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黃山市:高山泉水清 草魚變「金魚」

黃山市:高山泉水清 草魚變「金魚」

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汪村鎮的田裡村,地處「經連吳楚,緯接饒徽」的黃山余脈東頭,四周重巒疊嶂,村民的夢想一度被大山阻隔。

患有聾啞症,外出打工沒人要,彼時,村民胡國華只能守著自家的一點茶園,指望著低保度日。埋頭砍樹,一年忙到頭,掙不到3000塊錢,村民余錦霖的父輩不得不帶著他背井離鄉,外出討生活。

「『八山一水一分田』,沒啥耕地,沒啥產業。」聽村民講,十幾年前,種茶砍樹就是他們的生計。「糞桶往門口一丟,要麼直接就在河裡洗。」在村委會主任張鐵山記憶里,連年砍伐,水體破壞,山體滑坡一年比一年多。

「如今,可不能再老眼光看人呢!」汪村鎮黨委副書記余灶興邊說邊指,把話題拽回到現在。順著老余手指的方向看去,小源河穿村而過,一個個或圓或方的魚池沿河而建,活水進出,上百條烏黑的草魚在池子里游得正歡。

「高山泉水魚,不來條嘗嘗?」漁家樂老闆張裕亮老遠就打招呼。

「這魚喝的是附近新安江源頭流下的清泉水,吃的是自家青菜葉。」老張說著,把昨兒個吃剩的魚肉往牆上一甩,立時就黏住了。「肉緊,刺少,鈣、鐵、硒等都比飼料餵養的高得多!」

「別看就是一條魚,透著這裡的變遷!」一旁的余灶興接過話茬,他介紹,據史料記載,泉水魚自古就遠近聞名,但前些年水體破壞,不少人家的魚池都廢棄了。怎麼才能守住大自然的財富?當地開始了反思。

先是從擇伐到全面禁伐,村裡的砍伐大戶紛紛轉了行;2012年起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在皖浙兩省試點,為保護源頭水質,縣裡推行農藥集中配送,用過的農藥瓶、袋子等統一回收;旱廁改造,村幹部挨家挨戶動員,並在村裡新建了生態污水池、化糞池;垃圾治理,推開了「戶集中、村收集、鎮處理」模式……

慢慢地,村子美了,對水質要求極高的石斑魚又回來了,最近幾年泉水養魚又在當地盛行:貧困戶免費建魚池,送魚苗,一般有發展意願的村民,新建一口魚池,政府每平方米補助240元。

余灶興說,縣裡建立「合作社、魚農、電商」訂單產銷模式,合作社統一採購魚苗,規範管理,保證魚出售時在泉水中養滿兩年;用專用氧氣袋密封,泉水魚銷往外地,至少能存活3天。

「賣60多條魚,賺了8000多元!」胡國華一筆一畫認真寫下去年養魚的收入,沖著自家魚池一個勁地豎大拇指,笑得格外燦爛。

看準鄉村旅遊商機,余錦霖帶著父母回了村,辦起漁家樂,「走走鄉間古道,掬一抔新安江的源頭水,再到小店夾幾筷子泉水魚,美著呢!」

目前全村503戶村民,已建100多口魚池,開了6家漁家樂,戶均增收約4000元。

張鐵山算著細賬,「以前是細水長流,不見魚游,如今高山泉水清,草魚都變『金魚』了!」

關鍵是發展的理念在變。行至村口一泉水魚養殖基地,現代化引水技術,串起十幾口魚塘,水的流速、流量經科學測定,能把塘底的沉澱物沖走。魚塘下游建有專門的沉澱池,用於魚糞、雜物等的回收。

「這家基地的老闆原先是砍伐大戶,這些年轉行養魚,一上來先搞的就是環保處理設備,生怕弄髒水質,砸了飯碗。」余灶興介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外觀或大改 新款途勝將於紐約車展亮相
《戀愛先生》開播熱度高 靳東江疏影「懟」成冤家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