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女人應該以平靜的熱枕看人生?
一直在考慮這樣的問題,我們們現有的文化一方面在倡導人們要活在此時此刻,保持覺察,安住在生命的不可預知里;一方面又鼓勵人們積極進取,用用行動取勝,和人生的困境做鬥爭。
那麼在面對「存在」與「做」這個古老議題時,其中的奧秘是什麼呢?
肯·威爾伯《恩寵與勇氣》這本書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書中詳細記錄了肯與他新婚不久即發現患有乳癌的妻子一一崔雅一起樂觀、頑強地與病魔作鬥爭的刻骨銘心的經歷。在此過程中夫妻二人完成了各自對於生命和靈性的探索與成長。特別別是崔雅這個自然而又充滿活力的女子,在面對磨難時其超人的接納力量讓人由衷地欽佩。她在日記中寫道:「我們對熱情的認識都只限於執著、想想要得到某人或某樣東西,但是又害怕失去他(它)們,以及強烈的佔有慾,等等。如果你沒有執著,沒有其他那些東西,只有純粹的熱情,你會怎麼樣?其中的意義又是什麼?我想到打坐時,突然感覺心開意解,混雜著奇妙的心疼感。用兩個詞可以比較完整地形容那種狀態一一熱情、嫻靜,意思是對人生的每一方面向都充滿熱情,對每一個生命都有至深的關懷,但是沒有絲毫的執著。這份感覺是充實的、圓滿的、完整的,而且充滿挑戰性…它們非常緩慢而堅定地滲進我生命的每一個層面…」
崔雅的體驗可以稱之為平靜的熱憂,一種全新的面對生活的方式。真正靜心的女人往往有著這樣的生活面貌。對待生活平靜而不浮躁,對待理想和追求熱情而不強求,能夠投入、專註地活在當下,此刻,我們所倡導的靜心就是這樣一種生存狀態。靜靜心的實際目的不僅僅為了靜,還還是為了動。靜我們的心,付出我們的感恩和行動,以一種更積極的狀態投入生活,而不是讓每個人靜心之後反而走向厭世和孤僻。
平靜的熱忱同時也是一種特質,有的女人似乎與生俱來具有這樣的福社,而更多的女人,則則需要在後天的生活中經歷漫長的修為才能達到生命的這樣一種圓融境界。總結起來,平靜的熱忱一般來自於這樣幾種生活態度。
首先,接納真相和人生本然。
崔雅說:「打開我的心,一直是我最大的挑戰,我應該放下自我保護的慾望,讓我的勇氣去體驗痛苦,如此一來,喜樂才有可能進入。」「我越是能夠接受生命的本然,包括所有的哀傷、痛苦、磨難與悲劇,就越是能夠得到內心的安寧。」
在臨終前幾個月,崔雅在她曾參與草創的「風中之星」癌症基金會的年會土與大家分享她的經驗。她把五年的抗癌歷程所學到的每一件事都加以濃縮整理,在短短數分鐘內闡述得極為完整。其中談到內在的改變時她說道:
「要談論與理解外在世界的事是很容易的,但更令我興奮的是發覺自己內在的改變,借著每一天的靈修,將自己對健康的認知與肉體提升到靈性的層次。
「一旦輕忽這份內心的工作,我發現自己滿是危機的人生情至境立刻變得恐怖、沮喪甚至乏味。內心的工作如果一直在進行(我採取折中的態度,吸納各門各派的方法),我就能感受到生命書的挑戰、振奮和深刻的參與感。我發現了自己坐著這輛癌症的情緒雲霄飛車時,是我對生命熱情逐漸增長時練習靜定的好機會。
「學習與癌症為友,學習與提早來臨的死亡和痛苦為友,從中我學會了接納自己的真相和人生的本然。」
其次,學會感恩。
再來看看崔雅在困境中的體驗:「我知道有很多事是我無法改變的,我不能迫使生命有意義或變得公平。我越是能接受生命的本然,包括所有的哀傷、痛苦、磨難與悲劇,越越是能得到內心的安寧。我發現自己開始和受苦的眾生有了非常真實的聯結。股開闊的悲憫之情不斷從心中湧現,我想盡我所能持之以恆地提供幫助。
「有一句老話在癌症病患者中相當流行:人生隨時都是終點。」如如果以這個角度來看,我其實是很幸運的。我常常會注意到那些亡故者的年齡,讀報時也注意到那那些年紀輕輕就葬身意外的人;我習慣把這些消息剪下來提醒自己我很幸運能事先得到警訊,因為如此一來,我才有足夠的時間機警地過活,我非常感恩。」
