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Palantir高管加入清源創投 稱下一個Google會是跨境科技公司

Palantir高管加入清源創投 稱下一個Google會是跨境科技公司

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

首發:投資界 |編輯:硅星聞

今年的春節游,中國人民的「戰鬥力」再一次震驚了全球,創下歷史新高, 達650萬人次 。他們不僅保持了在國外「買買買」的優良習慣,還倒逼國外眾多商戶裝備上了移動支付設備,在各大機場和免稅店都能看到親切的微信支付及支付寶牌子。

從大環境上來看,中國雖然在經濟發展、晶元製造等核心技術方面和發達國家仍有差距,但近年來移動支付發展迅速、AI從上至下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屢次引起「copy from China」,世界已經很難忽略中國這個科技創新領域裡的重要玩家,美國也時常在警惕被中國「彎道超車」。

前Google產品總監、Palantir高管Eric Rosenblum與中國結緣已經26年了,他對中國持續的興趣既來自多年前就開始與中國緊密相連的生活與事業,也來自對於這個巨大市場的看好。今年年初,他決定正式加入中美跨境基金清源創投,擔任合伙人。

Eric Rosenblum

他對投資界說,他相信,下一個世界級巨頭公司會是一個在中美都能快速發展的企業,「過去的兩輪互聯網浪潮,或多或少被限制在了中美的國門以內,各自發展。而下一個潮流則完全不同,下一個Google或Facebook一定是以技術為核心的公司,AI、區塊鏈、生物科技……而這樣的公司不論在中美都會成功。」


和大部分對中國市場有興趣的投資人不一樣,Eric Rosenblum和中國的關係要源遠流長得多。

他的事業生涯的開端就在中國。1992年從哈佛畢業後,這個剛學了一陣中文的美國年輕人成為了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 進入中國市場時最早的諮詢顧問之一。

那是外企進入中國的黃金時代。改革開放政策下,外資大批湧入中國市場。從上海、北京、廣州入手,在中國從零開始打造品牌,把電冰箱、電視機銷往全國各地,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到1997年,含有外資成分的企業產出佔中國工業總產出的12%,比四年前提高了一倍。

「那時候跟中國政府打交道特別順暢,回復非常迅速。」Eric回憶起當時在BCG、以及此後兩次在中國創業的經歷,提起上海信息辦對於當時創辦傳媒公司的反饋和幫助時,仍舊讚不絕口。

工作、創業、成家都在中國的15年後,2007年由於家庭原因回美後,這個美國人震驚了,「美國政府的效率是怎麼做到這麼緩慢的?」

政府效率歸政府效率,美國的科技創新仍屬世界前列。回到美國後,Eric先後擔任過Google的產品總監、Palantir高管以及數個創業公司的顧問,在矽谷的科技世界裡,他積累了豐富的產品及運營經驗,也在這個創新腹地建立了一個完整的關係網路。正是因此,面對層出不窮的優秀創業公司,他成為了一個天使投資人。他投資的公司包括遊戲開發平台PlayFab和AI招聘平台Leap.ai等。「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有一個獨特的優勢——在幫助創業者的過程中,我可以給他們提供戰略、分析、產品、運營等方面的幫助,這不僅對於大部分專註於科技的創業者來說異常重要,也給我帶來了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我也逐漸對投資有了更多的興趣。」

在Google時,他和同部門的技術總監、早年赴美留學的清華人Richard Liu「不打不相識」。產品和技術之間難以避免有需求和實現之間的矛盾,然而「結果都出乎意料地好」。Eric將其原因歸結於Google文化鼓勵溝通、開放,而他們都能坦誠說出自己的想法,所以在工作中一起遇到挑戰時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並努力磨合,最終才讓他們建立起了對彼此充分的信任。「我覺得非常神奇,Google和清華聽起來關係並不大,但是包容、開放、溝通的精神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能夠成為很好的工作夥伴和朋友。」他如是說。這種相似的文化理念和彼此的信任成為已對投資有不少經驗的Eric投身於機構化專註於跨境投資的契機。


Richard是上世紀來美的清華人,也是清華企業家協會 (TEEC)的成員,以及清華天使基金 (TAF)的合伙人之一。這個基金是矽谷最早確立以深度科技為投資方向的基金之一,合伙人還有邵旭輝、王金林、金學成等在美多年的清華校友。邵旭輝曾是Yahoo的副總裁,王金林則是Answers.com 的首席技術官。金學成創立的公司曾有非常成功的退出。 接觸一年後,Eric對他們挑選項目和判斷項目的能力刮目相看。

「我最早投資的時候主要是投資『人』,判斷這個人是否可靠。」Eric說,哈佛、MIT校友、以及Google網路,給他帶來了不少優秀的項目資源,投資回報可觀。但他也清醒地知道,這僅僅是小打小鬧,「從認識的人裡面找投資標的,很快就會耗盡資源」。

