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伊諾原創‖寫給春天的字‖孫立燕

伊諾原創‖寫給春天的字‖孫立燕

詩詞顧問: 楊逸明 鄧世廣 武立勝

散文顧問: 蘇 北 王乘風

小說顧問: 袁炳發 蘇 沫

詩歌顧問: 阿 毛 歐陽江河

書畫顧問: 劉福忠 蕭宏舒

特約顧問: 孫忠凱 孫湘平

特約評論: 張文達 於萬超

主  編: 蓋 宇

執行主編: 白 荷 曲文霞姚龍海

編  輯: 邸英爽 於 敏

協辦單位: 中國書畫院

中華網路詩社

鹿鳴詩詞沙龍

平仄情緣微刊

紫禁文學社

北京西山詩社

三月里的小雨

 明敏龍情

張明敏 

00:00/03:33

作者簡介

孫立燕:女,現居吉林省松原市,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筆觸文學創作。散文曾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

寫給春天的字

GIF

春天裡的那一片綠色

文/孫立燕

自從來到城裡,看到的樹木就很有限了。不單單是指城裡樹木的數量,還有自己看樹的時間。

最先熟悉樹的栽種,是在自家的庭院里。當教師的父親喜歡栽樹、種花草。楊樹、柳樹、松樹……還有各種果樹,他都喜歡。我家房前有個很大的果園,裡面有杏樹、海棠樹、桑葚。後來又栽了幾棵蘋果樹和李子樹。滿滿的一園子,使得母親想種點小菜都沒地方。

小時候,見父親拿把鐵鍬在果園裡刨來挖去,覺得非常奇怪。我跟在父親旁邊,新翻的泥土清香直往鼻孔里鑽。父親一面幹活一面和我念叨,說人勤地不懶,把這些果樹灌足水,結的果子就會個大水靈。俗話說「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種樹和種糧是一樣的道理。說完這話沒幾天,父親真就把偌大的果園子,給拾掇得清清爽爽的了。

印象最深的栽樹活動,是從父親帶領學生們在校園裡栽樹的時候開始的。每年只要土地解了凍,父親便開始忙碌起來。先聯繫好樹苗,再親自去挑選。樹苗運回來那天,父親就帶領學生們在校園的周圍大張旗鼓地栽樹了……以至於後來的校園被白楊樹環抱其中。多年後,退休了的父親還時常到校園裡走走、坐坐,看著一棵棵鬱鬱蔥蔥的樹木,父親時常背剪雙手會凝神望上很久,那陶醉的神情似乎是在看著自己心愛的學生。

一年年過去,我們兄妹也長大了,每一年我們都要在父親的督導下,在房前屋後栽上幾棵樹苗。栽好了,每天在寫完作業後,輪流去給樹苗澆水,似乎每澆過一次,樹苗就會向上躥一躥個兒;還有那些果樹,彷彿每澆過一次,果肉就會鼓一鼓,香味也會離嘴巴近一步。

到了七月杏兒黃,八月秋果紅的時候,父母總要用籃子摘一些甜杏紅果,送給左鄰右舍和親朋好友品嘗。當然,我們也會想著自己的那些小朋友,邀請她們來我家吃果子。或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一分辛勞一分收穫吧。但這種收穫是令人喜悅的,充滿溫情的。

真正懂得種樹的意義是在學生時代,知道自己每栽下一棵樹,就會給地球增加一個氧氣庫……青春年少的我們一個個幹得汗流浹背也不覺得累,歡歌笑語在藍天白雲間飄蕩。

我參加工作以後,每年的植樹節,學校都要組織全校師生去山坡上進行義務植樹活動。山上的春風遠不像詩人墨客筆中那樣充滿柔情,強硬得很。即便這樣,也阻擋不了師生們種樹的熱情。想著自己能為國家的綠化事業出一份力量,心裡還是很自豪的。勞動時我指導學生認真地栽好每一棵樹苗,希望自己親手栽下的每一棵樹都能茁壯成長。勞動結束,看著栽好的一行行樹苗筆挺地站在那裡,還有一隊隊排著整齊隊伍準備回歸的學生,我的心頭別有一番滋味在涌動。不由得想起父親生前說過的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有著多麼深遠的意義啊!

