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幸福叫回報
昆嵛文化傳媒
【昆嵛·會員作品】
孫美霞|有一種幸福叫回報
會
員
介
紹
孫美霞,牟平職專教師,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數學專業出身,喜歡以一名理科女的角度觀察社會問題。信奉情之所至,流於筆端。偶有散文小品手記自娛自樂,很少投稿,較少作品發表。因偶遇《昆嵛》,結下一段緣分,希冀能在《昆嵛》指引與激勵之下,更加細緻地品味人生,不負此生世間走一遭。
【2018昆嵛會員作品】
有一種幸福叫回報
?山東/孫美霞
那年父親體檢,莫名地貧血,除了胃鏡腸鏡,做了所有檢查,查不出原因。最終做了腸鏡,驗證了醫生的猜想:直腸癌。
那時父親的身體已經很糟: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引起的腎病併發症、血栓導致的左半邊身體不靈便、輕度的阿茲海默症(也就是俗稱的「老年痴呆」),醫生說他的身體各項指標都不適合做手術。那一刻,我深刻理解了為什麼人們面對重病、重傷的親人無法輕言放棄——我和姐姐都無法做到放棄手術,做所謂的「保守治療」。我們請專家會診,研究最好的治療方案;我們請求醫生輸血,讓他的身體指標儘快恢復;我們想方設法為他補充營養,希望他可以強壯起來。
至今記得醫生告知我們可以手術了的那一刻場景:父親坐在病床上,輸血使得他的臉蛋紅撲撲的,氣色很好的樣子。阿茲海默症使得他的面容呈現一種孩童的天真。我給他用熱毛巾擦臉和手,給他仔細地梳頭,給他換好手術服,一邊換,眼淚一邊就撲簌簌地落了下來。我不知道他上了手術台,會不會平安下來。父親一直笑眯眯地,很奇怪地看我,問我:「你為什麼哭?」我很想說話,卻發現,我的眼淚越抹越多……
醫生說手術很成功,原以為可以為他延續至少五年壽命。然而,距離他第二次複發住院,也不過一年時間。
這一次父親不能手術了,醫生說癌細胞已經全面擴散。我們能做的,只有儘可能減少他的痛苦。
入院不久他便無法下床,大小便無法自理。我和姐姐開始了擔當特護的日子。姐姐承擔了做飯送飯的任務,每天一碗海參粥是少不了的。我每天上完課後便請假趕到醫院照顧父親。
真的是屋漏偏逢連陰雨?姐姐晚上在學生宿舍值班,不小心撞到了樓梯,肋骨裂紋,一時間她再也無法搬動父親的身體。年邁體弱的母親不能像我一樣熟練地為父親換掉大便弄髒的護墊,只能把護墊卷一卷,推到一邊,等待我從單位趕過來。現在想來,我好像從未像那段時間那般的能幹。換墊子最初是向護士學習的,但是後來已經可以做得比護士利索周到許多。每天從單位趕來,第一件事情就是為父親換好弄髒的墊子,拿熱毛巾為父親擦凈身子,攆母親回去休息。
獨自一人照顧他的時候,我為他擦臉,擦手,每隔一個小時為他翻一次身。把水果切成小片喂他,喂他喝水喝粥,可以用小勺子沿著嘴角流進去,一點也不會嗆到。為他接小便、擦大便,亦不會有一丁點不舒服的感覺。
龍應台在《目送》里寫道:媽媽說父親的眼睛一整天都是閉著的。仔細看過,原來是長期的眼屎沒洗凈,把眼睛糊住了。她自責為什麼「在好多次的探望中都沒發覺他的眼睛越來越小,最後被自己的眼屎糊住了。」這種疏忽豈是她一個人經歷的?我在醫院照顧父親幾天後,他對我說:「牙疼。」我掀開他的嘴唇檢查才發現,牙縫裡滿是食物殘渣,漱口是漱不掉的,護士說可以用棉棒沾水清理。於是,每次飯後多了一項工作:為他用棉簽沾水擦牙。我問他:「舒服嗎?」他點頭,信賴地看著我。
大多數時候父親是安靜地躺著,越來越像個孩子,我要是離開一會兒,回來時便發現他沖著門口張望,看到我便露出歡喜的表情。握著他漸漸乾枯的手,我的心裡滿是心酸,卻也是另一種幸福:過去匆忙疏忽的歲月里,我何曾有機會這樣握過他?
我記起了有一次聽朋友聊天。一位朋友說,她的公公婆婆都是猝死,等不到送醫院搶救便沒了呼吸。另一位朋友說:「這是你的福氣啊,不用伺候病人!」朋友說:「總感覺沒有對他們盡心照顧幾天,有些遺憾。」當時的我尚年輕,對她們的對話沒有太大的感覺。現在想來,對我來說,能在父親彌留之際一直陪在他的身邊,呵護他,照顧他,這種幸福,有幾人能體會到啊?
看過海寧的一篇文章:《最後的索取》。海寧的父親在最後時刻要令人頭疼得多:「他忽然變成一個極其挑剔的人,挑剔飯菜的味道、睡衣的厚薄、牛奶的溫度、開窗的幅度……他變成了無理取鬧的孩童,要求、索取、不講理……」海寧跟朋友說起他的種種,朋友嘆口氣:「他這是不讓你有遺憾呢,恐怕他住院的時候,身體已經很糟糕了,最後這一個多月,他是支撐著給你回報他的時間。現在,他也索取了,你也回報了,兩不相欠。所以,他走了。」海寧的眼淚終於洶湧而下:「這是他給我的最後的愛吧?讓我從此以後在沒有了他的日子,沒有後悔和遺憾。」
而我,看到這裡,眼淚也下來了。我的父親,我有多麼地感謝您!感謝您留給我這樣一段時光,讓我能夠回報您!讓我日後站在您的墓碑前,不後悔沒有好好照顧您,不遺憾在您生命中最後的日子,沒有陪伴在您身邊。讓我面對我的女兒,講述過往的歲月,內心可以充實而豐盈。
世上的痛苦林林總總, 「子欲孝而親不在」的苦楚永遠是最令人肝腸寸斷的。世上的幸福各有百態,多少人正在越來越多地體會回報父母之恩的幸福?正如《目送》所寫:「人生本來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場,情再深,義再厚,也是電光石火,青草葉上一點露水。」我們對時光無能為力,只能看著那個親愛的背影漸行漸遠,直至蠟盡油干。所有的遺憾和不舍都是生命的過程,我們能做到的,只是趁著還來得及,對他們好一點,再好一點。這份幸福,是上天賜予我們最大的福報!
尊敬的作者您好!昆嵛文化傳媒是轄《昆嵛》文藝紙媒雜誌、網刊、配音閱讀、公眾號平台、網站於一體的集成性文化創新平台,是集文學作品發布、佳作鑒賞、文化信息、新書出版、文學研討活動與交流等綜合推介功能,面向膠東及海內外作家、學者、畫家、藝術家打造的又一高端文化載體。即日起,昆嵛文化傳媒微信公眾號開通「讚賞」功能,歡迎大家讚賞自己滿意的作品!本平台分成發放定在每月的十五號,由昆嵛平台按時發放。
一本有擔當有傳承虛懷若谷的文學雜誌
一個以弘揚經典推介文學新人為己任的公眾平台
讚賞作者,鼓勵原創
同時添加留言,寫上自己及作者姓名
▼
安卓手機直接點讚賞
▼
關注後可留言
※2018「安德利益生元果膠產品杯」「作家、書與我」徵文 魏曉英
※昆嵛文化傳媒·素時錦年
TAG:昆嵛文化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