最後,享用孤獨。
「因為不能再輕忽死亡,於是我更加用心地活下去。」這同時也牽及我們對於孤獨這一概念的理解。有人說過,孤獨使我們更堅強,對別人也更友善,兩者都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健康、明朗。
一個人獨處,可以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寂寞、痛苦的;而另一種則可以是快樂的,那就是孤獨。能夠享受孤獨的人一定是強者、智者,發掘孤獨等於是發掘了許多可以獨獨自享受的樂趣,但是很不幸,大多數人都沒有發掘到獨處的快樂含義。對於他們而言,獨獨處往往是痛苦。他們只要被迫獨自待上十分鐘,就會坐立不安,當這些人必須獨處的時候,立刻就會感到寂寞。都市生活的一大弊端就是人際隔離,都市中到處是人碰人、人擠人,但彼此互不認識、互不關結果形成的現實是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越近,心理距離越遠,這就是所謂的孤獨感。寂寞的人往往因為沒有朋友,不肯在休閑的時光中從事任何積極的活動,哪怕這些活動其實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完成。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人無論工作還是娛樂都希望找個人陪,似似乎沒有一個同伴他們就無法專心去做事。事實上,無論你何種身份,也不管你是置身於人群,還是獨居一室,只要你對周圍的一切缺乏了解,你你就會體會到孤獨的滋味,而這樣的孤獨實則是不安全感的化名。而真正的成功者則是一個能夠享用孤獨的人。動如脫兔,靜若處子。他們知道如何享用一個人的時間,他們也許會傾聽物語,也許會以閱讀的方式與偉人溝通,聆聽智者的思想,或者忽然會在另一個故事裡發現曾經的自己,總之,他們們懂得充分地享受孤獨提供給他們的閑暇時光,生活中的許多活動都是充滿了樂趣的,而孤獨則使他們能夠充分領略生活的美妙之處。所有這些都是一種交流,一種提高內心體驗,為自己積累能量的方式。
許多有過痛苦經驗的人都說,當他們遭到生活的打擊而又不能夠對人講述時,他們會不由自主地去感受清爽的江風,這時心情就會漸漸開朗。可見,獨處時的感受反映了某種內在智能和安全感。世上有許多人缺乏這種自我平衡能力和內在的安全感。古往今來的大智慧者,完成自我實現的人都渴望孤獨,珍惜狐孤獨並享受孤獨。因為,只有學會在喧鬧與孤獨中靜若處子,才能為心靈不斷地累積能量,打造平穩強大的氣場,以迎接生活歷程中不可預知的風雨。
「我今不復到園中去,寂寞已如我一般高,我夜坐聽風,晝眠聽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戴望舒的句子中流淌出太多的感動和靜對人生的風雅。生命給了花開的機會,花開多美,可是不能永存;生命給了花落的無奈,花落多悲,可也只是瞬間!「豈有豪情似歸時,花開花落兩由之。」成功與失敗,得與失,都只不過是人生滄海中的一粟。我們應該笑對人生,以寧靜淡泊的心態對待生命中的每一瞬間。,
托馬斯·基廷神父說過這樣的話:意志最主要的行動並不是努力,而是一種允許……·以意志的力量去完成一些事實是在加強假我但是當內心越來越自由,意志隨著這自由的階梯往上攀登時,它的行動逐漸變成一種允許,允許神的來臨和恩寵的流入。
「平靜的熱忱」這種境界有點類似於我國傳統文化關於「天人合一」的思想,又有似禪所說的劈柴、挑水。
總而言之,熱情的靜定是一種精神面貌。女性朋友如果能以這樣的狀態投入到生活中,那麼你一定會是一個有氣場的睿智女人。你在工作中的許多紛紛擾擾也會自動消失,許多問題也會迎刀而解
TAG:樂祚談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