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柴墟「大江口」的變遷

柴墟「大江口」的變遷

【高港】向賢

柴墟「大江口」不僅是對柴墟濟川河出口處地形的描述,而且是歷史上這一段長江岸線大規模變遷後形成喇叭口後的地名,它的大體位置在現口岸街道南官河以西的廣大區域。

大江口的地貌形成於北宋,消失於明清。據史書記載和對地形的實地考察,當年大江口的位置東線在現口岸星橋西,向北蜿蜒至現在的蔡灘村十二圩、刁鋪趙李庄,北線在江都袁家灘,柴墟鎮西與江都嘶馬東岸隔江相望,喇叭口最寬處10多華里。

據《江蘇山水勝跡》記載,早在五代時期,口岸的江岸線約在今揚中島的北岸一線,大江北岸的廣袤平原上存在著兩個重要集鎮,即濟川鎮與柴墟鎮,都隸屬於海陵縣。南唐升元元年(937)泰州置州後,劃南五鄉建泰興縣,縣治設濟川鎮。後由於濟川鎮南的江岸連年「沙崩」,縣治不得不於北宋乾德二年(964)內遷柴墟,縣治在濟川27年。

長江濟川段江岸線的「沙崩」起於南唐末期北宋早期,不長時間便使江岸線位置從現揚中一線北移了15里,使柴墟鎮西的大片土地坍入江中,柴墟從此成為「西枕長江」之勢,從柴墟西望,江水滔天浩浩茫茫。元末朱元璋大將徐達進攻泰州張士誠部下疏通濟川河時,一夜疏通河道15里直達泰州南門外,說明當時的濟川河口也是在趙李庄附近。

明代儲巏在口岸壽勝寺讀書時,從柴墟返回海陵,留下了不少詩文,其中《自柴墟歸海陵》一首:「北望江鄉水國中,帆懸十里滿湖風。白蘋無數依紅蓼,惟有逍遙一釣翁。」此詩同樣印證了當時的柴墟北還是一片「江鄉水國」,尚在大江口範圍之內。

關於「沙崩」,光緒《泰興縣誌》中康熙五十年泰興縣知縣宋生所撰《龍慧庵記》中有段記載:「西北一帶,盡逼江水,每天吳作祟,洪濤湔洗,沙崩不斷,鄉民內遷,黎民苦之。」「天吳」,為傳說中的水神。由於持續大面積坍江,長江北岸線大幅度北移,其中柴墟鎮以西段尤為突出。明崇禎《泰州志》記載:「比年河伯為祟,江徙而內,殆十五里許。」

由於坍江不斷,幾十年內,江岸線不斷北移,縣治不得已從濟川遷至柴墟,柴墟以西的江岸線竟北移約15里之多,形成了一個大的江灣,它的北岸到現引江村的北固江一帶,江岸線距刁鋪西南僅3華里,於是刁鋪百姓求神保佑,集資興建了龍王廟,建廟拜神,據說有了成效,一直後退的江岸線再也沒有北移。

從現存地形地貌看,仍可清晰地看到千年前大規模「沙崩」所留下的古江岸線:當時現蔡灘村以南的濟川河及以西地區還是大江口的一部分,古江岸線從蔡灘村向北,經圩岸、李家莊、趙家莊、向西到薔薇溝、陳吉庄一線,這一線外的大江口方向現在都是水田地區,地勢比相鄰地方低2米以上,與其相鄰的影劇院以北的一段地名歷來就叫「古江邊」,也是古時江岸北線所在的位置。

「大江口」消失於明清之際,由於上游植被的破壞,長江泥沙越來越多,過圌山後江面越來越寬,大量泥沙到此開始沉澱,據《泰興縣誌》載:到清初時,《縣誌》中記載,大江口一帶形成的「洲」,如泰界洲、原額洲等已有10多個,這些「洲」露出水面後連成片,於是就有了人居住,人們在這一個個「洲」上又整理出一道道「圩」,先後在口岸河西形成了11個行政村。

直到本世紀初,大江口北岸還殘留著一片港灣,這就是引江村的黃家大窅(大江口留下的最後河塘),在當地流傳著不少有關當年這裡是大江口時的傳說,現引江村為民服務中心南、江平公路北的地方就是當年黃家大窅的遺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泰州晚報 的精彩文章:

家人胸痛發生時,你該如何做?
花卉如何播種繁殖?

TAG:泰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