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兒發熱不要慌,中醫退熱有方法

小兒發熱不要慌,中醫退熱有方法

繽紛三月,萬物復甦,春季的到來,除了給我們帶來了鳥語花香,同時也讓病毒藉機肆意滋生從而使得身體抵抗力較差的小朋友容易感冒發熱。其實,在多數情況下,發熱是身體對抗入侵病原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是人體正在發動免疫系統抵抗感染的一個過程。但發熱過高或長期發熱可影響機體各種調節功能,從而影響小兒的身體健康。因此,建議家長們可以適當選擇一些有效、快速的退熱方法。祖國醫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而"中醫外治療法"治療小兒發熱療效顯著、方便、簡單。

放血療法

01

「放血療法」其實並不是想像的那麼恐怖。放血療法又稱「針刺放血療法」,是用針具或刀具刺破或劃破人體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中醫的放血療法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黃帝內經》,如"刺絡者,刺小絡之血脈也","菀陳則除之,出惡血也"。唐宋時期,本療法已成為中醫大法之一。

放血療法一般會選擇在耳尖、耳背、大椎、少商等穴位進行放血,以下為各穴位放血療法及其作用:

(1)耳部是全身經絡匯聚之處,耳尖在耳郭微經絡中為肝經所主,故能起「經絡所過,主治所及」的作用。耳尖放血使邪有出路,邪熱外泄,達到清熱解毒、平肝熄風、調和氣血、調整陰陽的目的。(2)耳背靜脈放血療法有活血化瘀、清熱瀉火、消腫止痛、解毒止癢等作用。(3)大椎穴為督脈之穴,督脈具有統率和督促全身陽經的作用。

穴位貼敷

2

穴位貼敷(療法)是以中醫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是將中藥搗爛或研磨,用易於黏附的物質調勻後,貼敷於體表的一種中醫外治法。該療法主要是通過藥物直接接觸特定穴位,起到腧穴刺激和特定藥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此療法比較常用於發熱、咳喘、痹症、腹瀉、喉喑、厭食、口瘡、小兒遺尿等病症。退熱常用穴位為曲池穴和湧泉穴;曲池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散邪之功,善解全身風熱表邪;湧泉穴,在人體足底穴位,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其功能作用為散熱生氣。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所以,湧泉穴在人體養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個方面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拔罐療法

3

拔火罐療法是我國傳統的中醫療法,相信許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都不會對它陌生,因為其操作簡單、方便易行,也曾經一度被老百姓當作是重要的家庭日常救治手法。拔火罐是一種物理療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療法中最優秀的療法之一,是一種古老的民間醫術,兒童同樣適用。該療法是藉助熱力排除罐中空氣,利用負壓使其吸著於皮膚,造成瘀血現象的一種治病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歡樂的郵遞員,我們相信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每個家長最關注的事情。所以,親愛的家長們,如果寶寶不舒服,有頭疼發熱的癥狀,請不要慌張,不妨試試以上介紹的幾種特色中醫療法吧!希望中醫退熱療法能讓寶寶們遠離抗生素,健健康康成長!

圖文:黃香菊

小編:汪玉潔

中醫科全體成員合影

【鏈接】

有中醫的生活,很美,很健康,

讓我們一起感受中醫的魅力,

認識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喜歡我們就關注我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