現在,我居住在城市的花園小區里。坐在陽台上,一抬頭,春天裡也會看到蔥蘢的樹木,碧綠的草坪,令人賞心悅目的各種鮮花……可是在凝思靜想中,我卻總覺得少了些什麼。依然時不時的會懷想起和父親在自家庭院里栽樹的日子;和學生們在山坡、在路旁栽樹的快樂時光。忽然有一天,我明白了,原來我總也忘卻不了的,是記憶里故鄉那大片大片的綠色啊。它綠得是那樣的張揚、深刻……

早春二月

文/孫立燕

嚮往過南方四季溫暖如春、花團錦簇的風光,也傾慕過塞北冰雪覆蓋的晶瑩世界。可是,現在的我卻越來越喜愛流連在家鄉的四季景色中。

我的家鄉,東北平原上一座新興小城。早春二月,放眼望去,一切似乎都悄悄的在春的訊息里醒來。

都說三月春天是迷人的,桃紅柳綠,輕歌曼舞,令人沉醉在花香里,卻很少有人關注二月早春來得是多麼強勁。不是有詩云:「二月春風似剪刀」么?可見這把剪刀的鋒刃很不一般了,行動果敢有速度。你看,它剪去了柳枝頭上的灰褐色,直到垂下綠絲絛,剪去了一層層冰凌,迎來河水歡唱……

早春,關鍵在於一個「早」字。此時,鄉村要比城市感知更真切些。一大早,窗外就是鳥鳴啾啾,陽光翻動玻璃窗上霜花的聲響,庭院里也雞鳴狗跳地沸騰起來了。且不說那刨食的雞,吃食的豬,單就耕地機器的轟鳴,就會令人坐不住了,總想走出去看看,最好是迎著風到廣闊的田野上去走走。

大片大片的林帶在陽光下散發出氤氳的氣息。長青的松葉由深變淺,有了新綠的亮色。低垂的柳枝柔軟了許多。冰河開始解凍,燕子即將回來了。草芽在土層下鼓脹著、伸展著,縱橫的阡陌間,揮動鐵杴修葺田埂的男人和女人越來越多。土壤中,那些蟄伏的生命已經慢慢蘇醒過來,帶著新生的喜悅張望著春天……

午後的陽光,溫暖得讓我產生了錯覺。我坐在江邊公園的長椅上,一抬頭,就能看到橫跨松花江的二橋,橋上車來車往。橋下的江水還沒有完全化開,還看不到波光粼粼,只是白亮亮的反射著太陽的光芒。

公園裡很安靜。我收回遠望的目光,看到在摔跤競技銅像旁,一個小男孩對著太陽吹泡泡。他頭上戴著天藍色的線絨帽,一身天藍色的薄棉服,黑色的雪地靴,他的小手又白又胖,眼睛又大又明亮,鼓起的兩腮把小嘴顯得更小了。最吸引我的是他仰頭追著泡泡跑的時候,那缺了一顆門牙的天真可愛的笑。

從一片柳林後面小廣場上,傳來一陣陣鞭梢在空中。

炸響的聲音,那裡有幾位老人在揮鞭抽打自製的大陀螺。能把鞭梢甩得脆響,很是需要一番力氣和功夫的。廣場北側,是自行車租貸的車棚,有單騎,有二人騎,還有多人騎可帶人的自行車。有把車子騎得飛快的少年,有悠哉悠哉騎著車子轉圈的成年人。

緊鄰廣場西側,是一家「木子音樂琴行」。從那裡傳出悠揚的琴聲,好似煦暖的春風,推開了冬天的門窗。我彷彿聽到了蕩漾在琴鍵上的春水,流淌在旋律上的花開的聲音。尋著這美妙的春之聲,仰望藍天,我又看見了翱翔在雲中五顏六色的風箏。

春天,離我們真的越來越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伊諾文化傳媒 的精彩文章:

伊諾原創‖蓋宇詩詞印象一‖鄧世廣、葉寶林、吳文昌
伊諾原創‖張永霞詩詞集萃‖張永霞

TAG:伊諾文化傳媒 |