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智悲慢生活:你我自帶鑽石光芒

智悲慢生活:你我自帶鑽石光芒

人性,到底是善,是惡?

千百年來,眾說紛紜。

告子認為,人性本無;荀子認為,人性本惡;孟子認為,人性本善……

《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

毫無疑問,一顆善良的心會給自他帶來更多助益,也是當今時代所必須。

那麼,正確的認識自己,守護好這顆心,自是人生一大要事。

每個人今生有不同的習氣,這不是無緣無故的,而是前世帶來的。儘管習氣不同,但每個人本性都是善的。這方面,佛教與孟子的說法比較相似。《華嚴經》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這是佛教對人性的描述,也就是說,每個眾生本具佛陀的一切功德,但因為被各種客塵污染了,所以沒辦法現前。

佛教認為,人的本性中沒有爭論、慾望等,更深一層的話,人性遠離善惡等一切戲論,但暫時來講,要承認人的本性是善。

美國有位著名的魏斯醫生,出過《前世今生》等暢銷書。他在《來自神靈的訊息》中,也揭示了人的本性是平等的、善的。書中有這樣一段對話,魏斯醫生問:「如果人性是完全平等的,為什麼有些人心地好、長相好、智慧好,而有些人什麼都不好,又壞又窮又難看?」神靈用比喻解釋說:「就像一顆鑽石,本身蘊含七彩光芒,但如果蒙上灰塵,光就不明顯了。人表面不平等,就如同鑽石上的灰塵厚薄不一樣,但本心就像鑽石能放光一樣,是平等、相同的。」

現在這個社會,物質進步非常明顯,但在內心提升方面,卻是比較失敗的。很多人沒有滿足感,也沒有幸福感,每天活得很苦很累,口頭禪常常是「壓力太大」「好煩」……幸福、開心、感恩等,不管在語言上還是行為上,出現得越來越少,這在新聞、影視中也不難發現。

隨著負面信息的越來越多,有些人雖然本來善良,但慢慢學會了很多不好的習慣。所以,我們一定要提倡正能量。

「正能量」這一概念的創始者是卡耐基,他被稱為成功學大師。他說:「一切讓人積極向上和充滿希望、促使人不斷追求成功、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都是正能量。」可見,這與佛教講的「善」也能對應——語言要真實、身體不能殺盜、內心不能貪嗔等,這些都是正能量。

不斷學習,做智者勇識

首先,自己要不斷地學習,在任何時間、任何環境,都要有一種不滿足的心。而且,我們要隨時調整自己,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否則,有些人因為不會調心,無端增添了很多煩惱。一個悲觀的人和一個樂觀的人,對事物的判斷完全不同。比如,天氣稍冷的時候,樂觀的人會覺得舒服、很清涼,而悲觀的人則會抱怨:「太冷了,這個世界好苦!」或者,面對半杯水,樂觀的人會覺得很好,還有半杯水可以喝,而悲觀的人會覺得一半的水都沒有了,可能不夠喝。因此,面對同樣的外境,心態不同,苦樂也不一樣。

應注重培養自己的「逆商」,也就是面對逆境的力量。很多學校缺乏這種教育,因此,有些學生,甚至是一些成年人,遇到一點微不足道的挫折,就承受不了,做出特別不明智的行為,這是非常遺憾的。

所以,我們要弘揚正能量,在人生中要學會勇敢。當然,這種勇敢不是要你衝鋒陷陣,而是要懂得人生如此廣闊,遇到一點點違緣,並不值得痛不欲生;世上還有那麼多更痛苦的人,相比之下,自己的苦算不了什麼。

結交善友,善心增如上弦月

除了自己心態的調整,依靠環境和朋友等外緣來培養正能量,也非常需要。

現在有些人痛苦、墮落,主要是環境和朋友所致。佛教講,依靠善知識,功德像上弦月一樣越來越增上;依靠惡知識,即使有慈悲、智慧等功德,慢慢也會蕩然無存。有些年輕人不懂這個道理,整天泡在網路上,把各種無聊的,甚至暴力、極端的知識,不斷輸入腦海中。這對自他沒有利益,而且極其可怕。

我們應該用智慧去觀察網路。一方面,它讓整個世界縮小了,需要任何信息,基本都可以得到,確實很便利。但有些人日日夜夜沉迷在虛幻世界中,對工作、家庭,以及有意義的事情都沒有興趣,甚至連飯也不想吃,最後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這也不好。古人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很需要一種善的力量來保護自己。

《諸法集要經》中說:猶如鮮花在哪兒都會散發芬芳,善無論在任何環境中,都能給人帶來快樂。《大寶積經》也說:「為善常安樂。」這就是善的能量。

心有皈依,獲得永恆的力量源泉

若要增上正能量,最好有一種信仰。當然,信仰有很多種,你可以信仰金錢,也可以信仰宗教。我要說的主要是後者,這對解決心靈問題有非常大的作用。

人來到這世上,一生遇到的問題,是否都能靠錢來解決呢?並非如此。大多數人的心靈困惑,在延續千年的宗教中才有解決之道。尤其面對生死時,宗教看得更遠,分析更透,涉入更深。而其他世間學說,沒有這樣悠久的歷史,也沒有這樣深遠的智慧,所以,宗教歷久不衰,自有其原因所在。

有一次,英國BBC的記者問我:「現在中國為什麼掀起了一股藏傳佛教熱?」我說:「藏傳佛教很早以前就有,只不過現在很多人面對壓力和困惑時,重新發現了它,從中找到了心靈歸宿。藏傳佛教不像個別產品,兩三天很受歡迎,之後一下子就消失了。它的生命力是恆久的。」所以,我們每個人應該去探索宗教存在的意義。

恭錄於:索達吉堪布

《佛教關於人性的探索和教育——湖南大學演講》

以上轉載自智悲講堂公眾平台

若向外走,你會做夢;

若向內走,你會覺悟。

歡迎加入佛學會,

開啟生命的覺醒之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桂林菩提 的精彩文章:

誰肯將刀割自身?
蓮師薈供日,作何善惡成十萬倍

TAG:桂林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