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史札記】公孫賀:武帝讓他當丞相,他嚇得直接哭暈過去

【讀史札記】公孫賀:武帝讓他當丞相,他嚇得直接哭暈過去

原標題:【讀史札記】公孫賀:武帝讓他當丞相,他嚇得直接哭暈過去



公孫賀是個胡人,大概是電視劇《羋月傳》里那位曾經做過羋月情人的義渠君部落的後人,屬於西戎的後裔。


義渠為秦所滅,族人逐漸內附,最後成為華夏族的一部分。至於模樣上是不是一樣,由於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所以不得而知。不過,也正因為沒有詳細記載,所以可以推想模樣上與華夏族應該沒有太大區別——因為,如果模樣特殊,比如隆鼻深目黃髮或者眼球顏色不同之類,史書上通常都會記上那麼一筆的。


公孫賀的爺爺公孫昆邪在漢文帝時歸漢,成為一員大將,曾在李廣帳下聽令。景帝時因平定七國之亂有功,被封平曲侯,任隴西太守。

公孫賀自小即在軍中追隨爺爺公孫昆邪,年紀輕輕便多次立功受獎。武帝做太子時,公孫賀在太子府做舍人,陪侍太子,等到太子變成了皇帝,他就跟著升遷為太僕,繼續陪侍在皇帝左右。


陪在皇帝左右的一大好處,就是可以有更多的機會接近皇帝的家人和親戚,如果裡邊再有個大齡女青年什麼的,就更是妙不可言了。


武帝一朝,最受寵的皇后無疑是衛子夫——這位十幾歲即被少年天子臨幸的女子,陪伴武帝四十多年,當了三十九年的皇后,如果不是因為兒子被人誣陷行巫蠱之事受牽連被迫自殺,極有可能會把皇后繼續當下去。


衛子夫有個姐姐名叫衛君孺,因為衛子夫的關係,得以經常出入皇宮,又因為公孫賀一時隨侍武帝左右的緣故,得以結識公孫賀。


衛子夫肯定非常漂亮,否則不會如此得寵,作為姐姐的衛君孺即使不如妹妹那麼漂亮,應該也差不到哪裡去。而公孫賀呢,皇帝不會找個醜八怪整天帶在身邊噁心自己,實際上,異族血統、官宦子弟通常都很帥,又是個上過戰場的少年英雄,颯爽英姿、英氣逼人,迷倒個把大齡女青年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男的帥女的美,郎有情妾有意,於是公孫賀就與衛君孺走到了一起。


衛子夫受寵,衛子夫的家人也都得以雨露均沾,這裡邊有後來名聲如雷貫耳的大將軍衛青,也有少年帥才霍去病,以及後來的大將軍霍光,當然也包括衛子夫的姐夫公孫賀。


公孫賀原本就深得武帝信任,這下又跟武帝成了連襟,前途自然更加一片光明。


漢承秦制,要想封侯必須立有軍功,否則連皇帝也不好意思玩命地封賞他。所以,外戚如衛青、霍去病等大都會被委以軍職,帶兵出征,得勝回朝便有機會封侯。


武帝想讓公孫賀也走這個路線,只是,公孫賀走得實在是有點曲折。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參與馬邑誘殲匈奴之戰,由於誘殲之謀意外泄露,功虧一簣,仗沒打起來,匈奴大軍就逃走了。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武帝派衛青等人兵分四路追擊匈奴,其中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出雲中。最後只有衛青在龍城與匈奴遭遇,打了一戰,斬首七百級而返。這裡的龍城,就是「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里的那個龍城。


五年後,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大將軍衛青率眾十餘萬出朔方、高闕,這一次收穫很大,斬首一萬五千級。公孫賀參與了此戰,因為有功,得封南窌侯。


