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有「文化」的女人,機關算盡沒能保住身後的家族
中國歷史上最有文化的女人,大概非李夫人莫屬。「有文化」,不是李清照、謝道韞這種,低眉落句,望雪成詩,而是說,李夫人是中國歷史上文化典故最多的一位,就算把「四大美人」相關的文化資源湊一起,也不是李夫人的對手。
粗略數一下,由李夫人身上出來成語,就有「傾國傾城」、「絕世佳人」、「姍姍來遲」三條,另外,漢武帝劉徹的《李夫人歌》、《李夫人賦》、《落葉哀蟬曲》,李延年的《佳人歌》,唐朝李白的《妾薄命》、白居易的《李夫人》,乃至美國意象派大師龐德的《Liu Ch"e》,「玉搔頭」、「懷夢草」,乃至「皮影戲」等詩、詞、歌、賦、典故、文化形式,也多多少少和李夫人相關——真可謂全方位、全媒體的文化女人。
對了,李夫人也是漢武帝陵寢「茂陵」中唯一有墓葬的女性。考慮到漢武帝漫長的在位時間,以及「寧肯三天不吃飯,也不可一日無女人」的種馬精神,寵幸過的女人之多,這還是相當不容易的。
不容易的地方還在於,李夫人原本出身低賤,是「倡家」,一家人靠賣藝為生,跟現在東北的「二人轉」草台班子差不多,唱的也都是靡靡之音。這樣一個女人怎麼混到「皇后」位置(儘管不是生前),確實很耐人尋味。
說「耐人尋味」,其實是很蹊蹺。
李夫人得見漢武帝劉徹,是通過一個很古怪的機緣。
話說公元前118年,劉徹38歲,正當壯年,漢宮裡進了一個青年男歌手,叫李延年。這個李延年,不僅能歌善舞通音律,屬於創作型歌手,而且很有型,估計跟唱《卷珠簾》的霍尊有點像。不過李延年不是靠選秀節目進宮的,是犯法後受了「腐刑」,也就是做了太監,進宮來當養狗的奴才,這才有機會面聖出頭。
慾望旺盛的劉徹不僅博愛,而且重口味,兩面通吃。漢朝時宮中(當然民間也一樣)女子是沒內褲的,只有裙子,漢武帝在宮裡遛圈,一時性起就可以把宮女推倒。就這麼方便的條件他還不饜足,像李延年這樣的年輕小夥子就得寵了。
這天李延年在宮裡唱歌給劉徹以及皇族親戚聽。他唱的是那首著名的:「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這首歌意境詞句都是上上,劉徹聽著不禁有點悵然,嘆了一句:「這麼好的女人哪裡找哇!」旁邊他姐姐,平陽公主,話茬一接:「誰說沒有,這個小李子他妹妹,不就這麼一個女人嗎?」
李延年的妹妹,就是後來的李夫人。
但你不覺得奇怪么?平陽公主怎麼會知道一個太監的妹妹如何?再聯想一下,當時的皇后衛子夫,就是平陽公主推薦的,那麼連李延年如何走紅得寵,都變得十分可疑——眾所周知,在漢唐這樣的盛世,公主們都是很能搞事的,而且樂此不疲。既然本人坐不了江山,對皇帝弟弟的私生活擁有無形的操控權,大約也是一件相當能提升多巴胺的事。
平陽公主的眼光當然不差。知弟莫若姊嘛,劉徹的口味喜好,平陽公主肯定一清二楚。李夫人迅速得寵。
劉徹這個人很牛掰,但也很隨性,喜歡上哪個女人,那家人立刻雞犬升天。衛青、霍去病都是此類。李家大哥李廣利做了貳師將軍,二哥李延年搞了個協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綬,相當於今天唱歌的文職大校,三哥李季沒具體官位,不過能自由出入宮廷。李夫人的大姐也嫁了個皇族。音樂改變命運啊。
幸福很短暫,不到十年。李夫人生了兒子,昌邑王劉髆,沒幾年,染病離世。離世前留下了一個著名的故事。
李夫人染病,卧床不起。武帝來探視,李夫人以被覆面,說:「妾長久卧病,容貌已毀,不可復見陛下,願以昌邑王及兄弟相托。」武帝說:「夫人病勢已危,非葯可以醫治,何不讓朕再見一面?」李夫人推辭說:「婦人貌不修飾,不見君父,妾實不敢與陛下相見。」
漢武帝堅持要看,說:「夫人不妨見我,我將加賜千金,並封拜你兄弟為官。」
李夫人說:「封不封在帝,不在一見。」
武帝走後,旁邊人責備李夫人:「你想託付兄弟,見一見陛下是很輕易的事,何苦違忤至於如此?」
李夫人說:「你們不知,我不見帝的原因,正是為了深托兄弟。我本出身微賤,他之所以眷戀我,只因平時容貌而已。大凡以色事人,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今天我病將死,他若見我顏色與以前大不相同,必然心生嫌惡,惟恐棄置不及,怎麼會在我死去後照顧我的兄弟?」
這段對話很有意思。李夫人首先直言不諱,有請劉徹照顧兄弟、加官進爵的意思。兒子也在此列,但實不必說。其次,在李夫人的邏輯里,她和劉徹的關係,就是「以色事人」,「交易」意味很濃。這說明她沒拿自己太當回事。第三,她暗示自己很了解劉徹的為人,她要把自己色相的優勢變成一種不會輕易貶值的遺產。
李夫人很「聰明」,帶一種「倡家」子女特有的精明算計和謹慎小心。她的話很噎人,但處理得也不算錯。她死後,劉徹很是思念,讓畫師把她生前的美好畫下來,以為懷想。
但有些事情不是靠精明和堅持就可以預期以及改變的。李延年帶著三弟李季,在宮裡亂竄,估計給漢武帝帶了綠帽子,情節嚴重,「兄弟皆坐奸,族」。
李夫人大哥李廣利在大宛打仗,幸免於難。回來後,漢武帝看在死去的李夫人的情面上,不但饒了李廣利,還封他做了海西侯。然而征和二年(前90年),李廣利出征匈奴前與丞相劉屈髦密謀推立外甥劉髆為太子,後事發,劉屈髦被殺,李廣利投降匈奴,亦被殺。家人亦被族。
事與願違。仍然是一個想得到開頭卻想不到結局的故事。
多年後,霍光當政,李夫人被追封為孝武皇后。慣例,武帝崩後,茂陵中需要一位配饗的皇后。但陳皇后已廢,衛皇后因巫蠱之禍廢了又自殺;新皇帝之母鉤弋夫人也是有罪見譴,死於雲陽。只有李夫人,家族被族了兩次,劉髆也已不在,不存外戚或諸侯王亂政之憂。死去多年的李夫人,莫名得了個「皇后」空銜。
莫大的玩笑。但中國權力的現實總是那麼專橫放肆。如同一隻面對大象的蟲蟻,無論她想出多少正確的哲學並付諸實踐,翻覆之間,便都徒勞無功。留下來的,只是那些附著於李夫人身上,真真假假的文化沉積。
TAG:k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