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子:有道根的人,都有一種氣質

老子:有道根的人,都有一種氣質

文章來源:大陰陽論(ID:dayinyanglun)

最近對老子的一段話特別有感觸。這段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出自《道德經》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這是老子的論道之語,也是《道德經》里少有的對道的直接言說。我之所以對這段話特別有感觸,是因為突然覺得這種描寫,很像是在描寫一個人。特別是「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一句,似乎也能用這樣一種表達方式替代:特立獨行,我行我素,孤身挺進,寂寥一身。一種我們並不陌生的人物形象便躍然紙上了,不是才子便是智者,一定有不凡和過人之處。這話是說道的,說這話的是個得道的人,那麼這就是老子無意也不須有意的自況,也說不定。而但凡是這樣的人,這麼點出來,大概都多少會有些感觸。只是老子這裡所說的,乃是一種終極形態,留下《道德經》後騎青牛出函谷關而莫知所終,正是這形態的最佳意象。

這樣去看,整段話也便隨之貫通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未嘗不可以看作是人的天性,以及身負的天命。「可以為天下母」,是說這天性的背後就是天地萬物的本性,這天命的背後就是天地萬物的法則。這樣的人,站立在天人合一的中點,所以這段話緊隨其後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對於他自己,他見到的是大象無形,他聽到的是大音希聲,他所行的是與道同化,其中真味如人飲水只能自知。對於別人,就成了曲高所以和寡、卓立故而不群,自然形成一種抽離。這就是因為自在,所以不在。大群不群里,又是道家式的相反相成,「大…不…」是老子的經典句式,所以老子在這段話里才專門提出一個「大」字來與「道」並列。他的寂寥孤寂和踽踽獨行,都是來自這裡。就算是沒有達到這個境界的人,只要是同類,也必定是在這條路上。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則讓人想到孔子「老子猶龍」的話。老子這樣的人,的確像一條龍一樣盤旋在九天雲霧之中,首尾不知何處,世人見到的不過一鱗半爪。他是論道者、得道者,也是道在人的一種象徵。這種人的宿命又是怎樣的呢?莊子《大宗師》中說到這樣的人交朋友的條件,一個是「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體者」,一個是「孰能相與於無相與,相為於無相為。孰能登天游霧,撓挑無極;相忘以生,無所窮終」,然後才能「相與為友」。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真龍天子」,世間卻又有幾個呢?而即使遇到了做了朋友,也不過是無相與、無相為的沒有交往一樣,一個「相視而笑,莫逆於心」也就夠了,哪裡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不過是真人之交虛如風。說白了,抵達了這個境界的人,是不需要朋友的。還在路上的同道,則是「高山流水,知音難覓」。

這麼看來,無論在大道還是在世俗,孤獨,都是這類人的宿命。侯王所以自稱「孤」和「寡人」,命理中的華蓋星所以既是僧道星又是孤寡星。

老子雖然將天地萬物最深處的那個物字之曰道、名之曰大,其實核心還是在那個「獨」字,是這個獨貫通了前後所有的一切。那整段話,也明顯氤氳著一種孤絕之氣。而寂寞、孤獨之謂,回到它們的本義,寂寞本是描述道境的,寂寞是寂和寞,寂即寂靜,寞即曠遠。佛家即稱覺境為涅槃寂靜,莊子即將逍遙之境稱為「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孤獨則本是描述道體的,除了老子的「獨立不改」,莊子也將見道稱作「見獨」,《天下》篇概括莊子學說也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禪宗也把明心見性稱作「靈光獨耀」、「只許獨知」,王陽明也說「無聲無臭獨知時」、「良知即是獨知時」。「獨」之意境大矣哉,世人都看得太輕了。在最深處,這個字是等同於「道」的。它不是道,卻正是道的狀態。

所以孤獨的人多,悟道的人少,那是因為孤獨得還不夠,孤獨得還太淺。當你與孤獨完全融為一體時,便是得道之時,所有對孤獨的不適和排斥,都是因為和孤獨還隔著一層、還有對峙。與孤獨對峙的一方,往往是自我的慾望涌動和對外境的虛妄馳求,能夠站在這些悖道之事的反面,本身就已能說明孤獨的真相和意義了。獨是道體的狀態,孤獨正是通往道的路和入道的法門。那個有道根的人都有的氣質,也正是孤獨。

