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到65歲,一位相親相了36年的愛情觀
朱芳,74歲,他從27歲開始幫人牽線搭橋,介紹相親,在從業的47年間撮合了超過1600對男女,被稱為京城的第一男紅娘。
可是,即便擁有如此顯赫的戰績,但在咱們今天要說的這位相親對象面前也鎩羽而歸。
咱們今天說的這位姓趙,從29歲開始相親,直到今年已經65歲了,但他始終沒有找著心儀的對象,而給他介紹相親對象的正是朱芳。相親相了30多年,說起來也是夠任性的啊。
朱芳說,趙先生一直沒能找到心儀的對象,並不是因為他自身條件問題,主要問題還是出在他提的要求上。
趙先生總共提出了四點要求:第一、要漂亮,天生麗質也好,後期彌補也行,反正得漂亮。
第二、年紀要比他小,不知道這點是不是直男的通病,遇見比自己大的感覺跟給自己找了個媽媽似的,所有的男子氣概,一瞬間就蔫了。
第三、要天真一點,好吧,我承認這點還不算過分,之所以不算過分,是因為我不小心看到了第四條。
第四、要會寫詩。是的,你沒看錯,
要!會!寫!詩!
這要求,還真是相親界的一股清流。
可是,這恰恰是這條要求,把眾多的相親者攔在了門外。
雖然,在相親的過程中,朱芳不只一次的跟趙先生說起寫詩的事,想讓趙先生稍微放寬點要求,但是,趙先生始終堅信一定會遇到自己的另一半,不降低要求,是因為自己不想將就。
於是,從30歲到40歲,從50歲到60歲,趙先生相親了幾百次,也失望了幾百次。後來,乾脆就不去相親了,但是要求卻始終沒變過。
其實,不只是趙先生,一位張先生也有著類似的經歷,張先生從25歲開始相親,相了八年,其間朱紅曾給他介紹了150多位姑娘,最後都挑花眼了。
最終33歲的小張終於放下了自己25歲時的執念,選擇了一位"看著順眼"的姑娘喜結連理。
相信許多人都願意相信愛情,都希望能找一個心儀的對象共進餘生,愛情是完美的,但並不是每一個人的愛情都是完美的,妥協于堅守都是一種抉擇。
這事,讓我們先看看學員是如何說的吧:
先說一下這位學員的——
相親36年還沒有找到心儀的對象,這位趙先生真是一位堅定執著的「理想主義者」。但是,別忘了,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不完美的現實也比完美的理想好。「九鳥在飛,不如一鳥在手」。和一個有缺點的人說不定能過得很好。因為鞋適合腳。單身的原因往往是現實承付不起理想。這位先生要求女方條件時,也要給自己照照鏡子。況且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也沒有完美的人,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求缺而不是求完美,希望這位先生趕快恍然,回頭是岸,別再提要求女方「會寫詩」這樣的讓人笑岔氣、笑出淚的條件了。
還有一位學員是怎麼說的:
文字版:
從29歲相親到65歲也未曾找到心儀對象,不免為這位大叔感到遺憾。多少青春年華,就這樣浪費在了相親的道路上。愛情不能苟合,婚姻也一樣不能苟合,高標準,高要求,有著一顆嚮往美好生活的心,可誰又願意迎合你這高標準高要求呢。戀愛和婚姻都是自由的,不管結果怎樣,自由選擇是這位大叔的權利,他人又能說什麼呢,還是祝福這位大叔早日找到心儀的對象吧。
而我們的老師是這麼批改的:
是堅守自己的愛情標準,寧可單身,不將就?還是放棄自己的愛情信條,大差不差,不講究?想必是很多人都面臨過的,正在面臨著的,或者是將來終究面臨的選擇題。事實上,很多人,選擇了婚姻不講究,不管是無奈,還是其他,幾率可能是99%,但終究又有1%的人選擇了不將就。你說誰傻誰又更聰明呢?沒有答案。婚姻如飲茶水,冷暖自知,鞋合不合腳,自己才知道。這是個人的選擇自由和權利,作為旁人,其實是沒有權利說三道四的。這不但是個做人的準則,同時也應該是一個社會的準則,只要不妨礙他人,個體的選擇都值得尊重,這也是一個成熟社會的表現之一。
也因此,對於今天兩位學員的作業,第二位就想的比較全面了。儘管語言還不夠那麼的抓人,但勝在觀點,就足夠了。加油,下次爭取更好。同時也想提醒第一位學員,寫作業前,角度發散一些兒,多問問幾個為什麼、怎麼樣,可能就不會走偏了。加油,同樣看好你。
清楚了這些內容,想必你也知道如何下手了,讓我們一起看看老師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吧:
結婚的道路上,有人執著,有人靈活。前兩天,考研名師張雪峰分享了自己的婚姻觀,說在某個時間點結婚是目的,新娘是誰無所謂,引發軒然大波。相比較而言,我更贊成新聞中的老人在愛情和婚姻上的不將就。但不管是張雪峰的超強計劃性,還是老人的寧可孤獨也不辜負的堅守,都是個人的自由,無須過多指責。羅素說過,人生的參差百態,乃是幸福的本源,從這個角度來說,觀念的多元、選擇的多樣,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針對這件事,你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給我們留言~
PS:這是一個專業評論訓練營,想加入我們嗎?歡迎後台勾搭!
TAG:王攀評論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