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灣灣沒有AI
同時伴隨著宏碁、HTC在硬體市場表現的節節敗退,好像從輿論和市場兩方面看來,台灣都註定要錯過人工智慧時代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台灣AI技術究竟有多差?大半企業尚未接入雲服務
首先我們可以來看看台灣AI產業發展落後的客觀原因。
首先是在整個移動時代,台灣深度參與全球化分工,將自己定位在了硬體代工的位置,從而使台灣在移動軟體方面相對弱勢。Google台灣地區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博士曾經在演講時表示過,由於台灣硬體產業的成功,已經形成了硬體思維的固化模式,工程師們習慣了被自上而下地領導,缺乏開源精神,也就很難適應軟體創新。
而這樣導致的結果,自然是數據資源和雲計算、雲儲存技術的匱乏。一份來自台灣自由撰稿人雁默的調查顯示,兩百多家台灣企業中有三分之一根本沒有接入雲端,另外三分之一計劃接入雲端卻沒有明確的時間規劃。
加上台灣很大一部分企業依然以服務當地用戶為主,資本活性極低,久而久之當地經濟體會陷入一種自給自足的狀態。雖然不接入新技術也能維持現狀,但是並不利於企業創新和長久發展。
如同上圖顯示,大多數企業還停留在端側ERP和CRM系統,僅有17%的企業應用上了數據分析,而應用了機器學習的僅有5%。
在這樣的現狀下,最起碼我們可以判斷現階段台灣的AI發展和應用是不盡如人意的。
很多人常常拿日本和台灣進行對比,其實雙方在人工智慧的發展現狀上也很相似。在日本街頭會看到大量平成初期建設的自動化裝置:販賣機、用燈光顯示座位空餘的餐館平面圖……當一個國家或某座城市在某種科技水平下得到滿足,並且未來人口水平沒有打破這一平衡時,科技發展的動力也會有所喪失。
人們滿足於自動販賣機,可能就不需要無人便利店;人們滿足於街邊的大頭貼機,可能就不需要美顏演算法。
AI世代,台灣還有哪些可能?
當然我們討論這些並不是為了唱衰,而是為了從現狀中找可能。實際上台灣發展AI產業的前景也沒我們想像的那麼悲觀,在當下至少存有兩大優勢。
第一個優勢既是半導體工業。AI並非僅僅依賴於演算法和數據,硬體設施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未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普及,適用於各種場景和各種設備的GPU、NPU將會有極大的出貨量。這時台灣豐富的代工經驗和IC設計基礎就會成為一種優勢,或許是因為AI晶元的研發成本較高,一些台灣廠商最近才開始應聲而動,上個月聯發科才發布了首款AI晶元P60。而隨著大陸市場AI晶元需求的增加,台積電的代工訂單也呈指數級上漲。
另一個優勢則是台灣的人才優勢。台灣雖然人口不多,但科學基礎教育水平足夠高。尤其從八九十年代開始,台灣對IT技術的引入比大陸更早,也擁有更堅固的教育基礎。在上個世紀,台灣湧現了一批類似侯捷這樣的技術作家,影響了中國一代程序員。
到今天,台灣大學的機器學習課程仍然在網上大量流傳。在2016年一份關於全球人工智慧高校的排名中,台灣大學位列第37名,是除東京大學以外唯一一家入選Top50的亞洲高校。
像AlphaGo的「人肉手臂」黃士傑就畢業於台灣師大,如今他已經是DeepMind的頂級工程師。只是和黃士傑一樣,隨著台灣的人工智慧發展遲遲沒有起色,台灣高校薪資水平也不高,大量AI方面的人才正在外流。台灣早年間累積下來的優勢,正在被一點點耗盡。
從智慧醫療到智能算命,台灣真的有AI
說過「局限」又說過「可能」,其實我們今天提出這個話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台灣真的有AI啊!
或許我們印象里的台灣是白天滷肉飯、晚上小確幸,但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媒體本身對台灣科技的關注較少。在那些我們沒看到的地方,台灣AI產業正在長出根須,慢慢立足。
或許是因為資本的熱度沒那麼高,反而在台灣催生出了不少沒那麼功利的小項目。舉例來說,在一次台灣大學的黑客馬拉松上,幾位學生利用2000張人手照片數據訓練出了一個「看手相」模型HandBot,看來算命的都要接軌AI了。
這一項目將介面放置在了Facebook的Messenger上,一時引爆了社交網路並且獲得了該黑客馬拉松的「信息安全獎」。
另外一個典型案例,是台灣近年來在智慧醫療上取得的進展。台灣地區的平均醫療水平一直表現優異,曾經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亞洲第一。相比大陸,台灣地區的民營醫療發展得更為完善,如果把診所、醫學中心等等都算在內,台灣有85%的醫療機構都屬於民營。
針對靈活、高水平的醫療優勢,在十年前台灣地區科技部就推行了一項Stanford-Taiwan Biomedical Fellowship Program(斯坦福—台灣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人才培訓)政策,鼓勵台灣醫療人才去斯坦福中進修。
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中,斯坦福中的AI技術也以這種方式來到了台灣。目前在台灣的智慧醫療創業潮中,我們可以看到事先規劃腦部手術路線的腦部導航機器人、利用機器學習分析糖尿病患病風險等項目。
不難發現,數據量的不足和資本的缺席並沒有徹底堵死台灣AI產業的發展,反而使台灣利用起了自己的優勢,走出了擁有自身特色的道路。
那麼,未來呢?台灣絕不可能永遠是人工智慧的處女地,也絕不可能永遠按照自己的節奏發展。
如今國際企業已經陸續進入台灣,就在幾天前,谷歌宣布對台灣進行進行大規模投資,稱其今年將聘用至少300名AI工程師,培養5,000名人才,並培訓超過50,000名數字營銷人員。今年一月,微軟也宣布將在兩年內投資10億元新台幣,在台灣設立微軟AI研發中心。國際資本可以給予台灣技術和經濟支持,可台灣或許會因此失去「人工智慧主動權」。
包括台灣地區自身,也在努力自我突破。去年台灣地區科技主管部門正研擬計劃,預計在未來4年~5年內注資160億新台幣,打造人工智慧生態圈。但以台灣當下的資本和數據基礎來看,實在是太難。
那麼,究竟該依然向外引援支持本地經濟發展,還是自我革新尋找機會?從這個問題來看,台灣絕非沒有AI產業,而是恰恰走在了AI產業發展的分叉路口。
當一個時代來臨,沒有人選擇去錯過它。人們可以選擇的,只有自己在這個時代中所扮演的角色。
※自動駕駛中最「危險」的技術,是你熟悉的GPS
※知乎新增強制關閉和預審評論功能;蘋果計劃推出高端耳機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