在追求「GDP」的環境中,一切德育實踐都是為了物質利益而服務,表面上以「人」的名義行事,實則以推進經濟發展的準則來踐行,德育主客體在這一準則的前提下失去了主體性的地位。高校作為培養人的陣地,在追求學校排名、學校生源以及畢業率的環境中,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大學「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教育目標;當前高校不斷增設人文課程,藉助哲學社會科學全程育人,德育實踐活動不斷增多,以期用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懷來引導學生、教化學生,但形式和方法的改善要以德育理念的轉變為基礎和前提,要以人的主體地位的真正確立為依據,才能更好地實現德育目標。家庭德育尤其是農村家庭的教育觀念,受傳統「學而優則仕」的影響深刻,公務員考試大軍每年都以洶湧之勢佔據就業選擇的前鋒,德育理念的功利化導致德育主體定位的異化。德育人文關懷的建構,需將人的主體地位真正落到實處。此外。依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不僅要確立人的主體地位,還要以現實的、具體的、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的人為主體,而不是以抽象的、理論上的人為德育人文關懷的主體。

(三)情:德育人文關懷的本體要素

情感是德育人文關懷本身內蘊的要素之一,擁有情感的共通與共鳴,才能產生關懷的意願。「激發情感是極其重要的,因為情感是行為的驅動力。」[21] 每個人都是情感的存在,且情感並非單一的,德育主體在進行德育實踐時,要以人文關懷這一觀念來制衡和引導他們的行為,而不是負面、消極、物化、暴力的情感摻雜進德育過程。德育實踐也可以說是一項創造活動,是對高尚、良善、獨立人的創造,「若沒有情感的宣洩,藝術家就會像我們普通人一樣,無法產生創造的衝動。沒有情感的驅動,創作就毫無意義。沒有情感,你就會滿足於複製和模仿,而不是創造」。[22] 若沒有情感的參與,德育便失去了對人的關照,無法與人進行深層次的對話,也消解了其存在的本質意義和價值。伴隨現代化產生的負面影響,現代人充滿情感焦慮、精神貧瘠,產生「情感荒漠化」現象,迫切需要得到貼近他們現實生活的情感上的關懷,如果無法滿足此欲求,會對德育目標的實現產生極大的阻礙。因此,德育人文關懷的構建,需要充分體現情感這一本體性要素。

(四)愛:德育人文關懷的價值指向

愛,可以歸為情感的一種,但是是比普通情感更深層次的表達,是能夠引起德育主客體真實關係確立的關鍵要素,缺少愛的德育人文關懷,主客體的關係只是浮於表面的淺層的、單向度的契約式的構建。當下社會中常出現的人與人之間的暴力相向、信任危機等現象,學校中師生的矛盾升級,家庭中子女與父母衝突不斷,與德育過程中缺少愛不無關係。所以德育人文關懷理念的真正形成,不僅要有情感的參與,更要以愛為其價值指向。這裡所說的愛不是費爾巴哈脫離實際所言的抽象的愛,而是現實的、體驗式的愛,是如馬克斯·舍勒在《共感的本質與形式》中所說的「同感的愛」。德育實踐過程中,有時不是真的缺乏愛,而是缺乏正確的愛的方式,是打著愛的名號,以自己的主觀感受來定義愛,實質則並不了解也感受不到德育客體所需之愛。舍勒指出,愛要以同感的方式「以其所不是來澄清其所是」[23],「所有的同感都包含喜悅與悲傷之感受的意向指涉,指向他人的體驗」[24]。德育人文關懷不是理論上的抽象,也不是口號式的宣言,而應是充滿愛的體驗式的關懷。孔子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一語道破愛的價值和意義,也體現了充滿愛的德育實踐中,主客體的關係問題。德育人文關懷中,關懷的對象不僅僅是德育客體,德育主體也需要得到回應和關懷,只有建立在愛的關係之上的人文關懷,才會達到主客體有愛互動的效果。

(五)柔:德育人文關懷的實踐形式

「人文」是與自然、科技相對應的一種認識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它不同於理性的、邏輯的、概念式的自然和科學,更多訴諸人的情感與感知性。費爾巴哈指出,人是感性的存在。意志、情感、心和愛等是人的本質。馬克思在批判費爾巴哈的同時,並沒有否認自然的感性的抽象人性,而是把人視為抽象人性和具體人性的統一,認為「有生命的個人」既是作為自然感性的人,更是從事感性活動的人。所以,從本質上看,「感性」是人存在的基本屬性之一。德育人文關懷訴諸於人的感性存在時,具有感性意向性、情感性、主體間性等特徵,這些特徵內在地摒棄了強制性、灌輸性的德育方式,而訴求一種充滿柔性的人文關懷方式。關心、關懷、關愛從來都不是將自己的願望強加於人的方式,也不是試圖控制、束縛他人,正如美國女性主義倫理家內爾·諾丁斯的關懷倫理學指出的,德育不僅要從傳統男性視角來解釋和踐行,也應從女性的柔性視角在德育主客體之間形成一種關懷的、同情的、柔性的關係。德育人文關懷理念的建構,絕不是在德育實踐中對德育對象事項實行剛性的約束、力圖的控制,而是要基於人性的特徵和本質,在關懷關係中融入情感、愛、理解和同情,以充滿柔性的方式進行德育實踐。

在現代化愈加前進和發展的道路上,在科技理性與人文理性的張力不斷失衡,工具與價值、目的與意義的辯論依然對峙的情形下,現代人的焦慮不斷凸顯,意義尋求更加迫切,對人更深切的關懷與關照是現代化過程中對德育的必然要求。德育的功能和作用顯得愈加重要和亟需,德育人文關懷的構建依然任重道遠,需要不斷地做深入實質的探索和建設性的建構,在平衡個體與社會、科技與人文的關係中尋求折中的辦法,才能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挽救人文精神的失落。(責任編輯:李卓 於建貴 校對:耿春曉)

參考文獻:

[1]周國文.人文話語與歷史的選擇[M].福建:海風出版社,2003:31.

[2]復旦大學分校社會學系.社會學文選[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155.

[3][15][18]馮天瑜.人文論衡[M].湖北:武漢出版社,1997:9-10,579,579.

[4]祁志祥.人學原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225.

[5]徐長安.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7:83.

[6]羅安憲.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現代反思[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03):60-64.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98.

[8][9][1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9,122,123.

[11]撒穆爾·伊諾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澤.西方哲學史[M].丁三東等譯.北京:中華書局,2005:42.

[12]錢穆.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J].中國文化,1991(04):93-96.

[13]俞吾金.人文關懷:馬克思哲學的另一個維度[N].光明日報,2001-02-06.

[14]韋漢軍.人文關懷辨正之一:「抽象人性」與「具體人性」的統一[J].廣西社會科學,2007(05):30-34.

[16]孫志文.現代人的焦慮和希望[M].陳永禹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8.

[17]祖嘉合.論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適度區分[J].思想教育研究,2011(02):5-9.

[19][23]寇東亮,張永超,張曉芳.人文關懷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49,214.

[20]賈高建.馬克思主義與人文關懷[J].理論前沿,2004(04):11-13.

[21]愛彌兒·塗爾干.道德教育[M].陳金光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93.

[22]R.W.費夫爾.西方文化的終結[M].於萬江等譯,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111.

[24]Scheler,Max.The Nature of Sympathy[M].Peter Heath trans,New Brunswick and London: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8:13.

(文章選自《當代青年研究》2017年5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政學者 的精彩文章:

TAG:思政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