從第一次出徵到被封侯,公孫賀用了九年的時間。這個時間可是夠長的,要知道,霍去病整個的軍旅生涯都沒超過九年,第一次出征回來即被封為冠軍侯,時年僅僅一十七歲。


就這麼一個南窌侯,五年後因為祭祀宗廟時獻祭用的黃金失竊,還被他給弄丟了。


不知道是水平太差,還是運氣太差,失侯後的公孫賀又參加過多次針對匈奴的軍事行動,都沒有取得什麼成績,所以,失掉的侯爵也就一直沒再拿回來。


不過,功勞是一方面,資歷也是一方面,而且,很多時候資歷比功勞更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又過了八年,丞相石慶因故被開掉,武帝在身邊信任的大臣裡邊扒拉來扒拉去,突然看中了公孫賀,於是便讓他當了丞相。


按照慣例,當丞相必須是侯爵啊,所以,武帝又順便封了公孫賀個葛繹侯。


丞相是個位極人臣的職位,也是很多混跡官聲的人夢寐以求的。可是,當公孫賀聽聞這個消息的時候,第一反應卻是當場跪下來沖著皇帝大哭,哭得鼻涕一把淚一把,哭得武帝也跟著落了淚。

公孫賀跟武帝說,我是個騎馬射箭都不怎麼在行的人,本事有限,才能不足,根本擔當不起丞相的重任,您還是另選別人吧。


嘴上這麼說,心裡其實是另有盤算。


盤算啥?


他怕死啊。


要知道,在他之前的四個丞相,除了剛剛離職的石慶算是得以善終外,其他三個,李蔡、嚴青翟、趙周,全部都是因為或大或小的事情惹惱了武帝,最後被殺或者被迫自殺的。


公孫賀覺得如果自己當了丞相,這種事情十有八九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堅決不肯接受丞相印綬,一個勁地磕頭痛哭。


如果公孫賀知道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話,或許他寧肯當場把自己磕死也不會接受這個任命了,可惜的是,當時的他還是存著一絲僥倖心理的,所以,看到皇帝也被自己感動得哭了,他心一軟,便答應了下來。


公孫賀後來被殺,緣起於自己的兒子。


公孫賀的兒子名叫公孫敬聲,跟公孫賀最早的時候一樣,也是作為太僕,隨侍在皇帝身邊。


皇帝是自己的姨父,爸爸是大漢的丞相,自己又位列公卿,這種事兒擱誰身上都夠驕傲一陣子的。自恃後台硬,公孫敬聲沒把法律當回事,也沒把別人放在眼裡,腦子一抽抽,竟然貪污了一大筆軍費。武帝朝連年征戰,軍費籌措越來越困難,竟然還有人敢貪污軍費,這可不是件小事,所以,事情暴露之後,公孫敬聲被投入了監獄。

當時,有個名叫朱安世的人,人稱「京師大俠」,經常與官府作對。但這人神出鬼沒,官府追捕了他很多年,一直沒有結果。公孫賀救子心切,上書皇帝說自己願意想辦法抓到這個朱安世,用他來贖兒子的罪。武帝大概也想給自己的連襟個機會,所以就答應了。


後來,公孫賀還真就把這個朱安世給抓住了,關到了監獄裡。


聽說公孫賀抓住自己是為了贖兒子,朱安世在獄中哈哈大笑,說,丞相這下子恐怕不僅保不住自己的兒子,連自己的整個家庭恐怕都要搭進去了。


朱安世在獄中上書皇帝,揭發公孫敬聲與武帝的女兒陽石公主私通,又說公孫敬聲還讓人在武帝經常經過的馳道中埋小人兒,詛咒皇帝早死。


這時候武帝已經進入了老年,越來越迷信,疑神疑鬼,加上身體也開始出現問題,很容易將原因怪到別人身上。所以,聽聞此事大怒,立刻派人調查這些事,發現件件是真,於是將公孫賀也投進了監獄。


後來,公孫父子都死在了獄中,公孫家族被滿門抄斬——公孫賀的下場比他的幾個前任還要慘。

公孫賀事件產生的另一個影響是,在此之後,巫蠱之風興起,因為或真或假的巫蠱事件受牽連而死的人以萬計,這其中就包括公孫敬聲他三姨衛子夫,以及衛子夫所生的太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楠之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讀史札記】「放羊御史」之:伴君如伴虎,距離產生美

TAG:張楠之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