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尋根祭祖!當今中國最牛的10大姓氏出爐

尋根祭祖!當今中國最牛的10大姓氏出爐

1、李姓,中國第一大姓,分布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就地區而言,李姓在北方諸省中所佔比例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諸省中所佔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東南沿海諸省中,比例僅在4%左右。

先秦時期,李姓的活動由河南開始,到戰國末,李姓的活動地域已擴大到山西、河北、陝西、四川、湖北等地。秦漢時期是李姓向各地遷移的重要階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甌時,李姓始入兩廣地區。李耳的後裔入甘肅,發展為隴西李姓的望族。 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時期,隴西李氏王朝傳19帝,歷時289年,李姓貴為國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親國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脹。唐朝初李姓開始大批進入了福建和海南。明朝時,李姓進入台灣。清朝及民國時期,李氏族人移居海外者更多。

2、王姓,是當今中國第二大姓,分布也非常廣,約佔漢族人口的7.41%。王姓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王姓在先秦、漢晉時期一直以華北地區為主要的活動地區,發展十分迅猛。隋朝時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遷徙,最重要的是河南固始人王審知南遷福建,建立閩國,成為五代十國之一,是福建王姓的總開山祖,史稱開閩王氏。明朝永樂年間,這支王姓開始進入台灣地區。

3、張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6.83%。尤以山東、河南、河北、四川為最多。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張揮為該姓始祖,歷史上,西漢時期張耳被劉邦封為趙王,張耳的十七世孫張軌(255年-314年)建立前涼王朝。

4、劉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5.38%。北方地區的河北、內蒙古、遼寧、京津地區中劉姓比率較高,約佔該地區漢族人口的8%以上。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後裔劉累,為劉姓始祖。

5、陳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4.53%,南方地區多陳姓。在台灣、廣東二省,陳姓約佔本省人口10%以上,為省內第一大姓。陳氏源於宛丘(今河南淮陽),望於固始(今河南固始縣)、盛於潁川(今河南長葛),南開閩漳,遍及全球。在海外,五千萬的華人中,又有「陳林半天下」之稱。

6、楊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3.08%,在全國分布極廣,尤以長江流域的省份居多。隋朝國姓,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楊」是太陽的意思,由「木」和「易」組成。「木」指扶桑,也稱楊樹,生長在東方大海上的湯谷(在今連雲港雲合山),「易」是「日升湯谷」的形象描寫。以此為圖騰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楊氏族,由此產生了楊姓族徽,最終形成了姓氏。

7、趙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29%。《百家姓》排名第一,發祥地在今山西省。周穆王時的造父是漢族趙姓之始祖,其他趙姓皆出自外族的改姓。

8、黃姓,約佔全國人口的2.23%。黃姓在要集中於長江以南地區,廣東省黃姓人口最多,約佔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廣西、江西等省黃姓人口也比較多,以上五省的黃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56%。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吳回(祝融)之子陸終為得姓始祖。黃姓起源於中國北方,後遷至中原地區並建立黃國。黃國被楚國所滅後,部分族人開始南遷。兩宋之後,黃姓廣布到湖北、陝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

9、周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2.12%。在長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佔比例相對其他地區要高。源於姬姓,是黃帝的後裔,台灣土著、瑤、東鄉、彝、布朗、白、蒙古、回、土家、保安、黎、壯、羌、朝鮮等民族均有此姓。當代周姓的人口已達2500多萬,為全國第九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03%。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湖南、四川、江蘇、湖北四省,大約佔周姓總人口的34%。湖南居住了周姓總人口的10%,為周姓第一大省。

10、吳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05%。江南各省吳姓均占省人口總數的2%以上,尤以福建為高,約佔該省人口5%,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江南大姓。最早起源於炎帝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歷史;第二個起源源自祝融氏吳回氏族,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吳第三個起源是出自姚姓,距今已有3500多年歷史;第四個起源是出自黃帝姬姓,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吳姓第五個起源是清朝時滿族改姓而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藏予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代皇帝為什麼大多數活不過四十歲?
將近1000萬的籽料背後真相唏噓,你還追求完美的籽料嗎?

TAG:藏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