而這些清華人的技術投資原則,卻讓他們在一個非常小的基金規模下,短短數年內投出了3個獨角獸項目,包括已經融資1.5億美元的視頻會議公司Zoom、剛剛融到D輪2.75億美元的生物醫藥公司Ginkgo Bioworks以及智能駕駛晶元公司Quanergy,背後分別是雲技術、生物醫藥以及激光雷達技術,幾乎每一個方向都比市場大勢早兩年開始布局。

以Ginkgo Bioworks為例,最初在2014年的YC Demo Day上,這家生物科技公司並非現場最耀眼的項目,然而王金林和金學成卻敏銳地意識到了它背後的價值——它把生物科技和計算機技術很好地結合了起來,通過定製微生物技術,它能夠大大降低多個行業的生產成本,比如香水、製藥、食品、甚至整個農業生態,潛力巨大。最重要的是,金學成有著多年生物醫藥領域經驗、王金林則是運營和系統優化的專家,兩個人配合之下,對於公司技術和前景的預測很看好。從2014投入Ginkgo Bioworks的第一輪,短短三年後,Ginkgo Bioworks獲2.75億美元D輪融資,估值超過13億美元,已經進入獨角獸行列。

Eric非常認可「清華幫」的技術投資原則。他也認為自己的美國本土背景,矽谷業界深厚的管理經驗,及對中國市場的了解和長期建立的特殊感情能夠讓他們形成一個優勢互補的團隊,真正做好跨境投資及服務。因此當TAF的合伙人邵旭輝、王金林等人成立清源創投後,Eric成為了投資合伙人。

在投資時,他們的互補這樣體現:「往往是其他合伙人問『這個技術是突破性的嗎?』而我會問『這個技術的市場在於?你們打算怎麼找到客戶/顧客?』」Eric說道。在投資能量存儲公司Nimbus時,Michael Jin負責評估這項技術的創新性和可行性,而Eric則給創業者提供了公司規模化發展的幾個可行路徑、以及協助他們進一步融資。

今年1月,在經過了一年的合作之後,他決定全職加入清源創投。

風險投資里的羊群效應

不過細想一層,矽谷的基金多如牛毛,為什麼選擇加入一個成立時間並不長的跨境基金?

Eric表示,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他對市場的判斷。正如文初所說,他認為科技世界乃至商業世界的下一個關鍵詞是「跨境」。

「其實回想前兩次的互聯網浪潮,最成功的企業最初幾乎都和媒體、信息相關,比如Yahoo、Facebook、Google等等。但是他們在進入另一個市場時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包括文化政策、物流系統和支付系統等等。」

而他認為萬眾期待的第三次浪潮里,「離純技術越近的公司,越能夠在中美兩個市場快速發展。」

除此之外,「從另一個方面看來,投資人越來越多,競爭也正在變得激烈。」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給創業公司提供了一個新的融資渠道,PE資本正在往前布局,風險投資人們其實也有著很強烈的差異化需求。

押注中國,既是Eric對於市場的判斷,也是他本人完成「差異化」的方式。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矽谷的『independent thinker』(獨立思考的人),其實沒他們想得那麼多。」Eric說道。

雖然沙丘路上有那麼多老牌基金,帕羅阿托、桑尼維爾、聖克拉拉還在不斷有新的風險基金掛牌成立,2017年的風險投資總額,甚至達到了本世紀初互聯網泡沫破裂後的最高值。可是一個項目假如沒有可以參考的「先行者」,沒有閃閃發光的連續創業者標籤,仍舊很難獲得投資。投資人們囿於羊群效應,往往更青睞那些商業模式已經得到驗證、獲有大基金背書的項目。

「對於創業者來說,你要不就是『in the club』,要不就是局外人。」Eric說道。在他看來,清源創投的不同之處在於團隊成員有著深厚的技術背景,有不囿於羊群效應的獨立思考方式,及基於技術,管理,及市場的獨到的判斷能力。他們敢於給那些有巨大投資潛力但缺少連續創業者標籤的技術創業者們第一筆資金,並且能在公司產品開發、運營、尋找合作夥伴乃至打入跨境市場等方面切實地提供幫助。

2017年 全球風險投資總額高達1550億美元,創下了十年來的最高紀錄。在風險投資市場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像Eric這樣有豐富經驗的美國投資人投身跨境,不僅僅是一位矽谷投資人的個人事業選擇,還折射出了中國這個待開發的巨大市場對於全世界投資人乃至創業者的吸引力。

比如知名自動駕駛初創企業景馳科技,在矽谷成立後,大部隊在中國進行開發和運營,中國的大本營設立在廣州,同時在安徽省進行商業化的嘗試。

再比如創立於美國加州San Mateo的Turing Video,既在美國的一些企業園區提供服務,也在中國萬達集團旗下產業提供安全監控及分析服務。

風險投資資本識別具有市場潛力的高科技投資項目,充分整合跨境資源、真正打通中美渠道,創業者從一開始就為跨境做好準備,未來橫跨中美的獨角獸生態,正在成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硅星聞 的精彩文章:

矽谷投資人張璐北大演講:矽谷創新為何長盛不衰?

TAG:硅星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