也許有人會說,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會覺得孤獨,是否都是有道根呢?須知孤獨有先天和後天,先天即本性孤獨,後天即境遇造成的孤獨,先天的孤獨才是道根,後天的孤獨則是道機——入道的樞機,是可以藉此入道的機緣。又有人會說,人有內向有外向,內向的人更容易孤獨,外向的人更喜歡熱鬧,說孤獨是道根,這不是把外向的人一棒子全都打死了嗎?也須知孤獨關乎的是心性,是內心的狀態和感受,而不在外在表現上。就像有些內向的人並不喜歡和願意安於孤獨,有些外向的人看上去很活潑開朗,做人做事都很親切得體,但你就是能感覺到一種疏離感。孤獨確實是內向的,但所謂內向,是以內為向,不在性格之類。有智慧或智慧潛質的人,一般都有著這樣一種內向性,這樣一種疏離感。佛家講內求,這內求其實正是一種回到孤獨狀態的方式,由自己的孤而通達天地的獨。總結起來,更準確地說,既有著這種孤獨之性,又能夠安住於這種孤獨中,才是真正的道根。

這個啟示何其珍貴。對於悟道和修道,很多人都覺得玄之又玄、不可捉摸,孤獨則正是那個最簡單、最樸素的入口。眾生皆具佛性,孤獨之性其實每個人都是有的,差別只在顯現得多少、開發得深淺。孤獨感與覺性同在,就像我們往往在孤獨的時候,才最能站在一個局外人的角度觀察自己、他人和世間,才能對種種的虛妄和不可靠有最真切的感受,這正是來自與道體的相契。如前面所說,雖然這時人們生起的感受也許並不是好的,往往伴隨著惶恐、哀傷、失望等情緒,這也並不是孤獨有什麼問題,而只是你孤獨得還不夠深、不夠透,潛意識裡還有潛藏的不甘、欲求等成分。在不斷接受中走下去就是了。有些人則是天生喜歡和享受孤獨的,這種人往往也都是上根。再強調一次,用心感受和呵護住這點孤獨感,便是修道。人生中種種因為環境和遭遇帶來的孤獨,也都是修道的助緣和天道的加持。從孤獨切入,往孤獨的深處鑽去,到了最深的地方,就是古聖所說的那個究竟之「獨」。這個獨,還有另一個稱呼,叫「自、在」。

僅僅有孤獨還是不夠的,在這孤獨的狀態下,我們還要做些事情,才能事半而功倍,才能更算得上修行。這就引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心理原理:人的一切感受,都是附著於種種事物上的,你的悲歡苦樂,必是與某些東西或事情相關聯。你的歡喜必然關聯著讓你歡喜的人事物,你的悲傷也必定關聯著讓你悲傷的人事物,一切感受無不是如此,大家可以想想是不是。而如果剝離這層附著聯繫,割斷其中的攀緣關係,回歸內心體會,所有的感受就僅僅是一種抽象的感覺而已。心中並存的種種感受,就像團團煙霧一樣,當這種聯繫切斷了,這種依附沒有了,所有攀緣止息了,這些感受自己就是不能持久的,然後也會像煙霧一樣自己漸漸散去。也就是說,正是因為有了這種附著,才有了造作不息的輪迴,附著沒有了輪迴也便止息了。覺性的開發就可以靠這樣去散,表層的散去了,更深一層的就會浮現,再散去再浮現,再浮現再散去。煙霧散去一層,「獨」的靈光也會更盛一層,如此內外夾擊下,就是逼近「獨」而「見獨」的路。那要做的事情,便是用心體味於這孤獨下的種種感受,並守住這種狀態。

這就是禪宗所說的「解粘去縛」,「佛性無常,諸法有常,皆以解粘去縛而已。」這跟孤獨又有什麼關係呢?因為孤獨本身就是一種對外界的解粘去縛,也只有如此才能回歸自己的內心,在自己心上解粘去縛。解粘去縛之後單純的感覺,就是感受的本來面目,所呈現的就是感受的如如狀態。修道和覺悟則為的就是見到如如的本來面目,這時的程度雖然還淺,卻正是一個起點和開端。

獨的修行,孤獨是起點和原點。除此之外,一切與獨相關的品質,也都值得我們注意和重視,也都是道的不同埠。比如自己時要慎獨,在世間要獨立。這個喧囂躁動的時代,一個尤顯重要的能力,也是獨處。憑藉這個獨,人才能獨當一面,進而獨步天下。其功用何止在心性上,心生萬法,一切成就都要在這塊獨的土地上生長起來。

故曰:庸人湊熱鬧,智者守孤獨。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菜根譚》:偏見害人,聰明誤人
《易經》:是福是禍,就看你能不能守住這一點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